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波电机工作原理图(纹波电机工作原理)

283 2023-01-03 18:02

1. 纹波电机工作原理

测速原理:

由转子位置传感器发出的脉冲信号,同时还可以进行四倍频处理,以减少通过M法获取速度反馈信号的纹波。其基本原理是:电机每转一圈,传感器输出的脉冲数一定,随着电动机转速和输出脉冲频率的不同,频率与转速成正比,能测量其频率,通过软件计算就能得到速度,鉴相电路还能同时反映实际转速的方向。

判断电机好坏:

1.先用万用表分别测出公用端至运行绕组端和启动绕组端的直流电阻

2.然后再用万用表测出运行绕组端至启动绕组端的直流电阻。

3.如果“1”中两次测量的算术和与“2”中的测量值不相等,那么电机肯定是烧掉了!如果相等,最好与同型号电机进行比较,或者找到电机的出厂参数进行比较。以判断电机的好坏。量单相电动机时应断开电容。

2. 电机的纹波电流

纹波电流在这里指的是流经电容器的交流电流的 RMS 值,其在电压上的表现为脉动或纹波电压。

电容器最大允许纹波电流受环境温度、电容器表面温度(及散热面积)、损耗角度(或 ESR )以及交流频率参数的限制。

温度是电解电容器件寿命的决定性因素,因此由纹波产生的热损耗将成为电容寿命的一个关键参考因数。在一些资料中将此二者称做“涟波电流”和“涟波电压”,其实就是 ripple current,ripple voltage。 含义即为电容器所能耐受纹波电流/电压值。

它们和ESR 之间的关系密切,可以用下面的式子表示:Urms = Irms × R式中,Urms 表示纹波电压Irms 表示纹波电流R 表示电容的 ESR由上可见,当纹波电流增大的时候,即使在 ESR 保持不变的情况下,涟波电压也会成倍提高。

换言之,当纹波电压增大时,纹波电流也随之增大,这也是要求电容具备更低 ESR 值的原因。叠加入纹波电流后,由于电容内部的等效串连电阻(ESR)引起发热,从而影响到电容器的使用寿命。一般的,纹波电流与频率成正比,因此低频时纹波电流也比较低。

3. 纹波电机工作原理图

防夹功能主要是指当车窗上升的过程中遇到障碍物(如手、头等)时,可以识别出车窗处于夹持状态,并令其立即停止上升并反向下降,从而避免事故的发生,是汽车人性化的重要体现。

纹波防夹是利用转子转动过程中,电刷在电级间切换产生电流纹波,并对这种电流波动进行采样、分析和控制。

首先通过采样电阻将电机电流信号转换为电压信号,并通过运放对电压信号进行滤波和放大,放大后的信号一路经过AD转换成数字信号给到MCU,作为防夹及堵转的判断依据,另一路通过滤波器和比较器得到方波信号,此方波的频率和电机的转速成正比。通过方波的个数和频率可以判断电机的位置和转速。

4. 电机纹波产生

空载正常 负载有问题 最大的可能性是三个霍尔中有一个坏了,导致却相,电机会无力,有负载转不起来或者转的慢原因:

1、控制器稳压坏了,将霍尔击穿

2、焊接的时候把霍尔烧了,一般焊接要控制在300度以下,时间少于3秒如果非要弄霍尔的话建议把三个霍尔全换了(要换三个相同型号的),或者直接换无刷控制器

5. 纹波电机工作原理图解

齿槽转矩造成的,磁路做得好就比较顺,具体如下: 齿槽转矩Cogging torque,是永磁电机的固有现象,它是在电枢绕组不通电的状态下,由永磁体产生的磁场同电枢铁心的齿槽作用在圆周方向产生的转矩。

