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耳是怎么转化的?

88 2024-12-09 17:10

一、焦耳是怎么转化的?

千卡/卡路里(kcal)和千焦(kJ),它们都是热量单位。换算方式:1千卡(1大卡)=1000卡 1卡=4.182焦耳 1千焦=242.2480620155 卡路里

二、焦耳是谁的单位?

焦耳是能量和做功的国际单位。

焦耳,简称焦,符号为J。

1焦耳等于在1牛力作用下,在该力的方向上运动1米所做的功;在电学中等于1W・s,即1A的电流流过1Ω的电阻在1秒内释放的能量。

符号J为纪念英国物理学家詹姆斯·普雷斯科特·焦耳而命名。1焦=1牛·米,也等于1瓦的功率在1秒内所做的功,1焦=1瓦·秒。

三、焦耳是谁发明的?

1841年,英国物理学家焦耳发现载流导体中产生的热量Q(称为焦耳热)与电流I的平方、导体的电阻R、通电时间t成正比,这个规律叫焦耳定律。 采用国际单位制,其表达式为Q=I2Rt或热功率P=I2R其中Q、I、R、t、P各量的单位依次为焦耳、安培、欧姆、秒和瓦特。 焦耳定律是设计电照明,电热设备及计算各种电气设备温升的重要公式。 焦耳定律在串联电路中的运用: 在串联电路中,电流是相等的,则电阻越大时,产生的热越多. 焦耳定律在并联电路中的运用: 在并联电路中,电压是相等的,通过变形公式,W=Q=PT=U2/RT.当U定时,R越大则Q越小.

四、1000千焦耳和焦耳的换算?

千焦耳和卡路里之间的换算关系是1千卡=4.184千焦耳,1千焦耳=0.239千卡,这样就可以在千焦耳和千卡之间进行有效的转换。

举个例子,比如某个食物在食物成分表中,标注的含有的热量是418.4千焦耳,那么通过刚才的转换公式,就很容易换算得出这个食物的热量是100千卡。

反之,如果某个食物成分表中标注的热量是239千卡,那么换算成千焦耳就是1000千焦耳。

五、什么是焦耳功?

焦耳是物理的热量单位。

  焦耳 (1818-1889)

  十八世纪,人们对热的本质的研究走上了一条弯路,“热质说”在物理学史上统治了一百多年。虽然曾有一些科学家对这种错误理论产生过怀疑,但人们一直没有办法解决热和功的关系的问题,是英国自学成才的物理学家詹姆斯·普雷斯科特·焦耳为最终解决这一问题指出了道路。

  焦耳1818年12月24日生于英国曼彻斯特,他的父亲是一个酿酒厂主。焦耳自幼跟随父亲参加酿酒劳动,没有受过正规的教育。青年时期,在别人的介绍下,焦耳认识了著名的化学家道尔顿。道尔顿给予了焦耳热情的教导。焦耳向他虚心学习了数学、哲学和化学,这些知识为焦耳后来的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而且道尔顿教诲了焦耳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科研方法,激发了焦耳对化学和物理的兴趣。

  焦耳最初的研究方向是电磁机,他想将父亲的酿酒厂中应用的蒸汽机替换成电磁机以提高工作效率。1837年,焦耳装成了用电池驱动的电磁机,但由于支持电磁机工作的电流来自锌电池,而锌的价格昂贵,用电磁机反而不如用蒸汽机合算。焦耳的最初目的虽然没有达到,但他从实验中发现电流可以做功,这激发了他进行深入研究的兴趣。

  1840年,焦耳把环形线圈放入装水的试管内,测量不同电流强度和电阻时的水温。通过这一实验,他发现:导体在一定时间内放出的热量与导体的电阻及电流强度的平方之积成正比。四年之后,俄国物理学家楞次公布了他的大量实验结果,从而进一步验证了焦耳关于电流热效应之结论的正确性。因此,该定律称为焦耳—楞次定律。

  焦耳总结出焦耳—楞次定律以后,进一步设想电池电流产生的热与电磁机的感生电流产生的热在本质上应该是一致的。1843年,焦耳设计了一个新实验。将一个小线圈绕在铁芯上,用电流计测量感生电流,把线圈放在装水的容器中,测量水温以计算热量。这个电路是完全封闭的,没有外界电源供电,水温的升高只是机械能转化为电能、电能又转化为热的结果,整个过程不存在热质的转移。这一实验结果完全否定了热质说。

  上述实验也使焦耳想到了机械功与热的联系,经过反复的实验、测量,焦耳终于测出了热功当量,但结果并不精确。1843年8月21日在英国学术会上,焦耳报告了他的论文《论电磁的热效应和热的机械值》,他在报告中说1千卡的热量相当于460千克米的功。他的报告没有得到支持和强烈的反响,这时他意识到自己还需要进行更精确的实验。

