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避雷针的知识
雷暴云中正负不同极性电荷区的形成过程,称为雷暴云的起电过程。雷暴云中存在着强烈的上升气流和各种尺度及不同相态的水成物粒子,通过扩散、离子捕获、粒子间的碰撞分离等过程,使不同尺度的粒子携带上不同极性的电荷,在气流和重力作用下不同极性电荷发生分离,形成正负不同极性的电荷区。当雷暴云中局地电场超过约400kV/m时,就可以产生闪电,下面来了解一下预防雷电的安全知识有哪些吧?
雷电的分类
(1)云闪。
通常情况下,一半以上的闪电放电过程发生在雷暴云内的主正、负电荷区之间,称作云内放电过程,云内闪电与发生几率相对较低的云间闪电和云-空气放电一起被称作云闪。
(2)地闪。另一类闪电则是发生于云体与地面之间的对地放电,称为地闪。一次完整的地闪过程定义为一次“闪电,其持续时间为几百毫秒到1秒钟不等。一次闪电包括一次或几次大电流脉冲过程,称为“闪击”,其中最强的快变化部分叫“回击”。闪击之间的时间间隔一般为几十毫秒。闪电放电可以辐射频带很宽的电磁波,从几Hz到上百个GHz。
雷击的几种形式a、直接雷击
闪电直接击在建筑物、其他物体、大地或防雷装置上,产生电效应、热效应和机械力者。
b、感应雷击
闪电放电时,在附近导体上产生的静电感应和电磁感应,它可能使金属部件之间产生火花。
c、雷电波侵入
由于雷电对架空线路或金属管道的作用,雷电波可能沿着这些管线侵入屋内,危及人身安全或损坏设备。
d、雷击电磁脉冲
是一种作为干扰源的雷电流及雷电电磁场产生的电磁场效应。指闪电直接击在建筑物防雷装置和建筑物附近所引起的效应。绝大多数是通过连接导体的干扰,如雷电流或部分雷电流、被雷电击中的装置的电位升高以及电磁辐射的耦合传导。
雷击的一般选择性
(1)雷击经常发生在有金属矿床的地区、江河湖海岸、地下水出口处,山坡与稻田接壤的地上和具有不同电阻率土壤的交界地段易遭雷击。
(2)在湖沼、底洼地区和地下水位高的地方也容易遭受雷击。此外地面上的设施状况,也是影响雷击选择性的重要因素。
(3)高耸建筑物、构筑物容易发生雷击,金属结构的建筑物,内部有大量金属体的厂房,或者内部经常潮湿的房间,因导电性好,易发生雷击。
(4)在旷野,即使建筑物不高,但是由于它比较孤立、突出,因而也比较容易遭雷击;如田间的休息凉亭、草棚、水车棚、工具棚等。
(5)烟囱冒出的热气和烟囱排出的大量含有导电微粒和游离分子气团,它比空气易于导电,等于加高了烟囱,易引发雷击。
2. 避雷针的知识有哪些
避雷器与避雷针的区别:
1、概念区别:避雷器是用于保护电气设备免受高瞬态过电压危害并限制续流时间也常限制续流赋值的一种电器;避雷针,又名防雷针,是用来保护建筑物、高大树木等避免雷击的装置。
2、种类区别:避雷针主要有直击雷避雷针、特殊避雷针、提前预放电避雷针等;避雷器分为有金属氧化物避雷器、线路型金属氧化物避雷器、无间隙线路型金属氧化物避雷器、全绝缘复合外套金属氧化物避雷器、可卸式避雷器等。
3、适用范围区别:避雷器适用于变压器、输电线路、配电屏、开关柜、电力计量箱、真空开关、并联补偿电容器、旋转电机及半导体器件等过电压保护。1根避雷针的保护范围当避雷针的高度h≤hr时。
4、原理区别:避雷针的防雷是它能把闪电从保护物上方引向自己并安全地通过自己泄入大地,因此,其引雷性能和泄流性能是至关重要的;避雷器的作用是用来保护电力系统中各种电器设备免受雷电过电压、操作过电压、工频暂态过电压冲击而损坏。
扩展资料:
电源开关防雷知识:
1、现代通信开关电源为实现无人值守,均具备远程监控功能,例如遥信、遥测、遥控,而与之相联的信号线接口通信距离长,极容易遭受感应雷损坏而造成停机等事故,根据信产部要求应加装相应的信号防雷器予以保护。
2、加装直流防雷器是最近发布的防雷标准中才提出的,因为直流防雷器的残压大大低于交流防雷器,因此能有效地提高通信开关电源通信站内敏感设备抵御雷电电磁脉冲的能力。
3、防雷器的防雷能力与安装方式有密切关系,主要是引线电感会产生额外的残压,应尽可能地缩短电力线与防雷器的连线和防雷器与接地汇接板连线的长度。
4、多级布置防雷器可减小引线电感带来的额外残压,因为前级防雷器已将大部分雷电流泄放入地,在后级的防雷器只泄放少部分雷电流,雷电流的减小必然导致引线上的附加残压减小。为保证防雷器前后级的能量配合,防雷器之间的电力电缆长度应不小于15米,否则应采用退耦器进行能量配合。
