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高压配电设备使用年限
高压负荷开关的使用寿命不是看时间长短的。主要看它的使用频率。一般说来:高压负荷开关的真空开关机械寿命是10000次,接地开关、隔离开关的机械寿命是2000次
2. 配电设备使用年限国家标准
1、配电柜可以计入“固定资产——配电箱”科目。
2、折旧年限:按与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器具、工具、家具等,故为5年。
配电柜
配电柜(箱)分动力配电柜(箱)和照明配电柜(箱)、计量柜(箱),是配电系统的末级设备。配电柜是电动机控制中心的统称。配电柜使用在负荷比较分散、回路较少的场合;电动机控制中心用于负荷集中、回路较多的场合。它们把上一级配电设备某一电路的电能分配给就近的负荷。这级设备应对负荷提供保护、监视和控制。
3. 供电设备使用年限
关于电能表使用年限,在《交流电能表(电度表)检定规程》JJG307-1988中有明确规定:“测量生活用电的单相电能表(单宝石)不得超过5年”。
家用电能计量表的选择和使用及计量常识
电能表俗称电度表、电表等,是电能消费者与电能的供应者之间进行贸易结算的计量界面,用户作为电能的使用者,在使用和选择电能表的过程中,应注意哪些事情呢?
1、注意电能表的容量(即电能表所允许的最大电流),这是选表的关键。一般户用电能表上标有2(A)或5(A)字样,是标明该表允许的最大电流为2安培或5安培。现在绝大部分住户安装的为5A电能表,也就是说能够满足住户使用1千瓦的用电器具。随着家用电器的不断增加,是否需要不断地更换大容量的电能表呢?不必,因为目前国际上电能表大都有四倍以上的过载能力。基本上能保证使用。但长期过载对电能表的标准度和使用寿命是有相当大的负面影响的。
2、目前民用电能表国家规定使用年限为5年,但由于财力和管理者诸方面原因很难达到这个要求,所以有的一表而终。对用户而言,当发现电能表计量费用突增或突减,就应该考虑对电能表进行重新计量检定或更新了。
3、按个要求新建住宅安装电能表必须进行首次检定并具有计量检定部门的合格检定证书。没有进行首次检定及不合格的电能表不准使用。
4、电能表安装一定要垂直竖立,不可侧放或倒放。
5、当用户与供电部门发生电量争议时或用户认为电能表计量不准确时,用户不要破坏表的封印,也不要改变表的接线。用户应向当地的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投诉,按照相应的程序由受委托的计量院、所进行仲裁检定。
4. 高压电力设备使用年限标准
一. 计量器具
1. 卡尺。使用年限3年(150mm~200mm),300mm使用年限6年
2. 角度尺。使用年限3年
3. 深度尺。使用年限5年
4. 卷尺。使用年限半年
二. 电动、风动工具
1. 博世正反转电钻。使用年限3年
2. 牧田6501手电钻。使用年限3年
3. 气动抽枪。使用年限2年
4. 风批。使用年限2年
5. 手切锯。使用年限6年
6. 拉铆枪。使用年限2年
7. 角向磨光机(Φ100)。使用年限2年
8. 角向磨光机(Φ180)。使用年限3年
三. 手动工具
1. 呆扳手。使用年限3年
2. 套筒。使用年限5年
3. 六角扳手。使用年限3年
4. 螺丝刀。使用年限1年
5. 活动扳手。使用年限3年
6. 拉铆枪。使用年限2年
7. 大力钳。使用年限1年
8. C型夹。使用年限1年
9. 克丝钳。使用年限2年
5. 高压配电设备使用年限是多少年
1、锅炉
外部检验:每年一次,运行状态下进行。
内部检验:一般每2年一次。电站锅炉,3~6年。
水压试验:怀疑设备的安全状况时,应当进行耐压试验。结构原因无法进行内部检验的,应该3年进行一次水压试验。
注:移装及停止运行1年以上,投运前应进行内部检验。
2、压力容器
常规:
(1)每年至少一次年度检查。
(2)一般应当于投用后3年内进行首次全面检验。下次的定期检验周期,由检验机构根据压力容器的安全状况等级确定。a.安全状况等级为1、2级的,一般每6年一次;b.安全状况等级为3级的,一般3~6年一次;c.安全状况等级为4级的,应当监控使用,累计不超过3年;d.安全状况等级为5级的,应当对缺陷进行处理,否则不得继续使用。
注:使用单位或检验机构对压力容器的安全状况有怀疑时,应当进行耐压试验。
小型制冷装置中的压力容器:
a.安全状况等级为1、2、3级的,一般每3年一次;
b.安全状况等级为4级的,应当监控使用,累计不超过3年;
c.安全状况等级为5级的,检验结论为不符合要求,应当对缺陷进行处理,否则不得继续使用。
注:氨制冷,单台≤5m³, 总容积≤10m³
医用氧舱:每年至少一次年度检验;连续停用时间达到6个月的氧舱,重新投入使用前,应当按照年度检验进行。
每3年至少一次全面检验;改造或重大维修监督检验,对未涉及改造或重大维修的检验项目。
非金属及非金属衬里的压力容器
a.安全状况等级为1级的,一般每3年一次;
b.安全状况等级为2级的,一般2年一次;
c.安全状况等级为3级的,应当监控使用,累计不超过1年;
