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源恒压芯片(恒压恒流芯片)

98 2023-01-22 23:53

1. 恒压恒流芯片

LED灯带品种五花八门,有高压、中压、低压,交流、直流多种,灯带内部一般仅仅靠限流电阻来保护LED芯片,很不可靠,当然最好用恒流的驱动器驱动灯带,但是很少有这种合适的驱动器,一般是采用具有稳压性能的开关电源驱动它们,LED对电源电压的变化非常敏感,微弱的电压变化会使电流带来很大变化,超过额定工作电流LED很易损坏。

所以要求电源稳压性能要好(以免造成电流的不稳定),更好的方法是将稳压电源的输出电压调低一些,使LED降容使用,即使电压的偶然冲击,也不会过流,对LED带来损坏,比如低压12V的可以调低到11.5V使用。这样会延长使用寿命。

2. 恒压恒流芯片原理

通过变阻器来控制电路电流大小

3. 恒压恒流芯片没有输入时输出加压会怎么样

恒流源在一定范围内是不受电源输入电压的影响的,但不是绝对的。恒流源的基本原理是通过对输出电流采样,反馈控制动态元件的电阻来调节输出电流,使整个输出回路保持恒定的电压/电阻比值,从而保持输出电流的稳定。当输入电源电压和负载电阻处在适当的范围内时,电源电压升高,恒流源动态元件的电阻也随之相应增大,电源电压降低,动态元件的电阻则随之相应减小,如果负载电阻减小,恒流源动态元件的电阻会随之增大,负载电阻增大时,动态元件的电阻则随之相应减小,当电源电压和负载电阻同时变化时,恒流源动态元件的电阻也会根据综合情况随之做出相应变化,总要使整个输出回路保持恒定的电压/电阻比值。而根据欧姆定律,回路电流=回路电压/回路电阻,回路电压/回路电阻不变,回路电流就不变。举例来说,某恒流源的输出电流设定为1A,负载电阻为5Ω,当输入电压为10V时,恒流源会自动调整动态元件的电阻为5Ω,这样回路电压/回路总电阻=10V/(5Ω+5Ω)=1A,当输入电压为8V时,恒流源会自动调整动态元件的电阻为3Ω,这样回路电压/回路总电阻=10V/(5Ω+3Ω)=1A,可是如果输入电压降低到4V,即使恒流源调整动态元件的电阻为0Ω,回路电阻仍然有5Ω,这样回路电压/回路总电阻=4V/(5Ω+0Ω)=0.8A,无论如何也不可能继续输出1A的恒定电流。

4. 恒压恒流电路

你这种恒压恒流源应该是属于应用范围最宽但最不好用的那种。

它的调整方法是给出(调出)一组电压、电流值,例如 30V 30mA ,这时如果负载的工作电流小于30mA,它就是一个稳压源,此时电流随负载而变化;如果负载的工作电流超过 30mA ,它就稳定输出 30mA ,此时电压随负载而变化。所以要做稳压源用时,就将电压调到需要值,电流调到最大; 而做恒流源用时则需要将电流调到需要值,将电压升高到合适的程度。

5. 恒压恒流模块

用Ⅰ9v笔记本适配器通过降压模块给12v汽车电瓶充电是不合适的,原因是适配器功率太小,输出电流大约是1安培左右。而汽车电瓶充电电流需5到l0安培,要想充满电需要几十个小时,显然是不合理的。但作为一种应急办法,解决汽车亏电发动不着时。应用此办法,,也可解决一时急需。

6. 恒压恒流芯片充电放电

因此,电流反馈起主导作用,这就是第一阶段限流,第一阶段里高稳压值并没有起到稳压作用,实际电压值随电池电压由低到高变动,随着充电时间增长,电池电压上升,充电电流逐渐减小,电流反馈的主导作用逐步让位于电压反馈;

这就进入了第二阶段,高恒压值阶段,这时充电器输出就是高恒压值,随着充电时间增长,充电电流逐渐减小,当充电电流小到设定的转折电流时,控制电路将电压反馈切换到低恒压值;

这就进入了第三阶段,低恒压阶段,俗称涓流阶段或“充满”,这时充电电流由于充电器输出电压由高恒压值变为低恒压值,充电电流从转折点流跳到更小。注意,充电电流大于转折点流时为高恒压值;充电电流小于转折点流时为低恒压值。

7. 恒压恒流芯片不恒流

充电器一般采用四段式充电,电瓶电量低时采用恒流充方式,即在恒定电流下充电,此时,控制电路消耗的电能与充电相比占比较小,当电压达到一定值时,转为恒压充电方式,随着电瓶电压的上升,充电电流逐步减少,直到充电电压与电瓶电压相当,此过程中,控制电路的消耗占比是逐渐变大的,所以,就有了四段式、五段式……,就是为了减少无谓的消耗,在恒压充电过程中,再进行恒流充(分段越多,效率越高,控制越复杂),当充电电压与电瓶电压相当时,进入所谓“涓流”充,此时的平衡电压一般设计在电瓶终止充电电压(电瓶额定电压的1.2倍)再加此电流下克服电瓶内阻产生压降的值(不同电瓶有不同内阻)。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相关评论
我要评论
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