  1844年,焦耳研究了空气在膨胀和压缩时的温度变化,他在这方面取得了许多成就。通过对气体分子运动速度与温度的关系的研究,焦耳计算出了气体分子的热运动速度值,从理论上奠定了波义耳—马略特和盖—吕萨克定律的基础,并解释了气体对器壁压力的实质。焦耳在研究过程中的许多实验是和著名物理学家威廉·汤姆生(后来受封为开尔文勋爵,既JJ·汤姆逊)共同完成的。在焦耳发表的九十七篇科学论文中有二十篇是他们的合作成果。当自由扩散气体从高压容器进入低压容器时,大多数气体和空气的温度都要下降,这一现象就是两人共同发现的。这一现象后来被称为焦耳—汤姆生效应。

  无论是在实验方面,还是在理论上,焦耳都是从分子动力学的立场出发进行深入研究的先驱者之一。

  在从事这些研究的同时,焦耳并没有间断对热功当量的测量。1847年,焦耳做了迄今认为是设计思想最巧妙的实验:他在量热器里装了水,中间安上带有叶片的转轴,然后让下降重物带动叶片旋转,由于叶片和水的磨擦,水和量热器都变热了。根据重物下落的高度,可以算出转化的机械功;根据量热器内水的升高的温度,就可以计算水的内能的升高值。把两数进行比较就可以求出热功当量的准确值来。

  焦耳还用鲸鱼油代替水来作实验,测得了热功当量的平均值为423.9千克米/千卡。接着又用水银来代替水,不断改进实验方法,直到1878年,这时距他开始进行这一工作将近四十年了,他已前后用各种方法进行了四百多次的实验。他在1849年用磨擦使水变热的方法所得的结果跟1878年的是相同的,即为423.9千克重米/千卡。一个重要的物理常数的测定,能保持三十年而不作较大的更正,这在物理学史上也是极为罕见的事。这个值当时被大家公认为热功当量J的值,它比现在J的公认值 ——427千克米/千卡约小0.7%。在当时的条件下,能做出这样精确的实验来,说明焦耳的实验技能是多么的高超啊!

  然而,当焦耳在1847年的英国科学学会的会议上再次公布自己的研究成果时,他还是没有得到支持,很多科学家都怀疑他的结论,认为各种形式的能之间的转化是不可能的。直到1850年,其他一些科学家用不同的方法获得了能量守恒定律和能量转化定律,他们的结论和焦耳相同,这时焦耳的工作才得到承认。

  1850年,焦耳凭借他在物理学上作出的重要贡献成为英国皇家学会会员。当时他三十二岁。两年后他接受了皇家勋章。许多外国科学院也给予他很高的荣誉。虽然焦耳不断进行着他的实验测量工作,遗憾的是,他的科学创造性,特别是在物理概念方面的创造性,过早地就减少了。1875年,英国科学协会委托他更精确地测量热功当量。他得到的结果是4.15,非常接近目前采用的值1卡=4.184焦耳。1875年,焦耳的经济状况大不如前。这位曾经富有过但却没有一定职位的人发现自己在经济上处于困境,幸而他的朋友帮他弄到一笔每年200英镑的养老金,使他得以维持中等但舒适的生活。五十五岁时,他的健康状况恶化,研究工作减慢了。1878年当他六十岁时,焦耳发表了他的最后一篇论文。1878年,焦耳退休。

  焦耳活到了七十一岁。1889年10月11日,焦耳在索福特逝世。后人为了纪念焦耳,把功和能的单位定为焦耳。

  在去世前两年,焦耳对他的弟弟的说,“我一生只做了两三件事,没有什么值得炫耀的。”相信对于大多数物理学家,他们只要能够做到这些小事中的一件也就会很满意了。焦耳的谦虚是非常真诚的。很可能,如果他知道了在威斯敏斯特教堂为他建造了纪念碑,并以他的名字命名能量单位,他将会感到惊奇的,虽然后人决不会感到惊奇。

六、1700焦耳的能量是多大?

1700kj(能量)等于406.31大卡。

千焦(kj)、焦(j)、卡和大卡都是能量(热量)的度量单位。

因为1千焦=1000焦、1大卡=1000卡,且1卡=4.184焦。

所以1700千焦=1700x1000焦

=1700x1000÷4.184卡

=1700x1000÷4.184÷1000大卡

=1700÷4.184大卡≈406.31大卡。

即1700千焦大约等于406.31大卡。

七、焦耳每克与焦耳每大卡的换算?

焦耳(简称焦,符号为J),是能量和做功的国际单位。1焦耳能量相等于1牛顿力的作用点在力的方向上移动1米距离所做的功。符号J为纪念英国物理学家詹姆斯·普雷斯科特·焦耳而命名。1焦=1牛·米,也等于1瓦的功率在1秒内所做的功,1焦=1瓦·秒。

八、焦耳的定义?