它的产生来自于永磁体与电枢齿之间的切向力,使永磁电动机的转子有一种沿着某一特定方向与定子对齐的趋势,试图将转子定位在某些位置,由此趋势产生的一种振荡转矩[1]。无刷直流电动机电枢铁心为了安放定子绕组必定存在齿和槽,由于齿槽的存在,引起气隙的不均匀,一个齿距内的磁通相对集中于齿部,使得气隙磁导不是常数。当转子旋转时,气隙磁场的贮能就发生变化,产生齿槽转矩,这个转矩是不变的,它与转子位置有关,因而随着转子位置发生变化,就引起转矩脉动[2]。它与转子的结构尺寸、定子齿槽的结构、气隙的大小、磁极的形状和磁场分布等有关,而与绕组如何放置在槽中和各相绕组中馈入多少电流等因素无关。齿槽转矩会使电机转矩波动,产生振动和噪声,出现转速波动,使电机不能平稳运行,影响电机的性能。同时使电机产生不希望的振动和噪声。在变速驱动中,当转矩脉动频率与定子或转子的机械共振频率一致时,齿槽转矩产生的振动和噪声将被放大。齿槽转矩的存在同样影响了电机在速度控制系统中的低速性能和位置控制系统中的高精度定位。二、不同 削弱方法及对比分析 (1)斜槽或斜极:定子斜槽或转子斜极是抑制齿槽转矩脉动最有效且应用广泛的方法之一,该方法主要用于定子槽数较多且轴向较长的电机[3]。实践证明,斜槽使电机电磁转矩各次谐波的幅值均有所减小。而斜槽或斜极引起的绕组反电动势的币弦化将会增大电磁转矩纹波。斜极由于加工复杂、材料成本高而在工程上很少采用。(2)磁极分块移位:由于转子斜极会使成本大大增加,并且加工工艺也会变得复杂,因而应用中往往采用磁极分块移位法,由通过计算得到磁极极弧系数,然后再把它优化,最后把几段分块磁钢沿周向错开一定角度安放来近似等效成一个连续的磁极[4],通常有两种移位方法:连续移位和交差移位,前者消除的是磁钢分块数目整数倍以外的所有齿槽转矩谐波成分,后者只能消除齿槽转矩的奇数次谐波,对偶数次谐波没有影响。(3)分数槽法:此方法可以提高齿槽转矩基波的频率,使齿槽转矩脉动量明显减少。但是,采用了分数槽后,各极下绕组分布不对称从而使电机的有效转矩分量部分被抵消,电机的平均转矩也会因此而相应减小[5]。(4)磁性槽楔法:采用磁性槽楔法就是在电机的定子槽口上涂压一层磁性槽泥,固化后形成具有一定导磁性能的槽楔。磁性槽楔减少了定子槽开口的影响,使定子与转子间的气隙磁导分命更加均匀,从而减少由于齿槽效应而引起的转矩脉动[6]。由于磁性槽楔材料的导磁性能不是很好,因而对于转矩脉动的削弱程度有限。(5)闭口槽法:定子槽不开口,槽口材料与齿部材料相同,槽口的导磁性能较好,所以闭口槽比磁性槽楔能更有效地消除转矩脉动[7]。但采用闭口槽,给绕组嵌线带来极大不便,同时也会大大增加槽漏抗,增大电路的时间常数,从而影响电机控制系统的动态特性。也可通过减少槽口宽度来减少齿槽转矩越,但槽口宽度的减小能够削弱齿槽转矩,却给绕组下线工艺带来困难,另外还使漏磁增加,最终影响电机出力。(6)优化磁钢设计:平行充磁情况下电机气隙磁场和反电势波形更接近正弦波,平行充磁对转矩脉动影响较小;电机极对数越大,转矩脉动越大;电机极弧系数越大,转矩脉动越小[8]。(7)无槽式绕组:齿槽转矩本质上是由永久磁钢产生的磁通势与由于定子开槽引起的磁阻变化相互作用而产生的,因此最彻底而又简单的方法是采用无槽式绕组结构。无槽结构早在上世纪70年代中叶就应用于直流电机中,电枢绕组有粘贴在光滑转子表面的,也有做成动圈式(moving coil)的,或者是盘式电机的印刷绕组(printed circuit winding),不管采用何种形式电枢绕组的厚度始终是实际气隙的组成部分,因此无槽式电机的实际等效气隙比有齿槽电机大得多,所需的励磁磁势也要大许多,这在早期限制了无槽电机的容量和发展。近几年来随着NeFeB等高磁能积的永磁材料的迅猛发展,为无槽式永磁Rl机的实用化提供了契机。目前应用于永磁无刷直流电动机的无槽式绕组主要可分为三大类:环形绕组、非重叠集中绕组和杯形绕组。(8)辅助凹槽法:加辅助凹槽的目的是减少主要的谐波分量,同时辅助凹槽本身会产生谐波,当辅助凹槽产生的谐波与原定子产生的谐波同相位变化时,会使定位力矩升高;反之,会使定位力矩降低[10]。辅助凹槽中心线与定子冲片中心线的夹角决定了二者是同相还是反相。所加辅助凹槽产生的谐波,将会抵消原来有害的谐波分量的P次谐波,同一冲片在对称位置上增加两个辅助凹槽的作用是相互抵消谐波分量,合适角度的选择,冲片坑口开口位置的减小,都能够减少能量变化。同一冲片上,辅助凹槽在对称位置上排布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6. 电机波纹圈

