熟铁是纯铁吗(纯铁和熟铁)

鑫锐电气 2023-01-17 23:32 编辑:admin 163阅读

1. 纯铁和熟铁

首先是含碳量上的区别,含碳量大于2%的铁,叫生铁;含碳量小于0.04%的铁,叫熟铁,又称“锻铁、纯铁”。

其次是性能上的区别。熟铁质地很软,延展性较好,但也容易变形,强度、硬度均低,适合用来锻造和焊接,但用途不广。熟铁作为电工材料,具有较高的磁导率,用于各种铁芯的制作。因为它质地柔软,强度不高的原因,所以很少用作结构材料。

生铁含碳量多,耐磨、铸造性较好,但不适合锻压。根据碳的不同,生铁又分为:炼钢生铁、铸造生铁等几种。

2. 精纯铁是生铁还是熟铁

在早期的文明国度和地区中,中国使用铜、铁等金属的年代相对说来是较晚的。但是,由于中国在冶铸技术方面的发明和创新,使中国的冶金业很快就后来居上,跃升于世界的前列,并为中国古代文明的高度发达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一个技术进步带动生产发展,并进而促进社会文明进步的典型范例。

埃及大约在公元前5000年时开始进入青铜时代,公元前1000年左右开始进入铁器时代;美索不达米亚地区大约在公元前7000年时开始利用自然铜,公元前4000年时开始进入青铜时代,公元前1200年左右开始进入铁器时代;

爱琴海地区大约在公元前3300年时开始进入青铜时代,公元前1000年左右开始进入铁器时代;印度大约在公元前2500年时开始进入青铜时代,公元前800年左右开始进入铁器时代;而中国是在公元前1500年左右开始进入青铜时代,公元前500年左右开始进入铁器时代的。

中国冶金史上的一个最突出的特点,是铸造技术占有重要的地位,以至于铸造既作为成形工艺而存在,又成为冶炼工序中的一个组成部分,达到了“冶”与“铸”密不可分的地步。因此在古代文献中往往是冶铸并称,并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如常用词汇“模范”、“范围”、“陶冶”、“就范”等,都是由冶铸技术衍生而来的。这种冶与铸密不可分的冶金传统,是古代世界上其它国家和地区所无法比拟的。

1.青铜冶炼

被认为是中国古文明象征的商周到战国的青铜器,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铸造技术所造就的。中国开始冶炼青铜的时期虽然晚于西方约千余年,然而后来居上,冶炼水平很快超过了西方。

从重875公斤的司母戊方鼎、精美的曾侯乙尊盘和大型的随县编钟群,以至大量的礼器、日用器、车马器、兵器、生产工具等,可以看到当时中国已经非常熟练地掌握了综合利用浑铸、分铸、失蜡法、锡焊、铜焊的铸造技术,在冶铸工艺技术上已处于世界领先的地位。

而《考工记》中所记载的:“金有六齐。六分其金而锡居一,谓之钟鼎之齐。五分其金而锡居一,谓之斧斤之齐。四分其金而锡居一,谓之戈戟之齐。三分其金而锡居一,谓之大刃之齐。五分其金而锡居二,谓之削杀矢之齐。金、锡半,谓之鉴燧之齐”,是世界上最早的合金配比的经验性科学总结,表明当时中国已认识到合金成分与青铜的性能和用途之间的关系,并已定量地控制铜锡的配比,以得到性能各异,适于不同用途的青铜合金。

《考工记》中还记载有:“凡铸金之状,金与锡,黑浊之气竭,黄白次之;黄白之气竭,青白次之;青白之气竭,青气次之,然后可铸也”,说明当时已掌握了根据火焰的颜色,来判定青铜是否冶炼至精纯程度的知识,这是后世化学中火焰鉴别法的滥觞。用以比喻工夫达到纯熟完美境界的成语“炉火纯青”,就是由此引伸出来的。

在炼铜中的另一项重要成就是湿法炼铜,也叫胆铜法。这是利用炼丹家所发现的铁对铜离子的置换反应,进行冶铜的方法。

其工艺过程是把硫酸铜或碳酸铜(古称曾青、胆矾、石胆等)溶于水,使成胆水,然后投铁块于溶液中,因铁的化学性能比铜活泼,铁离子会置换出铜来。这是世界上最早的湿法冶金,宋代已用此法进行大规模的炼铜生产。

2.铸铁冶炼

中国冶炼块铁的起始年代虽然迟至公元前6世纪,约比西方晚900年,然而冶炼铸铁的技术却比欧洲早2000年。中国铸铁的发明出现在公元前5世纪,而欧洲则迟至公元后的15世纪。由于铸铁的性能远高于块铁,所以真正的铁器时代是从铸铁诞生后开始的。

