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型配电装置(低型配电装置的特点)

70 2023-01-17 07:51

1. 低型配电装置的特点

低压供电一般是指变压器低压侧电压,三相四线,火线与火线之间400V,火线与零线之间230V。变压器低压侧有低压开关柜总配,再往下分配至动力柜,动力柜往下分配至各个配电箱乃至电表箱,至此分配到用户。这就是完整的低压配电。

2. 低压配电装置的作用

放射式是总配电箱(或变 电站低压配电柜)向每一分配电箱(或用电设备)提供一条出线 回路。其基本特点是可靠性高、经济性差。

当总配电箱的任一出线回路出线故障时,该回路保护装置动作(熔断器熔断或低压断路器 跳闸)切断故障线路电源,而其他回路不受影响。

放射式配电系统多用于可靠性要求 较高及每一出线回路负荷容量较大的场合。

3. 低型配电装置的特点是

1,低电压对电器有损坏2,其主要危害有:(1)烧毁用电器。电压过低超过10%,会将用电器电流增大,影响用电器使用甚至烧毁。(2)降低电力系统的稳定性。由于电压降低,相应降低线路输送极限容量,因而降低了稳定性。电压过低时可能发生电压崩溃事故。(3)增大线损。在输送一定电力时,电压降低,电流相应增大,引起线损增大。(4)用户端电压低于送端电压,在一般情况下,离电源越远,负荷越大,则用户电压越低,影响越大

4. 低型配电装置的特点有哪些

根据我国行业标准电业安全工作规程,电气设备分为高压和低压两种:高压:设备对地电压在250V 以上者,低压:设备对地电压在250V 及以下者。 而根据2009电力线路安全规程,电器工作分为高压和低 压两种:

高压电气设备:电压等级在1000V及以上者;低压电气设备:电压等级在1000V以下者;

通常,高压线路,是指3~10千伏线路;低压线路,是指220/380伏线路。

用肉眼分辨高压电线电压的方法如下:

1、认识电压等级。

在我国电力行业里,常见的电压等级有220伏、380伏、1000伏、1万伏、3.5万伏、11万伏、22万伏、50万伏等。一般情况下认为220伏、380伏为低压,主要为家庭用电;3.5万伏以上为高压,主要用于输电。处于两者之间的,为中压。必须指出的是,触碰高压电线或者在线下方进行带电工作具有极大的危险性。

2、辨别低压线路。

户外低压线路具有几个明显的特征:

1)基本采用水泥杆支撑,且水泥杆较矮,一般不超过5米。

2)电线粗细相同,且条数为4的倍数,这是因为低压电线一般采用三相四线制。如果具备这些特征则可确定该电线的线电压为380伏,相电压为220伏。(相电压为线路对地电压,线电压为两根线之间的电压)

3、辨别中高压线路。

中高压线路同样具有明显特征:

1)如果电线粗细相同,则条数为3的倍数,这是因为输电电线一般采用三相输电,如果具备这些特征则基本可确定该电线为1万伏。

2)如果电线粗细不相同,则粗线条数为3的倍数,细线只有2根,且假设在最高处。这是因为细线不用于输电,而是用于防雷,也叫避雷线。如果具备这些特征则可确定该电线为高压线路。

4、进一步识别高压线路。

为了提高输送能力,高压电线一般采用分裂导线,通俗来说就是原来一相一根线,现在用几个线束在一起来代替原来的一根线。知道了这个就容易判别电线的电压等级了。1)一相一根线的是11万伏;2)一相两根线的是22万伏;3)一相四根线的是50万伏。

5. 半高型配电装置的特征是

  箱体型号。  型号如下:  拓展介绍:  配电箱是按电气接线要求将开关设备、测量仪表、保护电器和辅助设备组装在封闭或半封闭金属柜中或屏幅上,构成低压配电装置。正常运行时可借助手动或自动开关接通或分断电路。故障或不正常运行时借助保护电器切断电路或报警。借测量仪表可显示运行中的各种参数,还可对某些电气参数进行调整,对偏离正常工作状态进行提示或发出信号。常用于各发、配、变电所中。

6. 配电装置的种类及特点

设备不但可用于钢铁行业,还可用于化工冶金等行业的叫通用设备。

如风机、水泵,变压器、开关柜等。仅用于某一行业的叫专用设备,如大炮、自动取款机、炼钢炉等。机械设备是由机构组成,有动力机构、传动机构、执行机构和控制系统。机构和机构之间有相对运动的设备。如工程车、工厂运输机械。它也包括风机、水泵等。电子设备----故名思义,是指主要由电子元件组成。如电子称、自动取款机、电脑,电除尘器等。

7. 低型配电装置的特点是什么

一般把带电容参数的负载,即符合电压滞后电流特性的负载称为容性负载。

  在电力系统中把能产生容性电流的设备称为容性设备.比如功率因数补偿电容器.

