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雷措施?

149 2023-11-30 15:54

一、防雷措施?

  (1)在高出被保护物的突出地位架设防雷装置,然后通过引线和接地装置把雷电流泄入大地。常用的防雷装置有避雷针、避雷器等。

    (2)电气设备在电源及其他部位加装过电压保护装置来保护电气设备免遭雷击。

    (3)雷雨天关好门窗,防止球形雷窜入室内造成危害。

    (4)雷雨天Z好暂时不用电器,拔掉电源插头、电视天线。

    (5)远离建筑物的避雷针及接地引线,防止跨步电压伤人。

    (6)雷雨天不要在旷野里行走;尽量远离山顶、海滨、河边、沼泽地、铁丝网、金属晒衣绳等;不要用有金属杆的雨伞,不要把带有金属杆的工具如铁锹、锄头扛在肩上。

    (7)躲避雷雨时应选择有屏蔽作用的建筑物或物体,如金属箱体、汽车、混凝土房屋等。

    (8)人在遭受雷击前,会有突然头发竖起或皮肤颤动的感觉,这时应立刻躺倒在地,或选择低洼处蹲下,双脚并拢,双臂抱头,头部下俯,尽量缩小暴露面。

二、避雷针是最常用的防雷装置,你认为避雷针防雷的原理是( )?

避雷针通常设在高处,在地面与云层之间建立较短路线,使电位差先行通过避雷针,而不经过空气形成雷电

三、防雷措施和防雷装置有哪些?

答:防雷措施和防雷装置从六方面说说。

1、先说一下防雷措施,在雷电交加时,勿打手机和有线电话,要在雷停止后再打,防止雷电流沿手机讯号和电话线进入室内以免造成伤人或至死。室内人不要靠近金属物体,不要赤脚站在土和水泥地面,以免遭雷击。

2、暂时切断输电线、信号线(特别是室外电视天线)等输入线路,防止雷电流沿线路进入室内。防止使用一切电器设施(特别是有室外天线的电视),电脑等,以免损坏电器或伤人。

3、打雷时不要开窗门,更不要往外伸手探头,触摸金属体和播座播头并拨电源播头因引火灾伤人至死。

4、在室外时不要打伞(金属杆)和金属物体,不要靠近高大建筑物、烟囱、铁塔、大树、广告牌等,尽量不骑开车、摩托车、拖拉机及汽车,也不要停在高处,不开车门窗,在空旷地方尽量不要站立,应复卧面向下,以减少雷击的可能。

5、防雷设备有防直击雷设备,有避雷针,避雷网、带,建筑基础防雷钢筋混凝土接地,每层楼房的等电位钢筋带,楼顶钢筋带杆(为接闪器)等防雷设备。

6、防感应避雷器,如门线型避雷器,阀型避雷器门上瓷套、火花间隙和非线性电阻组成。电涌保护器(spD),电磁脉冲避雷器等,防止强雷电压击穿烧坏用电设备或引起设备爆炸伤人。

以上在4个方面说了防雷措施,5和6二个方面说了防雷装置,此六个方面看就一目了然了。

四、防雷措施有哪些?

答:主要有以下几种。

1、不要停留在山顶、山脊或建(构)筑物顶部。

2、不要停留在铁门、铁栅栏、金属晒衣绳、架空金属体以及铁路轨道附近。

3、应迅速躲入有防雷保护的建(构)筑物内,或有金属壳体的各种车辆及船舶内。不具备上述条件时,应立即双脚并拢下蹲,头部向前弯曲,降低自己的高度,以减少跨步电压带来的危害。因为雷电流经落雷点会沿着地面逐渐向四周释放能量。此时,行走之中人的前脚和后脚之间就可能因电位差不同,而在两步间产生一定的电压。

4、不要在大树(在野外有时也可以凭借较高大的树木防雷,但千万记住要离开树干、树叶至少两米的距离。)、电线杆、广告牌、各类铁塔底下避雨。因为此时,大树潮湿的枝干相当于一个引雷装置,如果用手接触大树、电线杆、各类铁塔就仿佛手握防雷装置引下线一样,就很可能会被雷击。

5、不要在水边(江、河、湖、海、塘、渠等)、游泳池、洼地停留,要迅速到附近干燥的住房中去避雷雨。扩展资料防雷安全技术:1)保护零线必须采用绝缘导线。配电装置和电动机械相连接的PE线应为截面不小于2.5mlIf的绝缘多股铜线。手持电动工具的PE线应为截面不小于1.5m玉的绝缘多股铜线。2)PE线上严禁装设开关或熔断器,严禁通过工作电流,且严禁断线。3)相线、N线、PE线的颜色标记必须符合以下规定:相线Ll(A)、L2(B)、L3(C)相序的绝缘颜色依次为黄、绿、红色;N线的绝缘颜色为淡蓝色;PE线的绝缘颜色为绿/黄双色。任何情况下上述颜色标记严禁混用和互相代用。

五、避雷针怎么达到防雷效果?

避雷针是通过尖端放电达到防雷效果的。当带电荷云朵接近建筑物,因正负电荷相吸,安装在上面的避雷针就会向空中释放极性相反的电荷,中和云朵所带电荷,避免云层与建筑物之间的空气被高电压击穿发生电离。从而起到防雷效果。

六、0.5米避雷针防雷等级?

