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微电机厂自整角机(青岛四方电机厂)

178 2023-01-01 19:51

1. 青岛四方电机厂

青岛南车集团四方机车车辆技术股份有限责任公司

下分 股份公司和有限公司 两部分 一般在棘洪滩的和谐号动车组生产线是股份公司 其他下属公司都属于有限公司

2. 青岛四方电机厂地址

师国企

四方机厂始建于1900年10月,是一家装配和修理胶济铁路的机车车辆而创建的工厂。

2002年7月22日,四方机车车辆厂改制为两个独立的规范企业:南车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 四方机车车辆有限责任公司。

南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国南方机车车辆工业集团公司的控股企业,中国高速列车的制造基地,铁路高档客车的主导设计制造企业 ,国内地铁、轻轨车辆定点生产厂家和国家轨道交通装备产品出口制造基地。  

公司是国家确定的铁路装备现代化重点扶持企业和国家高速列车产业化制造基地。 

3. 青岛四方电机厂招聘

主要民营企业以及一些小微企业招聘。毕竟是民办独立学院,学校认可度不高,入校招聘的大企业不多,铁路类专业是学校的优势专业,招聘单位都是铁路领域的国有企业,其它专业就业很一般,招聘单位大多数都是中小企业,待遇和发展都比较一般,总体就业比较一般。

4. 青岛四方电机厂被谁买了

1965年成功落户盐都

东方锅炉厂,长期被自贡人民亲切地简称为东锅厂。

1958年,中央曾规划在四川建设一套发电设备制造厂,并选址于德阳,并于当年10月动工兴建水利发电设备厂(即后来的东方电机厂)。但规划中的汽轮机厂和锅炉厂因故暂停。

1964年,根据当时的国际冷战局势及中国所处的恶劣的周边环境,党中央作出要“立足于战争,立足于早打大打”的判断,作出加强三线建设的决策。

在此背景下,国家发电设备成套上马又重新提上议事日程,但根据当时的新形势和国家对三线建设的要求,汽轮机厂和锅炉厂已不适合集中建在德阳所在的川西平原之上,须得重新选址。

1965年3月中旬,时任哈尔滨锅炉厂副厂长的朱纯,奉命带队从东北入川,负责东方锅炉厂的选址和建厂筹备工作。

朱纯等人在一机部第二设计院人员的配合下抓紧选址。在成都与四川省计委商定选厂方向时,被明确告之,成都、德阳、绵阳一线均不能布点。要到广安、达县、广元、旺苍、威远、高县一线去踏勘。

1965年5月29日,一机部批准东方锅炉厂定点在四川江油禅林寺,由哈尔滨锅炉厂包建。于是,踏勘工作顺利开展,哈尔滨锅炉厂也运来了第一批物资。

但在同年8月,当把勘察工作和资料正式交付审查时,西南规划会议做出决定:由于江油工业布点太密,将东锅厂迁往西南。

接到通知后,朱纯和一机部李达先局长前往自贡,先看了舒平火车站附近原化工机械厂的厂址,经与自贡计委苑心斋主任等商议后,双方均同意将此地作为东方锅炉厂厂址。

同时,为多选几个点作比较,朱纯一行还到内江踏勘了几个地方,认为均不如自贡。随后,对舒平点开展目测和调查,赶制建厂示意图。

随即,一机部部长段君毅亲自入川,经与多方研究,最后决定:东方锅炉厂厂址选在自贡马鞍山下,原来在此安排的机床、空压、铸造各厂等,均为东方锅炉厂让路。

1965年9月底,东方锅炉厂开始从江油到自贡的搬迁工作。同年10月下旬,国家计划委员会同意因厂址变迁引起的变更意见,并改批计划任务书。

1965年11月,国家计委和建委以(65)基字966号、(65)基字197号文下达了四川省迁建项目计划。1966年3月5日,东方锅炉厂基建工程在自贡市马鞍山下破土动工。颇多周折的东方锅炉厂终于正式落户自贡。

▼厂名溯源:

为何明明地处西南却名为“东方”?

时任哈尔滨锅炉厂副厂长、党委书记朱纯,无疑是东方锅炉厂的主要创建者。

1965年3月,朱纯从哈尔滨锅炉厂来到四川,负责选址及筹建东方锅炉厂。

资料显示,朱纯到当时的机械工业部领取工厂印章时,共领到了两枚印章,一是“东方锅炉厂”,另一枚是“东方汽轮机厂”。

三线建设时期,根据国家战略部署,锅炉厂是建设在祖国的西南地区,那为什么会取名“东方锅炉厂”呢?

