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可控硅工作原理及作用
工作原理是 可控硅和其它半导体器件一样,有体积小、效率高、稳定性好、工作可靠等优点
主要作用是 使半导体技术从弱电领域进入了强电领域,成为工业、农业、交通运输、军事科研以至商业、民用电器等方面争相采用的元件。 目前可控硅在自动控制、机电应用、工业电气及家电等方面都有广泛的应用
1、我们可以把从阴极向上数的第一、二、三层看面是一只NPN型号晶体管,而二、三、四层组成另一只PNP型晶体管。其中第二、第三层为两管交迭共用。可画出图1的等效电路图。当在阳极和阴极之间加上一个正向电压E,又在控制极G和阴极C之间(相当BG2的基一射间)输入一个正的触发信号,BG2将产生基极电流Ib2,
2、经放大,BG2将有一个放大了β2 倍的集电极电流IC2 。因为BG2集电极与BG1基极相连,IC2又是BG1 的基极电流Ib1 。BG1又把Ib1(Ib2)放大了β1的集电极电流IC1送回BG2的基极放大。如此循环放大,直到BG1、BG2完全导通。事实上这一过程是“一触即发”的,对可控硅来说,触发信号加到控制极,可控硅立即导通。导通的时间主要决定于可控硅的性能。
3、可控硅一经触发导通后,由于循环反馈的原因,流入BG2基极的电流已不只是初始的Ib2 ,而是经过BG1、BG2放大后的电流(β1*β2*Ib2),这一电流远大于Ib2,足以保持BG2的持续导通。此时触发信号即使消失,可控硅仍保持导通状态,只有断开电源E或降低E的输出电压,使BG1、BG2 的集电极电流小于维持导通的最小值时,可控硅方可关断。
4、当然,如果E极性反接,BG1、BG2受到反向电压作用将处于截止状态。这时,即使输入触发信号,可控硅也不能工作。反过来,E接成正向,而触动发信号是负的,可控硅也不能导通。另外,如果不加触发信号,而正向阳极电压大到超过一定值时,可控硅也会导通,但已属于非正常工作情况了。
可控硅这种通过触发信号(小触发电流)来控制导通(可控硅中通过大电流)的可控特性,正是它区别于普通硅整流二极管的重要特征。
2. 可控硅接线实物图
应该叫螺栓式可控硅。
带螺栓端的是阳极,另一端有一根编的铜软线为阴极,另外一根细线为控制极。
用途不同接法也会不同。
等等。
3. 可控硅调压控制器
市面上成品可控硅调压开关,严格来说不能算“调压器”,就是因为它必须与负载连接起来后才能通过控制可控硅的触发开使负载到变化的电压,所以空载时“调压”不起作用。
至于想将它调低220V电压,接到50V电阻丝上,有一个办法:购买调光开关(注意问清楚是从暗到亮调节的一种),大体上可控硅调光开关是从暗到亮,也就是负载电压是从低到高调整的,这样可以将电阻丝上的电压慢慢加到50V,但是有可能现成的开关最低电压比要求高,那可以通过增加触发电阻值来调整。
如果使用的是风扇调速开关,那它正好相反,开关打开是最高电压,然后调整降低,这是因为电机防止电机欠压启动而设计的。
4. 可控硅控制电加热
可控硅控制器是电加热过程中根据工艺温度需要进行电功率调节控制的设备。被加热的介质温度通过温度传感器输入到调节仪表(PID温控仪)或PLC或DCS,经过PID运算或特点的温度算法后,输出控制信号(模拟量信号或总线信号)到电源调功器作为设定值进行调节,调功器根据设定值进行加热功率的调节,从而实现了温度的高低调节控制。
5. 可控硅图片及型号图片
参数如下,
KP5A800V螺旋式大功率可控硅晶闸管
产品属性
货号: JPEC -KP5A
型号 :KP5A800V
控制方式:相控
极数:三极
封装材料:金属封装
封装外形:螺旋形
关断速度:普通
散热功能:不带散热片
频率特性:低频
功率特性:大功率
额定正向平均电流:5
控制极触发电流:5-30
最大稳定工作电
6. 双向可控硅怎么测量好坏
BTBI6一800双向可控硅好坏可以用万用表R×100档测量,将红黑表笔分别测3个引脚的电阻,其中一次有一定阻值,然后调换表笔再测一次,也是其中一次有一定阻值,比较两次测量数据其中有一次较小,据此可判断该可控硅是好的。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