社会发展的历史表明,铸铁的出现是社会生产力提高和社会进步的主要标志。中国从块铁到铸铁发明的过渡只用了约一个世纪的时间,而西方则花费了近三千年的漫长路程。中国古代炼铁技术发展得如此迅速是世界上绝无仅有的。英国著名科学史家贝尔纳说,这是世界炼铁史上的一个唯一的例外。

由于生铁含碳量高,虽硬但脆,不耐碰击,易毁坏,为改进生铁的性能,中国古代发明了一系列的生铁加工技术:

其中,首先是战国时期问世的铸铁柔化术。该项技术又分为两类,一类是在氧化气氛下对生铁进行脱碳热处理,使成白心韧性铸铁;一类是在中性或弱氧化气氛下,对生铁进行石墨化热处理,使成黑心韧性铸铁。而在西方,白心韧性铸铁的生产技术1722年方由法国人首次记述,黑心韧性铸铁是1831年才在美国问世的。

到汉代,铸铁柔化术又有新的突破,形成了铸铁脱碳钢的生产工艺,可以由生铁经热处理直接生产低、中、高碳的各种钢材,中国从此成为世界上的先进钢铁生产国。其产品亦随着中外交通贸易的发展,输运到周围各国以及中亚、西亚和阿拉伯一带。

另一杰出的生铁加工技术是炒钢,它是中国古代由生铁变成钢或熟铁的主要方法,大约发明于西汉后期。其法是把生铁加热成液态或半液态,并不断搅拌,使生铁中的碳份和杂质不断氧化,从而得到钢或熟铁。河南巩县铁生沟和南阳瓦房庄汉代冶铁遗址,都提供了汉代应用炒钢工艺的实物证据。

东汉时成书的《太平经》中也说:“有急乃后使工师击治石,求其中铁,烧冶之使成水,乃后使良工万锻之,乃成莫耶。”“莫耶”乃古代宝剑之称。这段文字虽失之疏简,但不难看出,它叙述的是由矿石冶炼得到生铁,再由生铁水经过炒炼,锻打成器的工艺过程。炒钢工艺操作简便,原料易得,可以连续大规模生产,效率高,所得钢材或熟铁的质量高,对中国古代钢铁生产和社会发展都有重要的意义。类似的技术,在欧洲直至十八世纪中叶方由英国人发明。

中国古代的炼钢技术主要是百炼钢。自从西晋刘琨写下“何意百炼钢,化为绕指柔”这一脍炙人口的诗句后,“千锤百炼”、“百炼成钢”便成为人们常用的成语。百炼钢肇始于西汉早期的块炼渗碳钢,其后不断增加锻打次数而成定型的加工工艺。

到东汉、三国时,百炼钢工艺已相当成熟。上引《太平经》中的“万锻之,乃成莫邪”,即是其生动的写照。曹操曾令工师制作“百辟利器”,曹丕的《典论·剑铭》中说:“选兹良金(指铁),命彼国工,精而炼之,至于百辟”。刘备曾令“蒲元造刀五千口,皆连环,及刃口刻七十二湅”。《古今注·舆服》亦说:“吴大帝有宝剑三,……一曰百炼,二曰青犊,三曰漏景”。后世这一工艺一直被继承,并不断得到发展。

此外,在1981年经中国学者关洪野等人对513件出土的汉魏时期铁器研究后表明,中国早在两千多年前的汉代就已经发明了球墨铸铁,远远早于发达的欧洲国家。目前,中国学者所做的结论已经得到了国际学术界的承认。

创始于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灌钢技术,是中国冶金史上的一项独创性发明。陶弘景说:“钢铁是杂炼生柔作刀镰者”,北齐的綦母怀文“造宿铁刀,其法烧生铁精以重柔铤,数宿则成刚”,说的就是灌钢技术。

灌钢的工艺过程大致为,将熔化的生铁与熟铁合炼,生铁中的碳份会向熟铁中扩散,并趋于均匀分布,且可去除部分杂质,而成优质钢材。灌钢技术在宋以后不断被改进,减少了灌炼次数,以至一次炼成。沈括在《梦溪笔谈》卷三说:“世间锻铁所谓钢铁者,用柔铁屈盘之,乃以生铁陷其间,泥封炼之,锻令相入,谓之‘团钢’,亦谓之‘灌钢’”,并说“二三炼则生铁自熟,仍是柔铁”,正反映了灌炼次数的减少。

其中把柔铁屈盘起来是为了增加生熟铁的接触面,提高灌钢的效率,并促使碳份分布更均匀;封泥则可以促进造渣,去除杂质,并起保护作用。明代灌钢技术又进一步发展,据《天工开物》卷十四记载,已把柔铁屈盘改为薄熟铁片,进一步增加了生熟铁的接触面,加速“生熟相和,炼成则钢”的进程,泥封亦改为草泥混封。灌钢又称“抹钢”、“苏钢”,其工艺自清至近代仍很盛行。在坩埚炼钢法发明之前,灌钢法是一种最先进的炼钢技术。

