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电站的综合自动化系统(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

鑫锐电气 2023-01-16 22:30 编辑:admin 111阅读

1.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组成

变电站自动化系统是以计算机技术为核心,将变电站的保护、仪表、中央信号、远动装置等二次设备管理的系统和功能重新分解、组合、互联、计算机化而形成,通过各设备间相互信息交换、数据共享,完成对变电站的运行监视和控制。

2.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结构

变电站自动化监控系统的结构组成分类有很多种,一般来说比较常用的分法是把它分成这几个部分组成:

1.间隔层:就是在现场运行的那些设备的数据采集,保护和控制装置。比如:综保继电器,保护控制柜,多功能电表啊等等。他们是和一次设备联系最紧密的部门,实际的数据采集,设备控制都是由它们来完成。

2.通信层:间隔层和站控层(见如下)的数据需要通过一些通讯电缆/光缆进行传输,中间还得有一些通信设备比如通信管理机,交换机之类的,用来负责数据的分发和传输,以及原始数据的存储等等。

3.站控层:其实我们通常所说的后台了,包括电脑,打印机监控屏幕等等。在这一层要对搜集上来的数据进行一些应用开发,以便显示在终端屏幕上;一些遥控指令也从这一层发出去,通过通信层最后送到间隔层去执行。

哪些部分是核心,就看你怎么理解了。我认为以上这三个部分都很重要,缺一不可。就好像站控层是大脑,通信层是组成身体的神经,心脏和血液和骨骼和肌肉;而间隔层是我们的神经末梢和手脚。

3.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组成结构

变电站有这几部分组成和发挥作用

1、一次设备。主要包括变压器、高压断路器、隔离开关、母线、避雷器、电容器、电抗器等。一次设备的作用是直接生产、输送、分配和使用电能。

2、二次设备。它主要由包括继电保护装置、自动装置、测控装置(电流互感器、电压互感器)、计量装置、自动化系统以及为二次设备提供电源的直流设备。变电站的二次设备的作用是指对一次设备和系统的运行工况进行测量、监视、控制和保护的设备。

变电站的工作原理

变压器是变电站的主要设备,分为双绕组变压器、三绕组变压器和自耦变压器(即高、低压每相共用一个绕组,从高压绕组中间抽出一个头作为低压绕组的出线的变压器。电压高低与绕组匝数成正比,电流则与绕组匝数成反比。

互感器。电压互感器和电流互感器的工作原理与变压器相似,它们把高电压设备和母线的运行电压、大电流即设备和母线的负荷或短路电流按规定比例变成测量仪表、继电保护及控制设备的低电压和小电流。

4.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组成有哪些

综合自动化系统涵盖的范围较广,是指:通过执行规定功能来实现某一给定目标的一些相互关联单元的组合。

综合自动化系统是利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现代电子技术、通信技术和信息处理技术等实现对变电站二次设备(包括继电保护、控制、测量、信号、故障录波、自动装置及远动装置等)的功能进行重新组合、优化设计,对变电站全部设备的运行情况执行监视、测量、控制和协调的一种综合性的自动化系统。

5.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的基本结构

电力自动化包含发电自动化和电网自动化两大部分。发电自动化主要有火电厂自动化、水电站自动化、新能源电站自动化等,电网自动化包括变电站自动化、配用电自动化以及调度自动化。

电力自动化是现代信息技术之中综合性的科技,其主要将信息技术、控制技术、电子力学以及互联网技术等诸多的学科实现有效的融合,自动化水平对电力发展水平有着最为直接的影响。

6.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基本概念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核心是自动监控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