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避雷器对地电阻三相不平衡
10kV避雷器绝缘电阻应不小于1000MΩ。
关于防雷接地电阻值的标准,一般根据要求是不大大于4Ω。
一般在设计防雷接地的时候,需要遵循以下多个方面的标准。
1.如果是独立的防雷保护接电电阻应该保持在小于或等于10欧。
2.独立的安全保护接地电阻应小于或等于4欧。
3.独立交流工作接地电阻的标准应控制在小于或等于4欧。
4.独立的直流工作接地电阻应该控制在小于或等于4欧。
5.防静电电阻一般要求是比较高的,大概是小于等于100欧。
如果是那种共用接地体,也可以称其为联合接地,那么只要保证不大于接地电阻1欧就可以了。
2. 避雷器对地绝缘
根据相关的规定,防雷接地的电阻值应该小于等于10欧姆,如果电阻值大于10欧姆就被视为不合格,但是一般在实际的建造中,我们都是选择5欧姆左右的电阻。
如果我们自己不知道如何操作,也可以请专业的装修师傅上门进行施工,这样既可以保证工程的专业性,也可以避免我们自己因为专业知识的不足导致操作的失误,给日后的生活留下安全隐患,而且专业师傅安装的质量比较好,使用寿命比较长。
3. 避雷器对地电阻三相不平衡怎么办
原因如下
1、雷直击低压线路或低压线路遭受感应雷,使低压侧绝缘损坏。
2、低压侧受雷击使高压侧绝缘损坏,这是因为此时通过电磁耦合,在高压侧绕组也会出现与变压器变比成正比的过电压(正变换过程),由于高压侧绝缘的裕度比低压侧小,所以可能造成高压侧绝缘损坏。
3、雷直击高压线路或高压线路遭受感应雷,此时避雷器动作,在接地电阻上产生压降。
4. 避雷的对地电阻是多少为合格
标准接地电阻规范要求:
1、独立的防雷保护接地电阻应小于等于10欧;
2、独立的安全保护接地电阻应小于等于4欧;
3、独立的交流工作接地电阻应小于等于4欧;
4、独立的直流工作接地电阻应小于等于4欧;
5、防静电接地电阻一般要求小于等于100欧。6 共用接地体(联合接地)应不大于接地电阻1欧。
5. 避雷接地电阻不大于
避雷带是接闪器的一种类型,一般是水平或倾斜敷设的(根据屋面的倾斜度而定),至少有两个地方(首尾两端)和引下线相连接,一般是明设,但也可以暗敷在屋顶的混凝土或瓦片的下面,怎么安装避雷带呢?避雷带沿女儿墙安装时,其支架应尽可能随结构施工预埋,亦可预埋铁件,把支架直接焊在铁件上。若采用后固定法,即用手锤、錾子进行剔洞,洞的大小应不小于100mm×100mm×100mm。埋设支架前,应先用水或素水泥砂浆湿润,再用配合比不低于I:2的水泥砂浆埋注到洞内,要求灰浆饱满。避免支持卡根部因剔洞形成凹槽,引起积水长时间浸泡支持卡根部,容易发生锈蚀,下面一起来具体了解一下避雷带高度是怎样规定的吧?
