摇表怎么测量(摇表怎么测量电机好坏)

141 2023-01-26 07:13

1. 摇表怎么测量电机好坏

使用摇表测量时首先要将摇表放置在平坦的地方,不能倾斜,然后均速的摇动摇表手柄将两条线碰一下,看摇表指计能否归零,能归零说明摇表是好的。

然后将黑线按在泵体的外壳上,红线接在潜水泵接线柱上,以每分钟120转均速摇动手柄,如果指针指向零说明潜水泵已漏电接地了。如果指针指向无穷大或大于零点5兆欧说明潜水泵是好的。

2. 摇表测量电机好坏怎么看

一,先用万用表测三相绕组的直流电阻,【其实绕组的阻值很小,咱普通的表基本上看不出大小,除非很小的电机,就是看看通不通即可】

二,如果三相绕组都通,再用摇表的一根线接电机的外壳,另一根线分别测量三相绕组对地阻值是否正常,【阻值最低不得低于0.5兆欧】

三,如果三相绕组对地阻值都正常,最后就是测相间绝缘阻值了,你把摇表的一根线随便接在一相绕组的接线柱上,另一根分别接其他两根接线柱,【注意不要同时接两根,要分开接】测完之后,在把摇表线分别对调测量其它两相的绕组【测相间的过程只测上边或者下边3根接线柱即可,阻值不得低于0.5兆欧】。

将摇表的两个表笔一个夹在接线盒的接线柱上,一个夹在外壳上,均匀地摇动摇表的手柄,得到的读数就是电机的对地绝缘电阻,一般在200K~2M左右为合格。

将摇表的两个表笔分别夹在接线盒不同相的接线柱上,均匀地摇动摇表的手柄,得到的读数就是电机相间的绝缘电阻。一般在100K以上为合格。

3. 摇表测量电机好坏图解

摇表查电机好坏方法步骤:  摇表只是用来测量电机的绝缘情况是否正常。用摇表分别测量各绕组与电机外壳的阻值,一般情况下都会大于的2M欧姆的,在潮湿情况下,至少要大于0.5M欧姆,如果小于这一数值,则说明电机绕组与电机主体绝缘值不良,绕组线圈存在烧坏,含水量超标等其它原因,需要作进一步的处理。摇表:  摇表,是为了避免事故发生,用于测量各种电器设备的绝缘电阻的兆欧级电阻表  现代生活日新月异,人们一刻也离不开电。在用电过程中就存在着用电安全问题,电器设备正常运行的最基本条件之一就是其绝缘材料的绝缘程度即绝缘电阻的数值。当受热和受潮时,绝缘材料老化,造成绝缘电阻降低,从而导致电器设备漏电或短路事故的发生。为了避免事故发生,就要求经常测量各种电器设备的绝缘电阻。判断其绝缘程度是否满足设备需要。普通电阻的测量通常有低电压下测量和高电压下测量两种方式。而绝缘电阻由于数值一般较高(一般为兆欧级),在低电压下的测量值不能反映在高电压条件下工作的真正绝缘电阻值。兆欧表也叫绝缘电阻表,它是测量绝缘电阻最常用的仪表。它在测量绝缘电阻时本身就有高电压电源,这就是它与测电阻仪表的不同之处。兆欧表用于测量绝缘电阻既方便又可靠。但是如果使用不当,它将给测量带来不必要的误差,我们必须正确使用兆欧表对绝缘电阻进行测量。

4. 摇表怎么测量电机好坏?

1、选择合适的摇表:如果被测电机额定工作电压是380伏,那么我们可以选择500V的摇表。2、摇表放平,做个短路测试,两支表笔短接,摇动手柄指针接近0就是好的。3、再把两支表笔分开,摇动手柄,指针接近无穷大就是好的。4、测量时最好把三相电机的连接片去掉,外壳接地,三个绕组的底部接线端我们编一下好,从左到右UVW。5、第一步:测三相输出端与外壳的绝缘电阻,E接触电机外壳,L分别接触UVW三个接线端,以每分钟120转左右的速度摇动手柄,待指针稳定在无穷大附近时即为绝缘良好。6、第二步:测UVW三个接点之间的绝缘,两两测量一次,三组数据指针均为无穷大即为绝缘良好。7、如果不拆连接片也可以测量,这是星形和角形接线的区别,星形时可以测UVW三个点和中性点之间的电阻,三组阻值相近即为良好,角形时UVW三个点两两测量,阻值相近即为良好。用万用表测量电阻值更精确,同时测一下对地电阻。扩展资料:检测电机的好坏的方法1、摇表摇,500V的摇表即可,摇三个接线柱上的线对电机外壳的绝缘阻值,应该在0.5M欧以上就说明没有对地短路。2、万用表测:测A/B/C三相间的阻值,是否相等,应该是差不多,差的太多也能转,但是用不长了,记住电机越大,阻值越小!但是不能三相都为0欧,除非你是特别大,如50KW以上的电机!记住如果是调速电机的6个端子阻值可不一样。3、检查轴承、风扇,一般缠电机就让全换了!因为有时候轴承抱死也会烧电机的。4、电机的空载电流一般为额定电流的10%~50%,有时电机空转电流还为零。5、电机额定电流运行时,是满负荷运行,输出功率基本为100%。运行电流小,说明电机输出功率变小,是轻负载运行。6、没有三相电,找一个洗衣机的启动电容,接220V也可转。

