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箱进线口封堵(电箱进线口封堵规范)

91 2023-02-07 04:02

1. 电箱进线口封堵规范

配电系统宜使三相负荷平衡。220V或380V单相用电设备宜接入220/380V三相四线系统;当单相照明线路电流大于30A时,宜采用220/380V三相四线制供电。室内配电柜的设置应符合有关规定。

2、总配电箱以下可设若干分配电箱;分配电箱以下可设若干开关箱。

3、总配电箱应设在靠近电源的区域,分配电箱应设在用电设备或负荷相对集中的区域,分配电箱与开关箱的距离不得超过30M,开关箱与其控制的固定式用电设备的水平距离不宜超过3M。

4、每台用电设备必须有各自专用的开关箱,严禁用同一个开关箱直接控制2台及2台以上用电设备(含插座)。

5、配电箱、开关箱应装设在干燥、通风及常温场所;不得装设在有严重损伤作用的瓦斯、烟气、蒸汽、液体及其他有害介质中。不得装设在易受外来固体物撞击、强烈振动,液体侵溅及热源烘烤的场所。否则,应予清除或做特殊防护处理。

6、配电箱、开关箱周围应有足够两人同时工作的空间和通道,不得堆放任何妨碍操作、维修的物品;不得有灌木、杂草。

7、配电箱、开关箱应采用冷轧钢板或优质阻燃绝缘材料制作,钢板的厚度应大于1.2~2.0mm。其中开关箱箱体钢板厚度不得小于1.2mm,配电箱箱体钢板厚度不得小于1.5mm,箱体表面应做防腐处理。

8、配电箱、开关箱应装设端正、牢固;固定式配电箱、开关箱的中心点与地面的垂直距离应为1.4~1.6m。移动式配电箱、开关箱应装设在坚固、稳定的支架上。其中心点与地面的垂直距离为0.8~1.6m。

9、配电箱、开关箱内的电器(含插座)应先安装在金属或非木质阻燃绝缘电器安装板上,然后方可整体紧固在配电箱、开关箱箱体内,金属电器安装板与金属箱体应作电气连接。

10、配电箱的电器安装板上必须分设N线端子板和PE线端子板。N线端子板必须与金属电器安装板绝缘;PE线必须通过PE线端子板连接。进出线中的N线必须通过N线端子板连接;PE线必须通过PE线端子板连接。

11、配电箱、开关箱内的连接线必须采用铜芯绝缘导线,导线绝缘的颜色标志按有关规定要求配置并排列整齐;导线分支接头不得采用螺栓压接。应采用焊接并做绝缘包扎,不得有外露带电部分。

12. 配电箱、开关箱的金属箱体、金属电器安装板以及电器正常不带电的金属底座、外壳等必须通过PE线端子板与PE线做电气连接,金属箱门与金属箱体必须通过采用编织软铜线做电气连接。

13. 配电箱、开关箱中导线的进线口和出线口应配置固定线卡,进出线应加绝缘护套并成束卡固定在箱体上,不得与箱体直接接触。移动式配电箱、开关箱的进、出线应采用橡皮护套绝缘电缆,不得有接头。

14、配电箱、开关箱必须防雨、防尘。

2. 配电箱进线口封堵规范

1、对配电柜的底部用无机防火隔板进行第一层封堵。

2、用膨胀型防火密封胶对开孔处进行封堵,防火时效大于3小时。

3、最后使用有机防火包进行封堵。封堵后的部位要达到原构件的耐火时间,不能 有烟气和火焰穿过的空隙。

4、防火材料应具备一定的耐潮湿性能,有冷凝水或潮湿空气作用下的防火封堵材 料应具有长期的耐潮性能

3. 配电箱出线孔封堵

防爆接线盒多余的出线口可以使用水泥或者金属片的方式进行封堵,这样就可以有效的防止爆炸时产生的冲击波。防爆接线盒它主要应用的地区是电源的接线处以及重要设备的连接和配件。多余的出线口可以使用坚固的金属片或者水泥进行封堵。

