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压源和电流源计算?

285 2024-01-08 22:24

一、电压源和电流源计算?

电压源与电流源的功率的计算解题思路如下:1、设18V电压源电流为I,方向向下,根据KCL则6V电压源的电流为(I+2),方向向上。2、针对左边的回路,再根据KVL:24I=6+18,解得:I=1(A)。3、6V电压源电流为:I+2=1+2=3A,方向向上,功率为:P1=3×6=18(W)>0电压与电流为非关联正方向,释放功率18W;4、18V电压源:功率为P2=18×1=18(W)>0,电压与电流为非关联正方向,释放功率18W;5、2Ω电阻的电压为2×2=4(V),而2Ω电阻串联2A电流源两端电压为6V,因此电流源两端电压为:6-4=2(V),上正下负。电流源功率:P3=2×2=4(W)>0,电压与电流为关联正方向,电流源吸收功率4W。6、验证:24Ω电阻消耗功率P4=I²×24=1²×24=24(W),2Ω电阻消耗功率P5=2²×2=8(W)。7、总消耗(吸收)=P3+P4+P5=4+24+8=36(W);总释放=P1+P2=18+18=36W,功率平衡。扩展资料:电压源,即理想电压源,是从实际电源抽象出来的一种模型,在其两端总能保持一定的电压而不论流过的电流为多少。电压源具有两个基本的性质:第一,它的端电压定值U或是一定的时间函数U(t)与流过的电流无关。第二,电压源自身电压是确定的,而流过它的电流是任意的。电流源的内阻相对负载阻抗很大,负载阻抗波动不会改变电流大小。在电流源回路中串联电阻无意义,因为它不会改变负载的电流,也不会改变负载上的电压。在原理图上这类电阻应简化掉。负载阻抗只有并联在电流源上才有意义,与内阻是分流关系。

二、电流源和电压源怎么去除?

在叠加原理等需要除源的电路分析中,电流源的除源是开路,电压源的除源是短路,直接拔掉即可完成处理。

拓展:

"电路分析"是与电力及电信等专业有关的一门基础学科。它的任务是在给定电路模型的情况下计算电路中各部分的电流i和(或)电压v。电路模型包括电路的拓扑结构,无源元件电阻R,储能元件电容C及电感L的大小,激励源(电流源或电压源)的大小及变化形式,如直流,单一频率的正弦波,周期性交流等。

三、什么是电流源和电压源?

电源是都有电压和电流之分,这个不假。

但性质有些不同,具体的说一般的电源都有内阻,不同的负载情况下,不是电压变化就是电流变化,或者两者皆有。

电压源的概念比较好理解,就是负载在一定范围内变化时,电压不变,就比如那个稳压电源。

电流源应用的相对少,但也好理解,就是负载在一定范围内变化时,通过负载的电流不变,推而广之负载上的电压当然要变了,当然了有小变也有大变,呵呵。

我的回答希望你能满意。

四、电压源和电流源的区?

流过电流不同

电流源输出的是稳定的电流,流过电压源的电流是任意的。

2、内阻不同

理想电流源的内阻无穷大,电压源的内阻很小,理想电压源内阻为0。

3、两端电压不同

电流源两端的电压是任意的;电压源两端的电压是恒定不变的。

电流源的内阻相对负载阻抗很大,负载阻抗波动不会改变电流大小。在电流源回路中串联电阻无意义,因为它不会改变负载的电流,也不会改变负载上的电压。在原理图上这类电阻应简化掉。负载阻抗只有并联在电流源上才有意义,与内阻是分流关系。

电压源,即理想电压源,是从实际电源抽象出来的一种模型,在其两端总能保持一定的电压而不论流过的电流为多少。电压源具有两个基本的性质:第一,它的端电压定值U或是一定的时间函数U(t)与流过的电流无关。第二,电压源自身电压是确定的,而流过它的电流是任意的。

扩展资料:

电流源分类:

1、可调电流源

直流电流源(主要参数有输出 电流,额定输出工率,等等),输出电流可调的称为可调电流源。

2、脉冲电流源

脉冲电流镜电路采用高速场效应管实现对恒流源电流的复制和倍乘,降低脉冲电流源输出负载对前级深度负反馈部分的影响,提高电路的稳定性,并利用模拟多路复用器对电流镜栅极的控制,将脉冲信号传递到脉冲电流中,从而输出脉冲电流。

仿真实验表明,提出的脉冲电流源运行稳定可靠,输出的脉冲电流的幅值、重复频率和脉冲宽度均可数控调节,电流幅值稳定,脉冲前沿陡峭,可满足不同的激光器驱动和测试需求。

3、高精度电流源

提出了一种高精度的电流源电路,通过V/I变换,将由带隙基准电 压电路产生的与温度和电源电压无关的带隙基准电压转换成与温度和电压无关的高精度基准电流,并通过高精度电流镜结构产生所需的镜像电流,有效地抑制了由于 温度、电源电压、负载阻抗的变化及干扰对电流源的影响。

五、电压源和电流源的概念?

