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内阻越大越好还是越小好?
内阻是越小越好。
电池的内阻是指电池在工作时,电流流过电池内部所受到的阻力,一般分为交流内阻和直流内阻,由于充电电池内阻很小,测直流内阻时由于电极容量极化,产生极化内阻,故无法测出其真实值,而测其交流内阻可免除极化内阻的影响,得出真实的内值。
交流内阻测试方法为:利用电池等效于一个有源电阻的特点,给电池一个1KHz,50mA的恒定电流,对其电压采样整流滤波等一系列处理从而精确地测量其阻值。
二、电瓶内阻越大越好还是越小越好?
电瓶的内阻大小是一个相对复杂的问题,不是简单的越大越好或越小越好。一般来说,内阻较小的电瓶会有更好的性能和更长的寿命,因为内阻越小,电瓶就能更好地承受负载和充电,并能更快地释放电能。
然而,过于小的内阻也可能导致电瓶过于容易产生电流和发热,从而导致过早的损坏。此外,内阻与电瓶的构造、材料、工艺等因素有关,不同的电瓶有不同的内阻标准和适用范围,因此选择合适的电瓶和适当的使用方式是很重要的。如果您担心电瓶的内阻问题,建议咨询专业人士的意见。
三、电脑电源功率是越大越好吗?
电脑电源功率是越大越好吗?
不是
如何选择最合适额定功率的电源首先要看电脑的实际功耗,这里的实际功耗主要看两个
什么都不干和运行3A大作
通常来讲,最低功耗就是我们电脑什么都不干,就放那让他运行,这时候整机的负载最低
高负载通常则是你运行3A大作或者在做渲染时的整机功耗
所以电源的选择要满足高负载的功耗,同时还要有溢出,这个溢出的值在多少我们放到后面讲
那如何计算整机功耗呢?
实际上我们在购买笔记本的时候,特别是游戏本,经常能看到着重介绍“140W 3060”或者“45W的12500H”
可见电脑整机(台机或笔记本)的主要功耗来源是CPU+GPU,我们通常将两者的TDP(最大散热设计功耗)相加得到的就是这台整机的负载功耗数值
(可能有人会说水冷机箱还要算水泵,风扇,RGB灯带等等,可以看文末)
到这里匹配就完成了第一步——计算出整机的负载功耗
第二步就是看电源了
按照整机功耗来选择电源的时候我们不光要看电源的额定功率,还需要看电源的转化效率,通常我们在买电源的时候,购买页面都会有电源的转换效率示意图
我们以长城巨龙1250W这种较高功率的电源来看
你会发现电源的转化效率也是呈曲线的,对应的电源输出功率在额定输出的25%处开始上升,50%后开始下降,由此可见我们要做的就是让整机的负载功耗,也位于该电源的最佳使用率的曲线内
也就是这款长城巨龙1250W的大功率电源在使用率45%的时候电能利用率是最高的,而100%时利用率只有87%
如果我们的整机“功耗峰值200w”,电源只需要输出16%,对应转化效率在开始上升的25%这个数值以下,显然就发挥不出这个电源最优秀的性能即整机负载不在电源最佳使用率曲线内
图中3款电源,分别为全汉500W,长城矿龙1250W,全汉MS600W,正好找齐了三种规格的电源还有一种1u电源就不做案例了(实际是我真没有)
可以注意到,三款电源都标注了+3.3V和+5V的总功率
前面我们说到CPU+GPU的TDP来计算整机功耗,而电源参数表上的+12V恰恰是给这俩用电大户使用的,当然还有主板供电,而+3.3V和+5V则是给其他的外接设备供电,比如文前说的水泵,RGB灯带,硬盘供电,风扇等等
因此一个电源的+12V占额定功率的比值多少,也是我们挑选电源的重要指标
三款电源的+12V占比分别为:
长城矿龙1250W:+12V占比=86.4%
全汉500W: +12V占比=79.4%
全汉MS600W: +12V占比=86.7%
不难发现,一款电源的+12V输出功率通常占该电源额定功率的80%-85%
所以得出结论:
电源额定功率*45%≤整机功耗≤电源额定功率*80%
当然后面的百分比则要看上文说过的电源最佳使用率曲线,和电源的+12V功率占比
举例:
整机功耗=400W,则需要选购最低400W/0.8(+12V极限)=500W,最优400W/0.45(电源最佳使用曲线最高值)=800W 的电源,当然500-800W以内的电源都是可以使用的~
以上
四、电压表内阻为什么越大越好?