4. 配电箱电缆口封堵

1. 电缆敷设驰度、波形弯度、交叉的预留(附加)长度按电缆全长的2.5%计算,单位为m/根。

2.电缆进入建筑物的预留(附加)长度为规范规定最小值2.0m,单位为m/根。

3.电缆进入沟内或吊架时引上(下)预留的预留(附加)长度为规范规定最小值1.5m,单位为m/根。

4.变电所进出线的预留(附加)长度为规范规定最小值1.5m,单位为m/根。

5.电力电缆终端头的预留(附加)长度为检修余量最小值1.5m,单位为m/根。

6.电缆中间接头盒的预留(附加)长度为检修余量最小值两端各留2.0m,单位为m/根。

7.电缆进控制、保护屏及模拟盘等的预留(附加)长度按盘面尺寸的高+宽计算,单位为m/根。

8.高压开关柜及低压配电盘、箱的预留(附加)长度为盘下进出线2.0m,单位为m/根。

9.电动机的预留(附加)长度从电机接线盒起算的0.5m计算,单位为m/根。

10.厂用变压器的预留(附加)长度从地坪起算的3.0m计算,单位为m/根。

11.电缆绕过梁柱等增加长度的预留(附加)长度按被绕物的断面实际增加长度计算,单位为m/根。

12.电梯电缆与电缆架固定点的预留(附加)长度为规范规定最小值每处0.5m计算,单位为m/根。电缆附加及预留的长度是电缆敷设长度的组成部分,应计入电缆长度工程量之内。

5. 电箱进线口封堵规范要求

3.1预埋、预留:主要工作是把电源管和配电回路暗埋管集中到配电箱设计位置。分为两种情况,一是配电箱在砌体墙上,二是配电箱在混凝土墙上。

3.1.1在砌体墙上的情况较为简单,土建施工人员在配电箱位置预留450×400×120(宽×高×深)的洞口,洞口底边距地1.70米(配电箱安装高度按1.80米计),且不能破坏线管。到此,第一阶段的工作就算结束。

3.1.2在混凝土墙上预埋:

3.1.2.1.土建墙体钢筋绑扎到位,且不能封模;

3.1.2.2.墙体厚度不能小于180mm。

3.1.2.3在混凝土墙上的情况较为复杂。此情况下,需用一个泡沫块暗埋在混凝土墙内,泡沫的质量要求为承压14Kg,以后将泡沫块挖走后,就是配电箱的安装位置。配电箱的尺寸按400×200×100(宽×高×深)计,泡沫块尺寸按450×400×120(宽×高×深)计,泡沫块边安装高度按1.70米计,此尺寸计算是考虑:

3.1.2.3.1.箱体安装时,左右两侧可填塞混凝土砂浆,以固定箱体

3.1.2.3.2.箱体上下各有100的间距,接线管时才有操作空间。

3.1.2.3.3安装时,泡沫块底边距地1.7米,泡沫块平面与墙面在同一平面上,将泡沫块固定牢;用管塞将管口封堵严实后,塞入泡沫块; 工作交接:安装工作完成后,电气施工员检查合格后,通知土建施工员进入封模工序。

3.1.3成品保护:土建在封模板时,严禁穿墙螺杆从泡沫块及泡沫块上下部位的管线范围穿过,以免线管被破坏后水泥砂浆进入而堵塞线管。

3.1.4文明施工:待土建拆模后,电气施工人员将泡沫块挖出,保护好管口,并且将泡沫清理干净,自行带离施工现场,放置到指定垃圾场。

3.2箱体安装阶段:

箱体的安装在土建墙面抹灰前进行,也可在抹灰后进行,条件是:

3.2.1.在土建抹灰前,土建专业需先配合电气专业在配电箱洞口的上下左右四个侧面把灰饼打上,以确定抹灰后墙面的标高;或者,土建先行抹灰,留出配电箱四周不抹(距配电箱边大概150-200),并不得破坏箱体周围的管道;

3.2.2.安装前,先进行管道疏通。不通的,按规范要求处理,保证配电箱安装后,所有管道畅通,后期穿线顺利。

这样,电气专业就可以进行箱体安装了。安装分为两个步骤:第一是箱体的固定;第二是接管。

3.2.3:箱体的固定。

箱体固定前,首先利用箱体上已经开好的孔(要求配电箱生产厂按系统图,在上下两个底边预留敲落孔,并上下底边各多预留一个孔)进行接管。个别需要开孔的,先根据洞口内的预埋线管的位置,对箱体上下两个底边进行开孔(用电动开孔钻,严禁采用切割机、钢钎、钢锯等工具),不同的管径采用不同规格的钻头,具体做法同木箱开孔一致。然后将箱体横向固定在洞口,固定时要考虑箱体内压线端子排的左右位置,应该是接地端子在右边,零线端子在左边,箱体底边高度为1.8米,箱体两侧均留出与洞边相等的间距,箱口平面与墙面平行,且高出墙面3mm。箱体的固定方法是:

3.2.3.1.用一根木条钉在墙上,木条必须水平,木条与箱体接触面高度为1.8米,箱体座落在木条上,

3.2.3.2.箱体的上方用另一根木条钉在墙上,将箱体夹住、夹牢,

3.2.3.3.接下来调整箱口平面与墙面的关系(箱口平面与墙面平行,确定高出墙面的尺寸)。箱体进场时,要求生产厂提供一个盖板,用以确定箱体突出墙面的尺寸。

3.2.3.4.调整好后,再往箱体的两侧及背后填充水泥砂浆(作用是利用水泥砂浆的凝固来固定箱体),箱体的上下空间不能填充。

3.2.3.5.等水泥砂浆的凝固后(约两天),就可以拆掉木条,进行下一步接管工作了。

3.2.4:接管。

箱体周围的水泥砂浆凝固好以后,就可以接管了。

3.2.4.1.管口不能直接进入箱体,必须是通过锁扣与箱体进行连接。

3.2.4.2.连接好后,箱体内管口全部用管塞封堵严实,防止抹灰施工时水泥砂浆进入管内堵塞线管。

3.2.5:工作交接:由电气施工员检查合格后,通知土建施工员,可以进行配电箱所在墙体、或配电箱周围的抹灰工作。

3.2.6.成品保护:土建施工人员在抹灰施工时,将箱体周围的空隙填实、抹平,但是,不能破坏管口封堵,不能将砂浆抹入箱体内。

3.3穿线阶段:

穿线的条件:

3.3.1.为了保证成品的安全,土建的门、窗需安装完成;

3.3.2.箱体安装好,电表箱安装定位完成。

3.3.3.再次疏通管道。

穿线时,需按规范要求进行配色,火线A、B、C三相分别为黄、绿、红三种颜色(若进户电源为单相电源,可任选一种颜色),零线为淡兰色,接地线为黄绿相间的双色线。进入箱体的电线长度为箱体周长的三分之二,电源进线在主开关同侧,可适当短些,根据实际情况而定。每个配电回路的电线进入箱体后,都要用标签注明其名称、用途,接线时才能同每个配电开关一一对应。

3.4安装接线阶段:

穿线完成后,可进行安装接线工作,但最好在墙体刷白后进行。安装前,先将箱体内垃圾清理干净,再将开关及其底座安装在箱体底部,再将零线端子排、地线端子排安装上,然后接线。

3.4.1接线必须按美观大方的原则进行:

3.4.1.1先将每个配电回路的三根导线头,用标签注明其名称、用途,

3.4.1.2接着将导线理顺、拉直,不得呈现弯弯曲曲的现象,

3.4.1.3然后分组、分层次走线,即零线、火线、地线分别集中,

3.4.1.4按横平竖直的原则走线到零线排、分开关、地线排,

3.4.1.5量好到接线位置的长度,剪断导线,剥去接线位置的绝缘皮,最后把导线的导体部分插入到接线位置,压紧,但不要压到绝缘皮,不能裸露导体。

3.4.1.6接线时,一个压线孔只压一根线,不得一孔压多线。

3.4.2接线前,需清楚几个基本的技术问题:

3.4.2.1开关上零、火线的标识,零线为“N”,火线为“L”,接线时不可接错。

3.4.2.2零排和地排的区别,零排一般设在左边,且安装在绝缘底座上,地排一般设在右边,直接安装在箱体的导体底座上。

3.4.3根据箱体内主开关、分开关的组合形式,接线可分为两种情形

3.4.3.1主开关带漏电保护器,分开关不带漏电保护器:

这种情形的接线比较简单,进线电源的零线、火线分别接在主开关的进线端,进线电源的地线直接接到接地端子排上;主开关同分开关、零线端子排连接的导线,生产厂已接好;所有配电回路的零线、地线分别接到零线端子排和接地端子排上,火线需按用途、编号,同各个分开关一一对应,不能接错。

3.4.3.2主开关不带漏电保护器,有几个分开关带漏电保护器,其余分开关不带漏电保护器:

由于主开关不带漏电保护器,有几个分开关带漏电保护器,其余分开关不带漏电保护器,比较复杂一些。其中,不带漏电保护器的分开关的接线同第一种情形完全一样;至于,带漏电保护器的分开关的接线,也只是在技术上有些区别,具体是:

3.4.3.2.1.带漏电保护器的分开关的电源侧,它的零线是从零线端子排接来;

3.4.3.2.2.用电负荷侧的零线是从带漏电保护器的分开关的零线接口接线,而不是从零线端子排接来,否则,就会出现一用电就跳闸的现象。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相关评论
我要评论
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