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避雷针是干啥的
乙 我们两个人说回相声,说相声啊,也没有什么新鲜的……
甲 (哼弦子)冬,嘣,楞不楞冬嘣……
乙 哎?怎么回事?
甲 (大声)冬嘣,楞不楞冬嘣!冬嘣楞不楞冬嘣……
乙 干吗?噢,弹弦子的。
甲 嘟——楞冬楞不楞冬嘣……
乙 噢,上台就弹哪。
甲 (大声)冬,嘣,楞不楞冬嘣……
乙 什么点儿这是?
甲 (特大)嘟——楞冬楞不楞……
乙 留神鼻子?
甲 您别妨碍我的工作。
乙 什么工作也要注意安全。
甲 好,好请您也注意点儿得了。
乙 谁注意点儿!
甲 冬嘣,楞不楞冬嘣……嘟——楞冬,楞不楞冬嘣……
乙 还真得留点儿神!
甲 冬蹦,楞不楞冬嘣……(唱)“诸君稳坐慢慢地听……”
乙 您还别说,字眼儿都够清楚:诸君稳坐慢慢地听,好了,你唱吧,我们听一回。
甲 冬嘣……
乙 又来了!
甲 嘟——楞冬,楞不楞冬嘣!嘟,楞冬,楞不楞冬嘣,(大声)嘟,楞冬,楞不楞冬嘣……
乙 不留神真能触上!
甲 冬嘣,楞不楞冬嘣,(唱)“诸君稳坐慢慢听……”
乙 这是怕您没听明白,再唱回来了:诸君稳坐慢慢地听都听明白了,请您往下唱吧啊!
甲 嘟……
乙 弹?您这不是受罪吗?
甲 嘟一一楞冬。楞不楞冬嘣,嘟,楞冬,楞不楞冬嘣,嘟——楞冬,楞不楞冬嘣……(唱)“诸君稳坐慢慢地听……”
乙 慢慢?还吃饭去吧,吃完饭回来,误不了听二句。没下句儿,他要有下句儿我是他徒弟。
甲 (唱)“要论听文……”
乙 嘿!
甲 (唱)“……压住了鼓板哪,书开我的正宗……”
乙 嗯,有下句儿。
甲 这是寸劲儿。
乙 嘿!净等我了。
甲 (唱)“适方才表的哪家何人等……”
乙 是谁呀?
甲 (唱)“接回来再表表能征惯战、惯战能征、出乎其类、拔乎其萃、人前显贵、鳌里夺尊,南征北战、东挡西杀这位老胜英。”
乙 哎哟,差点儿没憋死。
甲 (唱)“这老胜英……”
乙 胜英怎么啦?
甲 (唱)“……带领着小弟兄,够奔花果山上……”
乙 胜英上花果山找谁去?
甲 (唱)“他一心大战这位孙悟空……”
乙 和孙猴打起来了。
甲 (唱)“大战疆场,三百多趟,也没有分出谁输共谁赢。猛听得这宋营后边,吧嗒啦啦一声响啊。”
乙 怎么着?
甲 (唱)“这宋营跑出一匹马走龙……”
乙 来人了。
甲 (唱)“在马上端坐一员小将,英勇无敌哟甚是威风,若问这来了何人等?”
乙 谁呀?
甲 (唱)“他本是常胜将军赵子龙。”
乙 赵云?
甲 (唱)“好赵云,催马抡刀就往山上闯啊,一刀劈死了孙悟空……”
乙 什么乱七八糟的!
甲 (唱)“多亏了岳飞……”
乙 岳飞?
甲 (唱)“……搬出来的人马,请来了他的师傅那位老济公。”
乙 嗐!
甲 (唱)“罗汉爷手拿着机关枪,往外就打呀,一枪打死了徐茂功……”
乙 嗐,这乱劲儿!
甲 (唱)“列位明公,要问我唱的这叫什么段儿?”
乙 哪段儿呀?
甲 (唱)“连我说书的摸也摸不清!”
乙 连他都摸不清!这你还唱什么劲儿!真格的,你唱的是哪一段儿呀?
甲 这段儿叫“折罗”。
乙 折罗?有折罗,有大杂烩没有?
甲 有啊。
乙 啊,有大杂烩。
甲 有、有。
乙 来段大杂烩我们听听怎么样?
甲 可以。
乙 来来。
甲 (唱)“孙义孟昌,孙义孟昌,孟良张飞比过刀枪,岑彭马武,三国的吕布,多亏了罗成的那杆长枪,杀刀剐夫的孟姜女,哭倒长城的孙二娘,乱七八糟大杂烩,到下回三堂会审……”
乙 玉堂春?
