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防雷接地(防雷接地施工)

鑫锐电气 2023-01-27 02:06 编辑:admin 275阅读

1. 防雷接地施工

1、在沟深为0.8~1米的沟底,打入2.5米长的接地极(露出沟底150~200mm),接地极的间隔不小于5米,数量按设计要求。

2.用扁钢连接,扁钢立放,不可平放,扁钢位于接地极顶下100mm,焊接,焊接点涂防锈漆(其它部位不涂)。

3.扁钢至引出点的沟深不小于0.5米,扁钢引出长度不小于0.5米

2. 防雷接地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一、防雷接地相关国家标准

1、GA371-2001《计算机信息系统实体安全技术要求》;

2、GB2887-2000《电子计算机场地通用规范》;

3、GB50174-93《电子计算机房设计规范》;

4、GBJ57-83《建筑防雷设计规范》。

二、防雷接地规范

防雷产品接地分成两个概念,一是防雷,预防因雷击而形成危害;二是接地,保障用水设施的正常工作和人身安全而采取的一种用水措施。接地安装是接地体和接天线的,其作用是将银线直流电导入地下,防雷系统的保护在很大水平上与此相关。

扩展资料:

防雷接地装置部分概念:

1、 雷电接受装置:直接或间接接受雷电的金属杆(接闪器),如避雷针、避雷带(网)、架空地

线及避雷器等。

2、 引下线:用于将雷电流从接闪器传导至接地装置的导体。

3、 接地线:电气设备、杆塔的接地端子与接地体或零线连接用的正常情况下不载流的金属导体。

4、 接地体(极):埋入土中并直接与大地接触的金属导体,称为接地体。分为垂直接地体和水平接地体。

5、 接地装置:接地线和接地体的总称。

6、 接地网:由垂直和水平接地体组成的具有泄流和均压作用的网状接地装置。

7、 接地电阻:接地体或自然接地体的对地电阻的总和,称为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其数值等于接地装置对地电压与通过接地体流入地中电流的比值。同时接地电阻也是衡量接地装置水平的标志。

3. 防雷接地装置图片

消防主机防雷的做法如下:

一、电气线路和信号线路的浪涌保护

1.消防系统主机要做三级电源防护

三级电源防护是指总配电房为第一级电源防护、楼层的配总开关为第二级电源防护、消防系统主机的电源供电为第三级电源防护。在电源附近安装电源过电压防护防雷箱,确保防雷箱的地线与电源地线(或建筑物梁内主筋)可靠连接在一起,一般要求接地电阻必须达到10欧姆以下为合格。

2.信号浪涌防护

与消防主机连接的设备主要有火灾报警探头、自动喷淋装置、联动控制、24伏直流电源装置、火警电话、火警广播等,其两端的数据线路都必须串接信号浪涌保护器。而音频信号线路则必须串接音频浪涌保护器,直流电源用直流电源浪涌保护器,另外火灾报警探头很多情况下传输的是模拟感应信号,此类信号浪涌保护器要选择插入损耗较小的类型来适配,确保信号通过浪涌保护器时不发生衰减。

二、布线系统屏蔽与接地

防雷布线电磁屏蔽,是利用各种金属屏蔽体来阻挡和衰减加在电子设备上的电磁干扰或过电压能量。具体可分为建筑物屏蔽、设备屏蔽和各种线缆(包括管道)之屏蔽。建筑物屏蔽可利用建筑物钢筋、金属构架、金属门属、地板等均相互连接在一起,形成一个法拉第笼,并与地网有可靠之电气连接,形成初级屏蔽网。设备屏蔽在对电子设备耐过电压水平施行多级屏蔽。屏蔽效果首先取决于初级屏蔽网的衰减程度,其次取决于屏蔽层对于射电磁波的反射损耗和吸收损耗程度。对入户的金属管道、通信线路和电力线缆要在入户前进行屏蔽(使用屏蔽线缆或穿金属管)接地处理。

