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电机轴打筋机
全自动钢筋调直切断机,包括调直装置、牵引装置、切断装置和转动装置等部件。
所述调直装置为两组装在可转动的方框上的滑轮。
所述切断装置包括一个装在偏心轮上的切刀,带动偏心轮旋转的转轴,以及控制该转轴转动的自控装置。
所述转动装置由一台电动机以及皮带、皮带轮、齿轮、牙盘、链条等组成。本实用新型具有体积小、重量轻、造价低廉、结构简单、拆装方便、耗电量少、整洁环保、经久耐用等特点,适用于各种规格的圆钢筋及带筋盘条,可自动穿丝换料,无需停机。
2. 电机转轴压筋设备
三相异步电动机4极36槽的2路接法。
四级电机它有两个对极,所谓2路接法也就是1个对极绕组为1路,把两个对极的两个头尾作并接,就称之为2路接法(也称2路进火)。
四级36槽:其极距为9,每极绕组占3槽,机械角度是电气角度的2倍,三相绕组的头尾互为机械角60度(即:三相头分别为1-7-13槽,电气角度互为120度)。
线圈的单层绕制和嵌线法:可采用一对极用同心双绕组一对极用单绕组的单层崁线方式,将一个双同心绕组和一个单绕组串接为一路,而后将这串接的两路作并联后,分好头尾引出三相6个接线端即可。(三相绕组崁线的顺序和吊把按常规) 线圈的双层绕制和嵌线法。
(一)定子(静止部分)
1、定子铁心
作用:电机磁路的一部分,并在其上放置定子绕组。
构造:定子铁心一般由0.35~0.5毫米厚表面具有绝缘层的硅钢片冲制、叠压而成,在铁心的内圆冲有均匀分布的槽,用以嵌放定子绕组。
定子铁心槽型有以下几种:
半闭口型槽:电动机的效率和功率因数较高,但绕组嵌线和绝缘都较困难。一般用于小型低压电机中。
半开口型槽:可嵌放成型绕组,一般用于大型、中型低压电机。所谓成型绕组即绕组可事先经过绝缘处理后再放入槽内。
开口型槽:用以嵌放成型绕组,绝缘方法方便,主要用在高压电机中。
2、定子绕组
作用:是电动机的电路部分,通入三相交流电,产生旋转磁场。
构造:由三个在空间互隔120°电角度、队称排列的结构完全相同绕组连接而成,这些绕组的各个线圈按一定规律分别嵌放在定子各槽内。
定子绕组的主要绝缘项目有以下三种:(保证绕组的各导电部分与铁心间的可靠绝缘以及绕组本身间的可靠绝缘)。
(1)对地绝缘:定子绕组整体与定子铁心间的绝缘。
(2)相间绝缘:各相定子绕组间的绝缘。
(3)匝间绝缘:每相定子绕组各线匝间的绝缘。
电动机接线盒内的接线:
电动机接线盒内都有一块接线板,三相绕组的六个线头排成上下两排,并规定上排三个接线桩自左至右排列的编号为1(U1)、2(V1)、3(W1),下排三个接线桩自左至右排列的编号为6(W2)、4(U2)、5(V2),.将三相绕组接成星形接法或三角形接法。凡制造和维修时均应按这个序号排列。
3、机座
作用:固定定子铁心与前后端盖以支撑转子,并起防护、散热等作用。
构造:机座通常为铸铁件,大型异步电动机机座一般用钢板焊成,微型电动机的机座采用铸铝件。封闭式电机的机座外面有散热筋以增加散热面积,防护式电机的机座两端端盖开有通风孔,使电动机内外的空气可直接对流,以利于散热。
(二)转子(旋转部分)
1、三相异步电动机的转子铁心:
作用:作为电机磁路的一部分以及在铁心槽内放置转子绕组。
构造:所用材料与定子一样,由0.5毫米厚的硅钢片冲制、叠压而成,硅钢片外圆冲有均匀分布的孔,用来安置转子绕组。通常用定子铁心冲落后的硅钢片内圆来冲制转子铁心。一般小型异步电动机的转子铁心直接压装在转轴上,大、中型异步电动机(转子直径在300~400毫米以上)的转子铁心则借助与转子支架压在转轴上。
2、三相异步电动机的转子绕组
作用:切割定子旋转磁场产生感应电动势及电流,并形成电磁转矩而使电动机旋转。
构造:分为鼠笼式转子和绕线式转子。
(1)鼠笼式转子:转子绕组由插入转子槽中的多根导条和两个环行的端环组成。若去掉转子铁心,整个绕组的外形像一个鼠笼,故称笼型绕组。小型笼型电动机采用铸铝转子绕组,对于100KW以上的电动机采用铜条和铜端环焊接而成。