5、进局电力电缆的防雷容易引起重视,而其它进出通信站的电力线常常被忽视,如照明路灯线、塔灯电力线、非电信设施租用电信电力线等。现在宜采用太阳能塔灯,可减少一个雷击入侵渠道。其它出局电力线应在防雷系统的保护范围内,否则应采取专门的防雷措施。
3. 避雷针的使用
在制作和安装防雷接地装置时,所有金属材料组件都必须进行热浸镀锌处理。在实际操作中,请注意热浸镀锌层的维护。使用热浸镀锌钢管作为针头,其壁厚不应小于3mm,且针刷的长度应在70mm以上,防雷接地装置应保持垂直牢固安装,平面度公差为3/1000。
建设工程防雷设施验收规范
1.1 新建防雷工程防雷设施竣工验收应在防雷检测、验收部门的参与下,由建设单位主持,施工、监理等单位参加共同进行。
1.2 防雷设施验收包括下列部分
1、防直击雷的防雷装置部分(包括接闪器、引下线、接地装置)
2、等电位联结(包括建筑物外屋面金属物、高层均压环、各种入户管道、电力线和信息线路外皮的等电位连接、室内各种金属管道、电梯、步行梯、各层等电位箱、电源箱的等电位联结)
3、供电系统及低压配电保护(包括供电方式、电器预留接地、SPD电涌保护器)
4、屏蔽装置(包括各种屏蔽网、屏蔽室)
1.3 防雷设施验收前,建设单位应向气象监督机构提交验收申请报告,并附下列文件:
1、 设计说明和防雷设计图纸(1基础防雷平面图、2屋面防雷平面图、3立面图、4四置图、5高层均压环设置图、6防雷施工大样图、7总配电图、8 SPD安装系统图)
2、 施工阶段修改防雷设计的修改图纸及说明
3、 隐蔽工程的图纸及施工验收记录。
4、 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测量记录单。
5、 安装避雷器的系统安装图。
1.4 防雷设施验收原则:被检防雷设施应与设计一致并符合技术规范的要求。已装防雷装置所用材料、安装位置、焊接面、整体布局与设计图纸要求相符,如有修改应有修改图纸和说明,其修改部分应达到技术规范的要求。
1.5 防雷系统中所使用的防雷产品应符合国家标准的要求,产品的规格、型号、技术参数应符合设计要求。
4. 避雷针是如何避雷的
避雷针的原理:
在雷雨天气,高楼上空出现带电云层时,避雷针和高楼顶部都被感应上大量电荷,由于避雷针针头是尖的,所以静电感应时,导体尖端总是聚集了最多的电荷。这样,避雷针就聚集了大部分电荷。避雷针又与这些带电云层形成了一个电容器,由于它较尖,即这个电容器的两极板正对面积很小,电容也就很小,也就是说它所能容纳的电荷很少。而它又聚集了大部分电荷,所以,当云层上电荷较多时,避雷针与云层之间的空气就很容易被击穿,成为导体。这样,带电云层与避雷针形成通路,而避雷针又是接地的,避雷针就可以把云层上的电荷导入大地,使其不对高层建筑构成危险,保证了它的安全。
避雷针:
避雷针,又名防雷针,是用来保护建筑物、高大树木等避免雷击的装置。
避雷针由接闪器、接地引下线和接地体 3部分组成。接闪器通常采用直径为 15~20mm、长度为1~2m的圆钢或钢管,固定于支柱上端经接地引下线与接地体连接。 当雷云对地放电通道发展到临近地面时,由于避雷针尖端突出地面并有良好接地,在针尖附近的电场强度提高,聚积相反极性的电荷,引导放电向避雷针方向发展,最终击中避雷针,把雷击能量有效地引入大地。
5. 避雷针是如何避雷的有关的物理知识
建筑物和种种重要设施的行之有效的避雷措施——避雷针是美国科学家富兰克林发明的。他用科学实验证明了闪电就是静电高压放电,之后避雷针防雷的技术也就
有了科学的基础。
200年来人们的长期实践,进一步证明了避雷针是可靠的。
在世界各地,处处可见避雷针的踪迹。楼层、厂房、烟囱、火箭航天器发射塔、卫星天线等的顶部高高地耸立着一根,甚至几根金属杆,那就是避雷针。 我国古建筑物中的宝塔,有些用铁链从塔顶引下,末端埋入水井中,这样的宝塔很少被雷击毁。中世纪,欧洲许多教堂的尖顶由于高耸于云端,常
常是雷击的目标。但也有个别的高大建筑却能幸存下来。如有一座大教堂,以镀金的金属覆盖了教堂的圆顶,圆顶四周又竖起了一些尖头长铁棒。金属圆顶通过泄水
有人认为,避雷针在雷雨云的感应下产生尖端放电,能中和掉雷雨云中所带的电荷,从而避免发生雷击。也有人认为,避雷针是吸引闪电电流,并把它导入地下。我们必须弄清楚哪一种说法是正确的,才能设计避雷针,有效地避免雷击。
实验测量表明,避雷针在雷雨云的电场作用下所释放的电量是微不足道的。一根避雷针的尖端放电电流一般只有几个微安,而一次中等的雷
击能释放大约25~30库仓的电量。这相当于几千根避雷针在几十分钟内放电的总电量。 富兰克林指出,避雷针在雷暴期间的放电电流太小了,它的作用是把闪电引向自身,并沿着它流入大地,不让闪电电流窜到建筑物的各部分去。 避雷装置一般地由接闪器、引下线和接地体三部分组成。避雷针只是接闪器的一种形式,是吸引闪电电流的金属导体,然后通过引下线把闪电电流