电压源就是普通的电源,具有极低的内阻。而负载的阻值在大范围变化时肯定都远大于电源内阻,因此电压源的端电压稳定,可以看作全部电动势都降在了负载上。

电流源在电子电路中常见(在电力工程中,电流互感器的二次端可看作电流源)。具有极高的内阻,起到了限流的作用,通常负载电阻值都远小于其内阻,因此输出电流恒定(由电流源内阻决定了最大电流)。

六、电压源和电流源通俗理解?

电压源就是普通的电源,具有极低的内阻。而负载的阻值在大范围变化时肯定都远大于电源内阻,因此电压源的端电压稳定,可以看作全部电动势都降在了负载上。

电流源在电子电路中常见(在电力工程中,电流互感器的二次端可看作电流源)。具有极高的内阻,起到了限流的作用,通常负载电阻值都远小于其内阻,因此输出电流恒定(由电流源内阻决定了最大电流)。

七、电流源电压源符号?

电流源的内阻相对负载阻抗很大,负载阻抗波动不会改变电流大小。在电流源回路中串联电阻无意义,因为它不会改变负载的电流,也不会改变负载上的电压。

电流源的符号是

电压源,即理想电压源,是从实际电源抽象出来的一种模型,在其两端总能保持一定的电压而不论流过的电流为多少。电压源具有两个基本的性质:第一,它的端电压定值U或是一定的时间函数U(t)与流过的电流无关。第二,电压源自身电压是确定的,而流过它的电流是任意的。

电压源的符号是:

八、电压源和电流源并联怎么化简?

电压源与电流源并联,电流源可忽略,简化为一个电压源。

电压源与电流源串联,电压源可忽略,简化为一个电流源。

电压源和电流源并联处,其端电压为恒定40V,只要不是要求计算40V电压源中流过的电流,与该电压源关联的电流源2A可去掉。同样,只要不要求计算最左边2A电流源的电压,与其相串联的10欧电阻也可作导线处理

扩展资料:

并联电路:把元件并列地连接起来组成的电路,特点是:干路的电流在分支处分两部分,分别流过两个支路中的各个元件。例如:家庭中各种用电器的连接。

在并联电路中,干路上的开关闭合,各支路上的开关闭合,灯泡才会发光,干路上的开关断开,各支路上的开关都闭合,灯泡不会发光,说明干路上的开关可以控制整个电路,支路上的开关只能控制本支路

九、电流源和电压源串联如何变换?

电压源可以等效转换为一个理想的电流源 I S 和一个电阻 R S 的并联,电流源可以等效转换为一个理想电压源 U S 和一个电阻 R S 的串联。即转换公式: U S =R S *I S。

需要注意的是,转换前后 U S 与 I s 的方向, I s 应该从电压源的正极流出。并且等效转换只适用于外电路,对内电路不等效。

1、进行电路计算时,恒压源串电阻和恒电流源并电阻两者之间均可等效变换, R S 不一定是电源内阻。

2、恒压源和恒流源不能等效互换。

3、恒压源和恒流源并联,恒流源不起作用,对外电路提供的电压不变。 恒压源和恒流源串联,恒压源不起作用,对外电路提供的电流不变。

4、与恒压源并联的电阻不影响恒压源的电压,电阻可除去,不影响其它电路的计算结果;与恒流源串联的电阻不影响恒流源的电流,电阻可除去,不影响其它电路的计算结果;但在计算功率时电阻的功率必须考虑。

十、电流源和电压源串联怎么代替?

理想电压源与理想电流源串联后理想电压源不起作用,理想电流源阻抗无穷大,理想电压源相当于没有接入;

理想电压源与理想电流源并联后理想电流源不起作用,理想电压源阻抗为零,理想电流源的电流不向外电路输送。 理想电压源的特性是:端电压恒定、端电流任意;理想电流源的特性是:端电压任意、端电流恒定。

所以,当一个理想电压源和一个理想电流源并联在一起时,总端电压当然是由理想电压源说了算,对外部电路来说这个并联电路等效为一个电压源。

这个并联电流源对外电路没有影响,但它对内部电路的电压源是有影响的---会影响电压源的电流。

类似的,一个理想电压源和一个理想电流源串联在一起时,总端电流当然是由理想电流源说了算,对外部电路来说这个串联电路等效为一个电流源。那个电压源对外电路没有影响,但它对内部电路的电流源是有影响的---会影响电流源的端电压。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相关评论
我要评论
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