如果接闪带是悬空架设的,则称之为接闪线;如果接闪带以网状敷设,则称其为接闪网。总之,万变不离其宗,都是接闪器的一种类型,其对建筑物的保护范围的计算,都要根据滚球法的原理进行。架总高为150mm,其中50mm应埋设在女儿墙或屋脊内,顶部露出高度为100mm。
近些年,坡屋顶建筑逐渐增多,相应增大了避雷带的安装难度。安装图集的做法是在脊瓦上钻孔下支架,但在施工过程中难度较大,发现钻孔过程中很容易将瓦钻坏。根据规范规定:“当屋脊和屋檐的高差大于1m,屋面宽度大于12m或高差小于lm,屋面宽度小于2ITI时,应在屋檐敷设避雷带”,这又增加『施工难度;再则,由于封堵不严、密封胶老化等原因,很容易造成屋面漏雨。根据现场试验,可采用25mm×4ilm镀锌扁钢做成“L’:型,将其下端插入屋面瓦的缝隙中再用混凝土填满压实,按该方法施工后,效果较好。
6. 避雷针和避雷线及避雷器均只能消除雷电过电压
大气过电压指由直击雷或雷电感应突然加到电力系统中,使电气设备所承受的电压远远超过其额定值。
为防止大气过电压,通常采取装设避雷针、避雷线、避雷器,合理提高线路绝缘水平,采用自动重合闸装置等措施。
由直击雷或雷电感应突然加到电力系统中,使电气设备所承受的电压远远超过其额定值。
大气过电压可以分为直击雷过电压和感应雷过电压。
电力系统遭受大气过电压后,可使输配电线路及电气设备的绝缘发生击穿或闪络,造成停电以致危害人的生命安全。
为防止大气过电压,通常采取装设避雷针、避雷线、避雷器,合理提高线路绝缘水平,采用自动重合闸装置等措施。 又称冲击过电压。当雷云主放电时(放电电流为波头很陡、波幅值很高、衰减很快的冲击波)作用在物体上形成的冲击过电压。
对建筑物、人身和设备绝缘有很大的危害性。 可以分为直击雷过电压和感应雷过电压。
电力系统遭受大气过电压后,可使输配电线路及电气设备的绝缘发生击穿或闪络,造成停电以致危害人的生命安全。
为防止大气过电压,通常采取装设避雷针、避雷线、避雷器,合理提高线路绝缘水平,采用自动重合闸。
7. 避雷器泄漏电流三相不平衡
变压器接地电阻不合格主要有以下影响:
(1)变压器接地线接地电阻阻值过大,如同时伴有低压相线绝缘损坏而接地(例如L1相线接地),这时变压器接地线中将有电流流过,L1相电压加在大地和接地电阻上,接地电阻阻值越大,接地电阻上的分压就越大。这时,如果有人误触变压器接地线或中性线以及变压器外壳,人体将和接地电阻形成并联,那么加在人体上的电压就会导致人身触电。
(2)当变压器三相四线中的中性线接地电阻阻值过大或中性线断线时,此时由于三相负载的不平衡,变压器中性点将发生偏移,接地点电位不为零,使得有的相电压升高而烧毁用电设备。
(3)当接地电阻阻值过大,同时变压器批避雷器不能正常对地放电,致使避雷器或变压器烧毁。
8. 不平衡绝缘方式可以防雷吗
采用专用接地装置时,接地电阻值不应大于4Ω;
采用共用接地装置时,接地电阻值不应大于1Ω;
5。7。2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应设专用接地干线,并应在消防控制室设置专用接地板。专用接地干线应从消防控制室专用接地板引至接地体。
5。7。
3 专用接地干线应采用铜芯绝缘导线,其线芯截面面积不应小于25mm2。专用接地干线宜穿硬质塑料管埋设至接地体。
5。7。4 由消防控制室接地板引至各消防电子设备的专用接地线应选用铜芯绝缘导线,其线芯截面面积不应小于4mm2。
5。7。5 消防电子设备凡采用交流供电时,设备金属外壳和金属支架等应作保护接地,接地线应与电气保护接地干线(PE线)相连接。
以下是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GB 50343—2004部分内容(可以参考):
