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电气安全隐患
1、家中电线有无老化、破损现象。
2、电气线路有无超负荷使用情况。
3、电气线路上的插头、插座是否牢靠。
4、家中所用保险丝是否有洞、铁丝代替现象。
5、是否按使用说明书正确使用家用电器。
6、家用电器出现故障后是否仍带病工作。
7、照明灯具是否离可燃物太近。
8、楼梯、走道、阳台是否存放易燃、可燃物。
9、家中是否存放超过0.5公斤的汽油、酒精、香蕉水等易燃易爆物品。在使用汽油、香蕉水时是否远离明火、通风良好。
10、是否在家从事易燃易爆物品生产、加工、经营活动。
11、易燃物品是否远离火炉、燃气炉灶。
12、炉灰在倾倒之前是否完全熄灭。
13、是否用汽油等易燃液体帮助生火。
14、炉火与燃气炉灶是否同室使用。
15、燃气管道安装是否牢固、软管是否老化。燃气管道、阀门处是否漏气。燃气炉灶处是否通风良好。
16、家庭装修材料是否大多使用难燃、不燃材料。
17、您家中的废纸、书报是否经常清理。
18、火柴、打火机等物品是否放在儿童不易取到的地方。
19、在每日就寝前或离开住所前,是否拔掉电源开关,是否熄灭香烛等明火,是否关掉燃气炉灶的气源开关等等。
20、家中是否配置了简易灭火器具。是否制定了火灾逃生预案。
二、电气安全隐患有哪些
隐患:
1 电气设备绝缘损坏会造成系统跳闸或接触触电事故。
2 控制点的损坏会造成设备损坏(小车出轨,吊钩冲顶,水泵干抽等)。
3 供电相序搞错会造成控制系统混乱,造成设备损坏。
预防:
1、检查电气绝缘设备。
2、检查控制点。
3、检查相序。
三、电气安全隐患排查内容
安全隐患排查的内容有哪些
1、事故隐患分类:包括特别重大事故、重大事故、较大事故、一般事故
2、排查:隐患的排查,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各分厂(车间)、处室应对各自管辖区域内按照公司《安全检查制度》中规定时间、内容和频次对隐患进行排查,及时收集、查找并上报发现的事故隐患,积极采取措施对隐患进行整改。
3、报告:隐患的报告,发现隐患一般采用逐级报告的方法,即员工报各部门、车间领导或安技员,各部门、车间报安督办,安督办对各类隐患进行登记分类。
四、电气安全隐患及预防措施
1. 机器设备安全隐患:机器设备操作不当、设备老化、设备维护不当等都可能引起设备故障和安全事故。预防措施包括:设备定期维护保养,设备操作培训,设备使用前检查等。
2. 火灾安全隐患:车间内常常存在着易燃物品、电器设备等,容易引起火灾。预防措施包括:加强消防设备的配置,定期对车间进行消防演习,严格禁止吸烟等。
3. 人员安全隐患:车间内可能存在着人员违规行为、人员操作不当等情况,容易引起安全事故。预防措施包括:加强安全培训,制定安全操作规程,定期对人员进行安全知识考核等。
4. 环境安全隐患:车间内可能存在着噪声、粉尘、有害气体等环境安全隐患,容易影响员工的身体健康。预防措施包括:加强车间环境监测,设立防护设施,进行环境治理等。
总之,车间安全是企业生产和员工健康的重要保障,需要加强安全意识,制定和执行安全规程和制度,加强安全管理和监管,确保车间安全生产。
五、电气安全隐患300条
你好,电气安全隐患如下:
(1)温度过热,造成严重火灾隐患。公众聚集场所严重的电气火灾隐患就是电气设备、线路的温度过热。
(2)电气设备安装不规范,导致电气设备故障。电气设备安装不规范所导致的电气故障也是引起火灾隐患的重要原因,像电源线接头外露现象,电气线路敷设保护措施不到位,移动插座问题,接线端子导线压接不规范,电气设备保护装置不全等。
(3)电气设备与可燃物未采取有效隔离措施,加大火灾危险性。具体表现在:一是有些电气设备外壳采取可燃材料。配电箱箱体材料采用木质结构的现象普遍,另外有的电缆沟盖也采用木质结构。二是有些电气设备直接安装在可燃构件上,常见的是空气开关、漏电断路器、灯具变压器、日光灯镇流器、灯具控制开关、电源插座直接安装、放置在木板上。三是管理措施不到位。有的仓库灯具垂直下方堆放可燃物;有的发电机与明火锅炉及其他可燃物同置一室。另外,电源线敷设在可燃地毯下无保护的问题也比较严重。
六、身边可能发生的电气安全隐患
一、 机械修理工作业过程中存在的危险因素 1、 烫伤 2、 机械伤害 3、 压伤 4、 高处坠落、 坠物 5、 油料妨害 二、 机械修理工作业过程中的安全防护措施 1、 机械修理工必须掌握本岗位操作技能, 熟悉安全作业规范。 2、 机械修理工作业人员, 在作业时, 必须穿戴与工作相应的劳动防护用品。 3、 机械修理工严禁酒后作业、 疲劳作业。 4、 机械修理工严禁不听指挥、 冒险作业、 违规作业。 5、 机械维修上下同时作业时, 必须由专人指挥, 协调作业。 6、 对电动设备的机械故障进行维修时, 必须切断电源, 并派专人看守。 7、 机械的电气故障, 必须由专业电工处理。 8、 对于运转过热的机械进行维修时, 必须待机械冷却后方可拆卸部件和放油、 水等。 9、 拆卸机体时, 必须检查支撑点是否安全可靠。 10、 在吊装作业前, 必须检查吊绳是否超负荷和是否挂好, 吊装部件上是否有容易掉下的工具或部件。 11、 在机械下方作业, 必须防止机械上方拆卸后临时存放的零件或使用的工具掉下伤人。 