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磁耦合常数?
应该是核磁谱耦合常数。一共大小范围:比如位移是7.801和7.809. 你测试的条件是300M核磁。纳米J=(7.809-7.801)×300=2.4 普通耦合常数就这样计算。复杂的就比较难了。
简单说就是两个峰位移之差,乘以核磁的兆赫数就OK了,简单而言,如果你用的是400MHz的核磁,那么就将两个峰的位移之差,比如0.008,乘以400就OK了,耦合常熟是0.008*400=3.2,耦合常数有正有负,一般只写正数。
将分子中氢-1的核磁共振效应体现于核磁共振波谱法中的应用。可用来确定分子结构。当样品中含有氢,特别是同位素氢-1的时候,核磁共振氢谱可被用来确定分子的结构。氢-1原子也被称之为氕。
什么情况下耦合常数大?(3)电负性:因为偶合作用是靠价电子传递的,因而取代基X的电负性越大,的越小。偶合常数是核磁共振谱的重要参…
质子,耦合常数?偶合常数的大小可以从核磁共振谱图上测量,它等于自旋裂分峰之间的距离。但应该注意核磁共振谱图的横坐标啊化学位...
核磁共振的常数?由分裂所产生裂距反映了相互偶作用强弱,称为偶合常数。单位为Hz。
二、磁环耦合器耦合原理?
构造和工作原理
磁力耦合器主要由铜转子、永磁转子和控制器三部分组成。铜转子与电动机轴连接,永磁转子与风机(或水泵、或其它工作机)轴连接。铜转子和永磁转子之间有气隙。这样电动机和工作机由原来的机械连接转变为磁连接,通过调节气隙来实现工作机轴的输出扭矩和转速变化。根据气隙方式的不同,磁力耦合器分为:标准型、延迟型、限矩型和调速型等不同类型。
三、磁耦合液位计原理?
当被测容器中的液位升降时,液位计本体管中的磁性浮子也随之升降。
浮子内的永久磁钢通过磁耦合传递到磁翻柱指示器,驱动红、白翻柱翻转180°,当液位上升时翻柱由白色转变为红色,当液位下降时翻柱由红色转变为白色,指示器的红白交界处为容器内部液位的实际高度,从而实现液位清晰的指示。
四、磁耦合谐振原理?
采用耦合模理论分析磁耦合谐振无线电能传输系统的传输特性。随后运用ADS仿真软件和负载牵引技术设计制作E类功率放大器。然后利用PCB印制平面螺旋电感构造高品质因数、高集成度谐振体。针对频率分裂现象,采用超声波传感器进行传输距离检测,基于专家控制算法提出频率自适应调节方案以提高传输效率。最后采用FPGA处理器和直接数字频率合成技术实现动态频率调节。实验结果表明在频率分裂距离内,相对于固定频率,提出方案明显提高了传输效率。
无线电能传输;磁耦合谐振;频率自适应调节;PCB印制平面螺旋电感;直接数字频率合成
五、磁滞耦合器工作原理?
工作原理是在电机转动时,铜转子的铜环上在切割永磁体的磁力线时产生感应涡电流,而感应涡电流的磁场与永磁体的磁场之间的作用力实现了电机与工作机之间的扭矩传递。可以在一定范围内调整气隙,达到所需的扭矩传递和速度传递要求。
由四个部件组成:
1、永磁转子:镶有永磁体(强力稀土磁铁)的铝盘,与负载轴连接。
2、导磁转子:导磁体盘(铜或铝), 与电机轴连接。
3、气隙执行机构:调整磁盘与导磁盘之间气隙的机构。
4、转轴连接壳与紧缩盘:以紧缩盘装置与电机及负载轴连结。
应用永磁材料或电磁铁所产生的磁力作用,来实现力或转矩(功 率)无接触传递。
扩展资料
电磁耦合器与变频器相比,独特优点,稳定性和可比性比变频高,在大功率情况下尤其突出;在负载时,要求中,高速运转,功率大于50KW的工况下代替变频器优势明显;在恶劣的 工作坏境的适应能力和免维护的性能,是变频器所不具备的。
与变频器相比,能消除电机的谐波干扰,提高电机的工作效率;在电压降低,变频器可能无法工作,但该设备不受影响;低转速时,变频器降低电机转速,同时降低散热风扇的效率,可能造成电机过热,该设备则不会出现此问题。
变频器因为谐波干扰问题,该设备则无此问题;与变频器相比,能消除电机与负载之间的震动传递;与变频器相比,维护和保养费用低;与变频器相比,能有效延长传动系统各主要部件(如轴承,密封等)寿命。
允许最大5mm的轴对心偏差。变频器对环境温度比较苛刻(运行温度必须在-10°-40°之间,最高温度为50°如果超过40°就会工作不稳定)
六、电感耦合是不是磁集成技术?
