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流分析的步骤?
线性直流电路分析基本方法包括,当电路模型不太复杂时可用等效法,当电路模型较复杂时可用支路电流法回路电流法(网孔电流法)节点电压法和割集分析法,对于有具体电路模型或没有具体电路模型可以用定理法分析包括叠加定理戴维南定理特勒根等定理进行分析。
二、电动机直流耐压试验?
电动机费直流和交流两种,直流电机做了直流耐压试验,就不需要做交流耐压试验。
三、电动机行业分析报告
电动机行业分析报告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工业化进程的不断推进,电动机行业成为了现代工业的核心组成部分。电动机在各个领域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从家用电器到交通运输,从制造业到能源行业,无处不见电动机的身影。本篇报告将对电动机行业进行深入分析,探讨当前行业现状、发展趋势以及面临的挑战。
1. 行业概况
电动机是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的装置,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根据功能和用途的不同,电动机可以分为直流电动机和交流电动机两大类。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电动机的性能和效率也在不断提升。如今的电动机已经实现了高效、节能、环保的特点,成为了推动工业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目前全球电动机市场规模呈现稳步增长的态势。特别是中国市场,由于工业化进程加速以及政府对清洁能源的大力支持,中国电动机市场规模正迎来快速增长。与此同时,随着智能制造概念的推广,电动机行业也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
2. 行业竞争分析
电动机行业竞争激烈,市场存在较多的竞争对手。行业中的主要参与者包括国内外大型电机生产商、研发机构以及供应商。由于市场规模的不断扩大,行业内的竞争也在不断加剧。
在国内市场,一些知名电动机企业具备技术实力和品牌优势,占据着市场的一定份额。然而,随着技术的进步和市场需求的变化,新兴的电动机企业也在不断崛起,给传统企业带来了一定的压力。
在国际市场,欧美发达国家的电动机企业具有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在一些高端市场上占据着主导地位。同时,一些新兴市场也逐渐崛起,成为了电动机行业的重要参与者。
为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优势,电动机企业需要不断创新和提高产品质量。同时,加强市场营销和品牌建设也是提升竞争力的关键因素。
3. 行业发展趋势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电动机行业正面临着一系列发展趋势。以下是本报告对电动机行业发展的一些预测和趋势:
- 高效节能:电动机将朝着高效节能方向发展,提高能源利用率和生产效率。
- 智能化:随着智能制造的推广,电动机将越来越智能化,实现自动化控制和远程监控。
- 新能源驱动:随着清洁能源的重要性逐渐凸显,电动机将更多应用于新能源驱动领域,如光伏发电、风力发电等。
- 小型化:随着微型电动机技术的不断突破,电动机将朝着小型化方向发展,适应更多领域的需求。
上述趋势将推动电动机行业持续发展,并引领行业的变革和创新。
4. 行业面临的挑战
电动机行业虽然发展迅猛,但也面临着一些挑战。以下是本报告对电动机行业面临的一些挑战:
- 技术创新和研发投入不足:电动机行业需要不断进行技术创新和研发投入,以提高产品性能和品质。
- 环保压力: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电动机行业需要考虑减少能源消耗和排放,推动绿色发展。
- 市场竞争激烈:电动机行业市场竞争激烈,企业需要制定合理的市场营销策略,从而应对竞争压力。
- 人才短缺:电动机行业需要大量的技术人才和高素质管理人才,但当前人才供给不足。
面对这些挑战,电动机行业需要加强合作,加大技术投入和人才培养,提高行业的整体竞争力。
5. 结论
综上所述,电动机行业是一个充满机遇和挑战的行业。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市场需求的变化,电动机行业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然而,行业内的竞争激烈,同时也面临着技术创新、环保压力和人才短缺等挑战。
为了保持行业的持续发展和竞争优势,电动机企业需要加大技术创新和研发投入,推动智能化和节能环保发展。同时,加强市场营销和品牌建设,加强人才培养和合作,是电动机行业走向成功的关键。
相信在行业各方共同努力下,电动机行业必将迎来更加光明的未来!
四、分析直流他励电动机在不同调速时的工作原理?