12、 在机械上方作业, 必须穿软底防滑鞋防止在机械上滑倒。 在高于 2 米的机械设备上作业, 如没有护栏应系安全带。 13 多人操作的工作台, 中间应设防护网, 对面方向朝着时应错开。 14、 清洗用油、 润滑油脂及废油渣及废油、 绵纱不得随地乱丢, 必须在指定地点存放。 15、 扁铲、 冲子等尾部不准淬火; 出现卷边裂纹时应及时处理; 剔铲工件时应防止铁屑飞溅伤人;活动板手不准反向使用; 打大锤不准戴手套; 大锤甩转方向不准有人。 16、 用台钳夹工作, 应夹紧夹牢, 所夹工件不得超出钳口最大行程三分之二。 机械解体要用支架,架稳垫实, 有回转机构的要卡牢。 17、 修理机械应选择平坦坚实地点, 支撑牢固。 使用千斤顶时, 须用直立垫稳。 18、 不准在发动着的车辆下面操作。 架空试车, 不准在车辆下面工作或检查, 不准在车辆前方站立。 19、 检修机械前必须先切断电源, 锁好开关箱, 应挂有“正在修理, 禁止合闸开动” 标志。 非检修人员, 一律不准发动或转动。 检修时, 不准将手伸进齿轮箱或用手指找正对孔。 20、 严禁未拉闸断电, 擅自检修机械设备或机具。 21、 设备检修后应先接零接地, 后接电源, 未接零接地前, 禁止送电试机。 22 试车时应随时注意各种仪表、 声响等, 发现不正常情况, 应立即停车 23、 根据施工环境、 施工现场的情况不同, 其他安全防范措施。 三、 事故应急措施 1、 当出现异常情况或事故发生时, 危险区域内的作业人员要紧急撤离, 应立即向安全管理人员或现场管理人员报告, 并履行紧急救援。 2、 发生事故后, 首先确定有无再次发生事故的危险。 危险排除后, 本着“以人为本” 的思想, 全力抢险。 现场情况允许时, 应当做好现场救助。 3、 根据情况及时拨打 120 急救电话。 如条件方便可直接用车送医院抢救、 治疗。 4、 根据情况对受伤、 昏迷人员可采取人工呼吸或进行止血包扎以待专业医生救治。 5、 配合相关部门执行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6、 根据施工环境、 施工现场的不同情况, 制定其他相应的事故应急措施。
七、电气安全隐患辨识培训视频
1 危险、有害因素识别应遵循的原则
1、科学性;2、系统性;3、全面性;4、预测性。
2 危险、有害因素识别应注意的问题
1、为了有序、方便地进行分析,防止遗漏,宜按厂址、平面布局、建筑物、物质、生产工艺及设备、辅助生产设施(包括公用工程)、作业环境等几个方面,分别分析其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列表登记,综合归纳。
2、对导致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诱导原因进行重点分析,从而为确定评价目标、评价重点、划分评价单元、选择评价方法和采取控制措施计划提供。
3、对重大危险、有害因素,不仅要分析正常生产、运输、操作时的危险、有害因素,更重要的是分析设备、装置破坏及操作失误可能产生严重后果的危险、危害因素
八、电气安全隐患类型
Vcc和Vdd是器件的电源端。
Vcc是双极器件的正,Vdd多半是单级器件的正。下标可以理解为NPN晶体管的集电极C,和场效应管的漏极D。同样你可在电路图中看见Vee和Vss,含义一样。因为主流芯片结构是硅NPN,所以Vcc通常是正。如果用PNP结构,Vcc就为负了。建议选用芯片时一定要看清电气参数。
九、电气安全隐患的整改措施
电气存在的安全隐患和整改措施如下:
1、温度过热,造成严重火灾隐患。公众聚集场所严重的电气火灾隐患就是电气设备、线路的温度过热。
2、电气设备安装不规范,导致电气设备故障。电气设备安装不规范所导致的电气故障也是引起火灾隐患的重要原因,像电源线接头外露现象,电气线路敷设保护措施不到位,移动插座问题,接线端子导线压接不规范,电气设备保护装置不全等。
3、电气设备与可燃物未采取有效隔离措施,加大火灾危险性。具体表现在:一是有些电气设备外壳采取可燃材料。配电箱箱体材料采用木质结构的现象普遍,另外有的电缆沟盖也采用木质结构。二是有些电气设备直接安装在可燃构件上,常见的是空气开关、漏电断路器、灯具变压器、日光灯镇流器、灯具控制开关、电源插座直接安装、放置在木板上。三是管理措施不到位。有的仓库灯具垂直下方堆放可燃物;有的发电机与明火锅炉及其他可燃物同置一室。另外,电源线敷设在可燃地毯下无保护的问题也比较严重。
4、电气线路及设备施工不同程度存在火灾隐患,主要问题是应急照明灯电源线穿过吊顶处以及穿过可燃装饰夹层未采取保护措施。
十、电气安全隐患图片
1 电气设备绝缘损坏会造成系统跳闸或接触触电事故
2 控制点的损坏会造成设备损坏(小车出轨,吊钩冲顶,水泵干抽等)
3 供电相序搞错会造成控制系统混乱,造成设备损坏
十一、电气安全隐患排查记录表
安全隐患排查记录首先填写检查单位和检查人,被检查单位和具体项目,三是检查时间。下面是最主要的检查什么,分为安全管理方面,现场方面,机械设备方面等都存在哪些安全隐患及分析产生的后果。
最后设定整改时间,整改负责人及整改复查结果等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