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步电动机增大电压(同步电动机电流超前电压

272 2022-12-30 17:51

1. 同步电动机电流超前电压

电压超前电流是电压的相位超前电流的相位。如果电压相角比电压大,就说电压的相位超前于电流相位比如:U=380cos(314t+60°)I= 10cos(314t+30°),就说电压相位超前电流相位60-30=30°如果电压的正半周(或负半周)先出现,电流的正半周(或负半周)后出现,就是电压超前电流,电感元件上的电压、电流就是这个情况;反之就是电流超前电压,出现在电容元件上;而电阻元件上的电压电流变化是同时进行的。

2. 同步电机起动电流

根据P=1.732UIcosφ,功率因数按0.9(一般这种电机肯定有无功补偿),算出额定电流约167A,启动电流一般是额定的6-8倍,如果按6倍,是1000A。

3. 异步电动机因过载导致工作电流

4KW三相交流异步电动机,电流8A,热过载设定在9A。热过载是电机电流的1.1倍

4. 异步电动机电压降低电流升高

这是因为当定子施加较高电压时,由于空载转矩较小,电机转速接近同步转速,s很小、转子回路的阻抗Z2很大,转子电流很小可忽略不计,定子上的空载电流主要是励磁电流Im。

随着定子电压U1的降低,起初由于异步电动机的机械特性较硬以及空载转矩较小,因而s变化很小,Z2σ仍较大,空载电流仍可看成是励磁电流Im,而激磁阻抗Zm将随U1的降低引起磁路饱和程度下降而有所增大;空载电流反而降低更多;但是,当U1下降过低时,机械特性变软将会引起s明显增大,Z2σ将变小,转子电流明显增大,开始出现空栽电流随端电压降低反而增大的回升现象。

5. 三相异步电动机满载时的启动电流

电动机空载

电动机空载运行时,定了三相绕组中通过的电流,称为空载电流。绝大部分的空载电流用来产生旋转磁场,称为空载激磁电流,是空载电流的无功分量。还有很小一部分空载电流用于产生电动机空载运行时的各种功率损耗(如摩擦、通风和铁芯损耗等),这一部分是空载电流的有功分量,因占的比例很小,可忽略不计。因此,空载电流可以认为都是无功电流。

电动机满载

是在不丢转的情况下所达到的设定最大速度。转速大小是其速度传出时由于丢转而空转或电压不满足要求电压情况下而降低的自身转速。

你的答案是:

电动机空载时的电流约为额定电流的30~50%左右,满载时的电流约等于额定电流。所以说空载 和满载的电流肯定是不一样的。

6. 同步电机电压常数

当电网电压U和频率f恒定,参数Xd和Xq为常数、励磁电动势E0不变时,同步的夹角,称为功率角,Pf()为同步电机的功角与U电机的电磁功率只决定于Eem0特性。由于电机的漏阻抗远小于同步电抗,从空间上看,功率角可近似认为时主磁极轴线与之间的夹角。 与电压U气隙合成磁场轴线之间的夹角;从时间上,功率角励磁电动势E0

7. 同步电动机电流超前电压怎么算

同步电动机是属于交流电机,定子绕组与异步电动机相同。它的转子旋转速度与定子绕组所产生的旋转磁场的速度是一样的,所以称为同步电动机。

正由于这样,同步电动机的电流在相位上是超前于电压的,即同步电动机是一个容性负载。

为此,在很多时候,同步电动机是用以改进供电系统的功率因素的。同步电动机在结构上大致有两种:

1、转子用直流电进行励磁。

它的转子做成显极式的,安装在磁极铁芯上面的磁场线圈是相互串联的,接成具有交替相反的极性,并有两根引线连接到装在轴上的两只滑环上面。

磁场线圈是由一只小型直流发电机或蓄电池来激励,在大多数同步电动机中,直流发电机是装在电动机轴上的,用以供应转子磁极线圈的励磁电流。

由于这种同步电动机不能自动启动,所以在转子上还装有鼠笼式绕组而作为电动机启动之用。

鼠笼绕组放在转子的周围,结构与异步电动机相似。

当在定子绕组通上三相交流电源时,电动机内就产生了一个旋转磁场,鼠笼绕组切割磁力线而产生感应电流,从而使电动机旋转起来。

电动机旋转之后,其速度慢慢增高到稍低于旋转磁场的转速,此时转子磁场线圈经由直流电来激励,使转子上面形成一定的磁极,这些磁极就企图跟踪定子上的旋转磁极,这样就增加电动机转子的速率直至与旋转磁场同步旋转为止。

2、转子不需要励磁的同步电机转子不励磁的同步电动机能够运用于单相电源上,也能运用于多相电源上。

这种电动机中,有一种的定子绕组与分相电动机或多相电动机的定子相似,同时有一个鼠笼转子,而转子的表面切成平面。所以是属于显极转子,转子磁极是由一种磁化钢做成的,而且能够经常保持磁性。

鼠笼绕组是用来产生启动转矩的,而当电动机旋转到一定的转速时,转子显极就跟住定子线圈的电流频率而达到同步。

显极的极性是由定子感应出来的,因此它的数目应和定子上极数相等,当电动机转到它应有的速度时,鼠笼绕组就失去了作用,维持旋转是靠着转子与磁极跟住定子磁极,使之同步。

8. 同步电动机电流超前电压会怎样

在使用电容性元件的回路中,电流将超前于电压,这时叫做功率因数超前。功率因数是指交流电路平均功率对视在功率的比值。用户电器设备在一定电压和功率下,该值越高效益越好,发电设备越能充分利用,常用cosΦ表示 。功率因数(Power Factor)的大小与电路的负荷性质有关, 如白炽灯泡、电阻炉等电阻负荷的功率因数为1,一般具有电感性负载的电路功率因数都小于1。功率因数是电力系统的一个重要的技术数据。功率因数是衡量电气设备效率高低的一个系数。功率因数低,说明电路用于交变磁场转换的无功功率大, 从而降低了设备的利用率,增加了线路供电损失。在交流电路中,电压与电流之间的相位差(Φ)的余弦叫做功率因数,用符号cosΦ表示,在数值上,功率因数是有功功率和视在功率的比值,即cosΦ=P/S。感性电路中电流的相位总是滞后于电压,此时称电路中有“滞后”的功率因数,而容性电路中电流的相位总是超前于电压,,称电路中有“超前”的功率因数。扩展资料:提高功率因数必然对国家的能源利用、企业的经济效益起到促进作用, 是保证电力系统电能质量、电压质量、降低网络损耗以及安全运行所不可缺少的条件 应根据不同情况采取相应措施来提高功率因数,降低无功损耗,从而提高经济效益。自然功率因数是在没有任何补偿情况下,用电设备的功率因数。提高自然功率因数的方法:合理选择异步电机;避免变压器空载运行;合理安排和调整工艺流程,改善机电设备的运行状况;在生产工艺允许条件下,采用同步电动机代替异步电动机。

9. 同步电动机功率因数超前

理论上,功率因数只是一个比值,它本身没有超前于滞后的问题。只是我们为了区别线路中无功功率的特性,也就是造成功率因数降低的元件特性,所以我们人为规定:感性负载的功率因数为滞后(正号),容性负载的功率因数为超前(负号)。由此:

可以从线路中需要无功功率的负载来判断,如果感性负载为主(比如电动机为主),哪一定是滞后的。反之,如是电容性负载为主,就是超前了。

从功率因数等等仪表的显示来判断,有的功率因数显示上,标有超前或滞后,没有标的也用正负号显示。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相关评论
我要评论
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