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位差计零位测量原理?

128 2023-12-31 05:50

一、电位差计零位测量原理?

电位差计的原理是在零电流条件下测定参比电极与指示电极的电位差、参比电极的电极电位是固定不变的、所以实际测定的是指示电极的电极电位

二、为什么电位差计测量的是电动?

采用补偿原理。将检流计串联在被测电池与一个已知电位之间,调整已知电位的大小,当检流计为0时,电池的电动势等于已知电位的数值。

三、. 工作电源的不稳定对电位差计的测量有什么影响?

如果不稳定值没有超出规定要求的话,基本没有什么影响,否则影响就大了

四、为什么电位差计具有较高的测量精度?

正好我刚做了这个实验,唉,一个数据也没测出来,老师让做后面的思考题。

答:因为电位差计测量电压采用的是比较法,校准电流是为了能达到我们的精度要求,如果不进行校准工作电流,就会产生系统误差,从而导致测量结果存在可以避免的误差,影响数据的精确度。希望可以帮到你啊

五、电位差怎么测量?

假如是测量直流电,那么需将万用表的档位调整到直流电的测试范围上,将黑色电笔插到com端口,红色的则插到vΩ端口,红色、黑色用电笔的金属部分和测量物的正负极连接,之后就能够看到电压数值了。

万用表测电压方法首先要将量程开关对准标有V的五档范围内(测试交流电压要对准交流电压的档位,测试直流电压时要对准直流电压的档位)。测量电压时,要把电表表笔并接在被测电路上。根据被测电路的大约数值,选择一个合适的量程位置。干电池每节最大值为1.5V,所以可放在5V量程档。这时在面板上表针满刻度读数的500应作5来读数。即缩小100倍。如果表针指在300刻度处,则读为3V。注意量程开关尖头所指数值即为表头上表针满刻度读数的对应值,读表时只要据此折算,即可读出实值。

六、用电位差计测量电动势注意事项?

不能过载; 注意电源工作的温度范围; 如果是标准电池,还不能晃动,更不能倒置。

七、为什么要采用高阻抗电压表或电位差计测量电位差?

静电的特点是电压高,电荷少

一旦测量仪器介入,会产生电流I=U/R,电荷减少,破坏了测量现场,得不到精确值。阻抗高了可以降低电荷产生的电流

八、电位差计的原理?

电位差计是用补偿原理构造的仪器。补偿方法的特点是不从测量对象中支取电流,因而不干扰被测量的数值,测量结果准确可靠,电位差计用途很广,配以标准电池、标准电阻等器具,不仅能在对准确度要求很高的场合测量电动势、电势差(电压)、电流、电阻等电学量,而且配合以各种换能器,还可用于温度、位移等非电量的测量和控制。

当没有电流流过时,电池的正负极间的电势差等于电池的电动势。

如有电流流过,因在电池内阻上有一定电压降(用电压表测量电池两极间的电压,就是这种情形),这时测得的不再是电池电动势,而只能称作端电压。

九、板式电位差计的原理?

板式电位差计是用补偿原理构造的仪器。补偿方法的特点是不从测量对象中支取电流,因而不干扰被测量的数值,测量结果准确可靠,电位差计用途很广,配以标准电池、标准电阻等器具,不仅能在对准确度要求很高的场合测量电动势、电势差(电压)、电流、电阻等电学量,而且配合以各种换能器,还可用于温度、位移等非电量的测量和控制。

十、电位差计的读数方法?

1.调整检流计的机械零点:把开关S扳向“测量”,开关K应放在中间“断”的位置。调节检流计G上的小机械调零旋钮,使指针指零。

2.接入待测电动势:将待测电动势接到两个“未知”接线柱上(可在第一步之前进行)。将A和B两个读数盘示值预置在待测电动势值附近(A和B两个读数盘的示值和为电位差计内部补偿电势EP)。

3.工作电流标准化:把开关K扳向“标准”端。调节工作电流调节电位器RC(也叫多圈电位器,在面板右上角),使检流计指针指零。此时工作电流为标准化工作电流In 。

4.测未知电动势:把开关K扳向“未知”端。调节读数盘A和B,使检流计指针指零。此时A盘读数和B盘(红线下)读数之和为被测电动势的值。

5.工作电流检查:当待测电动势值测量后,还应把开关K扳向“标准”端,检查检流计指针是否为零。如果不为零,校准工作电流后,应重新测量。

注意:实验结束之后,必须将开关K置于“断”的位置!否则电位差计内部电池将会继续工作,造成不必要的浪费,甚至于腐蚀仪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相关评论
我要评论
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