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压电源的使用方法(稳压电源的使用方法图解

252 2023-01-22 08:18

1. 稳压电源的使用方法图解

1.电源连接。将稳压电源连接上市电。

2.开启电源。在不接负载的情况下,按下电源总开关(power),然后开启电源直流输出开关(output),使电源正常输出工作。此时,电源数字指示表头上即显示出当前工作电压和输出电流。

3.设置输出电压。通过调节电压设定旋钮,使数字电压表显示出目标电压,完成电压设定。对于有可调限流功能的电源,有两套调节系统分别调节电压和电流。

4.设置电流。按下电源面板上“Limit”键不放,此时电流表会显示电流数值,调节电流旋钮,使电流数值达到预定水平。

2. 稳压电源操作

将输入端插到(或接到)配电板上,并在用户配电板上安上符合本设备功率的保险丝,以确保用电安全。

将用电设备的电源接到本设备的输出端上,注意使用电器适用电压是220V还是110V,切勿接错。

先开启稳压器的电源开关,工作指示灯、延时指示灯亮,无电输出,3-7秒后即送电,观察指示灯是否正常指示220V

3. 稳压电源电路图详解

给出了一种利用三端可调式稳压器LM338K实现输出电压为0~18V可调的直流稳压电源电路。电压补偿电路的设计弥补了LM338K不能从0V起调的问题。经实际测试,该电路输出电压稳定,输出电流大,带负载能力强。电路结构简单,可在电子设计及控制领域中广泛使用。

4. 稳压电源的工作原理图

到正电源一般须接一只电阻(称为上拉电阻,选3-15K)。

选不同阻值的上拉电阻会影响输出端高电位的值。因为当输出晶体三极管截止时,它的集电极电压基本上取决于上拉电阻与负载的值。按管脚的顺序把内部四个比较器设为A、B 、C 、D 比较器。494和339再配合其他电路,共同完成ATX电源的稳压,产生PW-OK信号及各种保护功能。具体分析: 一、 产生PW-OK信号 PC主机要求各路电源稳定之后才工作,以保护各元器件不致因电压不稳而损坏,故设置了PW-OK信号(约+5V),主机在获得此信号后才开始工作。接通电源时,要求PW-OK信号比±5V、±12V、+3.3V电源延迟数百毫秒才产生,关机时PW-OK信号应比直流电源先消失数百毫秒,以便主机先停止工作,硬盘的磁头回复到着陆区,以保护硬盘。关机时,主机内开关使PS-ON呈高电平,此时339的{6}脚电平高于{7}脚,{1}脚输出低电平,因二极管D34的钳位作用,{14}脚呈低电平,C39对C比较器及B比较器放电,很快{11}脚呈低电平,{13}脚输出低电平,即PW-OK信号呈低电平。在339的{1}脚为低电平时,经D36使{4}臆脚为低电平,{2}脚输出高电平,经R41传送到494的{4}脚,但因C35电位不能突变,经数百毫秒的放电后方使494的{4}脚转为高电平,从而封锁正负脉冲的输出 ,主机进入待机状态。上述的过程中,关机时C39和C35都要放电,但因放电时间常数不同,C39放电较快,故PW-OK信号先于各电源变成低电平,满足了主机关机的需要。此外,关机时因各路输出电源的电解电容放电需要时间,也使PW-OK信号先于各电源回到低电平。二、 稳压 494的{2}脚经R47与基准电压+5V相连,维持较好的稳定电压,而{1}脚则与取样电阻R15、R16与+5V、+12V相连接,正常的情况下,{1}脚电平与{2}脚电平相等或略高。当输出电压升高时(无论+5V或+12V),{1}脚电平高于{2}脚电平,c比较器输出误差电压与锯齿波振荡脉冲在PWM比较器b进行比较使输出脉冲宽度变窄,输出电压回落到标准值,反之则促使振荡脉冲宽度增加,输出电压回升。由于494内的放大器增益很高,故稳压精度很好。从稳压的原理,我们可以得到ATX电源输出电压偏高或偏低的维修方法。如果输出电压偏低,可在494的{1}脚对地并联电阻,或是把R47的电阻增大。要是电源的输出偏高,则可在{2}脚对地并联电阻,也可以用增大R33或取下R69、R35来降低输出电压。三、 过流保护 过流保护的原理是基于负载愈大,Q3、Q4集电极的脉冲电压也愈高,也即是R13(1.5kΩ)上的电压也愈高,从这里采样经D14整流和C36滤波,再经R54、R55并联电阻与R51、R56、R58等组成的分压电路送到494的{16}脚。随着负载的加重,{16}脚的电平也随之上升,当超过{15}脚的电平时,误差放大器输出的误差电压促使调制脉冲的宽度变窄从而使负载电流减小。另外,从R56、R58并联电阻获得的分压再经R52送到339的{5}脚,当{5}脚的电平超过{4}脚时,{2}脚即输出高电平送到494的{4}脚,494停止输出脉冲信号,终止±5V、±12V、+3.3V电源的输出,达到过流及短路保护的目的。需要说明的是:494的{16}脚电平的高低只能改变输出脉冲的宽度,但不影响494的{4}脚电平状态,而339的{5}脚电平一旦超过{4}脚的电平,339的{2}脚就送出高电平去封锁449的脉冲输出,终止±5V、±12V、+3.3V电源的输出,同时{2}脚的高电平经R59和二极管D39反馈到{5}脚,维持{5}脚处于高电平状态,此时若过载或短路状态消失,494的{4}脚仍维持高电平,±5V与±12V、+3.3V电源仍不能输出,只有切断交流市电的输入,再重新接通交流电,方可再次开机。四、过压保护 过电压保护由R17和稳压管Z02并联电路从+5V采样,经D37送到339的{5}脚。若+5V电源由于某种原因升高,339的{5}脚电平也会随之升高,当超过{4}脚电平时,{2}脚即送出高电平去494的{4}脚,封锁±5V、±12V、+3.3V电源的输出,达到过电压保护的目的。正常工作时,R17上的压降不大,Z02截止送到{5}脚的电压较低,若+5V电源的电压上升,使R17上的压降超过Z02的稳压值,Z02导通,+5V电源上升后的电压值全部加到339的{5}脚上,促使其快速封锁494脉冲的输出,以保护电源。五、欠压保护 欠压保护从-5V的D32及-12V处的R14取样,经R34和D37送到339的{5}脚。若因某种原因使输出电压过低时,-12V及 -5V电压的负值也会随之减小,也就是电压值上升,经R34及D37送往339的{5}脚使电平上升,339的{2}脚送出高电平到494的{4}脚,从而封锁 449脉冲的输出,实现欠压保护。二极管D32在导通时,其电压降与通过的电流基本无关,保持在0.6V~0.7V,于是-5V电压的减少量会全部传送到D32的负端,提高了欠压保护的灵敏度。

