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电源与电感串联?
必须明确是否两个基本组成部分:电感电路中的基础性作用“,通过直接性外交”是可以通过直接的电流,但没有这样的午餐!
交流信号的交流信号的频率越高,电感器其阻挡能力越大;电容基本作用是“隔套直交叉”,装置的直流电流不通过的AC信号,而可以是,较高的频率,更容易通过。因此,在实际电路中的应用程序是使用各自不同的电气性能。
二、稳压二极管并联与串联区别?
稳压二极管串联,稳压值为2个稳压管的稳压值之和。
稳压二极管并联,稳压值为二个稳压二极管稳压值小的稳压值。但如果两个稳压值都一样,那么电流将是二个稳压二极管的电流之和。
稳压二极管是利用PN结反向击穿电压基本上不随电流变化的现象制作的、起电压稳定作用的晶体二极管。稳压二极管(又叫齐纳二极管),此二极管是一种直到临界反向击穿电压前都具有很高电阻的半导体器件。
三、开关电源中与稳压二极管串联的电感起什么作用?
保护二极管,使得加给它的电压变化缓慢些。
四、串联电路电源电压与电流规律?
串联电路中电压表的电流规律如下:
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用电器电压之和,总电阻等各分电阻之和,各处电流都相等.
U1+U2=U R1+R2=R I1=I2=I
并联电路中,干路电压与各支路电压相等,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
U1=U2=U I1+I2=I 1/R1+1/R2=R。
串联电路中,电流处处相等,即I=I1=I2=…=In。在串联电路中只要测出任何一个位置的电流,就知道了其他位置的电流。
五、串联与并联元件与电源方向的区别?
交流RLC串联电路,以电源的电流方向为基准,
电阻上电压方向与其同向;
电感上电压方向超前其90度;
电容上电压方向滞后其90度。
交流RLC并联电路,以电源电压方向为基准,
电阻上电流方向与其同向;
电感上电流方向滞后其90度;
电容上电流方向超前其90度。
六、电源串联如何接线?
目前我国一般家用电器的额定电压都是220V的,家里的供电也是220V的。所用家用电器都是并联在供电线路上的。如果把两个相同的220V的电器串联后接入220V,两个电器得不到正常工作的电源,均无法正常工作
七、串联稳压二极管作用?
稳压二极管作用:
1.稳压二极管被作为稳压器或电压基准元件使用
2.稳压二极管可以串联起来以便在较高的电压上使用,通过串联就可获得更高的稳定电压。
3.稳压二极管可以保护电路中的电子元器件,防止其被高电流击穿。
八、串联电路中电源与灯泡电流的计算?
串联电路:
1,电流:I = I1 = I2;
2,电压:U = U1 + U2;
3,电阻:R = R1 + R2;
二,并联电路:
1,电流:I = I1 + I2;
2,电压:U = U1 = U2;
3,电阻:1 / R = 1/R1 +1 / R2;
最基本的 欧姆定律 I=U/R 衍生的公式我就不废话了
1串联电路: I总=I1=I2(串联电路中,各处电流相等) U总=U1+U2(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部分两端电压的总和) R总=R1+R2+R3...+Rn U1:U2=R1:R2(串联成正比分压) P1/P2=R1/R2 当有n个定值电阻R0串联时,总电阻 R=nR0
2并联电路: I总=I1+I2(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的和) U总=U1=U2 (并联电路中,电源电压与各支路两端电压相等) 1/R总=1/R1+1/R2 I1:I2=R2:R1 (并联反比分流) R总=R1·R2\(R1+R2) R总=R1·R2·R3:(R1·R2+R2·R3+R1·R3 ) 即1/R总=1/R1+1/R2+……+1/Rn P1/P2=R2/R1 当有n个定值电阻R0并联时,总电阻 R=R0/n 即总电阻小于任一支路电阻但并联越多总电阻越小 串联分压(电压)并联分流(电流)
最后我想说的是:公式结合电路图慢慢看 慢慢推导 基本上问题不大的
九、串联稳压二极管工作原理?
通常,二极管都是正向导通,反向截止,单向导通性;不过,加在二极管上的反向电压如果超过二极管的承受能力,二极管就要击穿损毁。
但是有一种二极管,它的正向特性与普通二极管相同,而反向特性却比较特殊;当反向电压加到一定程度时,虽然管子呈现击穿状态,通过较大电流,却不损毁,并且这种现象的重复性很好;只要管子处在击穿状态,尽管流过管子的电在变化很大,而管子两端的电压却变化极小起到稳压作用。这种特殊的二极管叫稳压二极管。
十、电源插座怎样串联?
完全可以串联,也可以并联,实验中为了取得高电流高电压的电池,就会选择将其并联或串联。
首先串联不是PNPN的解法,PNPN这种属于半导体材料紧密接触的情况下才成立,通常情况下我们只使用金属导线串联,且金属导线和半导体呈欧姆接触,此时这种接触不影响半导体内部性质,仍然是独立的PN结接PN接。此时依据串联或并联的电源模型进行分析即可。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