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电阻的阻值
电阻的瓦数指电阻在电路中工作时所消耗的功率。
简单来讲,电阻在完整的电路中也是个用电设备,既然是用电设备,加载在电阻两端必定有工作电压,流经电阻的必定有电流值,根据电功学公式功率p与电压U及电流I的关系p等于U与I的乘积可知,当流经电阻的电流值与加载在电阻两端电压值相乘后所得值即为电阻的功率。
二、阻值和误差的标注方法有哪些?
旧的是直接标阻值、误差。现在一般用色环来标,有4环和5环之分,5环的更精确。每种颜色代表不同的数字,如下: 棕1 红2 橙3 黄4 绿5 蓝6 紫7 灰8 白9 黑0 ,金、银表示误差各色环表示意义如下: 第一条色环:阻值的第一位数字; 第二条色环:阻值的第二位数字; 第三条色环:10的幂数; 第四条色环:误差表示。 例如:电阻色环:棕绿红金, 第一位:1; 第二位:5;第三位:10的幂为2(即100); 误差为5%; 即阻值为:15×100=1500欧=1.5千欧=1.5K 精确度更高的“五色环”电阻,用五条色环表示电阻的阻值大小,具体如下: 第一条色环:阻值的第一位数字; 第二条色环:阻值的第二位数字; 第三条色环:阻值的第三位数字; 第四条色环:阻值乘数的10的幂数; 第五条色环:误差(常见是棕色,误差为1%)
三、从物理角度分析电阻丝的阻值为什么会随温度变化而增大?
因为温度越高,物体内部电子运动越剧烈,越不规则,由于电流是电子的定向移动形成的,所以当电子的不规则运动趋势增强时就阻碍了电子的定向流动,导致单位时间内定向通过一个截平面的电子就少了,于是乎电流变小,表现成为宏观上的电阻增大.更加直观一点的说法是,精确情况下,对于一般的线性电阻,有如下公式:ρ=ρ0(1+αT),其中ρ代表电阻的电阻率,它是和电阻值成正比的一个物理特征量,ρ0是一个初始值,α是一个常数,代表温度系数,而T则代表我们熟知的温度。
一般的,α取正值,因此,随着温度的升高,电阻值也是上升的。但当然有的电阻变化并不是如此的,就如热敏电阻(在一定范围内随温度升高电阻减小)。
四、伏安法测量定值电阻值的实验总结?
实验结论
电阻是导体本身的属性,电阻大小等于电压与电流的比值。
欧姆定律或由I=U/R,得R=U/I;R为导体的电阻(单位欧姆Ω),U为导体两端的电压(单位伏特V),I为通过导体的电流(单位安培A)。
在实验时通常都用定值电阻测电阻,用小灯泡测电功率,而由于电阻是物质的特性,故不随外界条件的变化而变化,故几次测量的不同是由于误差造成的,所以取平均值是为了减小误差。
扩展资料
注意事项:
1、本实验中被测金属导线的电阻值较小,因此实验电路一般采用电流表外接法。
2、实验连线时,应先从电源的正极出发,依次将电源、开关、电流表、待测金属导线、滑动变阻器连成主干线路(闭合电路),然后再把电压表并联在待测金属导线的两端。
3、测量被测金属导线的有效长度,是指测量待测导线接入电路的两个端点之间的长度,亦即电压表两端点间的待测导线长度,测量时应将导线拉直,反复测量三次,求其平均值。
4、测金属导线直径一定要选三个不同部位进行测量,求其平均值。
5、闭合开关S之前,一定要使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处在有效电阻值最大的位置。
6、在用伏安法测电阻时,通过待测导线的电流强度I不宜过大(电流表用0~0.6 A量程),通电时间不宜过长,以免金属导线的温度明显升高,造成其电阻率在实验过程中逐渐增大。
7、求R的平均值时可用两种方法:第一种是用R=U/I算出各次的测量值,再取平均值;第二种是用图像(U-I图线)来求出。若采用图像法,在描点时,要尽量使各点间的距离拉大一些,连线时要尽可能地让各点均匀分布在直线的两侧,个别明显偏离较远的点可以不予考虑。
五、冰箱热敏电阻正常阻值?
热敏电阻的阻值用KΩ表示,一般是具体的温度对应相应的阻值,像数学函数表一样,如空调或冰箱用的热敏电阻在20度时阻值约30K ,不同厂家生产的热敏电阻会有所不同,阻值也有偏差,有的是正温度电阻,温度升高,阻值增大,有的温度升高,阻值减少(负温度电阻)具体用在哪里,要具体选择,如制冷方面的热敏电阻多采用负温度类电阻,其他炉具(面包炉)等用正温度的热敏电阻居多
六、人体自身的电阻是多少?
一般情况下人体电阻值在2千欧-20兆欧范围内。皮肤干燥时,当接触电压在100-300伏时人体的电阻值大约为100-1500欧。对于电阻值较小的人甚至几十伏电压也会有生命危险。某些电阻值较低的人不慎触电皮肤也碰破其可能致命的危险电压为40一50伏。
对大多数人来说,触及100一300伏的电压,将具有生命危险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