依据JGJ16-2008《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建筑物的防雷分为三级:

1、一级防雷建筑:特别重要的建筑、高度超过100m的超高层建筑等。

1)具有特别重要用途的建筑物。如国家级的会堂、办公建筑、档案馆、大型博展建筑;特大型、大型铁路旅客站;国际性的航空港、通讯枢纽;国宾馆、大型旅游建筑、国际港口客运站等。

2)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的建筑物和构筑物。

3)高度超过100m的建筑物。

建筑物及电气设备的防雷等级详解

2、二级防雷建筑:大型建筑、19层以上住宅楼、高度超过50m的其他民用建筑等。

1)重要的或人员密集的大型建筑物。如部、省级办公楼;省级会堂、博展、体育、交通、通讯、广播等建筑;以及大型商店、影剧院等。

2)省级重点文物保护的建筑物和构筑物。

3)层及以上的住宅建筑和高度超过50m~100m的其他民用建筑物。

4)省级及以上大型计算中心和装有重要电子设备的建筑物

3、三级防雷建筑:20m以上的民用建筑、雷电活跃地区15m以上的建筑等。

1)当年计算雷击次数大于或等于0.05时(见附录D.2),或通过调查确认需要防雷的建筑物。

2)建筑群中最高或位于建筑群边缘高度超过20m~50m的建筑物。

3)高度为15m及以上的烟囱、水塔等孤立的建筑物或构筑物,在雷电活动较弱地区(年平均雷暴日不超过15)其高度可为20m及以上。

4)历史上雷害事故严重地区或雷害事故较多地区的较重要建筑物

5)在确定建筑物防雷分级时,除按上述规定外,在雷电活动频繁地区或强雷区可适当提高建筑物的防雷等级。

七、电视防雷的具体措施?

对电视的防雷保护首先是合理地加装电源避雷器,其次是加装信号线路避雷器。

如果电视机所在建筑物不是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还要考虑安装外部防雷装置。

八、防雷的基本措施有哪些?

  防雷,是指通过组成拦截、疏导最后泄放入地的一体化系统方式以防止由直击雷或雷电的电磁脉冲对建筑物本身或其内部设备造成损害的防护技术。

  一、自身安全防护   1、在两次雷击之间一分钟左右的间隙,应尽可能躲到能够防护的地方去。不具备上述条件时,应立即双膝下蹲,向前弯曲,双手抱膝。  2、在野外也可以凭借较高大的树木防雷,但千万记住要离开树干、树叶至少两米的距离。依此类推,孤立的烟囱下、高大的金属物体旁、电线杆下都不宜逗留。此外,站在屋檐下也是不安全的,最好马上进入建筑物内。  3、雷雨中若手中持有金属雨伞、高尔夫球棍、斧头等物,一定要扔掉或让这些物体低于人体。还有一些所谓的绝缘体,像锄头等物,在雷雨天气中其实并不绝缘。  4、雷雨时,室内开灯应避免站立在灯头线下。  5、不宜使用淋浴器。因为水管与防雷接地相连,雷电流可通过水流传导而致人伤亡。  二、家用电器保护   1、雷雨天气里应尽量避免使用家用电器,并拔掉电器电源插头和信号插头。  2、有条件的情况下,应在电源入户处安装电源避雷器,并在有线电视天线、电话机、传真机、电脑MODEN调制解调器入口处、卫星电视电缆接口处安装信号避雷器。但是安装时要有好的接地线,同时做好接地网。  3、每天收听气象预报,得知当天有雷暴时应在上班前将家用电器的电源插头、信号插头拔掉,并且出门时不要忘记关门窗,以防止滚球雷的侵入。  三、建筑物的保护   1、宜采用装设在建筑物上的避雷网(带)或避雷针或由其混合组成的接闪器。避雷网(带)应沿屋角、屋脊、屋檐和檐角等易受雷击的部位敷设,并应在整个屋面组成不大于10m×10m或12m×8m(网格密度按建筑物类别确定)的网格。所有避雷针应采用避雷带相互连接。  2、引下线不应少于两根,并应沿建筑物四周均匀或对称布置,其间距不应大于18m(引下线间距按建筑物类别确定)。当仅利用建筑物四周的钢柱或柱子钢筋作为引下线时,可按跨度设引下线,但引下线的平均间距不应大于18m。  3、每根引下线的冲击接地电阻不应大于10Ω。防直击雷接地宜和防雷电感应、电气设备、信息系统等接地共用同一接地装置,并宜与埋地金属管道相连;当不共用、不相连时,两者间在地中的距离应符合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要求,且不小于3m。  在共用接地装置与埋地金属管道相连的情况下,接地装置宜围绕建筑物敷设成环形接地体。

九、电气防雷措施有哪些?

电气防雷措施有:

(一)为了避免由雷电所引起的静电感应造成火花放电,必须将保护的金属部分可靠地接地(电线和设备的导电部分除外)。

(二)为了避免由雷电所引起的电磁感应使闭合回路中缺口处发生火花,必须使处在雷电流的电磁场中的金属物件具有良好的接触而形成闭合回路。

(三)为了避免当雷电放电时在避雷针附近的电缆和电气设备保护接地装置形成高电位。而造成触电或火灾及爆炸危险,除了电缆的金属外此必须接地外,电缆和电气设备保护接地装置应与避雷针的接地体的距离不小于是10米。

十、防雷措施都包括什么?

防雷措施包括建立接地装置、安装避雷针、采用避雷器、使用防雷电设备等,这些措施可以有效地降低遭受雷电侵害的可能性,保护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此外,在防雷方面还需要注意加强管理和维护,定期检查和维修设备,提高人们的防雷意识和应急反应能力。综合来看,防雷措施是多方面的,需要全方位的保障,才能真正发挥其效用,确保人们的安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相关评论
我要评论
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