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电保护装置的基本要求是(对继电器保护装置的

76 2023-01-20 04:43

1. 对继电器保护装置的基本要求有

当电力系统发生故障时,继电保护装置的基本任务是:

1)迅速判断故障性质,启动故障执行程序;

2)判断故障位置,记录故障数据;

3)满足跳闸条件时,准确发出跳闸指令;

4)如果断开故障设备,保护任务结束;

5)如果未能断开故障设备,后备保护功能将及时启动。当被保护的电力系统元件发生故障时,应该由该元件的继电保护装置迅速准确地给脱离故障元件最近的断路器发出跳闸命令,使故障元件及时从电力系统中断开,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电力系统元件本身的损坏,降低对电力系统安全供电的影响。当系统和设备发生的故障足以损坏设备或危及电网安全时,继电保护装置能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电力系统元件本身的损坏,降低对电力系统安全供电的影响。

2. 对继电器保护装置的基本要求有哪些

电力二次设备是对电力系统内一次设备进行监察,测量,控制,保护,调节的辅助设备。即不直接和电能产生联系的设备。

基本信息

中文名

二次设备

定义

对一次设备进行监察的补助设备

特点

不直接和电能产生联系的设备

内部设备

1、测量表计,如电压表、电流表、功率表、电能表用于测量电路中的电气参数。

2、绝缘监察装置。

3、控制和信号装置。

4、继电保护及自动装置,如继电器、自动装置等,用于监视一次系统的运行状况。

3. 继电器保护装置适用于

继电保护装置应满足可靠性、选择性、灵敏性和速动性的要求:这四“性”之间紧密联系,既矛盾又统一。

(1)可靠性是指保护该动体时应可靠动作。不该动作时应可靠不动作。

可靠性是对继电保护装置性能的最根本的要求。

(2)选择性是指首先由故障设备或线路本身的保护切除故障,当故障设备或线路本身的保护或断路器拒动时,才允许由相邻设备保护、线路保护或断路器失灵保护切除故障。

为保证对相邻设备和线路有配合要求的保护和同一保护内有配合要求的两元件(如启动与跳闸元件或闭锁与动作元件)的选择性,其灵敏系数及动作时间,在一般情况下应相互配合。

(3)灵敏性是指在设备或线路的被保护范围内发生金属性短路时,保护装置应具有必要的灵敏系数,各类保护的最小灵敏系数在规程中有具体规定。

选择性和灵敏性的要求,通过继电保护的整定实现。

(4)速动性是指保护装置应尽快地切除短路故障,其目的是提高系统稳定性,减轻故障设备和线路的损坏程度,缩小故障波及范围,提高自动重合闸和备用电源或备用设备自动投入的效果等。

一般从装设速动保护(如高频保护、差动保护)、充分发挥零序接地瞬时段保护及相间速断保护的作用、减少继电器固有动作时间和断路器跳闸时间等方面入手来提高速动性。

4. 对继电保护中方向继电器的要求是

继电器的型号一般由主称代号、外形DM311A符号、短划线、序号和防护特征符号等几部分组成。

   按照电子工业标准《电子设备用继电器型号命名方法》(SJ 151-80),继电器的命名和标志一般由基本型号斜线后的规格序号、失效率等级代号等组成,具体规定参照表9-1~表9-3。

注:1.继电器更改后,更改符号(A、B、C…)加在第五部分(防护特征符号)之后。

   2.最长边尺寸大于50mm的继电器无第二部分(外形符号),敞开式继电器无第五部分(防护特征符号)。

   3.交直流两用的继电器及采用二极管对线圈进行瞬态抑制或反向极性保护的直流电磁继电器均按直流电磁继电器类编制型号命名。

   4.如某一继电器同时具有密封、封闭和敞开等几种形式时,除第五部分(防护特征符号)不同外,其他部分则完全相同。

   5.混合式继电器的基本型号为被组合的电磁继电器基本型号中的外形符号之后加标字母H。

      

5. 继电器保护装置的基本要求有哪些

一般规定

 (1)电力网中的电力设备和线路,应装设反应短路故障和异常运行的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应能尽快地切除短路故障和恢复供电。

 (2)电力设备和线路应有主保护、后备保护和异常运行保护,必要时可增设辅助保护。

 (3)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应满足可靠性、选择性、灵敏性和速动性的要求,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应简单可靠,使用的元件和接点应尽量少,接线回路简单,运行维护方便,在能够满足要求的前提下宜采用最简单的保护。 2)对相邻设备和线路有配合要求的保护,前后两级之间的灵敏性和动作时间应相互配合。3)当被保护设备或线路范围内发生故障时,应具有必要的灵敏系数。4)保护装置应能尽快地切除短路故障。当需要加速切除短路故障时,可允许保护装置无选择性地动作,但应利用自动重合闸或备用电源自动投入装置,缩小停电范围。  

 (4)保护装置的灵敏系数,应根据不利正常运行方式和不利故障类型进行计算,必要时,应计及短路电流衰减的影响。一般电流电压继电保护的最小灵敏系数,主保护为1。  5,后备保护为1.2

 (5)装有管型避雷器的线路,保护装置的动作时间不应大于0。08s;保护装置起动元件的返回时间不应小于0. 02s。

 (6)在正常运行情况下,当电压互感器二次回路断线或其他故障能使保护装置误动作时,应装设断线闭锁装置;当保护装置不致误动作时,应装设电压回路断线信号装置。

 (7)在保护装置内应设置由信号继电器或其他元件等构成的指示信号。指示信号应符合下列要求:1)在直流电压消失时不自动复归,或在直流恢复时仍能维持原动作状态。 2)能分别显示各保护装置的动作情况。3)对复杂保护装置,能分别显示各部分及各段的动作情况。根据装置具体情况,可设置能反应装置内部异常的信号。

 (8)保护装置采用的电流互感器及中间电流互感器的稳态比误差,不应大于10%对35kV及以下的线路和设备,当技术上难以满足要求,且不致使保护装置误动作时,可允许有较大的误差。

6. 继电保护装置最基本的要求是什么

1.

继电器内部应清洁,无灰尘和油污。

2.

对于圆盘式和四极圆筒式感应型继电器,当发现其转动部分转动不灵活或其他异常现象时,应检查圆盘与电磁铁、永久磁铁间,圆筒与磁极、圆柱形铁芯间是否清洁并无铁屑等异物。同时还应检查圆盘是否平整和上、下轴承间隙是否合适。

3.

继电器的可动部分应动作灵活,转轴的横向和纵向活动范围应适当。继电器的轴和轴承除有特殊要求外,禁止注任何润滑油。

4.

各部件的安装应完好,螺丝应拧紧,焊接头应牢固可靠,发现有虚焊或脱焊时应重新焊牢。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相关评论
我要评论
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