工作原理
注:根据DMD ISOLATE(电流给定值)参数使用数字I/P3,在电流控制或速度控制(默认)之间选择。如果允许调速换器,作为一个电流控制器,如果禁止(默认),就作为一个速度控制器。
电流环
电流环从速度环,或直接从设备接受需求,并形成误差信号,它是需要与平均反馈值之间的差值。误差信号被馈送到比例+积分调节器,它产生电流环的输出,即点火信号。
在调速器中,以两种不同的形式生成误差信号:
1、平均误差计算是需求与平均反馈值之间的差值,并被馈送到P+1算法的积分部分;
2、瞬时计算误差为需求与瞬时反馈值之间的差值.这一误差被馈送到P+1算法的比例部分,给出较高的瞬时性能,因为与平均值不同,不含有任何时间滞后.而平均值含有电源周期1/6的固有滞后.但平均值是转矩的真实量度;而转矩是电流控制的目的,而且在达到零稳态误差中,不受很小的时间滞后的影响。
点火信号转换为电源过零点的一段时间滞后(通过锁相环取得),并且生成点火发指令,在稳态下,每1/6电源周期向晶闸管组件发一次。
以下分开讨论电源控制器的一些特殊特点:
自适应电流控制
晶闸管6脉冲整流器的增益(整个触发角范围内的电压一时间区域),在电枢电流不连续处急剧下降。这是用自适应算法处理,是电流在不连续工作区域内以一步(触发)之差跟踪电流需求.
反电动势(BEMF)的估算
电机静止时,零电流的触发角是120度.在电机以不同的速度旋转时,零电流的触发角沿余弦轨迹移动。
如果要使电流环的带宽,在电流从主桥向副桥(反之亦然)反向过程中,保持在尽可能高水平,就必须尽可能紧密地跟踪这一轨迹.
在电流反向时,带宽损失有两种原因.
首先,整流器增益损耗,须以精确的方法补偿,这是自适应算法的目的.
其次, 上述算法也依赖下一个工作桥中触发角的精确初始值,以把“死区时间”(见下述的零电流时间间隔)和上 到所需电流要求的时间减少到最小程度。
.
要得到精确的触发初始值,必须知道工作反电动势。在调速器中,是通过硬件峰值电流监测器和相应的软件算法结合起来得到的。
桥转换延迟
桥转换“死区时间”,即零电流时间间隔,是可编程的,从1到1500(通过“保留专用菜单”),系统预设值为1毫秒。
“死区时间”可是设定为1/6主电流周期的倍数,其数值为1到6,即最大值为6 3.33=20毫秒(50赫之下)。这与使用大功率换流器有关;在这种换流器中,留有较多的,使电流被吸收掉以便换向。还与电枢电感很大的电机也有关系。在这种电机中,零电流检测是较灵敏的,所以在桥转换延时中有一延时“保险系数”以利换向。
对于7到1500的数值,延时相当于7 1.33微秒到1500 1.33微秒=2毫秒(最大值)
手动调谐
注: 如果可能使用自动调谐的话,这个程几乎很少使用或被要求。
当自动调谐有两个限制时,可能需要执行一个手动调谐:
1、 自动调谐要求励磁线圈关断,所以,当自动调谐永磁电动机或具有较高 磁的他激电机时,轴要求夹紧;
2、 自动调谐的第一部分确定了不连续到连续的边界电平,也就是,平均值在电枢电流恰好变为连续处的。自动禁止励磁,慢慢地提高触发角,直到电流包络线的 率实质性改变,指示出连续的运行区域为止。
自动调谐的第二部分,在第一部分确定的连续的区域内,在电流要求中施加阶跃变化。当电流反馈在1到2步接近最终的设定值时,自动调谐功能中止,“励磁使能”返回到它的初始状态。然后保留P&I增益和不连续的边界电流值。如果边界电流值(第一部分)很高,也就是说大于150%,那么,自动调谐第二部分的阶跃变化,要在200%以上的范围内,这可能造成过电流跳闸。在这种情况下,可取的办法是,设定I增益为足够大的数值(典型为10),以便在整个不连续区域能快速响应;P增益设定较低的数值(典型为1,不重要,因在不连续区内没有有效电枢时间常数要补偿);最后设定“不连续”为零,消除自适应方式。但同时必须使“丢失脉冲报警”禁止;负载电流在“不连续”水平以上时,会激发报警,而且,如仍处于启动状态,会造成误跳闸。为使报警禁止,须输入保留给Eurotherm公司人员的“特密口令”。其次,在“保留”的菜单中,它以“系统”分菜单的形式出现,称为“Health Inhibit”(正常禁止)的参数应设定为十六进制0×0002。