三、等电位连接

等电位连接是内部防雷装置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目的在于减少雷电流所引起之电位差。等电位是用连接导线或过电压(电涌)保护器将处在需要防护的防雷装置、建筑物的金属构架、金属装置、外来之导线、电气装置、电信装置等连接,形成等电位连接网络,以实现均压等电位,防止需要防护空间的火灾、爆炸、生命危险和设备损坏。

4. 防雷接地施工工艺流程

1、将电焊机的接地线一端牢固的连接在电焊机外壳的接地螺栓上。

 2、将电焊机接地线的另一端连接在接地母线上,如果电焊机放置的地点没有装设接地母线时,可以将接地线接到独立接地系统物品上。 3、检查接地装置各连接部位的紧固情况,如果电线有破皮情况,用绝缘胶布包裹或者更换一条新的接地线,用万用表检测一下接地系统的电气性能,接地电阻值不得大于2Ω。

 4、电焊机的接地线连接远离防雷接地网,保持一定3米以上的安全距离,防止雷电反击或雷电感应作用对电焊机或人员造成伤害。

 5、电焊机接地线要用质量好的,不低于16平方的电缆线。

5. 防雷接地怎么测试

亲你好!防雷接地的测试点方法:

1、你先找到防雷接地网的接地引线或等电位联接箱,

2、用接地电阻测测试仪测接地电阻(有两根测试桩0.4m的要插入泥土,一根距测试点20米,一根40米,所以测试点周围42米范围内要有泥土)

3、接地电阻值越小越好,具体合格值当设计有要求时必需按设计要求规定,设计没要求时不能大于4欧

6. 配电房防雷与接地安装

防雷接地装置安装施工工艺及流程要点:

(1)施工准备

A、技术准备:熟悉施工图纸和设计对接地网施式技术要求,熟悉接地网施工规范。

B、材料准备“根据设计规格和型号,结合工程用量进行接地网用镀锌扁钢、角钢(或铜绞线、铜排、铜棒、铜包钢等)等材料准备;对到达现场材料的规格、质量、外观等进行必要的检查。

C、人员组织:技术人员,安全、质量负责人,焊工及安装人员。

D、机具准备:电焊机、切割机、气焊、接地沟开挖用机械设备或工具等。

(2)接地沟开挖

A、根据主接地网的设计图纸对住接地网敷设位置、网格大小进行放线。

B、按照设计或规范要求的接地深度进行接地沟开挖,深度按照设计或规范要求的最高标准为准,且留有一定的裕度。

C、接地沟宜按场地或分区进行开挖,以便记录完成情况,同时确保现场的文明施工。

(3)垂直接地体加工

A、按照设计或规范要求长度进行垂直接地体的加工。

B、镀锌角钢作为垂直接地体时,其切割面在设前需进行防腐处理。

C、为了便于垂直接地体按照,垂直接地体的下端部应加工成锥形。

D、为了避免垂直接地体安装时,上部敲击部位的损伤,宜在上端部敲击部位进行相应的加固。

(4)垂直接地体的安装

A、按照设计图纸的位置安装垂直接地体。

B、为了便于垂直接地体与水平接地体塔接处的焊接,宜在垂直接地体未埋入接地沟之前在垂直体上焊接一段水平接地体,水平接地体必须预制成弧形或直角形与垂直接地体进行塔接。