5. 摇表测量电机好坏视频

采用专用接地装置时,接地电阻值不应大于4Ω;

采用共用接地装置时,接地电阻值不应大于1Ω;

5。7。2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应设专用接地干线,并应在消防控制室设置专用接地板。专用接地干线应从消防控制室专用接地板引至接地体。

5。7。

3 专用接地干线应采用铜芯绝缘导线,其线芯截面面积不应小于25mm2。专用接地干线宜穿硬质塑料管埋设至接地体。

5。7。4 由消防控制室接地板引至各消防电子设备的专用接地线应选用铜芯绝缘导线,其线芯截面面积不应小于4mm2。

5。7。5 消防电子设备凡采用交流供电时,设备金属外壳和金属支架等应作保护接地,接地线应与电气保护接地干线(PE线)相连接。

以下是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GB 50343—2004部分内容(可以参考):

5。2 等电位连接与共用接地系统设计

5。2。1 电子信息系统的机房应设等电位连接网络。电气和电子设备的金属外壳、机柜、机架、金属管、槽、屏蔽线缆外层、信息设备防静电接地、安全保护接地、浪涌保护器(SPD)接地端等均应以最短的距离与等电位连接网络的接地端子连接。

等电位连接网络的结构形式有:S型和M型或两种结构形式的组合(见条文说明中的图1、图2)。

5。2。2 在直击雷非防护区(LPZOA)或直击雷防护区(LPZOB)与第一防护区(LPZ1)交界处应设置总等电位接地端子板,每层楼宜设置楼层等电位接地端子板,电子信息系统设备机房应设置局部等电位接地端子板。

各接地端子板应设置在便于安装和检查的位置,不得设置在潮湿或有腐蚀性气体及易受机械损伤的地方。等电位接地端子板的连接点应满足机械强度和电气连续性的要求。

5。2。3 共用接地装置应与总等电位接地端子板连接,通过接地干线引至楼层等电位接地端子板,由此引至设备机房的局部等电位接地端子板。

局部等电位接地端子板应与预留的楼层主钢筋接地端子连接。接地干线宜采用多股铜芯导线或铜带,其截面积不应小于16mm2。接地干线应在电气竖井内明敷,并应与楼层主钢筋作等电位连接。

5。2。4 不同楼层的综合布线系统设备间或不同雷电防护区的配线交接间应设置局部等电位接地端子板。

楼层配线柜的接地线应采用绝缘铜导线,截面积不小于16mm2。

5。2。5 防雷接地与交流工作接地、直流工作接地、安全保护接地共用一组接地装置时,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值必须按接入设备中要求的最小值确定。

5。2。6 接地装置应优先利用建筑物的自然接地体,当自然接地体的接地电阻达不到要求时应增加人工接地体。

5。2。7 当设置人工接地体时,人工接地体宜在建筑物四周散水坡外大于1m处埋设成环形接地体,并可作为总等电位连接带使用。

5。4 防雷与接地

5。4。1 电源线路防雷与接地应符合以下规定:

1 进、出电子信息系统机房的电源线路不宜采用架空线路。

2 电子信息系统设备由TN交流配电系统供电时,配电线路必须采用TN—S系统的接地方式。

3 配电线路设备的耐冲击过电压额定值应符合表5。4。1—1规定。电子信息系统设备配电线路浪涌保护器安装位置及电子信息系统电源设备分类示意如图5。4。

1—1和图5。4。1—2所示。

4 在直击雷非防护区(LPZOA)或直击雷防护区(LPZOB)与第一防护区(LPZ1)交界处应安装通过Ⅰ级分类试验的浪涌保护器或限压型浪涌保护器作为第一级保护;第一防护区之后的各分区(含LPZ1区)交界处应安装限压型浪涌保护器。

使用直流电源的信息设备,视其工作电压要求,宜安装适配的直流电源浪涌保护器。

5 浪涌保护器连接导线应平直,其长度不宜大于0。5m。当电压开关型浪涌保护器至限压型浪涌保护器之间的线路长度小于10m、限压型浪涌保护器之间的线路长度小于5m时,在两级浪涌保护器之间应加装退耦装置。