(2)绕线式转子:绕线转子绕组与定子绕组相似,也是一个对称的三相绕组,一般接成星形,三个出线头接到转轴的三个集流环上,再通过电刷与外电路联接。
特点:结构较复杂,故绕线式电动机的应用不如鼠笼式电动机广泛。但通过集流环和电刷在转子绕组回路中串入附加电阻等元件,用以改善异步电动机的起、制动性能及调速性能,故在要求一定范围内进行平滑调速的设备,如吊车、电梯、空气压缩机等上面采用。
3. 钢筋切断机电机
切断机上的一般都是一个接触器,启动停止,两个按钮,就这种接法 断路器不用,直接短接就可以。钢筋切断机:钢筋切断机是一种剪切钢筋所使用的一种工具。一般有全自动钢筋切断机,和半自动钢筋切断机之分。全自动的也叫电动切断机是电能通过马达转化为动能控制切刀切口,来达到剪切钢筋效果的。而半自动的是人工控制切口,从而进行剪切钢筋操作。 效率方面,电动钢筋切断机要比人工快上很多倍。适用于建筑工程上各种普通碳素钢、热扎圆钢、螺纹钢、扁钢、方钢的切断。
4. 钢筋弯曲机电机
可以用摇表漏电线路绝缘,逐步缩小故障范围,先确定是哪根线有问题,在用分段查找法钢筋弯曲机一开就跳闸,说明有线路或者电机漏电或者短路
5. 电机轴冲筋
目前在电机转轴上进行冲筋主要通过冲压机进行,就是直接将电机轴放置在冲压机的下方进行固定,并在冲压机的滑块上设置冲压刀具(即冲筋块),然后通过冲压机直接在电机轴上进行冲压,冲压刀具在电机轴上进行冲压后形成的条状凸起即为凸筋。
现有的冲筋加工用的冲床,工作过程中其巨大的冲力极易对工作台造成震动,长时间使用使得冲床工作台耗损过度,极易损坏,继而易影响加工质量和效率,并且现有技术中的一些缓震结构往往固定安装在工作台的底部,长时间使用易耗损,不便更换,极大的影响抗震效果的使用效率,继而使得防护效果差。
6. 打筋机电控原理图
吸顶机,即吸顶式空调,又称天花机、天井机或嵌入式空调;吸顶机相较于其他形式的空调能够节省室内空间,也比较美观。现有技术中由于某些吸顶机自身的体积较大,其内部往往容易产生冗余空间;因此,如何充分利用这些冗余空间,对吸顶机的电控装置等较小体积的内部构件进行设置,使吸顶机内部构件装配更为紧凑,以减小吸顶机的体积及其占用的空间,这便成了本领域技术人员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
申请人在早期对吸顶机进行研究的同时,递交了申请号为cn201620570098.9的专利申请,其中公开了一种吸顶式空调室内机,包括设置有容纳腔的壳体,所述容纳腔内安装有电机、换热器,所述换热器将容纳腔分隔成回风槽和出风槽,所述换热器的下方安装有接水盘,所述接水盘的下方安装有封住所述出风槽的槽口的出风格栅,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上安装有轴流风扇,所述轴流风扇与所述出风格栅之间留有空隙。但随着申请人的进一步研究,发现该申请中吸顶机依然存在未能充分利用吸顶机内部装配空间的问题,尤其是进风导流圈与吸顶机主体之间的空间,同时该吸顶机在装配过程中操作较为繁琐,装配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发明旨在提出一种吸顶机及其安装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未能充分利用进风导流圈与吸顶机主体之间的冗余空间,以及吸顶机装配效率低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吸顶机,包括主体、第一导流圈、第二导流圈、电控装置,所述电控装置包括电气元件和至少一个电控盒,所述电控盒包括第一盒体、第二盒体,所述第一盒体与第二盒体连接,且第一盒体与第二盒体之间形成空腔结构,所述电气元件设置在所述空腔结构中;所述第一导流圈与主体连接,所述第二导流圈与主体连接,所述第一导流圈与第二导流圈连接,所述第一导流圈、第二导流圈上均设置加强筋;所述第一导流圈、第二导流圈、主体之间形成环状腔体,所述电控盒设置在所述环状腔体中,且所述电控盒与第一导流圈连接;所述第一导流圈的第一装配圈上设置走线口,所述走线口贯穿第一装配圈,所述走线口与电控盒配合。