甲 (唱)“……杜十娘。”
乙 你们哪位听过三堂会审杜十娘啊?
甲 应当怎么唱?
乙 三堂会审王堂春。
甲 我要唱三堂会审玉堂春那叫大杂烩吗?
乙 噢,烩不到一块啦。
甲 哎,当然了,我唱的什么您知道吗?
乙 您唱的是西河大鼓。
甲 噢,西河大鼓,哎呀,这西河大鼓您也懂啊?
乙 嘿嘿嘿嘿,谁不懂啊!马增芬西河大鼓唱得多好。
甲 是啊。哎,我问你,我唱得怎么样?
乙 您唱的?
甲 啊。
乙 哈哈哈哈!
甲 好。
乙 不怎么样!舰着脸还问呢。不是三堂会审杜十娘吗?
甲 我唱西河大鼓啊,这是跟您说,我差点儿。
乙 啊!唱西河大鼓你差点儿!
甲 对了。
乙 哈哈哈哈,你唱什么都差点儿!
甲 这可没有。
乙 怎没有啊?
甲 西河大鼓我差点儿,我唱得最好的……
乙 是什么?
甲 就是河南坠子。
乙 啊,河南坠子你唱得最好?河南坠子当初有个唱得最好的。
甲 谁?
乙 乔清秀。贴海报的时候,还有仨字儿“盖河南”。
甲 是是。
乙 那乔清秀唱河南坠子盖河南,把河南唱河南坠子的都盖了,你还唱?哈哈哈你哪儿摆呀,你!
甲 今天我就给您学回乔清秀您听听。(河南坠子白口)“大年初一头一天,过了初二就初三,初一十五半拉月,腊月三十整一年。”
乙 废话!这有什么用,这个?
甲 (白口)“适才唱的也是坠子,这一场也是坠子,唱不好,好不好的你是多多的原谅,唱哪一段哪?唱个小段儿,给您唱段三堂会审玉堂春。”
乙 好。
甲 “把弦子拉起来,咱就唱这回三堂会审玉堂春!”
乙 哟哟哟哟!这份儿德行。
甲 打这儿开始,这边一个拉的,这边一个唱的。
乙 是啊。
甲 你说他们两个人谁累?
乙 还是唱的累。
甲 好,还是拉的那个累。
乙 拉的怎么累呀?
甲 浑身上下横竖劲儿,连胳膊带腿一齐动弹。
乙 是啊。
甲 打这儿开始要唱了。
乙 干脆你唱吧!
甲 (学琴声)呗儿,崩当当当,呗儿,崩当当当。(唱)“我本是北京城一个贱民、结交公子他是南京城里的人哪!”(过门)冬嘣嘣冬嘟——楞嘣冬楞嘣楞……
乙 两头儿忙啊!
甲 (唱)“我们两个人哪相交足够二年半,花得他囊中空虚!”(过门)里根隆的冬。(唱)“无有半文。最可恨老王八鸨儿哪多么心狠,我的大人哪,把我的三哥哥赶出了院门哪!”(过门)冬楞冬嘣冬楞楞楞冬嘣冬楞冬楞冬嘣(唱)“我命老妈把东西买呀,回来他就说与……”(过门)的恨儿隆的冬。(唱)“玉堂春,闻听我的三哥啊,呃!……”
乙 咦?
甲 “呃!”
乙 嗯!
甲 “呃!”
乙 怎么着?
甲 (唱):“他就要了饭……”(过门)一根儿隆冬!一根儿隆冬!一根儿隆冬!一根儿隆冬冬冬。(唱)“小奴啊——”(过门)一根儿隆冬,一根儿隆冬!(唱)“好一似呀胜似摔在我那凉水盆!啊——”
乙 表情真好。
甲 (大声过门)冬楞楞……
乙 行行,这一惊一炸的真受不了!
甲 这路坠子叫文坠子。
乙 噢,文坠子。
甲 还有一种坠子。
乙 什么坠子?
甲 叫武坠子。
乙 啊,武坠子怎么回事?
甲 就是文武带打的坠子。
乙 坠子还有文武带打?
甲 有啊。
乙 我怎没见过?
甲 没上本市来过。
乙 在哪儿唱啊?
甲 离着河南还六万多里地啦。
乙 怎么这么远哪?