当浪涌保护器具有能量自动配合功能时,浪涌保护器之间的线路长度不受限制。浪涌保护器应有过电流保护装置,并宜有劣化显示功能。

6 浪涌保护器安装的数量,应根据被保护设备的抗扰度和雷电防护分级确定。

7 用于电源线路的浪涌保护器标称放电电流参数值宜符合表5。

4。1—2规定。

5。4。2 信号线路的防雷与接地应符合下列规定

1 进、出建筑物的信号线缆,宜选用有金属屏蔽层的电缆,并宜埋地敷设,在直击雷非防护区(LPZOA)或直击雷防护区(LPZOB)与第一防护区(LPZ1)交界处,电缆金属屏蔽层应做等电位连接并接地。

电子信息系统设备机房的信号线缆内芯线相应端口,应安装适配的信号线路浪涌保护器,浪涌保护器的接地端及电缆内芯的空线对应接地。

2 电子信息系统信号线路浪涌保护器的选择,应根据线路的工作频率、传输介质、传输速率、传输带宽、工作电压、接口形式、特性阻抗等参数,选用电压驻波比和插入损耗小的适配的浪涌保护器。

信号线路浪涌保护器参数应符合表5。4。2—1、5。4。2—2的规定。

5。4。3 天馈线路的防雷与接地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架空天线必须置于直击雷防护区(LPZOB)内。

2 天馈线路浪涌保护器的选择,应根据被保护设备的工作频率、平均输出功率、连接器形式及特性阻抗等参数,选用插入损耗及电压驻波比小适配的天馈线路浪涌保护器。

3 天馈线路浪涌保护器,宜安装在收/发通信设备的射频出、入端口处。其参数应符合表5。4。2—2规定。

4 具有多副天线的天馈传输系统,每副天线应安装适配的天馈浪涌保护器。当天馈传输系统采用波导管传输时,波导管的金属外壁应与天线架、波导管支撑架及天线反射器作电气连通。

并宜在中频信号输入端口处安装适配的中频信号线路浪涌保护器,其接地端应就近接地。

5 天馈线路浪涌保护器接地端应采用截面积不小于6mm2的多股绝缘铜导线连接到直击雷非防护区(LPZOA)或直击雷防护区(LPZOB)与第一防护区(LPZ1)交界处的等电位接地端子板上。

同轴电缆的上部、下部及进机房人口前应将金属屏蔽层就近接地。

5。4。4 程控数字用户交换机线路的防雷与接地应符合下列规定:

1 程控数字用户交换机及其他通信设备信号线路,应根据总配线架所连接的中继线及用户线性质,选用适配的信号线路浪涌保护器。

2 浪涌保护器对雷电流的响应时间应为纳秒(ns)级,标称放电电流应大于或等于0。5kA,并应满足线路传输速率及带宽要求。

3 浪涌保护器的接地端应与配线架接地端相连,配线架的接地线应采用截面积不小于16mm2的多股铜线,从配线架接至机房的局部等电位接地端子板上。

配线架及程控用户交换机的金属支架、机柜均应做等电位连接并接地。

5。4。5 计算机网络系统的防雷与接地应符合下列规定:

1 进、出建筑物的传输线路上浪涌保护器的设置:

1)A级防护系统宜采用2级或3级信号浪涌保护器;

2)B级防护系统宜采用2级信号浪涌保护器;

3)C、D级防护系统宜采用1级或2级信号浪涌保护器。

各级浪涌保护器宜分别安装在直击雷非防护区(LPZOA)或直击雷防护区(LPZOB)与第一防护区(LPZ1)及第一防护区(LPZ1)与第二防护区(LPZ2)的交界处。

2 计算机设备的输入/输出端口处,应安装适配的计算机信号浪涌保护器。

3 系统的接地

1)机房内信号浪涌保护器的接地端,宜采用截面积不小于1。

5mm2的多股绝缘铜导线,单点连接至机房局部等电位接地端子板上;计算机机房的安全保护地、信号工作地、屏蔽接地、防静电接地和浪涌保护器接地等均应连接到局部等电位接地端子板上。

2)当多个计算机系统共用一组接地装置时,宜分别采用M型或Mm组合型等电位连接网络。

5。4。6 安全防范系统的防雷与接地应符合下列规定:

1 置于户外的摄像机信号控制线输出、输入端口应设置信号线路浪涌保护器。

2 主控机、分控机的信号控制线、通信线、各监控器的报警信号线,宜在线路进出建筑物直击雷非防护区(LPZOA)或直击雷防护区(LPZOB)与第一防护区(LPZ1)交界处装设适配的线路浪涌保护器。

