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kv变电站无功补偿装置(10kv线路无功补偿装置)

134 2023-01-18 02:27

1. 10kv线路无功补偿装置

电力无功补偿装置的常见故障

1、过电压

过电压对电力电容器的危害极大。电力电容器的寿命与过电压的时间、过电压的幅值、过电压的次数有密切的关系。特别是长时间过电压,会使电力电容器发热,从而加速绝缘老化。

因此,当电网电压超过电力电容器额定电压1.1倍时,应将其退出运行。

2、过电流

当电容器电流超过1.3倍额定电流或三相不平衡电流超过5%时,应将其退出运行。因为电流过大,将造成电容器的烧坏事故。

2. 10kv无功补偿装置组成

主要是通过与10kv侧进行无功补偿互补。

3. 10kv无功自动补偿装置

变压器负载率大于60%,功率因数考核标准为0.9时,无功补偿在0.86~0.95间波动属正常范围。月平均功率因数低于该值罚款,高于该值奖励。计算公式:有功电度+变损有功电度/根号(有功电度+变损有功电度)平方+(无功电度+变损无功电度)平方

配电网无功补偿的主要方式有五种:变电站补偿、配电线路补偿、随机补偿、随器补偿、跟踪补偿。

意义

⑴ 补偿无功功率,可以增加电网中有功功率的比例常数。

⑵ 减少发、供电设备的设计容量,减少投资,例如当功率因数cosΦ=0.8增加到cosΦ=0.95时,装1Kvar电容器可节省设备容量0.52KW;反之,增加0.52KW对原有设备而言,相当于增大了发、供电设备容量。因此,对新建、改建工程,应充分考虑无功补偿,便可以减少设计容量,从而减少投资。

⑶ 降低线损,由公式ΔΡ%=(1-cosθ/cosΦ)×100%得出其中cosΦ为补偿后的功率因数,cosθ为补偿前的功率因数则:

cosΦ>cosθ,所以提高功率因数后,线损率也下降了,减少设计容量、减少投资,增加电网中有功功率的输送比例,以及降低线损都直接决定和影响着供电企业的经济效益。所以,功率因数是考核经济效益的重要指标,规划、实施无功补偿势在必行。

电网中常用的无功补偿方式包括:

① 集中补偿:在高低压配电线路中安装并联电容器组;

② 分组补偿:在配电变压器低压侧和用户车间配电屏安装并联补偿电容器;

③ 单台电动机就地补偿:在单台电动机处安装并联电容器等。

加装无功补偿设备,不仅可使功率消耗小,功率因数提高,还可以充分挖掘设备输送功率的潜力。

确定无功补偿容量时,应注意以下两点:

① 在轻负荷时要避免过补偿,倒送无功造成功率损耗增加,也是不经济的。

② 功率因数越高,每千伏补偿容量减少损耗的作用将变小,通常情况下,将功率因数提高到0.95就是合理补偿。

4. 10千伏线路无功补偿装置

停电顺序为,先把转换开关打到就地,这时转动另一个转换开关或按钮(绿色)至分位,分闸(是香成功看开关柜上面的指示灯,是否由红色变成绿色),用摇把摇出手车,是否到位看开关柜上的指示灯,合上接地刀闸,必要时关倒一次回路的漏电保护器,在转换开关的操作把手处挂禁止合闸,有人工作标示牌,向调度或运行人员汇报。

线路送电时,先投入操作电源和保护,液压机构投入油泵电机电源且压力升至正常值,小车开关在推至运行位置前要插上二次插头,如果送电线路存在故障,保护动作切除故障,若未投入操作电源和保护,只能由上一级的保护动作切除故障,致使母线停电,所带负荷全部被迫停电

5. 10kV线路无功补偿

变电站的主控室监控电脑后台上常常出现无功功率为负数,这是因为电容无功功率补偿过多,相当于向系统输出无功功率。

变电站的线路设备有很多感性设备,它们要消耗大量无功功率,为了提高用电设备的功率因数,就投运电容无功补偿,无功功率补偿过大称为过补偿,属于一种不正常状态。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相关评论
我要评论
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