铜、铁外,中国古代冶炼和使用的金属还有金、银、汞、铅、锡、锌等,其中锌的炼制是中国首先发明的。

中国在先秦的青铜中已把锌作为伴生矿加入铜合金中,从汉代至元代更是有意识地把锌的氧化物“炉甘石”加入化铜炉中,以生产锌为主要合金元素的铜合金黄铜。

明代时,则开始了大规模地用炉甘石作原料提炼金属锌。从十六世纪起,中国的锌便不断传进欧洲。欧洲到十七世纪才开始炼锌,其工艺也是源自于中国。

3. 纯铁是熟铁吗

铸铁主要由铁、碳和硅组成的合金的总称。在这些合金中,含碳量超过在共晶温度时能保留在奥氏体固溶体中的量。

纯铁一般指熟铁,熟铁是指用生铁精炼而成的比较纯的铁。含碳量约在0.02%以下,又叫锻铁、纯铁。熟铁质地很软,塑性好,延展性好,可以拉成丝,强度和硬度均较低,容易锻造和焊接。

一般含碳量小于0.0218%的叫熟铁或纯铁,含量在0.0218-2.11%的叫钢,含量在2.11-6.69%的叫铸铁。熟铁软,塑性好,容易变形,强度和硬度均较低,用途不广;生铁含碳很多,硬而脆,几乎没有塑性。

4. 精纯铁和生铁区别

atc12是铝合金材质。

铝合金是一种很常见的装修材料,多用于制造门窗。判定铝合金质量好坏一个重要标准就是铝合金密度。

铝合金密度的高低决定了铝合金是否有足够的抗击打能力。优质的铝合金用于打造高档门窗,外形也相当靓丽,装修房子非常上档次。

1、铝合金密度低,但强度比较高,接近或超过优质钢,塑性好,可加工成各种型材,具有优良的导电性、导热性和抗蚀性,工业上广泛使用,使用量仅次于钢。

一些铝合金可以采用热处理获得良好的机械性能、物理性能和抗腐蚀性能。硬铝合金属AI—Cu—Mg系,一般含有少量的Mn,可热处理强化.其特点是硬度大,但塑性较差。

2、纯铝的密度小(ρ=2.7g/cm3),大约是铁的 1/3,熔点低(660℃),铝是面心立方结构,故具有很高的塑性(δ:32~40%,ψ:70~90%),易于加工,可制成各种型材、板材,抗腐蚀性能好。

但是纯铝的强度很低,退火状态 σb 值约为8kgf/mm2,故不宜作结构材料。通过长期的生产实践和科学实验,人们逐渐以加入合金元素及运用热处理等方法来强化铝,这就得到了一系列的铝合金。

3、添加一定元素形成的合金在保持纯铝质轻等优点的同时还能具有较高的强度,σb 值分别可达 24~60kgf/mm2。这样使得其“比强度”(强度与比重的比值 σb/ρ)胜过很多合金钢,成为理想的结构材料。

广泛用于机械制造、运输机械、动力机械及航空工业等方面,飞机的机身、蒙皮、压气机等常以铝合金制造,以减轻自重。采用铝合金代替钢板材料的焊接,结构重量可减轻50%以上。

5. 纯铁和熟铁哪个好

碳钢耐用和结实。

碳钢:主要指质量分数小于2.11%而不含有特意加入的元钢。有时也称为普碳钢或碳。

  碳钢也叫碳素钢,指含碳量Wc小于2.11%的铁碳合金。

  碳钢除含碳外一般还含有少量的硅、锰、硫、磷。

普通的铁?具体是什么铁?

生铁:是含碳量大于2%的铁碳合金,工业生铁含碳量一般在2.5%--4%,并含C、SI、Mn、S、P等元素,是用铁矿石经高炉冶炼的产品。根据生铁里碳存在形态的不同,又可分为炼钢生铁、铸造生铁和球墨铸铁等几种。生铁性能:生铁坚硬、耐磨、铸造性好,但生铁脆,不能锻压。

熟铁:用生铁精炼而成的比较纯的铁。含碳量在0.02%以下,又叫锻铁、纯铁。熟铁质地很软,塑性好,延展性好,可以拉成丝,强度和硬度均较低,容易锻造和焊接。

6. 高纯铁和熟铁的区别

一样,精铁就是熟铁,铸铁是生铁。

熟铁是指用生铁精炼而成的比较纯的铁。含碳量约在0.02%以下,又叫锻铁、纯铁。熟铁质地很软,塑性好,延展性好,可以拉成丝,强度和硬度均较低,容易锻造和焊接。

在现代,熟铁主要用于制作手工艺品。

纯铁是带有银白色金属光泽的金属晶体,通常情况下呈灰色到灰黑高纯铁丝色无定形细粒或粉末。有良好的延展性、导电、导热性能。有很强的铁磁性,属于磁性材料。声音在铁中的传播速率为5120m/s。