上述建议是假设在连续区内,即上例中150%以上,电流极限会阻止电机运行。如不是这样,例如电流极限设定在200%时,须进行“手动”调谐。
必须通过以下步骤,把“不连续”参数设定为正确值。使励磁禁止或使之断开,设定电流极限为零,并启动驱动装置。逐渐提高电流极限,同时从示波器上观察电流反馈波形(见以下诊断部分)。在脉冲之间没有零间隔,而又“一齐出现”
时,读起这一电流极限值(或电流需求),并设定“不连续参数为着一数值。如着一数值很高(在电流极限之上)。那么应设定为零,并遵照上述2中的建议。在这中情况下,调速器不执行自适应功能(在不连续区内),所以在电流环的响应中回发现性能受到损失。
随后
● 向电流要求输入端(A3)施加矩形波,并使电流要求隔离端(C8)为NO;
● 或向接受端(A6)“转换”输入两个电流极限值,拧以正常的速度环方式运转。
理想的方法是,是这一输入信号偏置在“不连续”水平之上,以使调速器在连续电流区运转。
然后可以增加I增益值,以便快速上升,但过冲不能超过10%,以后可增加P增益到极限阻尼响应,即实际上没有过冲。
电流环控制不正确设置,I时间 电流环控制不正确设置,P 增益太小
常数太短,提高了电流环I时间 —提高了电流环P增益。
常数。
电流环响应正确调整
调协要点
如I增益过高,响应就会欠阻尼,(过冲太大,而且长时间振荡才能稳定)。
如I增益太低,响应就会过阻尼(长时间指数上升)。
在I增益设定在最佳值时,如P增益太低,响应会过阻尼。同样,如P增益太高,
响应也会恢复到欠阻尼,趋向完全不稳定。
诊断
“实际”电枢电流诊断点,是校正板下第一个(左侧)检测点。在100%电流时,给出
1.1伏平均值。其极性也指示工作,即,对主桥(正电流要求)它为负;对副桥(负电流
要求)它为正。
速度环
速度环从外部回路(即位置环)接受需求,或直接从设备接受,并形成误差信号,这是需求如反馈的差值。误差信号被馈送到比例+积分补偿器,后者产生速度环输出,即电流需求信号。
积分增益在人机接口处被转换成时间常数(秒),能相对于某一负载时间常数,较明确规定补偿器的功能。
速度环与电流环同步
P+I算法的比例部分,在电流环的每次运行前便立即执行,因此保证有最小的时间滞后,并有最大的带宽。
模拟测速仪和编码器的组合反馈
在P+I的比例部分使用模拟测速反馈,在积分部分使用编码器反馈(用电流环类似的原理),因此调速器把最大的瞬间响应与数字反馈的高稳态精度结合起来。
电流需求率极限(di/dt)
访问“保留”菜单的di/dt极限,现在仅保留给Eutotherm公司人员。
这是施加在电流需求变化率上的极限,用于有整流限制和不能吸收快速转矩瞬态机械系统的电机,也用作对电流摆幅(0-200%)限制电流过冲的手段。系统预设值为35%(即最大允许变化是1/6电流周期中满载电流的35%),在0到100%范围内,实际上对电流响应没有实际影响。
励磁控制
设定
电流控制器P+I增益的设定,是用前述同样方法手动完成的,见第四章:“电流环-手动调谐”中所描述的。还有一种方便的方法,是从“中断”方式到“备用”方式来回转换几次,并观察在电流响应0-50%的变化中上升时间和过冲。削弱励磁增益的设定,是观察电枢电压反馈对过冲和稳定时间的变化而完成的。“电动势增益”参数,系统预设为0.30(有效增益为30),而且一般变化在0.20到0.70的范围内(较大的设定值一般要引起不稳定)。“电动势超前”参数应设定在励磁电流回路的时间常数附近。系统预设为2.00(200毫秒)。最后“电动势滞后”系统预设为40.00(400毫秒),一般应在“电动势超前”的10到50倍的范围内。
调谐削弱磁场回路,也取决于通过基速的的加速率,反之亦然,如电枢电压过冲,是快速加速率的问题,那么,建议使用“反馈超前/滞后”补偿限制过冲,见上边的讨论。如不是这一问题,那么建议使用上述反电动势反馈增益的系统预设值(即禁止);这样,对较快的励磁响应,有可能在正向进一步提高传递函数增益(“电动势增益”和“电动势超前”)。
