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钢碳含量(低碳钢碳含量偏析)

鑫锐电气 2023-01-20 16:09 编辑:admin 266阅读

1. 低碳钢碳含量偏析

通过以下几点:

1、结晶温度范围窄,属于逐层凝固方式,容易产生集中性缩孔,一般通过设计冒口就可以让缺陷到冒口上;

2、熔点低,很容易就熔化,相同温度下,过热度高,流动性好;

3、减少了Fe3C相,减少其对集体的割裂作用。

对可锻性而言,低碳钢比高碳钢好。由于钢加热呈单相奥氏体状态时,塑性好、强度低,便于塑性变形,所以一般锻造都是在奥氏体状态下进行。锻造时必须根据铁碳相图确定合适的温度,始轧和始锻温度不能过高,以免产生过烧;始轧和温度也不能过低,以免产生裂纹。

铸铁的流动性比钢好,易于铸造,特别是靠近共晶成分的铸铁,其结晶温度低,流动性也好,更具有良好的铸造性能。从相图的角度来讲,凝固温度区间越大,越容易形成分散缩孔和偏析,铸造性能越差。一般而言,含碳量越低,钢的焊接性能越好,所以低碳钢比高碳钢更容易焊接。

2. 碳钢含碳量越高

根据碳含量的高低大致可分为低碳钢(含碳量一般小于0.25%);中碳钢(含碳量一般在0.25—0.60%之间)。但他们之间并没有很严格的界限。 碳是钢铁材料的主要合金元素,因此钢铁材料也可以称为铁碳合金。碳在钢材中的主要作用是:

1.形成固溶体组织,提高钢的强度,如铁素体、奥氏体组织,都溶解有碳元素;

2.形成碳化物组织,可提高钢的硬度及耐磨性。如渗碳体,即Fe3C,就是碳化物组织。 因此,碳在钢材中,含碳量越高,钢的强度、硬度就越高,但塑性、韧性也会随之降低;反之,含碳量越低,钢的塑性、韧性越高,其强度、硬度也会随之降低。 因此,含碳量的高低决定了钢材的用途:低碳钢(含碳量<0.25%),一般用作型材及冲压材料;中碳钢(含碳量<0.6%),一般用作机械零件;高碳钢(含碳量>0.7%),一般用作工具、刀具及模具等。

3. 钢中碳含量

低碳钢、高碳钢、中碳钢含碳量的划分范围是:低碳钢(WC ≤ 0.25%),中碳钢(WC0.25%-0.6%)和高碳钢(WC>0.6%)。

怎么识别高碳钢,中碳钢,低碳钢:

低碳钢:又称软钢,含碳量从0.10%至0.30%低碳钢易於接受各种加工如锻造,焊接和切削,常用於制造链条,铆钉,螺栓,轴等。通常C%<0.25%,叫低碳钢,强度较低、塑性和可焊性较好。

中碳钢: C%在0.25~0.60%,叫中碳钢,有较高的强度,但塑性和可焊性较差。

高碳钢:常称工具钢,含碳量从0.60%至1.70%,可以淬硬和回火。锤,撬棍等由含碳量0.75%的钢制造;切削工具如钻头,丝攻,铰刀等由含碳量0.90%至1.00%的钢制造。C%﹥0.60%,叫高碳钢。塑性和可焊性很差,但热处理后会有很高的强度和硬度。

4. 含碳量为多少为低碳钢

低碳钢含碳量一般小于0.25%,它的强度比较低,但塑性和韧性比较好。

中碳钢含碳量一般在0.3%~0.6%,它具有较高的强度,但塑性和韧性较差。

高碳钢含碳量一般大于0.6%,它的强度和硬度较高,但塑性与韧性较差。

5. 碳钢有哪些不足

中碳钢成本低,热加工工艺好,经调质处理(淬火+高温回火)后具有良好的强度、韧性和塑性等优点,可用来制作轴类和齿轮类零件已在机械制造业等方面得到广泛的应用。

然而中碳钢不足之处是淬透性差,且经调质处理后在铁素体基体上分布的粒状碳化物的弥散强化效果不足,因而导致中碳钢的强度偏低,满足不了一些高强度作业下的工况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