在测量电压时应力求电压表的接入不致因其本身的功率损耗,严重影响到被测电路的电压,电压表本身损耗功率以U平方除R表示,U是被测电压,R是电压表內阻,为了减小仪表本身损耗,电压表内阻应该越大越好。而且內阻越大误差越小。也就是准确度越高。
五、电阻的内阻和电压表的内阻是越大越好还是越小越好?
对于电压表的内阻来说,电压表内阻越大越好,理想电压表的内阻是无穷大,相当于开路,这样测量时就没有电流流过电压表。
对于电流表的内阻来说,电流表内阻越小越好,理想电流表的内阻是0Ω,相当于短路,这样测量时电流表两端就没有电压。
六、电源选择功率越大越好?
不是越大越好。
功率越高的电源对厂商的设计和制造水平要求就越高,因为电源的尺寸基本上是固定的,要做出功率更大的电源就要更高效地利用有限的内部空间。
电源的功率有两个概念需要分清,即额定功率及最大功率。额定功率是电源能够长时间稳定输出的功率,电源在这一功率下可以保持持续稳定的输。
一些电源厂商为了误导消费者在电源上标注了最大功率,这指的是电源在很短时间内可以输出的峰值功率,电源在这一功率下是不能保持长时间稳定的。
七、电源功率是否越大越好?
不是因为电压越高,电源的功率越大,会使电源电压过高,电源电压过高,会损坏用电器,所以日常生活使用电源的时候一定要选择合理的功率电源
八、电压表的内阻是不是越大越好?
有这种说法,但不尽然!支持这种说法的主要依据是:被测物两端的电压等于流过该导体的电流在该导体电阻(阻抗)上的压降,其值:U=I*Z,若用电流表测试该导体两端电压,其电流表是与被测导体两端并联,而电流表是具有内阻的,即相当于一个内阻与被测物并联,此时会有电流流过电流表,即电流表的接入改变了原来的电路,因此会影响测量的准确性。但此电流与电流表的内阻成反比,即内阻越大,流过电流表内部的电流就越小,测量就越接近实际情况,当内阻为无穷大时即为实际情况。因此,用电流表测电压时使用内阻大的电流表,测量结果就越准确。但是,在工业现场应用中,考虑到以下因数,往往将电压表的内阻设计的较小(几kΩ至几百kΩ)。第一,实际测量中,误差是不可避免的,因此,只要影响在精度要求范围内,是允许的。第二,某些被测信号具有较大的驱动能力(电压源具有较小的内阻),测量仪表的内阻对其影响可以忽略,比如说电压互感器,其额定负荷为高达100VA的,而其额定电压为100V,也就是说,最佳准确度是在电压表的电流为1A时,此时,电压表内阻仅仅为100Ω!第三,电压表内阻较小有利于提高抗干扰能力。综上所述,一般实验室用的万用表适宜采用高输入阻抗,而工业现场的电压表适宜采用较低的输入阻抗。
九、电压表内阻是不是越大越好呢?
有这种说法,但不尽然!支持这种说法的主要依据是:
被测物两端的电压等于流过该导体的电流在该导体电阻(阻抗)上的压降,其值:U=I*Z,若用电流表测试该导体两端电压,其电流表是与被测导体两端并联,而电流表是具有内阻的,即相当于一个内阻与被测物并联,此时会有电流流过电流表,即电流表的接入改变了原来的电路,因此会影响测量的准确性.但此电流与电流表的内阻成反比,即内阻越大,流过电流表内部的电流就越小,测量就越接近实际情况,当内阻为无穷大时即为实际情况.因此,用电流表测电压时使用内阻大的电流表,测量结果就越准确.
但是,在工业现场应用中,考虑到以下因数,往往将电压表的内阻设计的较小(几kΩ至几百kΩ).
第一,实际测量中,误差是不可避免的,因此,只要影响在精度要求范围内,是允许的.
第二,某些被测信号具有较大的驱动能力(电压源具有较小的内阻),测量仪表的内阻对其影响可以忽略,比如说电压互感器,其额定负荷为高达100VA的,而其额定电压为100V,也就是说,最佳准确度是在电压表的电流为1A时,此时,电压表内阻仅仅为100Ω!
第三,电压表内阻较小有利于提高抗干扰能力.
综上所述,一般实验室用的万用表适宜采用高输入阻抗,而工业现场的电压表适宜采用较低的输入阻抗.
十、电源的功率越大越好吗?
不是的,一般选择电源为你的配置需要的功耗的150%为好简单的例子,比如CPU TDP为65W 主板为30W 显卡为95W 内存 硬盘为15W 光驱10W那么其峰值功耗为215W 电源就需要215*1.5=322W 也就是说这个配置选择 322W左右的电源为好。如果电源过大,那么很可能平时达不到50%的典型负载,就比较费电如果过小,电源电压变化频繁又容易烧坏硬件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