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型水利发电机(中型水力发电机)

鑫锐电气 2023-01-24 09:34 编辑:admin 77阅读

1. 中型水力发电机

1 、三峡水库:

是三峡水电站建成后蓄水形成的人工湖泊,总面积1084平方千米,范围涉及湖北省和 重庆市的21个县市,串流2个城市、11个县城、1711个村庄,其中有150多处国家级文物古迹,库区受淹没影响人口共计84.62万人,搬迁安置的人口有113万。

2、 龙滩水库:

龙滩水库工程位于垫江、忠县交界的龙溪河左岸一级支流大沙河上游沙河乡处,是以城镇供水为主,兼有农业灌溉功能的Ⅲ等中型水库工程,工程主要由大坝枢纽工程和灌区工程组成。

3、柯家桥水库:

柯家桥水库(秀湖公园)是璧南河水利风景区的重要组成部分,2016年1月获批国家湿地公园。柯家桥水库曾被大文豪郭沫若誉为“黛山秀湖”,古建筑秀湖大坝匠心独运,300多种水生植物和10余种鱼类构筑了“水下森林”,实现了防洪、生态、观赏的有机结合。

4、柏林水库:

位于四川省渠县渠城北部、贵福区柏水乡(原柏林)贾家沟境内,水库以此得名。1958年4月兴建,同年9月基本竣工,后又不断续建渠系工程。

5、彩云湖:

彩云湖水库是重庆主城区修建的第一个也是较大的一个人工湖泊,2003年开始规划,2007年6月开始进行全面施工建设,根据规划,建成后的彩云湖将成为一个湖面面积约300亩,蓄水达168万立方米的生态湖。

6、清溪沟水库:

清溪沟水库是上世纪七十年代,江津先后组织上万民工,奋战数年建成的。清溪沟水库是一座以灌溉为主,结合发电、防洪、水产养殖和旅游等为一体的中型水利工程。

7、钟灵水库:

钟灵水库坝址位于中溪河注入梅江河的汇合口,库区在重庆市秀山县钟灵镇境内。库区积水面积92.6平方公里,淹没及施工占地1183.2亩。

8、狮子滩水库:

一般指长寿湖(重庆市长寿湖),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级生态旅游休闲度假区、省级风景名胜区、重庆市十佳旅游风景区、重庆市新巴蜀十二景之一。

9、黄钦水库:

黄钦水库位于重庆市忠县马灌镇黄钦乡,占地854亩,库容880万方,1958年12月动工修建,1960年停建,1970年复建,不久又停建,1975年再次续建,1980年4月完工,是忠县建库时间最长的水库。

10、幸福水库:

幸福水库(又名莲花湖)位于重庆市沙坪坝区曾家镇虎峰山村,是一座以防洪为主、兼旅

2. 中型水力发电机视频

为加快推动全省以水利“百大项目”为重点的水利工程建设,5月14日下午,黑龙江省水利厅组织召开了水利工程建设(视频)推进会议。总结“十三五”特别是2020年全省水利工程建设工作,分析研判形势,凝聚思想共识,对加快推进2021年全省水利工程建设工作进行再动员再部署。省水利厅党组书记、厅长侯百君出席并讲话,会议由副厅长焦唳学主持。省自然资源厅、省林业和草原局就加快征林征地工作进行政策解读。

会议指出,“十三五”期间,全省共完成水利投资580亿元,是我省水利投资力度最大、发展步伐最快、成效最为显著的五年。其中,三江治理、引嫩扩建骨干一期、奋斗水库等9项重大工程建成并发挥效益,阁山水库、关门嘴子水库等12项重大工程陆续开工建设。全省农村饮水脱贫攻坚累计完成投资62.66亿元,解决了1.5万个村屯、822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全省农村集中供水率、自来水普及率均达到95%以上,在全国居领先水平。呼兰河、汤旺河、倭肯河等15条主要支流重点河段防洪标准基本达到10年至50年一遇。139条中小河流重点河段防洪标准明显提高,在防御2019和2020年较大洪水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实施了15处大型灌区节水改造建设,完成了9处大型灌排泵站更新改造任务、23处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新增有效灌溉面积602万亩,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由0.59提高到0.61,为全省粮食“十七连丰”做出了积极贡献。截至2020年底,已完成176座小水库遗留问题整治任务,占比达到40%,超过水利部下达的目标近10个百分点。

会议强调,今年水利工程建设形势仍具复杂性、多变性,全省水利系统要深刻审视新形势新任务,站在讲政治、讲大局的高度,进一步统一思想,凝聚共识,切实增强责任意识和紧迫意识。近年来,我省水利工程建设“前松后紧”现象依然没能有效改变。我们要深挖问题根源、找准病因,采取更加精准务实的举措,真正把问题解决到位,加快适应水利建设的新形势新要求。要按照中央和省委的部署要求,把“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与水利工程建设紧密结合起来,打造一支政治过硬、作风优良、业务精湛、廉洁勤政的水利干部队伍,更好地服务和保障新阶段水利高质量发展。“十四五”时期,我省水利仍将处于大规模建设时期,这既是机遇更是挑战。要进一步增强项目谋划意识,提升项目谋划水平和质量,使更多项目列入国家的重大项目库。