焦耳是热量(Joule)的公制单位,简称“焦”,是为了纪念英国著名物理学家詹姆斯·普雷斯科特·焦耳而创立的。虽然在单位方面,表示焦耳为牛顿·米是正确的,为了避免与力矩单位发生混淆,通常不鼓励这种用法。力矩与能量的物理意义完全不同

焦耳(简称焦,符号为J),是能量和做功的国际单位。1焦耳能量相等于1牛顿力的作用点在力的方向上移动1米距离所做的功[1]。

符号J为纪念英国物理学家詹姆斯·普雷斯科特·焦耳而命名。1焦=1牛·米,也等于1瓦的功率在1秒内所做的功,1焦=1瓦·秒

九、物理学中的焦耳定律是怎么被焦耳发现的?

24岁时,焦耳开始对通电导体放热问题进行深入研究。焦耳首先把电阻丝盘绕在玻璃管上,做成一个电热器。然后把电热器放入一个玻璃瓶中,瓶中装有已知质量的水,给电热器通电并开始计时。他用鸟羽毛轻轻搅动水,从插在水中的温度计观察到水温的变化。同时用电流计测出电流的大小。焦耳把这种实验做了一次又一次,大量数据使焦耳发现:电流通过导体时产生的热量跟电流的平方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正比,跟通电的时间成正比。

焦耳定律数学表达式为:Q=I2Rt

式中,Q为电流通过导体时产生的热量;I为电流;R为导体的电阻;t为通电时间。

焦耳把这一实验规律写成论文,并于1841年发表在英国《哲学杂志》上。然而,论文并没有引起学术界的重视。一年后,俄国彼德堡科学院院士楞次也做了电与热的实验,并得到与焦耳完全一致的结果,焦耳的论文才得到重视,后来人们把这个定律叫作焦耳定律,也叫焦耳—楞次定律。

十、电阻焦耳和欧姆的关系

引言

电阻是电路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概念,它用来限制电流流动,并将电能转化为热能。电阻的单位有两个常见的表示方法,即焦耳和欧姆。本文将详细解释电阻、焦耳和欧姆之间的关系,并介绍它们在电路中的应用。

电阻和焦耳

电阻是指电导体对电流流动的阻碍程度。它的大小决定了通过电阻的电流大小。电阻的大小可以通过测量电压和电流来确定,根据欧姆定律(Ohm's law),电阻的大小等于电压与电流的比值。电阻的单位是欧姆(Ω)。

焦耳(Joule)是国际单位制中能量的单位。它表示单位时间内通过电阻的电功率转化为热功率所产生的热量。焦耳与电流、电压和时间的关系可以用公式 P = VI 表示,其中 P 为功率,V 为电压,I 为电流。焦耳的单位是焦耳/秒,也可以写成瓦特(W)。

电阻和欧姆

欧姆是电阻的另一种常见的单位,它可以通过焦耳和电流的关系来定义。根据定义,当通过一个电阻产生1焦耳的热量时,电流的大小为1安培时,这个电阻的阻值为1欧姆。因此,欧姆可以看作是电阻阻值产生单位热量所需的电流大小。

欧姆的定义使得我们可以通过测量电流和电压,然后利用欧姆定律计算出电阻的阻值。欧姆定律可以表示为 R = V/I,其中 R 为电阻的阻值,V 为电压,I 为电流。根据这个公式,当电流为1安培时,电压为1伏特,那么电阻的阻值为1欧姆。

电阻、焦耳和欧姆的关系

电阻、焦耳和欧姆之间的关系可以通过下面的公式总结:

  • 1焦耳 = 1欧姆 * 1安培 * 1秒
  • 1焦耳 = 1瓦特 * 1秒
  • 1欧姆 = 1焦耳 / 1安培
  • 1欧姆 = 1伏特 / 1安培

通过这些公式,我们可以看出焦耳和欧姆是紧密相关的,它们之间是可以互相转换的。在实际应用中,根据需要可以选择使用焦耳或欧姆作为电阻的单位,而无论选择哪种单位,它们的物理含义都不变。

电阻单位的选择

在实践中,我们一般使用欧姆来表示电阻的阻值,因为欧姆是一个更加直观和易于理解的单位。焦耳通常用于表示电阻消耗的热量,特别是在计算电路中的功耗时。选择适合的单位可以根据具体需求来做出决定。

结论

电阻、焦耳和欧姆是电路中重要的概念和单位。焦耳表示电阻消耗的能量,欧姆表示电阻的阻值。它们之间有着紧密的关系,可以相互转换。选择适合的单位可以根据实际需求来决定。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对电阻、焦耳和欧姆之间的关系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感谢您阅读本文,希望本文对您理解电阻、焦耳和欧姆之间的关系有所帮助,并对电路中的使用有所启发!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相关评论
我要评论
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