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直流稳压电源原理
1955年美国的科学家罗那(G.H.Royer)首先研制成功了利用磁芯的饱和来进行自激振荡的晶体管直流变换器。此后,利用这一技术的各种形式的精益求精直流变换器不断地被研制和涌现出来,从而取代了早期采用的寿命短、可靠性差、转换效率低的旋转和机械振子示换流设备。由于晶体管直流变换器中的功率晶体管工作在开关状态,所以由此而制成的稳压电源输出的组数多、极性可变、效率高、体积小、重量轻,因而当时被广泛地应用于航天及军事电子设备。由于那时的微电子设备及技术十分落后,不能制作出耐压高、开关速度较高、功率较大的晶体管,所以这个时期的直流变换器只能采用低电压输入,并且转换的速度也不能太高。
60年代,由于微电子技术的快速发展,高反压的晶体管出现了,从此直流变换器就可以直接由市电经整流、滤波后输入,不再需要工频变压器降压了,从而极大地扩大了它的应用范围,并在此基础上诞生了无工频降压变压器的开关电源。省掉了工频变压器,又使开关稳压电源的体积和重量大为减小,开关稳压电源才真正做到了效率高、体积小、重量轻。
70年代以后,与这种技术有关的高频,高反压的功率晶体管、高频电容、开关二极管、开关变压器的铁芯等元件也不断地研制和生产出来,使无工频变压器开关稳压电源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并且被广泛地应用于电子计算机、通信、航天、彩色电视机等领域,从而使无工频变压器开关稳压电源成为各种电源的佼佼者。
2. 大功率直流稳压电源
有两种,就是三端稳压器和两端稳压管。三端增压器串连在供电回路的前端,调节端连接比较电路,两端稳压管并联在电源前端。
3. 直流可调稳压电源
可调直流稳压电源的电压调整是调整取样电路的电位器来实现的。而电流是负载大小决定。不必在电源内部调整。
4. 直流稳压电源的作用
直流稳压电源主要由四部分组成:电源变压器、整流电路、滤波电路和稳压电路。
1、电源变压器 电源变压器是一种软磁电磁元件,功能是功率传送、电压变换和绝缘隔离,在电源技术中和电力电子技术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2、整流电路 “整流电路”(recTIfying circuit)是把交流电能转换为直流电能的电路。大多数整流电路由变压器、整流主电路和滤波器等组成。它在直流电动机的调速、发电机的励磁调节、电解、电镀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3、滤波电路 滤波电路常用于滤去整流输出电压中的纹波,一般由电抗元件组成,如在负载电阻两端并联电容器C,或与负载串联电感器L,以及由电容,电感组成而成的各种复式滤波电路。
4、稳压电路 稳压电路是指在输入电压、负载、环境温度、电路参数等发生变化时仍能保持输出电压恒定的电路。这种电路能提供稳定的直流电源,广为各种电子设备所采用。
5. 稳压直流电源
因为电流过高,产生过载的现象,直流稳压电源,开机就烧保险,是因为有漏电短路现象的产生,所以导致电流过高,保险丝烧毁的现象
6. 直流高压电源
功放板的输出端一般都是直接接扬声器,静态时,功放电路输出端的电压一般为0V,若出现较高的直流电压,一般是功率输出级的三极管损坏或输出耦合电容损坏所致。下面我们以分立元件功放电路为例,介绍一下功放板输出端为何会带有直流高压?上图是一个采用三极管分立元件构成的OCL功放电路。其交流放大倍数主要由电阻R5和R6决定,由于电容C2的存在,该功放电路的直流放大倍数为1,故静态时功放输出端与地之间的直流电压为0,扬声器两端不会有直流电压。
对于OCL功放板,若静态时输出端的直流电压很高,接近电源电压,一般是功率输出级的三极管击穿损坏所致。譬如上图中三极管BG4或BG6击穿损坏,功放输出端电压Uo可接近正电源电压;若是三极管BG5或BG7击穿损坏,此时Uo可接近负电源电压。
判断功放管是否击穿损坏,可以将功放管从电路板上拆下,然后用万用表电阻档测量功放管c-e两极之间的电阻,正常的管子,其c-e两极之间的电阻为∞,若管子c-e两极之间击穿,管子的电阻一般在数十Ω以下。上图是一个简单的OTL功放电路,对于这种功放板,由于电路输出端都带有输出耦合电容C3,静态时扬声器两端的直流电压为0。若输出端(扬声器两端)有较高的直流电压,一般是C3严重漏电所致,若C3击穿损坏,则输出端电压等于A点电压,该电压约为½Vcc。
判断耦合电容C3是否损坏,可以用万用表电阻档测量其阻值,若测得该电容的直流电阻很小,说明其已击穿损坏。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