总之,在较高频率下提高衰减会引起增益增加,同时保持所需的相位余量,记住,补偿器的负角、降低角曲线,要保持所需的相位余量(45~60度),须降低相位余量频率。这是对数值曲线过0分贝线的频率。因为相位余量频率具有表示系统响应速度的特征,所以应该降低到最小值。把T1设定在大于100毫秒的地方,使角频率1/T1保持在尽可能低的数值,便能达到上述目的。T1的上限收稳定时间要求的支配。
电流控制
励磁电流回路可直接接受来自设备和外部削弱磁场回路的要求,并形成误差信
号,这是给定与反馈的差值。误差信号被馈送至P+I补偿器,后者产生励磁回路输出,即励磁触发角信号。
触发角信号被转换成距电源过零点的时间延迟(通过用于电枢的同一个锁相环取得),并生成触发指令,在稳态每1/2电源周期向励磁桥发送一个指令。
电压控制
这铭牌上不指定励磁电流定额的电机,提供一种开环电压控制功能。励磁电压使按规定的“输出输入比率”控制,系统预设为90%。这是在单相整流电路中,对指定的交流均方根输入能获得的最大直流电压,即415伏交流电源为直流370伏。这一指定的比率,直接确定控制器工作的触发角,所以 不补偿励磁电阻的热效应,和电源电压变化。还有一点要值得注意的,用这种方式,励磁过电流报警是无效的(因无电流换算),所以这种方式不推广用于比励磁电压额定值大得太多的电源。
弱磁控制
弱磁回路接受“MAX VOLTS”(最大电压)(系统预设为100%)作为需求,所形成的误差信号为给定电压与反馈电压之差,误差信号馈入超前/滞后补偿器产生弱磁回路输出,即,从励磁设定点(系统预设为100%渐趋以产生利息需求的励磁电流回路,电枢反馈电压,便得出对励磁电流回路的励磁要求。“min fld current”(最小励磁电流)参数(系统预设为10%),限制削弱磁场范围内的最小电平。
超前/滞后补偿器有一直流增益(“电动势增益”=kp)、一超前时间常数(“电动势超前”=T1)和一滞后时间常数(“电动势滞后”=T2)。
注:当以电枢电压反馈运行时削弱磁场是不可能的。尽管在此情况下,削弱磁场能被允许,但是一个软件联锁把励磁需求钳制在100%,不允许削弱磁场去减小它。
超前/滞后
超前/滞后{传输函数=KP×(1+ST1)/(1+ST2)}与P+I{传输函数=KP×(1+ST)/ST}相比,有一小小缺点,即直流增益不是“无限”的,所以有一“限定”稳态误差。对于“电动势增益”值>0.20(实际值为20)的范围,这一误差保持在十分小的程度。
超前/滞后的优点是,它允许在较高的频率有较大的衰减。高频增益为KpT1/T2,所以,保持较高的T2/T1比率(一般为10以上),对1/T1之上的频率,对数值按20log(T2/T1)降低。
为了把过冲电压减小到最小程度,在电枢电压反馈回路中增加了一个附加的反馈超前/滞后补偿器。在通过基速快速加速,从而以较快的速率增加反电动势时,这一补偿器特别有用:因为在这种情况下,由于励磁时间常数一般取得较大,励磁电流不可能减弱。“bemf fbk lead”/“bemf fbk lag”(“反向电动势反馈超前”/“反向电动势反馈滞后”)的比率,总应大于1,以便能超前作用,使励磁提前开始减弱,但我们不提倡把这一比率提高到比2~3倍大得太多,否则就会产生不稳定。上述参数以毫秒为单位的绝对设定值,取决于总的励磁时间常数。系统预设为1(100毫秒/100毫秒),这意味着这一功能被禁止。
五、直流分量采样电路分析?
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采样电路,特别是一种光伏逆变器直流分量的采样电路,包括逆变器交流电采样模块,所述逆变器交流电采样模块后连接有滤波放大模块,所述滤波放大模块为两个级联的二阶低通滤波器。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采样电路,特别是一种光伏逆变器直流分量的采样电路,包括逆变器交流电采样模块,所述逆变器交流电采样模块后连接有滤波放大模块,所述滤波放大模块为两个级联的二阶低通滤波器。
六、永磁直流微型电动机原理?