C、铜棒、铜包钢垂直接地体与水平接地体焊接可靠。

D、垂直接地体上端的埋入深度必须满足设计或规范要求,按照结束后在上端敲击部位进行防腐处理。

E、垂直接地体的间距应大于其长度的2倍,且不应小于5m。

(5)主接地网敷设、焊接

A、接地体埋设深度应符合设计规定,当设计无规定时,不宜小于0.6米。

B、接地网的连接方式应符合设计要求,一般采用焊接,焊接必须牢固、无虚焊。

C、钢接地体的塔接应使用接焊。

D、裸铜胶线与铜排接地体的焊接采用热熔焊方法。

(6)主接地网防腐

(7)隐蔽工程验收及接地沟土回填

接地网的某一区域施工结束后,应及时进行回填工作。在接地沟回填土前必须经过监理人员验收签证,合格后方可进行回填工作,同时做好隐蔽工程的记录。

回填土不得夹有石块和建筑垃圾,外取土壤不可有较强的腐蚀性,回填土应分层夯实。

(8)设备接地安装

A、与设备连接的接地体应采用螺栓塔接,塔接面要求紧密,不得留有缝隙。

B、设备接地体应能使引下线接地体横平竖直、工艺美观。

C、要求两点接地的设备,两根引上接地体应与不同网格的接地网或接地干线连接。

D、电气设备的接地应以单独的接地体与接地网相连,不得在一个接地引线上串接几个电气设备。

E、设备接地的高度、朝向应尽可能一致。

F、集中接地的引上线应做一定的标识,区别于主接地引上线。 G、高压配电间高、低压配电屏柜,静止补偿装置,设备和围栏等门的胶链处应采用软铜线连接,保证接地的良好。

(9)接地标识

A、全所黄绿接地漆的间隔宽度一致,顺序一致。

B、随着接地网规格的增大,接地漆的间隔宽度应做一定的调整。

C、明敷的接地在长度很长时不宜全部进行接地标识。

(10)实验

A、进行工频接地电阻测试。

B、雨后不应立即进行工频接地电阻的测试,测试的结果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11)质量验收

A、施工图和设计变更,安装及实验记录,隐蔽工程签证,材料的质保材料等。

B、材料规格和连接方式符合设计要求,接地可靠。防腐措施完好,标识齐全明显。

7. 防雷接地施工方案模板

一、防雷接地标准规范

不同建筑物应根据其重要性、使用性质、发生雷电事故的可能性和后果,按防雷要求分为三类,即我们常说的第一类防雷建筑物、第二类防雷建筑物和第三类防雷建筑物。

第一类防雷建筑物:

1、凡制造、使用或贮存炸药、火药、起爆药、火工品等大量爆炸物质的建筑物,因电火花而引起爆炸,会造成巨大破坏和人身伤亡者。

2、具有0区或10区爆炸危险环境的建筑物。

3、具有1区爆炸危险环境的建筑物,因电火花而引起爆炸,会造成巨大破坏和人身伤亡者。

第二类防香建筑物:

1、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的建筑物。

2、国家级的会堂、办公建筑物、大型展览和博览建筑物、大型火车站、国宾馆、国家级档案馆、大型城市的重要给水水泵房等特别重要的建筑物。

3、国家级计算中心、国际通讯枢纽等对国民经济有重要意义且装有大量电子设备的建筑物。

4、制造、使用或贮存爆炸物质的建筑物,且电火花不易引起爆炸或不致造成巨大破坏和人身伤亡者。

5、具有1区爆炸危险环境的建筑物,且电火花不易引起爆炸或不致造成巨大破坏和人身伤亡者。

6、具有2区或11区爆炸危险环境的建筑物。

7、工业企业内有爆炸危险的露天钢质封闭气罐。

8、预计雷击次数大于0.06次1a的部、省级办公建筑物及其它重要或人员密集的公共建筑物。

9、预计雷击次数大于0.3次/a的住宅、办公楼等一-般性民用建筑物。

防雷接地标准规范及对应防雷措施

第三类防雷建筑物:

1、省级重点文物保护的建筑物及省级档案馆。

2、预计雷击次数大于或等于0.012次/a,且小于或等于0.3。

3、预计雷击次数大于或等于0.06次/a,且小于或等于0.3次/a的住宅、办公楼等一般性民用建筑物。

4、预计雷击次数大于或等于0.06次/a的一般性工业建筑物。

5、根据雷击后对工业生产的影响及产生的后果,并结合当地气象、地形、地质及周围环境等因素,确定需要防雷的21区、22区、23区火灾危险环境。

6、在平均雷暴8大于15d/a的地区,高度在15m及以上的烟囱、水塔等孤立的高耸建筑物;在平均雷暴日小于或等于15d/a的地区,高度在20m及以上的烟囱、水塔等孤立的高耸建筑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