纯铁质地软,不过如果是铁与其他金属的合金或者是掺有杂质的铁,通常情况下熔点降低,硬度增大。晶体结构:面心立方和体心立方。

7. 熟铁与生铁

精铁 与铸铁的 区别,精铁是铁水融化后,压成板材,运用板材做的铁锅。而铸铁呢,是用铁疙瘩,在做锅之前用1800度的高温 融化成铁水,使用模具压制而成的,特点是厚。当时,精铁也有厚的。熟铁做锻打手工锅的居多。

整体而言,生铁锅温度高,对融化物质燃烧充分,杂质较少。精铁锅的原板材具体是多少温度融化的,这个我没接触,不清楚。生铁锅缺点就是脆,如果拿他打架的话,抡几下就裂了。精铁锅的缺点是传热快,容易糊锅。

在工艺上讲,市面上中等价位以上的,这几年大多采用液氮工艺,特点是亮,好看。经过液氮基本不生锈,基本不穿孔。现在稍微有点规模的厂,已经不使用这个工艺了,当然除了丧良心的经销商要求厂家使用这个工艺,因为这个工艺污染很严重,国家已经重视。现在开始使用另外一种工艺,叫汽氮。这个工艺的特点是外观颜色不亮,但是如果厂家生产的时候 ,汽氮时间能足够,那这个锅生产出来的话 是合格的,不生锈 不穿孔。这些品牌的厂家都有严格检测标准的。这里有一个方法检测汽氮效果好不好,可以用家里的百洁布使劲擦拭锅体表面,如果掉色,恭喜你买到一个次品。还有那些便宜的,卖几十块钱的,我就不说他的制作流程了,倒贴钱送我我也不敢要,真的。不排除有好的,看运气了。(重要!重要!重要!不是说品牌的就是好的 哦,学会方法鉴别最重要的哦)

关于锅的颜色,这个不用太纠结,这个跟加工工艺有关的,除了黑色,还可以做成蓝色,牵扯到里面使用的一种药水。生铁的市面上普通的 就是有点发白的这个类型的比较多,防锈、穿孔效果都一样,两种情况,一种是没有使用使用上面两种工艺,原色,这个防锈、防穿孔效果就会差很多。一种情况是 使用了上面其中一种工艺,效果肯定没问题,不管是生铁跟铸铁。

新锅的开锅很重要,非常重要,特别重要,具体的开锅方法度娘上面很多,大家可以参考下,如果保养得当一口锅能用好些年,保养不当,只能呵呵了。两种锅,总体而言用生铁还是不错的,炒菜前少放些油是不会糊锅的。达到2级物理不沾效果。说实话比涂层的强哦,网上那些带涂层的真不忍直视,个人不喜欢涂层,具体原因其实很明了了,你们随意。

- -------------------------更----------------更--------------更--------------------

7. 炒锅的色彩 是跟加工的工艺有关系的,锅体颜色 可以黑一些,可以蓝一些,都是 可以调的,根据订货人的要求去做的。当然这层颜色的作用还是 蛮大的 ,防锈 防穿孔 效果好不好 跟这有直接的关系。(铸铁锅还有原色的,还有偏白色的等等。)

8. 饭店里面炒菜用的锅 一般都是铁板做的,饭店里面的特点一般 爆炒居多(根据地区不同),对锅体的重量,传热度有直接的要求。而 铸铁锅的特点 就是比较重,熟铁的就稍微轻一些,这个是从做出的成品的角度去说的,当然在生产的时候 可以选择厚度的,比如熟铁的 会有 1.0 1.2 1.8 2.3 等等 不同的厚度,但是铸铁的 厚度 就相应的要少了,根据 厂里的模具来定。 一般厨师都会选用熟铁锅(大酒店除外)。

抱歉很久没更新内容,内容上用词会有一些出入,主要不是材料专业人士,有特别讲究的,就博您一笑,放过小民,不用纠结。

关于熟铁、 生铁、 精铁、的区别,在此补充一下,

生铁是含碳量较高(2-4.3%)的铁碳合金,又称铸铁。生铁硬度高、韧度差,可铸不可锻。

熟铁是指含碳量在0.02%以下的铁,又叫锻铁、纯铁。熟铁质地很软,延展性好,强度和硬度均较低,容易锻造。

二者之间的则为钢(含碳0.02%-2.11%)。

而精铁不是一个标准概念,今天通常是指经过精锻工质制成的铁器(通常是铁锅),而不是铁原料本身的性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