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导流圈包括第一导风圈和第一装配圈,所述第一导风圈与第一装配圈连接,所述第二导流圈包括第二装配圈和导流部,所述第二装配圈与导流部连接;所述导流部上设置定位开口,所述第一装配圈上设置有承载部,所述承载部上设置有定位板,所述定位板与定位开口卡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装配圈包括第一板面,所述第一装配圈在第一板面上设置内侧凸部、第二加强筋、外侧凸部;所述内侧凸部与承载部配合,所述外侧凸部与第一板面连接,所述第二加强筋设置在内侧凸部、外侧凸部之间;所述定位板分别与承载部、内侧凸部连接,所述定位板在靠近内侧凸部的一侧设置卡接槽;所述电控盒上设置卡线部,所述卡线部与卡接槽卡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装配圈在外侧凸部上设置至少两个周向限位板,所述电控盒设置在任意两个相邻的周向限位板之间,且电控盒与两个相邻的周向限位板卡接;所述第一装配圈在内侧凸部上设置径向限位板,所述径向限位板与定位板配合,所述电控盒设置在径向限位板与主体之间。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盒体上设置有导线孔,所述导线孔与走线口配合。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盒体的内部设置有电路板固定部、集线槽,所述电路板固定部与电气元件连接,所述集线槽分别与导线孔、电路板固定部配合。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盒体上设置第一卡扣,所述第二盒体上设置有卡孔,所述第一卡扣与第二盒体的卡孔卡接;
所述第一盒体上设置盒体装配部,所述盒体装配部上设置第三装配孔,所述第二盒体上设置有第四装配孔,所述第三装配孔与第四装配孔配合。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导流圈与主体之间以螺栓连接的方式进行连接,所述第二导流圈与主体卡接,所述电控盒以螺栓连接的方式与第一装配圈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装配圈上设置第二装配部,所述第二装配部上设置第一装配孔,所述电控盒上设置第二装配孔,所述第一装配孔与第二装配孔配合。
一种吸顶机的安装方法,包括:
s1、将电控线通过走线口穿过第一装配圈,将第一导流圈与主体进行卡接;
s2、将第一盒体分别与第一装配圈、周向限位板、径向限位板、主体配合,同时将卡线部与卡接槽卡接;
s3、将螺栓依次旋入第二装配孔、第一装配孔中;
s4、将电控线依次穿过导线孔、集线槽,并将电控线与电气元件连接;
s5、将第一盒体与第二盒体连接;
s6、将定位板与定位开口卡接;
s7、通过螺栓将第二导流圈与主体连接。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吸顶机及其安装方法具有以下优势: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吸顶机及其安装方法,通过在吸顶机进风导流圈与吸顶机主体的配合结构处形成一个环状腔体,对吸顶机的电控装置进行安装,使吸顶机内部构件装配更为紧凑,有利于减小吸顶机的体积及其占用的空间。
同时,本发明通过在第一导流圈、第二导流圈与主体进行装配的基础上,在第一导流圈上设置相应的装配结构,对电控装置进行安装固定,同时简化了对电控线的装配操作,不仅能够提高吸顶机在装配时的便捷程度,而且有利于提高相关零部件之间装配的牢靠性。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