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自动扶梯电机的工作原理
两名美国人分别在十九世纪末研究电动扶梯。1897年,杰斯·雷诺(jesse w. reno)在美国纽约康尼岛的游乐场建成了一条使用斜板行走,类似是电动扶梯的机动游戏。而查理斯·西伯格(charles seeberger)则在1898年购下一项关于电动扶梯的发明专利,并且与奥的斯电梯公司合作,1899年在纽约州制造出第一条有水平的梯级,扶手和梳齿板的电动扶梯。1900年举行的巴黎博览会上,西伯格成功展出了他们以“电动扶梯”(escalator)为名的产品,并且获得了一项头奖。1910年奥的斯收购了西柏格的专利,次年再购下雷诺的公司。1920年,奥的斯把两者的设计结合,成为今天电动扶梯的基本设计。
中国首个安装电动扶梯的城市是上海,1935年,上海的大新百货公司安装了两台奥的斯单人电动扶梯,连接地面至二楼,和二楼到三楼。
2. 自动扶梯的工作原理图
一、性质不同
1、电梯:为建筑物某一楼层服务的永久性运输设备,其轿厢至少在垂直于水平面的两条刚性轨道上运行,或与铅垂线的倾角小于15度。
2、自动扶梯:由一台特殊结构的链式输送机和两台特殊结构的带式输送机组成。设有圆形活动梯,作为固定的电动驱动装置,在建筑物不同楼层间上下倾斜运送乘客。
二、原理不同
1、电梯:曳引绳的两端分别与轿厢和对重相连,缠绕在曳引轮和导轮上。减速器变速后,牵引电机带动牵引轮转动。牵引绳与牵引轮之间的摩擦力产生的牵引力,实现了轿厢和对重的升降运动,达到了运输的目的。
2、自动扶梯:楼梯在乘客入口水平移动(方便乘客爬楼梯),然后逐渐形成楼梯;楼梯在出口附近逐渐消失,楼梯再次水平移动。这些运动分别由叶栅的主轮和副轮沿不同的叶栅导轨运动来实现。
三、应用不同
1、电梯:
(1)乘客电梯,设计用于运送乘客,需要完善的安全设施和一定的汽车内部装饰。
(2)载货电梯,主要设计用于运输货物,通常配有升降机。
(3)医用电梯,设计用于运送病床、担架和医疗车辆。轿车具有长而窄的特点。
(4)杂物电梯,是专为图书馆、办公楼、酒店等运输书籍、文件、食品等而设计的。
(5)观光电梯,轿壁透明,供旅客观光电梯使用。
(6)车辆电梯,用作运载车辆的升降机。
(7)船舶电梯,船上使用的电梯。
(8)建筑施工电梯,建筑施工与维修用的电梯。
(9)其它类型的电梯,除上述常用电梯外,还有一些专用电梯,如冷藏电梯、防爆电梯、矿用电梯、电站电梯、消防电梯、斜梯、核岛电梯等。
2、自动扶梯:可广泛用于车站、码头、商场、机场和地下铁道等人流集中的地方。1900年,巴黎国际博览会展出的一台阶梯状动梯是现代自动扶梯的雏形。以后,自动扶梯在各国得到迅速发展 。
3. 电动扶梯的运行原理
1、工作原理:
智能皮带涨紧器主要根据来自智能控制器的自动信号传到控制箱,指挥电机的动作。推动丝杆的转动与杠杆的作用,并借助于弹簧的弹力使辊轮对皮带产生涨紧。智能控制箱是本产品的控制指挥中心,电机和杠杆是执行机构,结合相应的软件算法完成自动控制功能。
2、工作过程:
辊轮与抽油机皮带始终处于接触状态,即抽油机处于工作状态时,辊轮也处于旋转状态,当皮带拉松后,皮带与辊轮的压力小于弹簧的压力时,传感器传送到控制箱,指挥电机的转动,使上、中架一起绕0轴作缓慢旋转,使辊轮抬高,逐渐增加辊轮与皮带间的压力,在辊轮与皮带间增加到大于弹簧的压力时,上框架绕0轴以小角度的旋转,旋转至—定范围后,传感器传送到控制箱指挥电机停止转动,这一过程完成一次对皮带涨紧的工作,由于蜗轮蜗杆减速机的自锁性,所以辊轮始终被固定在这次皮带涨紧的位置,如皮带再次拉长,则涨紧器重复上述的运作。
3、智能电机控制器的工作原理:
智能电机控制器是集计算机技术、传感器技术于一体的高科技电子装置。它采用位置传感器的位置信号,通过位置反应皮带对辊轮的压力,反过来计算辊轮对皮带的预涨紧力。位置传感器可根据皮带涨紧程度输出不同的位置信号给计算机,计算机由此判定是否应该涨紧皮带。如果皮带拉长或松弛,计算机就送出控制信号,控制电机工作,电机带动辊轮涨紧皮带。皮带涨紧后,计算机检测到位置传感器回到涨紧位置时,自动停止电机工作,使整个系统不耗电(控制器整机耗电 ≤0.02W)。
在安装智能皮带涨紧装置时,可手动调节辊轮对皮带的预涨紧力,以便根据实际需要调节,灵活设定对皮带的预涨紧力的大小
4. 电梯电动机工作原理
曳引绳两端分别连着轿厢和对重,缠绕在曳引轮和导向轮上,曳引电动机通过减速器变速后带动曳引轮转动,靠曳引绳与曳引轮摩擦产生的牵引力,实现轿厢和对重的升降运动,达到运输目的。 电梯一般来说广泛采用曳引驱动方式。曳引机作为驱动机构,钢丝绳挂在曳引机的绳轮上,一端悬吊轿厢,另一端悬吊对重装置。
曳引机转动时,由钢丝绳与绳轮之间的摩擦力产生曳引力。
此外,牵引式电梯是靠牵引力实现相对运动的,安装在机房内的电动机通过减速箱、制动器等组成的牵引机,使牵引钢丝绳通过曳引轮,一端连接轿厢,一端连接对重装置,轿厢与对重装置的重力使牵引钢丝绳压紧在牵引轮绳槽内,这样电动机一转动就带动牵引轮转动,驱动钢丝绳,拖动轿厢和对重作相对运动。
5. 电梯电机工作原理图
曳引绳两端分别连着轿厢和对重,缠绕在曳引轮和导向轮上,曳引电动机通过减速器变速后带动曳引轮转动,靠曳引绳与曳引轮摩擦产生的牵引力,实现轿厢和对重的升降运动,达到运输目的。
固定在轿厢上的导靴可以沿着安装在建筑物井道墙体上的固定导轨往复升降运动,防止轿厢在运行中偏斜或摆动。
常闭块式制动器在电动机工作时松闸,使电梯运转,在失电情况下制动,使轿厢停止升降,并在指定层站上维持其静止状态,供人员和货物出入。
轿厢是运载乘客或其他载荷的箱体部件,对重用来平衡轿厢载荷、减少电动机功率。
补偿装置用来补偿曳引绳运动中的张力和重量变化,使曳引电动机负载稳定,轿厢得以准确停靠。
电气系统实现对电梯运动的控制,同时完成选层、平层、测速、照明工作。
指示呼叫系统随时显示轿厢的运动方向和所在楼层位置。
安全装置保证电梯运行安全。
6. 自动扶梯的传动原理
自动扶梯的核心部件是两根链条,它们绕着两对齿轮进行循环转动。在扶梯顶部,有一台电动机驱动传动齿轮,以转动链圈。典型的自动扶梯使用100马力的发动机来转动齿轮。
发动机和链条系统都安装在构架中,构架是指在两个楼层间延伸的金属结构。 与传送带移动一个平面不同,链圈移动的是一组台阶。自动扶梯较有趣的地方是这些台阶的移动方式。链条移动时,乘客侧台阶一直保持水平。在自动扶梯的顶部和底部,台阶彼此折叠,形成一个平台。这样使上、下自动扶梯比较容易。
自动扶梯上的每一个台阶都有两组轮子,它们沿着两个分离的轨道转动。上部装置(靠近台阶顶部的轮子)与转动的链条相连,并由位于自动扶梯顶部的驱动齿轮拉动。
