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磁铁是什么样子的(什么叫电磁铁?)

63 2023-01-31 01:52

1. 什么叫电磁铁?

电磁铁原理是:磁铁能吸引铁、钴、镍等物质,其原理在于电流产生的磁场会磁化别的物体,磁化后的物体会产生电场,电场之间的互相作用产生力的作用。磁铁的原子内部结构比较特殊,本身就具有磁矩,能够产生磁场。

为了使电磁铁断电立即消磁,我们往往采用消磁较快的的软铁或硅钢材料来制做。这样的电磁铁在通电时有磁性,断电后磁就随之消失。电磁铁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着极其广泛的应用,由于它的发明也使发电机的功率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2. 什么叫电磁铁,能量之间是怎样转换的?

硅钢材料是在钢中掺有比普通钢中多得多的硅元素,例如含硅约 1-4% 或者更高含量的硅。

当其他铁心在电器工作中处在不断被磁化、被退磁的过程之中,这个时候要消耗电能,这个能量与叫做“磁滞回线”的面积成正比。而硅钢就是使磁滞回线的面积尽可能的小,这样减少了这部分能量损失。还有,由于铁心处在不断变化的磁场之中,铁心中不可避免地通过感应电流(涡电流,简称“涡流”)。所以如果用整块的铁心,那么,产生的感应电流自成闭合回路,会损耗很多电能。因此,要设法增大铁心材料的电阻率(掺有不导电的硅是一种不错的选择),然后就是尽可能的切断感应电流的回路。将铁心用硅钢片一片一片叠起来,而且片与片之间绝缘,这样大的回路就避免了。涡流只限于每个片内。

3. 什么叫电磁铁轴线

磁场会对导体中的电子产生一个垂直于电子运动方向上的的作用力,从而在导体的两端产生电势差。

电磁铁部空气域,在中间位置其磁感应强度最大,向两侧逐渐降低。部空气域在同一水平面上,中间轴线区域并不一定是最大数值,而是随着空间半径的最大其磁感应强度而增大,在达到线圈位置时候起数值达到最大。

4. 什么叫电磁铁的气隙

利用磁极吸引力和排斥力。

磁悬浮列车是一种利用磁极吸引力和排斥力的高科技交通工具。简单地说,排斥力使列车悬起来、吸引力让列车开动。

磁悬浮列车上装有电磁体,铁路底部则安装线圈。通电后,地面线圈产生的磁场极性与列车上的电磁体极性总保持相同,两者“同性相斥”,排斥力使列车悬浮起来。铁轨两侧也装有线圈,交流电使线圈变为电磁体。

它与列车上的电磁体相互作用,使列车前进。列车头的电磁体(N极)被轨道上靠前一点的电磁体(S极)所吸引,同时被轨道上稍后一点的电磁体(N极)所排斥――――结果是一“推”一“拉”。磁悬浮列车运行时与轨道保持一定的间隙(一般为1―10cm),因此运行安全、平稳舒适、无噪声,可以实现全自动化运行。磁悬浮列车的使用寿命可达35年,而普通轮轨列车只有20―25年。

磁悬浮列车路轨的寿命是80年,普通路轨只有60年。此外,磁悬浮列车启动后39秒内即达到最高速度,目前的最高时速是552公里。据德国科学家预测,到2014年,磁悬浮列车采用新技术后,时速将达1000公里。而一般轮轨列车的最高时速为300公里。

磁悬浮列车分为常导型和超导型两大类。常导型也称常导磁吸型,以德国高速常导磁浮列车transrapid为代表,它是利用普通直流电磁铁电磁吸力的原理将列车悬起,悬浮的气隙较小,一般为10毫米左右。

常导型高速磁悬浮列车的速度可达每小时400~500公里,适合于城市间的长距离快速运输。而超导型磁悬浮列车也称超导磁斥型,以日本MAGLEV为代表。它是利用超导磁体产生的强磁场,列车运行时与布置在地面上的线圈相互作用,产生电动斥力将列车悬起,悬浮气隙较大,一般为100毫米左右,速度可达每小时500公里以上。

这两种磁悬浮列车各有优缺点和不同的经济技术指标,德国青睐前者,集中精力研制常导高速磁悬浮技术;而日本则看好后者,全力投入高速超导磁悬浮技术之中。

5. 什么叫电磁铁,由什么组成

1、通电螺线管加上铁芯就是一个简易的电磁铁,没有添加铁芯的通电螺线管会因为电生磁而具有磁性。

2、电磁铁是通电产生电磁的一种装置。在铁芯的外部缠绕与其功率相匹配的导电绕组,这种通有电流的线圈像磁铁一样具有磁性,它也叫做电磁铁。通常把它制成条形或蹄形状,以使铁芯更加容易磁化。

3、通电螺线管是由通电线圈组成的,通电螺线管外部的磁感线是从螺线管的北极发出并回到南极。但是,在通电螺线管内部的磁场方向是从螺线管的南极指向北极。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相关评论
我要评论
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