关于“东方锅炉厂”厂名的由来,朱纯曾在回忆记录中有所记载——他曾经在同机械工业部的同志闲聊时得知,锅炉厂以“东方”为名,当时是有两方面的原因。

一是与毛主席的军事战略有关。工厂建在中国的西南,厂名却以“东方”命之,这样可以迷惑敌人,取得声东击西的效果;

二是取“积极向上”之意。《史记·历书》记载,“日归于西,起明于东”,因此中国人将东方视为吉祥、光明、气壮、豪迈的意思,将东方看作向上、发展的象征。而上千年的积贫积弱,是新中国诞生之初的共和国有着强烈的向上和发展的内在动力。

▼创业艰难:

“东锅精神” 感动几代人

▷1966年1月,中共东方️锅炉厂总支委员会成立,朱纯任总支书记。

▷2月2日,国家计划委员会下发(65)711号文,同意在自贡市马安山地区筹建东方锅炉厂,党组织关系由自贡市委领导。

▷3月5日,东方锅炉厂建设正式破土动工,并举行铁路开工誓师大会。5月10日,300米长的铁路隧道工程开工。

▷5月11日-13日,东方锅炉厂扩大初步设计审查会在自贡市沙湾招待所召开,审查设计坚持“靠山、分散、隐蔽”和“厂社结合”的原则,贯彻“干打垒”精神,建厂投资约为8600万元。

▷6月15日,一机部批准东方锅炉厂扩大初步设计方案,其设计纲领为年产600mw电站锅炉、9000t化工炼油设备容器、1853t锅炉辅助机、300t蒸发量工业锅炉、2套8台454产品、配套阀门450台,总投资9343.26万元,由哈尔滨锅炉厂、上海四方锅炉厂、上海新建机器厂、上海汽轮机锅炉研究所联合包建,建设期定为1966-1970年期间,共5年。

▷11月5日,施工现场党委成立,朱纯为书记,金圣奎(建工部一局五公司党委书记)为副书记,委员9人。成立施工现场指挥部,焦成斌(建工部一局五公司经理)为指挥长,赵成灿、王永勤、亢平安(建工部第三土石方公司35大队副队长)为副指挥长。按照以“三线建设战略思想为指导,争取1968年出产品的具体要求为依据”要求,加快建设。

▷1967年,东锅厂基建计划投资额为5881.9万元,占建厂投资9300万元(包括热工所707万元)的63.22%。

全厂建设区域用地面积52万平方米。其中,厂生产区用地面积为45.6万平方米,全厂建筑物占地面积约14.5万平方米。

重点实施“三通一平”。包括:一、二、四厂共1.8公里的公路干线;工厂供水工程。即新建供水加压站及直径300主干管280米,厂区供水干线直径250.700米,直径200.500米;电力供应。一是正式电源,再就是备用电源;铁路专用线建设(包括302米隧道工程)。

据多位决策者和建设者回忆,当年,因为时间紧,任务重,条件差,东锅建厂曾遇上一系列重大问题。

一是建筑材料需要量大。在施工图还没有交付之前,有关专家按结构类型和建筑面积概算,木材需要10000万立方米,水泥17000吨,钢材6500吨。工程需要砂3万立方米,石材12万立方米,砖1500万块,总计约34.5万吨。

二是施工人员短缺。当时建工部将任务下达给一局五公司施工,该公司有四个工程处,总施工力量有4000人左右,但因为公司还有其他任务,为建设东方锅炉厂最多能搬迁2个工程处过来,也就是1000-1500人。而事实上1968年东锅厂建设的实际所需的主力军约4500人。

三是建设民工力量不足。根据1967年的施工量,在高峰期共约需4500-5500名民工,其中:五匠1000-1500名,投入到施工任务的民工平均在3000人左右,这部分力量留用于1967年年施工处,尚缺3500-4000名左右,而关键是“五匠”的缺额,需要向省、市领导汇报,以便求得支持和解决。

四是运输能力不足。1967年施工工厂建设的运输量异常大,尤其是地方大宗材料多靠汽车运输,从码头至工厂中心仓库,运输总量约达35万吨之多。按汽车正常日运输量和工期要求计算,施工单位能够调入50台汽车,组织300台架架车,才能基本适应施工需要。

客观上,在60年代末期,在地处川南腹地的自贡,要解决这些问题是困难重重,但英雄的东锅人和自贡人民,通过百般努力,最终战胜各种困难,确保了建设工期如期完成。

作为典型的“三线建设”企业,东方锅炉厂从1966年3月5日破土动工,到1971年12月26日投产验收。

新建成的东方锅炉厂完全体现了中央“靠山、分散、隐蔽”,以及“亦工亦农,厂社结合”的原则,使工厂在建制上把社会功能都集中在了厂内,“工厂可以不同社会接触而保持自己的正常运转”。

5. 青岛四方机厂是干什么的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人自己生产制造的第一台火车头是一台蒸汽机车,他就是当时青岛四方机厂1952年生产的“八一”号蒸汽机车。

1952年初,在党的七届三中全会精神鼓舞下,经过两年多时间国民经济的恢复,我国各条战线都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各行各业的建设都离不开“铁路先行”,而铁路运输设备的落后又是制约交通运输动脉的“瓶颈”。因此,铁道部将研制生产新型蒸汽机车这一艰巨而又光荣的任务,交给了青岛四方铁路工厂(以下简称四方机厂)。

1952年7月26日,新中国第一台“八一”号解放型蒸汽机车试运成功,从此结束了中国不能独立制造机车的历史,翻开了中国铁路机车车辆工业史上崭新的一页。

6. 青岛四方电机厂耐高温电机

青岛大学(四方校区)的地址是青岛四方区抚顺路11号,您可以乘坐以下公交线路224路、33路、607路、219路、374路等。来青岛大学(四方校区)途径的车站有青岛十六中、南宁路、南山社区、抚顺路鞍山二路、鞍山路小学、理工大学、鞍山二路小学等。位置还是挺好找的。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相关评论
我要评论
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