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于51单片机步进电机的控制及细分驱动电路?
驱动电路有lm2003或者l293等,种类很多,具体驱动主要是以节拍时序来清进行
二、基于单片机数字电能表的设计的主要任务?
通过电流电压计算出功率并显示出来。
三、51系列单片机怎样才能提供直流稳压电源的基准电压?
单片机是可以提供基准电压的,一般单片机端口电压5V,你可以设对其定义输出高低值,用按键控制给与不给
四、基于单片机的超声波测距系统的答辩有什么问题?
测速的原理、软件是怎么换算出距离的、测量范围和精读、功耗、系统供电稳压、具体电路的各原件大小选择及功能
五、基于LM137、LM337、UA741的可调稳压电源电路问题?
1.R9、R10是反馈取样电阻,图中标示的是对的!
2.4001仅最大1.5安,电流是偏小!可换成800系列!
3.C1、C2、C7、C8越大越好!有利于滤波及电流!
4.IC2一般是337,但该图为317反用!
5.C3、C4应为0.1微法!它们是滤高频尖波及防自激用的!
6.R7、R11是负载电阻!可以如图,也可在22-96K间选用!
7.LM337如图时无法搭配!因741为正电集成而337为负电输出!
8.其实,741部分可以省略!而IC2换成337系列即可。
六、谁有基于51单片机的步进电机C程序,可实现启动,停止,加减速,并显示等,找了半天没找到?
#include
unsigned char code F_Rotation[4]={0x08,0x10,0x20,0x40};//正转表格
unsigned char code B_Rotation[4]={0x40,0x20,0x10,0x08};//反转表格
void Delay(unsigned int i)//延时
{
while(--i);
}
main()
{
unsigned char i;
while(1)
{
for(i=0;i
{
P1=F_Rotation[i]; //输出对应的相 可以自行换成反转表格
Delay(500); //改变这个参数可以调整电机转速
}
}
}
七、直流稳压电源电路过流保护如何选择可控硅,电阻,电容的大小,规格的问题?
V2不是可控硅,普通NPN三极管而已。
这个电路过流保护原理是 负载电流增大,R5分压增大,V2基极电压增大,导致V2导通,拉低ADJ电压,从而让LM317T处于休眠或者关闭状态。
元器件选取如下:
V2选取其实没有特别需求,选低功率的NPN三极管即可,R1限制流过三极管的电流,要配合三极管C极和B级电流要求去计算,另外需要考虑ADJ输入的电流(看DATASHHET)。
R5是采样电阻,一般为功率较大的低阻值电阻(根据电压要求选取,这个电阻需根据保护电流确定一个分压 需在0.7)
R4 C4是RC滤波器,这2个参数需要互相调节,R4尽量选着大点,可选10K以上,但考虑基极电流不能太小,也不能太大。基极电阻可选K级别电阻,此2电阻的选择决定着基极电流的大小,IB*HEF>VOUT/R1,三极管才能导通。
所以:V2选择考虑成本 可选择低温漂的小功率NPN三极管,其他电阻必须确定三极管能在负载电流达到一定程度需要导通。
C级电阻取10K 设VOUT=12V ; HEF=100 ; IC=1.2MA IB最小值=1.2/HEF=12UA。
基极电阻根据R5分压i要求去计算。
八、关于电子方面的问题,直流稳压电源额定工作功率及输入电阻输出电阻的测量方法?
直流稳压电源的额度工作功率是设备在设计生产时定的,并作为主要性能标示在设备上,只需检验实际工作时能否达到额定功率。
方法:找一个电阻,R=U*U/P,即阻值等于标称电压平方除以标称功率,要求功率大于电源的标称功率,可用多个电阻串并联得到。接在电源上测量电阻两端电压和流过电流,计算出实际功率,与额度工作功率比较。
输出电阻,找一个电阻,不能超过额定工作功率,测量流过电流和两端电压,再断开电阻,测量空载电压,计算出电压输出电阻。注意输出电阻可能是动态的,在不同负载条件下,输出电阻会变化。公式是:r=(U0-Ul)/I。
输入电阻,一定是动态的,随着负载变化而变化。测量交流输入电压和输入端的交流电流,计算得出输入电阻
九、我的直流稳压电源上的显示屏有问题啦。左边显示电流的数码管正常,右边显示伏数的数码管有问题只能调到6?
想自己修?把7017的31脚和36脚短接,看显示是不是999或1000,如果差得很多,7107就得换了。
某宝上有数字电压表头和电流表头卖,不贵,直接换省事。十、传统的数控车床采用专用计算机系统,主要存在那些问题?
1、进给传动链故障。由于数控机床的导轨普遍采用了滚动摩擦副,所以进给传动链故障主要是由运动质量下降造成的,如机械部件未运动到规定位置、运行中断、定位精度下降、反向间隙增大、机械爬行、轴承噪声变大(一般在撞车后出现)等,这部分故障可以通过调节各运动副预紧力,调整松动环节,提高运动精度以及调整补偿环节等方法进行解决。
2、主轴部件故障。由于使用可调速电机,数控机床主轴箱结构比较简单,容易出现故障的是刀柄自动拉紧装置、自动调速装置等。
3、自动换刀装置(ATC)故障。具有自动换刀装置的加工中心机床50%以上的故障与自动换刀装置有关,主要表现在:刀库运动故障、定位误差过大、机械手夹持刀柄不稳定、机械手运动误差较大等。故障严重时,造成换刀动作卡住、机床被迫停止工作。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