直流电机工作原理图
影响微型直流电机性能的主要因素
主要有两点,一是输入电压,另外一个是温度;简单来说,电压调节不要超出额定工作电压范围;如微型电机的温度过高会烧毁电机,除环境因素外,电压过高也会导致电机温度过高。
微型直流电机性能曲线
1、空载转速(No):微型电机在额定电压下无负载运行时的测得的转速,单位为RPM(转每分钟);
2、空载电流(Io):微型电机在额定电压下无负载运行时,在电机两端子间测得的输入 电流,单位A(安倍);
3、堵转电流(Is):微型电机在额定电压下运行,因负载导致电机停转时瞬间测得的电流,单位A(安倍);
4、堵转扭矩(Ts):微型电机在额定电压下运行,因负载导致电机停转时瞬间测得的最大转矩,单位gf.cm(克.厘米);
微型直流电机的性能曲线以输出转矩为横坐标,以转速、电流、效率及转出功率为纵坐标,相应的曲线:转速曲线N、电流曲线I、效率曲线N、输出功率曲线P,如下图所示:
微型电机性能曲线
微型直流电机产生的扭矩与转速是相互影响的,这是直流电机的基本特性,转速与扭矩呈线性关系。这常用作计算空载转速和起动扭矩。
扭矩与转速
转速与功率
微型直流电机另外一个重要特性是扭矩与电流的关系,电流和电机扭矩呈线性关系,用来计算空载电流和转子静止时的电流(起动电流)如图。
扭矩与电流关系图
微型直流电机效率
效率=机械输出功率÷电机输入功率,输出功率和输入功率随着转速的变化而变化,给定的转速大于空载速度的50%时可获得最大效率。
齿轮减速与行星减速
减速传动效率:微型电机配置减速箱以后输出转矩的效率大小受轴承、齿轮的摩擦力以及润滑条件的影响。经过一级传动的齿轮减速箱效率为90%,二级传动的效率是81%,减速比越大,其传动级数越多,其传动效率就越低。
减速电机明显提升负载能力,一般齿轮减速器的减速比1:200,行星齿轮减速箱的减速比可达到1:4500。
附录:
(表一)微型直流减速电机类型性能对比:
表一
(表二)力矩单位制:
表二
七、直流无碳刷电动机原理?
原理:电动机的定子绕组多做成三相对称星形接法,同三相异步电动机十分相似。电动机的转子上粘有已充磁的永磁体,为了检测电动机转子的极性,在电动机内装有位置传感器。
八、直流(并)电动机怎样接线?
改变直流电动机转动方向的方法有两种 :
一是电枢反接法,即保持励磁绕组的端电压极性不变,通过改变电枢绕组端电压的极性使电动机反转;
二是励磁绕组反接法,即保持电枢绕组端电压的极性不变,通过改变励磁绕组端电压的极性使电动机调向。当两者的电压极性同时改变时,则电动机的旋转方向不变。他励和并励直流电动机一般采用电枢反接法来实现正反转。他励和并励直流电动机不宜采用励磁绕组反接法实现正反转的原因是因为励磁绕组匝数较多,电感量较大。当励磁绕组反接时,在励磁绕组中便会产生很大的感生电动势.这将会损坏闸刀和励磁绕组的绝缘。串励直流电动机宜采用励磁绕组反接法实现正反转的原因是因为串励直流电动机的电枢两端电压较高,而励磁绕组两端电压很低,反接容易,电动机车常采用此法。
九、电动机是交流还是直流?
以单相电机为例,首先来说,直流电机与交流电机都是电机的一种,都是由于磁场的作用产生运转。
而直流又可以看成是步进电机的一种。那么在原理上有什么区别呢?1、电机结构不同
1)交流电机里面有一个线圈,这个线圈一般阻值不是很大,也就百欧姆左右,以移相为例式为例,它有启动绕组和运行绕组
2)而直流电机内部结构主要是由定子以及转子组成,以前很多都是有刷电机,转子有一个电刷,电机上面还有一个霍尔传感器,检测位置,在工作过程当中与转换片不断的交替接触,这样形成交变磁场,不断转动,直流电机体积一般比交流的小,现在很多公司都用直流无刷电机。
2、工作原理不同
1)交流电机供电电压是交流电,可以通过交流开关元器件来控制电机通断,例如晶闸管,用晶闸管时候耐压一定要足够,例如对于220AV的交流电机,可以用耐压值400VAC,甚至600VAC。
2)而对于直流电机来说,它的供电电压是直流输入,可以用PWM技术控制,PWM是一种占空比可调节的信号,可以输入不同的。
如无刷直流电机输出,上下臂有一个分别导通,电机输出就有310V。
直流可以进行无级调速,速度级数可以调到很高,而且可以增加反馈信号,闭环调速,又可以进行刹车功能,也就是说可以在一定时间段内让它很快停下来,输出稳定性比较好。
3、输出功率不同
一般直流电机比交流电机功率要小,特别是无刷电机,克服有刷电机的很多缺点,但是自身也有缺点,比如共振等问题
十、什么是直流串励电动机?
1,要想知道什么是直流串励电动机,我们可以通过以下方法来分析得出来。
2,直流串励电动机是指直流电动机的励磁线圈与电枢线圈串联的直流电动机。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