3 系统视频、控制信号线路及供电线路的浪涌保护器,应分别根据视频信号线路、解码控制信号线路及摄像机供电线路的性能参数来选择。

4 系统户外的交流供电线路、视频信号线路、控制信号线路应有金属屏蔽层并穿钢管埋地敷设,屏蔽层及钢管两端应接地,信号线路与供电线路应分开敷设。

5 系统的接地宜采用共用接地。主机房应设置等电位连接网络,接地线不得形成封闭回路,系统接地干线宜采用截面积不小于16mm2的多股铜芯绝缘导线。

5。4。7 火灾自动报警及消防联动控制系统的防雷与接地应符合下列规定:

1 火灾报警控制系统的报警主机、联动控制盘、火警广播、对讲通信等系统的信号传输线缆宜在进出建筑物直击雷非防护区(LPZOA)或直击雷防护区(LPZOB)与第一防护区(LPZ1)交界处装设适配的信号浪涌保护器。

2 消防控制室与本地区或城市“119”报警指挥中心之间联网的进出线路端口应装设适配的信号浪涌保护器。

3 消防控制室内,应设置等电位连接网络,室内所有的机架(壳)、配线线槽、设备保护接地、安全保护接地、浪涌保护器接地端均应就近接至等电位接地端子板。

4 区域报警控制器的金属机架(壳)、金属线槽(或钢管)、电气竖井内的接地干线、接线箱的保护接地端等,应就近接至等电位接地端子板。

5 火灾自动报警及联动控制系统的接地宜采用共用接地。接地干线应采用截面积不小于16mm2的铜芯绝缘线,并宜穿管敷设接至本层(或就近)的等电位接地端子板。

5。4。8 建筑设备监控系统的防雷与接地应符合下列规定:

1 系统的各种线路,在建筑物直击雷非防护区(LPZOA)或直击雷防护区(LPZOB)与第一防护区(LPZ1)交界处应装设线路适配的浪涌保护器。

2 系统中央控制室内,应设等电位连接网络。

室内所有设备金属机架(壳)、金属线槽、保护接地和浪涌保护器的接地端等均应做等电位连接并接地。

3 系统的接地宜采用共用接地,其接地干线应采用截面不小于16mm2的铜芯绝缘导线,并应穿管敷设接至就近的等电位接地端子板。

5。4。9 有线电视系统的防雷与接地应符合下列规定:

1 进出建筑物的信号传输线,宜在入、出口处装设适配的浪涌保护器。

2 有线电视信号传输线路,宜根据其干线放大器的工作频率范围、接口形式以及是否需要供电电源等要求,选用电压驻波比和插入损耗小的适配的浪涌保护器。

3 进出前端设备机房的信号传输线,宜装设适配的浪涌保护器。机房内应设置局部等电位接地端子板,采用截面积不小于16mm2的铜芯绝缘导线并穿管敷设,就近接至机房外的等电位连接带。

5。4。10 通信基站的防雷与接地应符合下列规定:

1 通信基站的雷电防护宜先进行雷电风险评估及雷电防护分级。

2 基站的天线必须设置子直击雷防护区(LPZOB)区内。

3 基站天馈线应从铁塔中心部位引下,同轴电缆在其上部、下部和经走线桥架进入机房前,屏蔽层应就近接地。

当铁塔高度大于或等于60m时,同轴电缆金属屏蔽层还应在铁塔中部增加一处接地。

4 通信基站的信号电缆应穿钢管埋地进入机房,并应在入户配线架处安装信号线路浪涌保护器,电缆内的空线对应做保护接地。站区内严禁布放架空线缆。当采用光缆传输信号时,应符合本规范5。

3。2条第4款的规定。

5 基站的电源线路宜埋地引入机房,埋地长度不宜小于50m。电源进线处应安装电源线路浪涌保护器。

6。

6. 摇表怎么测量电机好坏视频

查短路还是查断路? 短路:直接用万用表量屏蔽与芯线间电阻(两端屏蔽都要与芯分开),最好用摇表摇耐压应该在750V以上,否则中间可能会有短路或虚接的地方,那就要把它在适当的位置断开一段一段的差了。

这种情况要是中间没有接头,距离有不超过200米建议你换掉它 查短路:把视频线一段芯线与屏蔽完全短路,另一端分开屏蔽与芯线,用万用表测量它们之间的电阻值,线缆长度如果不超过500米,电阻值应该在100欧姆以下。

如果有电阻值,但是很大,中间接头有问题,或线缆有问题,如果开路,中间接头没接或者有断的地方,需要分段排除。

如果要是想测电导,那就有点麻烦了,你需要查一下线径,铜的电导率、视频线的线径及编数标准,然后利用万用表、米尺、游标卡尺综合测量计算了,有点麻烦。

对了,说了半天你别告诉我你用的是光纤传输的或者你要查的是电源线,又或者你老人家用的事网络摄像机,那你可就坑死人了。

求您下次要是有问题,说清楚点,多打几个字吧,谢啦哦!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相关评论
我要评论
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