d.安全状况等级为4级的,如果用于其他适合的腐蚀性介质,应当监控使用,累计不超过1年。
注:搪玻璃压力容器及(TSG R0001)范围内的石磨及石磨衬里,玻璃钢及玻璃钢衬里,塑料及塑料衬里的压力容器。
汽车罐车、铁路罐车、罐式集装箱:
每年至少一次年度检验。
新罐车首次检验1年进行全面检验;安全状况等级为1、2级的,汽车罐车每5年至少一次全面检验,铁路罐车每4年至少一次全面检验,罐式集装箱每5年至少一次全面检验;安全状况等级为3级的,汽车罐车每3年至少一次全面检验,铁路罐车每2年至少一次全面检验,罐式集装箱每2.5年至少一次全面检验。
长管拖车、管束式集装箱:首次定检日期为投入使用后3年。以后定检日期为:5年(充装A类介质),6年(充装B类介质);达到设计使用年限继续使用的,3年(充装A类介质),4年(充装B类介质)。
注:A类:天然气(煤层气)、氢气;B类:氮气、氦气、氩气、氖气。
气瓶:
a.盛装腐蚀性气体的气瓶,每2年检验一次。
b.盛装一般气体的气瓶,每3年检验一次。
c.盛装惰性气体的气瓶,每5年检验一次。
d.液化石油气钢瓶,按国家标准GB 8334的规定。(盛装液化石油气钢瓶,对YSP-0.5型、YSP-2.0型、YSP-5.0型、YSP-10型和YSP-15型,自制造日期起,第一次至第三次检验的检验周期均为4年,第四次检验有效期为3年;对YSP-50型,每3年检验一次。)
e.低温绝热气瓶,每三年检验一次。
f.车用液化石油气钢瓶每五年检验一次,车用压缩天然气钢瓶,每三年检验一次。汽车报废时,车用气瓶同时报废。
g.气瓶定期检验证书有效期为4年。
3、电梯
每年进行1次定期检验。
4、起重机械
(1)轻小型起重设备、桥式起重机、门式起重机、门座起重机、缆索起重机、桅杆起重机、铁路起重机、旋臂起重机、机械式停车设备每2年1次,其中吊运熔融金属和炽热金属的起重机每年1次;塔式起重机、升降机、流动式起重机每年1次,其中轮胎式集装箱门式起重机每2年1次。
(2)在用起重机械至少每月进行一次日常维护保养和自行检查,每年进行一次全面检查。
5、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
定期检验周期为1年。
6、大型游乐设施
定期检验周期为1年。
7、压力管道
(1)长输管道:
a.至少每年1次年度检验,进行全面检验的年度可不进行年度检查。
b.新建管道一般于投用后3年内进行首次全面检验,首次全面检验之后的全面检验周期按照TSG D7003-2010规则第23条确定。
(2)公用管道:
a.至少每年1次年度检验,进行全面检验的年度可不进行年度检查。
b.GB1—Ⅲ级次高压燃气管道全面检验最大时间间隔8年;GB1—Ⅳ级次高压燃气管道、中压燃气管道、GB2级管道全面检验最大时间间隔12年;以PE管或者铸铁为管道材料的管道全面检验周期不超过15年。
8、工业管道
a.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在线检验。
b.首次全面检验周期不超过三年;安全状况等级为1级和2级的检验周期一般不超过6年;安全状况等级为3级的,检验周期一般不超过3年;安全状况等级为4级的,应判废。
GC1、GC2级压力管道的全面检验周期一般不超过6年;按照基于风险检验(RBI)的结果确定的检验周期,一般不超过9年;GC3级管道的全面检验周期一般不超过9年。
9、客运索道
(1)客运架空索道:年度检验每年一次,全面检验三年一次。
(2)客运拖牵索道:每年进行一次定期检验。
(3)客运缆车:每年进行一次年度检验;每三年进行一次全面检验。
10、安全附件及安全保护装置
(1)安全阀
a.固定式压力容器用安全阀:每年至少校验一次;特殊情况按相应的技术规范规定执行。安全阀一般每年至少校验一次。对于弹簧直接截荷式安全阀,当满足所规定的条件时,可延长校验周期为3年或5年。
b.工业管道用安全阀:每年至少校验一次;特殊情况按相应的技术规范规定执行。一般每年至少校验1次,对于弹簧直接载荷式安全阀,在满足相应的条件后,检验周期最多可以延长为3年。
c.锅炉用安全阀:在用锅炉的安全阀每年至少应检验一次。
(2)压力表:每年至少校验一次,装设在锅炉上的压力表应每半年至少校验一次,出具检验报告,加铅封。
(3)爆破片:每年至少校验一次。
(4)限速器:每二年应进行限速器动作速度校验一次。
(5)防坠安全器:防坠安全器只能在有效的标定期限内使用,有效标定期限不应超过一年。
(6)测量温度的仪表:每年至少检验一次。
(7)液位计:每年至少检验一次。
来源:特种设备小百科
6. 高低压配电柜使用年限
按照国家标准,配电室的高低压设备使用寿命为20年,但这是在日常维护保养齐全还有用电设备不超载超负荷使用的情况下。如果设备工作环境恶劣,缺乏保养检修,设备的绝缘件会加快老化,达不到使用年限,有可能10年就要换了,设备是否需要更换,具体还要做相应的试验。
对于设备的保养维护,电气产品最怕这几点:1,水或者湿气。2,40℃以上高温。3,粉尘。最重要的还是要让专业的人员定期检查。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