会议要求,全省水利系统要进一步认清形势,充分考虑各种不利因素,真正紧张起来,迅速行动起来,以超常的工作举措重点抓好七项具体工作,全力推进水利工程建设,确保圆满完成年度目标任务。一是建立高位推动工作机制。省水利厅建立了“百大项目”厅领导包保责任制,对全省水利工程建设实行分片推进。市县两级也要建立高层推进机制。二是全力做好项目开工前准备。三是加强项目建设调度。建立旬报、月报、进度排名通报制度。四是尽快落实配套资金。所有项目必须严格按照财政部基本建设财务管理有关政策规定,健全财务制度,加强资金监管,切实保证配套资金及时、足额到位。五是强化质量安全管理。六是严格规范建设市场秩序。发挥“黑名单”威慑力,对出现的问题严惩不贷、绝不姑息,情节严重、造成恶劣影响的企业,一律清出黑龙江省水利建设市场。七是加快推进工程收尾和验收工作。

3. 中型水力发电机转速

三峡机电组各型号

水轮机型号 ZZ440-LH-850

发电机型号 SF150-68-12800

额定转速 Nr=88.2r/min

额定飞逸转速 N飞 =182r/min

额定水头 31m

最高水头 40m

最低水头 28m

额定流量 574m3 /s

轴承布置类型 伞式

额定电压 13800V

额定电流 7383A

导叶数 24

油压 3.6~3.98 MPa

4. 中型水力发电机组价格一览表

举例1000万现金所建的电站,一年的利润大概是60-130万左右。

首先我们要计算1000万现金能建造的电站规模。1000万现金大概能建一个1000KW左右的电站,价格主要参考的有两点,一是年发电数,二是上网电价。

一个电站设计之初基本上年发电数在3000小时以上,按3000小时计算,大概发300万度电左右。剩下的就看上网电价了,各地上网电价不同,在0.28-0.45元/度的都有,所以一年发电收入在80-150万之间都有可能,每年的支出在20万元左右,剩下的就是你的利润了。

通常水电站的回收期在8-12年左右,看水电站位置的优劣及水量等因素,还要看场地加会设计,如果场地峡谷,落差大,没什么迁移,加有比较领先设计可以3-5年回报周期,例如管式电站。另外,最好自己能消化电能,这样增加附加值收益更大,例如电解铝等。

【拓展阅读】

不同的水电站有不同的性质。

按水电站水库的调节周期分为多年调节水电站、年调节水电站、周调节水电站和日调节水电站。年调节水电站是将一年中丰水期的水贮存起来供枯水期发电用。其余调节周期的水电站含义类推。

按发电水头分为高水头水电站、中水头水电站和低水头水电站。世界各国对此无统一规定。中国称水头70米以上的电站为高水头电站,水头70~30米的电站为中水头电站,水头30米以下的电站为低水头电站。按装机容量分为大型、中型和小型水电站。

水电站特点:

1、能源的再生性。由于水流按照一定的水文周期不断循环,从不间断,因此水力资源是一种再生能源。所以水力发电的能源供应只有丰水年份和枯水年份的差别,而不会出现能源枯竭问题。但当遇到特别的枯水年份,水电站的正常供电可能会因能源供应不足而遭到破坏,出力大为降低。

2、发电成本低。水力发电只是利用水流所携带的能量,无需再消耗其他动力资源。而且上一级电站使用过的水流仍可为下一级电站利用。另外,由于水电站的设备比较简单,其检修、维护费用也较同容量的火电厂低得多。

3、高效而灵活。水力发电主要动力设备的水轮发电机组,不仅效率较高而且启动、操作灵活。它可以在几分钟内从静止状态迅速启动投入运行;在几秒钟内完成增减负荷的任务,适应电力负荷变化的需要,而且不会造成能源损失。

5. 中型水力发电机 溪流

在三江环抱的乐山城,竹公溪是一条婉约秀丽的穿城之河,串联起这座历史文化名城风情万种的点点滴滴。

按《乐山市市中区区志》所载,竹公溪源自悦来乡天公山东岳庙附近,全长26.74公里。

唐代,《通典·州郡》说:“嘉州,故夜郎国。汉武开之,置犍为郡。后汉、晋、宋、齐皆因之。”史载,夜郎国以竹为姓,竹王生于竹溪,竹公溪因此得名。

宋代,宋祁有诗《答劝农李渊宗嘉州江行》云:“嘉月嘉州路,牁峨接画船。山围杜宇国,江入夜郎天。”此诗与“夜郎说”相互印证。

明代,万历《嘉定州志》卷一载:“竹溪,西北三里,环溪多竹。俗名祝公溪。从当年著姓齿德者而名,犹张公溪之类。”此志,提出“环溪多竹”和“祝姓为名”命名两说,并对“夜郎说”加以否定。

清代,同治《嘉定府志》又云:“时夜郎旁(犍为)小邑也,夜郎之竹王,生于竹溪,即以王之小字为国号,其后表封之祠,而竹公溪乃其故里,因立竹王三郎祠以祀其父子,固常情而。”再度肯定“夜郎说”,同时以竹王三郎祠(竹王祠)加以佐证。据我市文史专家唐长寿考证,竹王祠始建于唐代,其位置大概在今天的城区“下观音”一带。

翻开尘封历史,抛却各家纷争。不管竹公溪名自何处,可以肯定的是,自北宋起,古人曾多次兴修新兴堰、永丰堰、江公堰等水利工程,引竹公溪水滋润上万亩稻田,成了乐山城的“生命之源”。

解放后,政府多次对江公堰体进行整治。至1990年,江公堰灌区实现农田灌溉12400亩,同时向沿岸提供工业、副业供水200多万立方米。

2018年乐山市发布《乐山市竹公溪流域生态环境整治概念规划及重要节点城市设计》,根据规划将竹公溪建设成为滨水休闲活力带,成为流域生态整治带动周边产业功能提升的典型示范,打造成乐山城市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