5。2 等电位连接与共用接地系统设计
5。2。1 电子信息系统的机房应设等电位连接网络。电气和电子设备的金属外壳、机柜、机架、金属管、槽、屏蔽线缆外层、信息设备防静电接地、安全保护接地、浪涌保护器(SPD)接地端等均应以最短的距离与等电位连接网络的接地端子连接。
等电位连接网络的结构形式有:S型和M型或两种结构形式的组合(见条文说明中的图1、图2)。
5。2。2 在直击雷非防护区(LPZOA)或直击雷防护区(LPZOB)与第一防护区(LPZ1)交界处应设置总等电位接地端子板,每层楼宜设置楼层等电位接地端子板,电子信息系统设备机房应设置局部等电位接地端子板。
各接地端子板应设置在便于安装和检查的位置,不得设置在潮湿或有腐蚀性气体及易受机械损伤的地方。等电位接地端子板的连接点应满足机械强度和电气连续性的要求。
5。2。3 共用接地装置应与总等电位接地端子板连接,通过接地干线引至楼层等电位接地端子板,由此引至设备机房的局部等电位接地端子板。
局部等电位接地端子板应与预留的楼层主钢筋接地端子连接。接地干线宜采用多股铜芯导线或铜带,其截面积不应小于16mm2。接地干线应在电气竖井内明敷,并应与楼层主钢筋作等电位连接。
5。2。4 不同楼层的综合布线系统设备间或不同雷电防护区的配线交接间应设置局部等电位接地端子板。
楼层配线柜的接地线应采用绝缘铜导线,截面积不小于16mm2。
5。2。5 防雷接地与交流工作接地、直流工作接地、安全保护接地共用一组接地装置时,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值必须按接入设备中要求的最小值确定。
5。2。6 接地装置应优先利用建筑物的自然接地体,当自然接地体的接地电阻达不到要求时应增加人工接地体。
5。2。7 当设置人工接地体时,人工接地体宜在建筑物四周散水坡外大于1m处埋设成环形接地体,并可作为总等电位连接带使用。
5。4 防雷与接地
5。4。1 电源线路防雷与接地应符合以下规定:
1 进、出电子信息系统机房的电源线路不宜采用架空线路。
2 电子信息系统设备由TN交流配电系统供电时,配电线路必须采用TN—S系统的接地方式。
3 配电线路设备的耐冲击过电压额定值应符合表5。4。1—1规定。电子信息系统设备配电线路浪涌保护器安装位置及电子信息系统电源设备分类示意如图5。4。
1—1和图5。4。1—2所示。
4 在直击雷非防护区(LPZOA)或直击雷防护区(LPZOB)与第一防护区(LPZ1)交界处应安装通过Ⅰ级分类试验的浪涌保护器或限压型浪涌保护器作为第一级保护;第一防护区之后的各分区(含LPZ1区)交界处应安装限压型浪涌保护器。
使用直流电源的信息设备,视其工作电压要求,宜安装适配的直流电源浪涌保护器。
5 浪涌保护器连接导线应平直,其长度不宜大于0。5m。当电压开关型浪涌保护器至限压型浪涌保护器之间的线路长度小于10m、限压型浪涌保护器之间的线路长度小于5m时,在两级浪涌保护器之间应加装退耦装置。
当浪涌保护器具有能量自动配合功能时,浪涌保护器之间的线路长度不受限制。浪涌保护器应有过电流保护装置,并宜有劣化显示功能。
6 浪涌保护器安装的数量,应根据被保护设备的抗扰度和雷电防护分级确定。
7 用于电源线路的浪涌保护器标称放电电流参数值宜符合表5。
4。1—2规定。
5。4。2 信号线路的防雷与接地应符合下列规定
1 进、出建筑物的信号线缆,宜选用有金属屏蔽层的电缆,并宜埋地敷设,在直击雷非防护区(LPZOA)或直击雷防护区(LPZOB)与第一防护区(LPZ1)交界处,电缆金属屏蔽层应做等电位连接并接地。
电子信息系统设备机房的信号线缆内芯线相应端口,应安装适配的信号线路浪涌保护器,浪涌保护器的接地端及电缆内芯的空线对应接地。