  在交流电路中,电压与电流之间的相位差(Φ)的余弦叫做功率因数,用符号cosΦ表示,在数值上,功率因数是有功功率和视在功率的比值,即cosΦ=P/S。功率因数的大小与电路的负荷性质有关, 如白炽灯泡、电阻炉等电阻负荷的功率因数为1,一般具有电感性负载的电路功率因数都小于1。

  功率因数低的根本原因是电感性负载的存在。例如,生产中最常见的交流异步电动机在额定负载时的功率因数一般为0.7--0.9,如果在轻载时其功率因数就更低。其它设备如工频炉、电焊变压器以及日光灯等,负载的功率因数也都是较低的。从功率三角形及其相互关系式中不难看出,在视在功率不变的情况下,功率因数越低(Ф角越大),有功功率就越小,同时无功功率却越大。这种使供电设备的容量不能得到充分利用,例如容量为1000KVA的变压器,如果cosФ=1,即能送出1000KW的有功功率;而在cosФ=0.7时,则只能送出700KW的有功功率。功率因数低不但降低了供电设备的有效输出,而且加大了供电设备及线路中的损耗,因此,必须采取并联电容器等补偿无功功率的措施,以提高功率因数。

  功率因数既然表示了总功率中有功功率所占的比例,显然在任何情况下功率因数都不可能大于1。由功率三角形可见,当Ф=0°即交流电路中电压与电流同相位时,有功功率等于视在功率。这时cosФ的值最大,即cosФ=1,当电路中只有纯阻性负载,或电路中感抗与容抗相等时,才会出现这种情况。

  感性电路中电流的相位总是滞后于电压,此时0°

<90°,此时称电路中有“滞后”

  的cosФ;而容性电路中电流的相位总是超前于电压,这时-90°

<0°,称电路中有“超前”的cosФ。

  供电部门为了提高成本效益要求用户提高功率因数,那提高功率因数对用户端有什么好处呢?

  ① 通过改善功率因数,减少了线路中总电流和供电系统中的电气元件,如变压器、电器设备、导线等的容量,因此不但减少了投资费用,而且降低了本身电能的损耗。

  ② 良好的功因数值的确保,从而减少供电系统中的电压损失,可以使负载电压更稳定,改善电能的质量。

  ③ 可以增加系统的裕度,挖掘出了发供电设备的潜力。如果系统的功率因数低,那么在既有设备容量不变的情况下,装设电容器后,可以提高功率因数,增加负载的容量。

8. 低型配电装置的特点包括

1、短路保护电器的类型

低压配电系统短路保护的保护电器通常采用以下类型。

①反时限特性的gG熔断器和aM熔断器:一种短路特性极佳的保护电器,其良好的限流特性,对被保护回路的电器安全十分有利,降低了对线路导体截面积的要求。

②断路器的瞬时过电流脱扣器(包括非选择型和选择型断路器):当前应用最广泛的一种短路保护电器,特别是塑壳型断路器(MCCB)同样具有较好的限流特性,且在不断发展进步。

③选择型断路器的短延时过电流脱扣器:当短路电流较小时,利用其短延时特性(如DW45型断路器,其延时为0.1-0.4s),实现选择性切断,缩小了切断电路的范围,具有明显的优越性,但其价格贵,常应用于电流较大、可靠性要求高的馈线回路。

2、保护电器的兼用

每段配电回路应设置一台保护电器,兼作短路保护、过负荷保护和接地故障保护。断路器脱扣器具有两种(非选择型)或四种(选择型)功能,分别发挥不同的故障保护作用;熔断器仅有一组熔断体,承担三项保护,但必须同时满足三项保护的技术要求。

3、保护电器的装设要求

低压配电系统短路保护的保护电器的装设有如下要求。

①每段配电线路都应设置短路保护电器,但属于下列情况之一者,可不装设:

1)回路的切断可能导致电气装置的运行出现危险,如旋转电机的励磁机回路、起重电磁铁的供电回路、电流互感器的二次回路。

2)某些测量回路。

9. 中型配电装置的特点

答:(1)所谓配电装置就是变电站电气主接线中的开关电器、保护电器、测量电器、母线装置和必要的辅助设备按主接线的要求建造而成的建筑物的总体。

其作用是:在正常情况下用来交换功率和接受、分配电能;发生事故时迅速切除故障部分,恢复正常运行;在个别设备检修时隔离检修设备,不影响其它设备的运行。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相关评论
我要评论
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