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kv无功补偿装置(6kv无功补偿装置)

鑫锐电气 2023-01-29 05:24 编辑:admin 293阅读

1. 6kv无功补偿装置

6kva ups多少千瓦,物理上不能准确回复,因为缺少功率因素。

物理中,该问题涉及到了KVA 和KW的只是,这里简单说明下:KVA一般只总功率,计算为(电压 * 电流) /1000,包含了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题中所问的千瓦KW,一般是指有功功率,所以在明确知道功率因素这个系数的话,KW = KVA * 功率因素。若问题中功率因素为0.85,则6kva ups为5.1卡瓦ups。

这样的解释您可以理解吗?如果还是不清楚,可以留下评论我再说明一下。

希望我的回复能帮到您。

2. 35千伏无功补偿装置

不需要。

10kV作为高压侧是没有变电站的,最多是配电室。

10kV线路的电源侧变电站,如110kV或35kV变电站,在其低压侧母线上一般有装设电容器组作为无功补偿。

部分变电站还有安装接地变和消弧线圈。

可以这么说,电网中装设无功补偿装置的主要目的就是提高电压质量,毕竟现在用户对于电压质量的要求也比较高。

那么作为用户来说,除非是自身的负荷特点导致功率因数降低,而电源侧也无法提供高质量的电压,那么可以考虑加装。其实对于电力系统而言,用户自行加装无功补偿装置对整个电网是有好处的。

楼主主要应考虑两个方面:一是负荷特点有无必要加装,二是加装的性价比是否合适。

建议先找供电部门要求提高电压质量,然后再考虑自行投资。

3. 10kv无功补偿装置

如果线路最大负荷月的平均有功功率为Pav,补偿前的功率因数为COSφ1,补偿后的功率因数为COSφ2,则补偿容量可用下式计算

Qc=Pav((1/COSφ1-1)开方-1/COSφ2-1)开方)

Qc所需补偿容量,kvar

Pav最大负荷日平均有功功率,kw

补偿容量计算的方法有很多,我说的只是其中一种

补偿容量计算考虑的因素有很多,无功补偿计算还涉及到无功潮流计算,虽说有些困难,不过计算精确更科学性

4. 电力无功补偿装置

无功补偿装置的容量是指SVG能发出的最大无功。SVG即静止无功发生器,通过改变和调节电流的相位,来达到补偿的效果。它能够发生感性无功也能发生容性无功,单位是Mvar或Kvar,一般把SVG的容量表示为±Mvar。

无功补偿,全称无功功率补偿,是一种在电力供电系统中起提高电网的功率因数的作用,降低供电变压器及输送线路的损耗,提高供电效率,改善供电环境的技术。

5. 10kv无功补偿装置生产厂家

无功补偿可以分为高压无功补偿和低压无功补偿。无功补偿的特性就是只补前面的,所以在高压处装无功补偿装置一是价位高,二是补偿效果不明显。推荐使用低压无功补偿装置。低压无功补偿的方式可分为集中补偿和就地补偿。无功补偿的装置可分为静态、动态。

6. 无功功率就地补偿装置

变压器负载率大于60%,功率因数考核标准为0.9时,无功补偿在0.86~0.95间波动属正常范围。

月平均功率因数低于该值罚款,高于该值奖励。

计算公式:有功电度+变损有功电度/根号(有功电度+变损有功电度)平方+(无功电度+变损无功电度)平方配电网无功补偿的主要方式有五种:变电站补偿、配电线路补偿、随机补偿、随器补偿、跟踪补偿。意义⑴ 补偿无功功率,可以增加电网中有功功率的比例常数。

⑵ 减少发、供电设备的设计容量,减少投资,例如当功率因数cosΦ=0.8增加到cosΦ=0.95时,装1Kvar电容器可节省设备容量0.52KW;反之,增加0.52KW对原有设备而言,相当于增大了发、供电设备容量。

因此,对新建、改建工程,应充分考虑无功补偿,便可以减少设计容量,从而减少投资。⑶ 降低线损,由公式ΔΡ%=(1-cosθ/cosΦ)×100%得出其中cosΦ为补偿后的功率因数,cosθ为补偿前的功率因数则:cosΦ>cosθ,所以提高功率因数后,线损率也下降了,减少设计容量、减少投资,增加电网中有功功率的输送比例,以及降低线损都直接决定和影响着供电企业的经济效益。

所以,功率因数是考核经济效益的重要指标,规划、实施无功补偿势在必行。电网中常用的无功补偿方式包括:

① 集中补偿:在高低压配电线路中安装并联电容器组;

② 分组补偿:在配电变压器低压侧和用户车间配电屏安装并联补偿电容器;

③ 单台电动机就地补偿:在单台电动机处安装并联电容器等。

加装无功补偿设备,不仅可使功率消耗小,功率因数提高,还可以充分挖掘设备输送功率的潜力。确定无功补偿容量时,应注意以下两点:

① 在轻负荷时要避免过补偿,倒送无功造成功率损耗增加,也是不经济的。

② 功率因数越高,每千伏补偿容量减少损耗的作用将变小,通常情况下,将功率因数提高到0.95就是合理补偿。

扩展资料:低损耗变压器铁芯损耗的控制变压器损耗中的空载损耗,即铁损,主要发生在变压器铁芯叠片内,主要是因交变的磁力线通过铁芯产生磁滞及涡流而带来的损耗。

最早用于变压器铁芯的材料是易于磁化和退磁的软熟铁,为了克服磁回路中由周期性磁化所产生的磁阻损失和铁芯由于受交变磁通切割而产生的涡流,变压器铁芯是由铁线束制成,而不是由整块铁构成。

1900年左右,经研究发现铁中加入少量的硅或铝可大大降低磁路损耗,增大导磁率,且使电阻率增大,涡流损耗降低。

经多次改进,用0.35mm厚的硅钢片来代替铁线制作变压器铁芯。

1903来世界各国都在积极研究生产节能材料,变压器的铁芯材料已发展到最新的节能材料——非晶态磁性材料如2605S2,非晶合金铁芯变压器便应运而生。

使用2605S2制作的变压器,其铁损仅为硅钢变压器的1/5,铁损大幅度降低。变压器系列的节能效果上述非晶合金铁芯变压器,具有低噪音、低损耗等特点,其空载损耗仅为常规产品的1/5,且全密封免维护,运行费用极低。

我国S7系列变压器是1980年后推出的变压器,其效率较SJ、SJL、SL、SL1系列的变压器高,其负载损耗也较高。80年代中期又设计生产出S9系列变压器,其价格较S7系列平均高出20%,空载损耗较S7系列平均降低8%,负载损耗平均降低24%,并且国家已明令在1998年底前淘汰S7、SL7系列,推广应用S9系列。

S11是推广应用的低损耗变压器。S11型变压器卷铁心改变了传统的叠片式铁心结构。硅钢片连续卷制,铁心无接缝,大大减少了磁阻,空载电流减少了60~80,提高了功率因数,降低了电网线损,改善了电网的供电品质。

连续卷绕充分利用了硅钢片的取向性,空载损耗降低20~35。运行时的噪音水平降低到30~45dB,保护了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