2 电子信息系统信号线路浪涌保护器的选择,应根据线路的工作频率、传输介质、传输速率、传输带宽、工作电压、接口形式、特性阻抗等参数,选用电压驻波比和插入损耗小的适配的浪涌保护器。
信号线路浪涌保护器参数应符合表5。4。2—1、5。4。2—2的规定。
5。4。3 天馈线路的防雷与接地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架空天线必须置于直击雷防护区(LPZOB)内。
2 天馈线路浪涌保护器的选择,应根据被保护设备的工作频率、平均输出功率、连接器形式及特性阻抗等参数,选用插入损耗及电压驻波比小适配的天馈线路浪涌保护器。
3 天馈线路浪涌保护器,宜安装在收/发通信设备的射频出、入端口处。其参数应符合表5。4。2—2规定。
4 具有多副天线的天馈传输系统,每副天线应安装适配的天馈浪涌保护器。当天馈传输系统采用波导管传输时,波导管的金属外壁应与天线架、波导管支撑架及天线反射器作电气连通。
并宜在中频信号输入端口处安装适配的中频信号线路浪涌保护器,其接地端应就近接地。
5 天馈线路浪涌保护器接地端应采用截面积不小于6mm2的多股绝缘铜导线连接到直击雷非防护区(LPZOA)或直击雷防护区(LPZOB)与第一防护区(LPZ1)交界处的等电位接地端子板上。
同轴电缆的上部、下部及进机房人口前应将金属屏蔽层就近接地。
5。4。4 程控数字用户交换机线路的防雷与接地应符合下列规定:
1 程控数字用户交换机及其他通信设备信号线路,应根据总配线架所连接的中继线及用户线性质,选用适配的信号线路浪涌保护器。
2 浪涌保护器对雷电流的响应时间应为纳秒(ns)级,标称放电电流应大于或等于0。5kA,并应满足线路传输速率及带宽要求。
3 浪涌保护器的接地端应与配线架接地端相连,配线架的接地线应采用截面积不小于16mm2的多股铜线,从配线架接至机房的局部等电位接地端子板上。
配线架及程控用户交换机的金属支架、机柜均应做等电位连接并接地。
5。4。5 计算机网络系统的防雷与接地应符合下列规定:
1 进、出建筑物的传输线路上浪涌保护器的设置:
1)A级防护系统宜采用2级或3级信号浪涌保护器;
2)B级防护系统宜采用2级信号浪涌保护器;
3)C、D级防护系统宜采用1级或2级信号浪涌保护器。
各级浪涌保护器宜分别安装在直击雷非防护区(LPZOA)或直击雷防护区(LPZOB)与第一防护区(LPZ1)及第一防护区(LPZ1)与第二防护区(LPZ2)的交界处。
2 计算机设备的输入/输出端口处,应安装适配的计算机信号浪涌保护器。
3 系统的接地
1)机房内信号浪涌保护器的接地端,宜采用截面积不小于1。
5mm2的多股绝缘铜导线,单点连接至机房局部等电位接地端子板上;计算机机房的安全保护地、信号工作地、屏蔽接地、防静电接地和浪涌保护器接地等均应连接到局部等电位接地端子板上。
2)当多个计算机系统共用一组接地装置时,宜分别采用M型或Mm组合型等电位连接网络。
5。4。6 安全防范系统的防雷与接地应符合下列规定:
1 置于户外的摄像机信号控制线输出、输入端口应设置信号线路浪涌保护器。
2 主控机、分控机的信号控制线、通信线、各监控器的报警信号线,宜在线路进出建筑物直击雷非防护区(LPZOA)或直击雷防护区(LPZOB)与第一防护区(LPZ1)交界处装设适配的线路浪涌保护器。
3 系统视频、控制信号线路及供电线路的浪涌保护器,应分别根据视频信号线路、解码控制信号线路及摄像机供电线路的性能参数来选择。
4 系统户外的交流供电线路、视频信号线路、控制信号线路应有金属屏蔽层并穿钢管埋地敷设,屏蔽层及钢管两端应接地,信号线路与供电线路应分开敷设。
5 系统的接地宜采用共用接地。主机房应设置等电位连接网络,接地线不得形成封闭回路,系统接地干线宜采用截面积不小于16mm2的多股铜芯绝缘导线。
5。4。7 火灾自动报警及消防联动控制系统的防雷与接地应符合下列规定:
1 火灾报警控制系统的报警主机、联动控制盘、火警广播、对讲通信等系统的信号传输线缆宜在进出建筑物直击雷非防护区(LPZOA)或直击雷防护区(LPZOB)与第一防护区(LPZ1)交界处装设适配的信号浪涌保护器。
2 消防控制室与本地区或城市“119”报警指挥中心之间联网的进出线路端口应装设适配的信号浪涌保护器。
3 消防控制室内,应设置等电位连接网络,室内所有的机架(壳)、配线线槽、设备保护接地、安全保护接地、浪涌保护器接地端均应就近接至等电位接地端子板。
4 区域报警控制器的金属机架(壳)、金属线槽(或钢管)、电气竖井内的接地干线、接线箱的保护接地端等,应就近接至等电位接地端子板。
5 火灾自动报警及联动控制系统的接地宜采用共用接地。接地干线应采用截面积不小于16mm2的铜芯绝缘线,并宜穿管敷设接至本层(或就近)的等电位接地端子板。
5。4。8 建筑设备监控系统的防雷与接地应符合下列规定:
1 系统的各种线路,在建筑物直击雷非防护区(LPZOA)或直击雷防护区(LPZOB)与第一防护区(LPZ1)交界处应装设线路适配的浪涌保护器。
2 系统中央控制室内,应设等电位连接网络。
室内所有设备金属机架(壳)、金属线槽、保护接地和浪涌保护器的接地端等均应做等电位连接并接地。
3 系统的接地宜采用共用接地,其接地干线应采用截面不小于16mm2的铜芯绝缘导线,并应穿管敷设接至就近的等电位接地端子板。
5。4。9 有线电视系统的防雷与接地应符合下列规定:
1 进出建筑物的信号传输线,宜在入、出口处装设适配的浪涌保护器。
2 有线电视信号传输线路,宜根据其干线放大器的工作频率范围、接口形式以及是否需要供电电源等要求,选用电压驻波比和插入损耗小的适配的浪涌保护器。
3 进出前端设备机房的信号传输线,宜装设适配的浪涌保护器。机房内应设置局部等电位接地端子板,采用截面积不小于16mm2的铜芯绝缘导线并穿管敷设,就近接至机房外的等电位连接带。
5。4。10 通信基站的防雷与接地应符合下列规定:
1 通信基站的雷电防护宜先进行雷电风险评估及雷电防护分级。
2 基站的天线必须设置子直击雷防护区(LPZOB)区内。
3 基站天馈线应从铁塔中心部位引下,同轴电缆在其上部、下部和经走线桥架进入机房前,屏蔽层应就近接地。
当铁塔高度大于或等于60m时,同轴电缆金属屏蔽层还应在铁塔中部增加一处接地。
4 通信基站的信号电缆应穿钢管埋地进入机房,并应在入户配线架处安装信号线路浪涌保护器,电缆内的空线对应做保护接地。站区内严禁布放架空线缆。当采用光缆传输信号时,应符合本规范5。
3。2条第4款的规定。
5 基站的电源线路宜埋地引入机房,埋地长度不宜小于50m。电源进线处应安装电源线路浪涌保护器。
6。
9. 避雷针防雷接地电阻越小越好
一、二类防雷建筑物每根引下线接地电阻≤10欧姆,三类建筑物要求≤30欧姆。
根据《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一类建筑,独立避雷针、架空避雷线或架空避雷网应有独立的接地装置,每一引下线的冲击接地电阻不宜大于10Ω。在土壤电阻率高的地区,可适当增大冲击接地电阻。
二类建筑,每根引下线的冲击接地电阻不应大于10Ω。防直击雷接地宜和防雷电感应、电气设备、信息系统等接地共用同一接地装置,并宜与埋地金属管道相连;当不共用、不相连时,两者间在地中的距离应符合下列表达式的要求,但不应小于2m。
三类建筑,对电缆进出线,应在进出端将电绕的金属外皮、钢管等与电气设备接地相连。当电缆转换为架空线时,应在转换处装设避雷器;避雷器、电缆金属外皮和绝缘子铁脚、金具等应连在一起接地,其冲击接地电阻不宜大于30Ω。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