5. 稳压电源的使用方法图解大全

三相稳压器正确使用方法:  

1、打开包装,先检查外壳、电表、开关、指示灯、按钮、接线端子等有无损坏,无损坏的才能使用。  

2、将输入端插到(或接到)配电板上,并在用户配电板上安上符合本设备功率的保险丝,以确保用电安全。  

3、将用电设备的电源接到本设备的输出端上,注意使用电器适用电压是220V还是110V,切勿接错。  

4、先开启稳压器的电源开关,工作指示灯、延时指示灯亮,无电输出,3-7秒后即送电,观察指示灯是否正常指示220V。输出电压正常(220V)左右时,再开启用电设备电源开关。本稳压器即能自动调整电压,正常供电。  

5、当用电设备长期不用时,请关闭用电设备的电源开关,并关闭稳压器的电源开关,以减少耗电和延长稳压器使用寿命。  

6、本稳压器不得过载使用。市电电压较低时,输出容量减少,应相应减少稳压器的负载。  

7、当用电器有冰箱、空调、水泵等有电机运转的设备时,应选择3倍以上的容量的稳压器,以免设备启动电流超过稳压器保险丝电流或过流保护断路器电流使稳压器保险丝熔断或断路跳闸而无法工作。  

8、与稳压器连接的导线应有足够截面,防止发热和减少降压。容量2KVA以上的稳压器采用端子连接,应选用单根铜质导线,并尽量拧紧端子螺丝,防止连接处发热。  

9、部分稳压器面板上设有电压检测按钮,按入按钮电压表指示输入电压,可直接观察市电状况。  

10、三相稳压器左边三个端子A、B、C接输入三相相线(火线),右边三个端子X、Y、Z接负载,中间两个接线端子接输入输出共用零线。单相稳压器接线按端子盖板上的图示。  

11、三相稳压器面板上的电压检测按钮按入和按出时分别指示AB和AC相线电压(380V),按钮和万能转换只能看作其中两项电压是否正常使用。  

12、无论是单相或三相稳压器,在接好所有输入输出线后,应先关掉负载(用电器)的电源开关,再开启稳压器,检查输出电压正常后,再开启负载的电源开关。

6. 稳压电源操作示意图

使用方法如下

1、先开启稳压器的电源开关,工作指示灯、延时指示灯亮,无电输出,3-7秒后即送电,观察指示灯是否正常指示220V。输出电压正常(220V)左右时,再开启用电设备电源开关。

2、当用电设备长期不用时,关闭用电设备的电源开关,关闭稳压器的电源开关,以减少耗电和延长稳压器使用寿命。

3、稳压器不能过载使用,市电电压较低时输出容量减少,应相应减少稳压器的负载。

7. 稳压电源使用教程

灯带稳压器连接开关步骤一:拆开稳压器包装,打开后部接线的盖子。

步骤二:把电线剥开,用螺丝刀拧开写有输入端一头,然后分零火线并拧紧。

步骤三:将接好电线另外一头接入或插入插板上或者接入空气断路器中,(此处输入电源已经接好,需要检查是否接牢,接紧。否则会引起火花,电器老化等)

步骤四:将需要带动的负载(如电脑、空调等)一头接入稳压器输出端口。参考步骤三,需要检查电线是否接牢。

步骤五:以上步骤完成后,打开稳压器上断路器,推到ON完成通电。稳压器内置线路板控制需要等待3S-5S就可以稳压了。观察稳压器上电表指示是否有220V,有条件的话使用万用表测量输入端和输出端。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相关评论
我要评论
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