引到接地体上。接地体是埋设在地下的导体,它可把闪电电流泄放到大地中去。 避雷针对于保护建筑物是很有益的,从安全角度看,最好对所有建筑物都进行防雷。高大的建筑物较易受雷击,然而,据国外一份资料统计,低矮
民房受雷击的事例还是不少的,美国每年平均有2000多户民房遭雷击。为此,对一般居民来说普及有关防雷的知识还是很必要的。 安装避雷装置,要遵守下列主要原则。避雷针必须高于一切被它保护的建筑物。装置的各部分连接要牢靠,应采用电焊或气焊,不许采用绑接和锡
焊。如果避雷装置接地下不好或安装不合规格,那么被它吸引的闪电电流就可能流窜到建筑物的其它部分,从而造成破坏。现代建筑就采用一种新的既经济又安全的
防雷设施,称之为"暗装笼式避雷网"
。把建筑物中的金属结构沿钢筋连成一整体,构成一个大型金属网笼。这种笼式避雷网既起屏蔽作用,又充当引下线,是一种
更加经济、美观的安全的防雷方式。你到大街上转一转,可看到很多新楼的屋顶上不再有高耸的金属杆和引下线了,那就是因为它们已用上笼式避雷网了。屋顶的各
种金属物都用导体连到笼式避雷网上。在屋顶四周还应布设一条金属带,称避雷带,把它与避雷网接上。 安装了避雷装置的建筑物是否就万无一失不遭雷击了呢?那不一定。有些高大建筑物虽安装了避雷装置,但因接地线断裂等原因而"有形无用"了。可见要确保避雷装置发挥效能,不但要正确设计、正确安装,还要经常保养,使它经常处于良好状态,这样一般就可免受雷害了。这里我们对读者提出一个忠告:一定要重视科学,不要轻视避雷技术各种环节的科学原理。更不可自以为是地自行安装避雷针,那是危险的,弄不好,反而会"引雷入室"
,反倒遭了雷击灾
祸,这种事例不少。科学是马虎不得的,对雷电不能存侥幸心里。黄岛特大火灾就是一具惨痛教训。
6. 避雷针的知识点总结
一是防雷电伤害。加强线路防雷工作,提前完成对输配电线路、配电变压器的防雷设施和接地装置的检查处理,对于雷击故障频发的山区线段、易击杆采取加装避雷针,避雷线等针对性措施;对于健康水平较差、无法满足安全运行要求的输电设备,制定运行控制措施。
二是防通道树木障碍。针对平顺境内山林茂盛、线路通道复杂的情况,积极开展线路通道治理工作并作为迎峰度夏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加强对输配电线路走廊的巡视检查,及时统计,制定整治方案,积极主动联系当地林业管理部门,本着和谐发展的原则修剪、砍伐不满足运行规程要求的树木。
三是防过设备负荷。加强重负荷和瓶颈输配电线路的监测,做好运行记录。重点开展“三跨”线路的双挂改造。加强对跨区、输送潮流较大重要输配电线路的特巡和夜巡,针对性开展大档距、交叉跨越线路,导线弧垂和交叉跨越限距的测量,并做好跟踪记录。
四是防外力破坏。紧紧依靠各级地方政府,发挥三级护线网络的作用,积极组织沿线村民护线员、农电工,及时制止威胁线路、电缆运行的土方开挖、吊车作业、开山放炮、烧荒等危及线路安全运行的行为。
五是防地质灾害。加固塔基,修整护坡和导水沟道,防止雨水冲刷对铁塔基础构成威胁。加强输配电线路特殊地段,如采空区、采石场、跨河床等附近的巡检,特别注意近期因基建等工程引起的线路改线的杆塔运行情况,对巡检中发现杆塔基础倾斜、导线受伤、地质变异等严重影响线路运行的隐患、缺陷应及时采取措施。
六是防用户连带。对所辖高危用户进行安全用电检查,积极与用户沟通,督促用户做好设备的检查与防护。尤其对T接有重要、高危用户的公用线路,进行重点巡视,并将高危用户应急供电方案作为应急预案的重要内容。对用户自行维护的专用线路,督促用户进行定期巡视,清除线路障碍,争取做到主干线的零缺陷运行,确保不因用户电力设施故障影响主网安全。
7. 避雷针物理知识
答:电流运动方向由空中一>避雷针一>大地。因为在物理学中把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为电流方向,负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与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相反。避雷针向空中释放的电子是负电荷,因此正电荷移动方向与电子移动方向相反,所以电流运动方向是从空中经过避雷针到大地。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