电感耦合是磁集成技术的一部分。
七、核磁耦合常数计算公式?
偶合常数的计算方法
一般情况下,要标注耦合常数的是d,t,dd,dt,td,q峰等。dd,td,dt峰就比d,t峰情况复杂,在这种情况下首先是要确定这是哪种峰型,然后确定哪两条峰之间的差才是耦合常数。
1. d 峰:将确定两个化学位移(ppm)值相减,然后乘以相应的核磁仪器频率(如300M核磁,乘以300即可),即(A-B)* 300,化学位移标注中间值。
2. t 峰:(A-B)*核磁仪器频率。化学位移标注中间B峰的。
3. dd峰和q峰:这两种峰型容易混淆,需要注意判别。
八、磁耦合发电机原理?
原理:
磁耦合发电机或磁力发电机是一个在汽油动力内燃机点火系统中,给火花塞提供高压电能脉冲的装置。一度用于所有的汽油动力汽车中,现在仅限用于割草机,电锯,和内燃型航空引擎中。
磁铁发电机转动就能发电。电大小要看发电机大小。马达就算转到1000转只有很小的电量。大的发电机都是非磁铁的。一般小功率的才用磁铁。大功率发电机都是用励磁来产生电力,也就是转子和定子导线是连接在一起的。
要发电时先往定子输一点电,同时转动发电机,这样转子线圈会切割定子产生的微弱磁场,这样产生的电力又流入定子,这样循环就产生了电。但是发电机要一些仪器来稳定和控制电的流向。所以发电机上面都有一个控制箱。
九、永磁直流微型电动机原理?
直流电机工作原理图
影响微型直流电机性能的主要因素
主要有两点,一是输入电压,另外一个是温度;简单来说,电压调节不要超出额定工作电压范围;如微型电机的温度过高会烧毁电机,除环境因素外,电压过高也会导致电机温度过高。
微型直流电机性能曲线
1、空载转速(No):微型电机在额定电压下无负载运行时的测得的转速,单位为RPM(转每分钟);
2、空载电流(Io):微型电机在额定电压下无负载运行时,在电机两端子间测得的输入 电流,单位A(安倍);
3、堵转电流(Is):微型电机在额定电压下运行,因负载导致电机停转时瞬间测得的电流,单位A(安倍);
4、堵转扭矩(Ts):微型电机在额定电压下运行,因负载导致电机停转时瞬间测得的最大转矩,单位gf.cm(克.厘米);
微型直流电机的性能曲线以输出转矩为横坐标,以转速、电流、效率及转出功率为纵坐标,相应的曲线:转速曲线N、电流曲线I、效率曲线N、输出功率曲线P,如下图所示:
微型电机性能曲线
微型直流电机产生的扭矩与转速是相互影响的,这是直流电机的基本特性,转速与扭矩呈线性关系。这常用作计算空载转速和起动扭矩。
扭矩与转速
转速与功率
微型直流电机另外一个重要特性是扭矩与电流的关系,电流和电机扭矩呈线性关系,用来计算空载电流和转子静止时的电流(起动电流)如图。
扭矩与电流关系图
微型直流电机效率
效率=机械输出功率÷电机输入功率,输出功率和输入功率随着转速的变化而变化,给定的转速大于空载速度的50%时可获得最大效率。
齿轮减速与行星减速
减速传动效率:微型电机配置减速箱以后输出转矩的效率大小受轴承、齿轮的摩擦力以及润滑条件的影响。经过一级传动的齿轮减速箱效率为90%,二级传动的效率是81%,减速比越大,其传动级数越多,其传动效率就越低。
减速电机明显提升负载能力,一般齿轮减速器的减速比1:200,行星齿轮减速箱的减速比可达到1:4500。
附录:
(表一)微型直流减速电机类型性能对比:
表一
(表二)力矩单位制:
表二
十、电动机耦合器工作原理?
液力耦合器的工作原理
当发动机运转时,曲轴带动液力耦合器的壳体和泵轮一同转动,泵轮叶片内的液压油在泵轮的带动下随之一同旋转。
在离心力的作用下,液压油被甩向泵轮叶片外缘处,并在外缘处冲向涡轮叶片,使涡轮在液压冲击力的作用下旋转;
冲向涡轮叶片的液压油沿涡轮叶片向内缘流动,返回到泵轮内缘的液压油,又被泵轮再次甩向外缘。
液压油就这样从泵轮流向涡轮,又从涡轮返回到泵轮而形成循环的液流。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