电机轴承的常见故障的原因及解决办法:

1、保持器声“唏利唏利……”:原因分析:由保持器与滚动体振动、冲撞产生,不管润滑脂种类如何都可能产生,承受力矩、负荷或径向游隙大的时候更容易产生。解决方法:A、提高保持器精;B、选用游隙小的轴承或对轴承施加预负荷;C、降低力矩负荷,减少安装误差;D、选用好的油脂。

2、连续蜂鸣声“嗡嗡……”:原因分析:马达无负荷运转是发出类似蜂鸣一样的声音,且马达发生轴向异常振动,开或关机时有“嗡”声音。具体特点:多发润滑状态不好,冬天且两端用球轴承的马达多发,主要是轴调心性能不好时,轴向振动影响下产生的一种不稳定的振动。解决方法:A、用润滑性能好的油脂;B、加预负荷,减少安装误差;C、选用径向游隙小的轴承;D、提高马达轴承座刚性;E、加强轴承的调心性。注:第五点起到根本改善的作用,采用02小沟曲率,01大沟曲率。

3、漆锈:原因分析:由于电机轴承机壳漆油后干,挥发出来的化学成分腐蚀轴承的端面、外沟及沟道,使沟道被腐蚀后发生的异常音。具体特点:被腐蚀后轴承表面生锈比第一面更严重。解决方法:A、把转子、机壳、晾干或烘干后装配;B、降低电机温度;C、选用适应漆的型号;D、改善电机轴承放置的环境温度;E、用适应的油脂,脂油引起锈蚀少,硅油、矿油最易引起;F、采用真空浸漆工艺。

4、杂质音:原因分析:由轴承或油脂的清洁度引起,发出一种不规则的异常音。具体特点:声音偶有偶无,时大时小没有规则,在高速电机上多发。解决方法:A、选用好的油脂;B、提高注脂前清洁度;C、加强轴承的密封性能;D、提高安装环境的清洁度。[$page]  

5、高频、振动声“哒哒......”:具体特点:声音频率随轴承转速而变化,零件表面波纹度是引起噪音的主要原因。解决方法:A、改善轴承滚道表面加工质量,降低波纹度幅值;B、减少碰伤;C、修正游隙预紧力和配合,检查自由端轴承的运转,改善轴与轴承座的精度安装方法。

6、升温:具体特点:轴承运转后,温度超出要求的范围。原因分析:A、润滑脂过多,润滑剂的阻力增大;B、游隙过小引起内部负荷过大;C、安装误差;D、密封装备的摩擦;E、轴承的爬行。解决方法:A、选用正确的油脂,用量适当;B、修正游隙预紧力和配合,检查自由端轴承运转情况;C、改善轴承座精度及安装方法;D、改进密封形式。

7、轴承手感不好:具体特点:用手握轴承旋转转子时感到轴承里面杂质、阻滞感。原因分析:A、游隙过大;B、内径与轴的配合不当;C、沟道损伤。解决方法:A、游隙尽可能要小;B、公差带的选用;C、提高精度,减少沟道的损伤;D、油脂选用。

7. 纹波电机工作原理视频

6eta是一款投屏芯片,它内部集成USB3.0 Device控制器、数据收发模块、音视频处理模块。其芯片的主要技术参数输出电压:3.267~3.333V(0<= IOUT<=1A , 4.75V<=VIN<=12V),线路调整(最大):10mV(4.75V<=VIN<=12V),负载调节(最大):15mV(VIN=5V,0<= IOUT<=1A)电压差(最大):1.3V电流限制:900~1500mA静态电流(最大):10mA纹波抑制(最小):60dB

8. 声波电机工作原理

举例子说明,我们常见的电风扇就能够产生次声波,如果你能采用一个交流变频装置,就能控制次声波的频率。

我们常见的鱼缸空气泵也能产生次声波,当然,需要把电源的频率降至20赫兹以下。

吸收次声波最好的东西其实不是东西,要隔绝次声波,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密封,阻隔空气,就能有效阻隔次声波的传播。

9. 直流电机纹波产生原理

解:所谓滤波就是将直流电中的绞波电压滤除掉,使之成为平滑的直流电的过程。例如50hz市电经变压器降压整流后变成真流电。这种直流电含有50Hz及其各种谐波成分,一般纹波电压峯一峯值都2~5v左右。而一般直流电源要求输出电压的纹波电压峯一峯值在5~10mv。

因此要经滤波电路把纹波滤掉,在稳压后再滤波以达到较理想的纹波电压供直流用电器使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相关评论
我要评论
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