其他组的轮子只是沿着轨道滑动,跟在第一组轮子后面。 两条轨道彼此隔开,这样可使每个台阶保持水平。
在自动扶梯的顶部和底部,轨道呈水平位置,从而使台阶展平。
每个台阶内部有一连串的凹槽,以便在展平的过程中与前后两个台阶连接在一起。
除转动主链环外,自动扶梯中的电动机还能移动扶手。
扶手只是一条绕着一连串轮子进行循环的橡胶输送带。
该输送带是精确配置的,以便与台阶的移动速度完全相同,让乘用者感到平稳。
自动扶梯系统不像电梯那样能够使人上升几十层楼,但很适用于提供短距离运输。
这是因为自动扶梯的高负载率。
电梯满员后,必须等它到达指定楼层并返回后其他人才能上电梯。
而在自动扶梯上,只要有一个人到达上层,就会为其他人腾出位置。
7. 自动扶梯工作原理简述
自动扶梯的核心部件是两根链条,它们绕着两对齿轮进行循环转动。在扶梯顶部,有一台电动机驱动传动齿轮,以转动链圈。典型的自动扶梯使用100马力的发动机来转动齿轮。发动机和链条系统都安装在桁架中,构架是指在两个楼层间延伸的金属结构。
与传送带移动一个平面不同,链圈移动的是一组台阶。自动扶梯最有趣的地方是这些台阶的移动方式。链条移动时,台阶一直保持水平。在自动扶梯的顶部和底部,台阶彼此折叠,形成一个平台。这样使上、下自动扶梯比较容易。
8. 自动扶梯电机的工作原理是什么
梯控制系统主要由以下几部分组成:
1、控制柜(包括控制部分和动力驱动部分)
2、外围安全开关 3、扶梯上的各种传感器 其中安全开关从扶梯下头部串联到扶梯上头部然后进入控制系统 传感器部分每个传感器独立进入控制系统 变频时,采用开环控制,即主机的运行状态不反馈到变频器,变频器只接受控制系统的信号,然后驱动主机 NRD为非操纵逆转保护装置,它电路采集主机测速传感器信号,然后转换成安全电路的触点信号,串联在安全回路中 当扶梯上行速度低于0.075m/s左右时,发出NRD(10号故障)报警信号 当扶梯下行时,此功能屏蔽,不会发生非操纵逆转(NRD)报警信号 1、电压不平衡保护和相序监控保护目前通过相序继电器完成, 当检测到三相电压不平衡(15%)或者错相时就报警,扶梯不 能启动 2、电路接地故障通过空开保护来完成 3、电机过载保护目前分为两种:
a、主机热敏开关是标准配置,此热敏开关装在主机线圈中,当 主机线圈温度超过135度时,热敏开关动作,等主机温度冷 却后,热敏开关自动复位 b、热过载继电器通过检测主回路中的电流来实现保护主机过载 的功能,当检测到主回路中的电流超过设定值一段时间后, 热过载继电器动作,切断安全回路,扶梯停止运行,并需要 手动复位热继电器 4、超速120%之前扶梯保护并停车,如果交流电动机与梯级、踏板 或胶带间的驱动是非摩擦性的连接,并且转差率不超过 10%,则主机可以不配置超速保护开关。由于EM-H1主机为皮带 传动,所以标准配置机械式超速保护开关 5、扶梯在非人为的改变预定运行方向之前发生非操纵逆转保护 1、梯级丢失保护:梯级丢失为脉冲信号,每个梯级经过传感器时 触发一个脉冲信号,控制系统通过检测脉冲频率来判断是否出 现梯级缺失。
如果出现梯级丢失保护,必须用检修开至少一 圈,确保没有梯级丢失时故障才会复位。如果没有梯级缺失, 但是开一圈后不能复位,需要检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