甲 就是远一点儿。
乙 没听过,你会唱吗?
甲 我会。
乙 会唱,你来来怎么样?
甲 我来来。
乙 你来来武坠子我听听。
甲 这武坠子是俩人呀,我一人来不了。
乙 噢。
甲 咱们这么着行吗?
乙 怎么?
甲 你也来来怎么样?
乙 我不会唱坠子。
甲 噢,您不会唱?
乙 啊。
甲 不用您唱。
乙 我干吗呀?
甲 您帮忙给我拉拉弦儿。
乙 我不会拉弦呀。
甲 拿嘴学啊。
乙 拿嘴学。
甲 刚才我怎么学的?
乙 噢,拿嘴学拉弦儿。
甲 (学弦音)冬嘣冬嘣楞嘣楞……唉,就这样儿。
乙 可以,可以。
甲 行吗?
乙 行,行,行。
甲 你来来。
乙 还来来。
甲 来来,我听听。
乙 (学弦音)(大声)冬嘣楞冬楞嘣楞冬楞冬嘣!
甲 嘿!这弦儿还真响,这弦儿,请坐吧!
乙 不不不,我站着。
甲 请坐吧,您这个儿太高。
乙 坐下?
甲 您坐下我心里好稳当。
乙 噢。
甲 我好放心。
乙 坐下装拉弦儿的?
甲 对啦,对啦,没有站着拉的!坐好了吗?
乙 坐好了。
甲 这回我化化妆。
乙 还化妆啊?
甲 武坠子嘛!
乙 噢。
甲 还得修饰修饰。
乙 武坠子还化妆。
甲 那是,把衣服撩起来。
乙 怎么大褂还撩起来?
甲 武坠子嘛!袖子卷起来!
乙 吓,撸胳膊挽袖子。
甲 武坠子嘛!
乙 好,武坠子。
甲 开始了。
乙 开始了。
甲 这回你还帮忙。
乙 唉。
甲 按电铃,我这儿上场了,武坠子开始。
乙 ……这不定出什么主意哪!
甲 (学铃声)铃……(拍醒木)
乙 刚吃完大力丸,大概是!
甲 (白)“湛湛青天不可欺,张飞喝断当阳桥,虽然不是好买卖,一日夫妻(拍醒木)百日恩!”
乙 这什么乱七八糟的!您先等会儿!这四句满不挨着!
甲 武坠子不挨着。
乙 好,好,好,武坠子不挨着。
甲 (白)“四句提纲言罢,不嫌学徒说口压风,锛瓜掉字,横眉熊耳,我给你唱一回坠子书。”
乙 啊,这叫坠子书。
甲 (白)(大声)“嗨!把弦子拉起来……”
乙 拉弦子。
甲 (唱)“……咱们要唱一回,坠子书(大声)嘿!(打乙)哎嘿!哪哈依哈咳呀!抓哈咳咳……”
乙 别咳咳了!你唱坠子书没关系,打人干吗呀?!
甲 没告诉你武坠子嘛!
乙 噢!这就开火了!
甲 那还等多会儿呀?
乙 现在怎么样啊?
甲 开始了。
乙 开始了?
甲 哎。
乙 (行弦,大声)冬嘣楞冬楞嘣楞冬嘣,冬冬楞冬楞嘣楞冬楞嘣楞咳咳啊!
甲 (唱)“要罢了钱……”
乙 干脆,您找别人吧!
甲 怎么?
乙 您这活儿我干不了啦。
甲 为什么?
乙 吓人呼啦的,又要打人啦?什么词儿呀,吓我一跳!
甲 噢,您问词儿呀,头一句是“要罢了钱”。
乙 要罢了钱怎么回事?
甲 不卖票零打钱,这叫“要罢了钱”。
乙 二一句哪?
甲 “书归正”,就是开书了。
乙 噢,就是要完了钱开书啊。
甲 哎。
乙 好嘛,听您这坠子还得找翻译跟着呢。
甲 来吧。
乙 (行弦)冬嘣楞冬楞嘣楞冬楞嘣冬啊!
甲 (唱)“要罢了钱,书又归了正!他管拉呀,我管唱,您老管听……”
乙 唉……多新鲜哪!噢,我管拉,你管唱,人家管听!
甲 哎。
乙 我也不拉,你也不唱,人家还听什么劲儿呢?
甲 是啊,你往下听啊!
乙 (行弦)冬楞嘣冬嘣楞楞冬楞嘣冬啊!
甲 (唱)“您说我今天我唱哪一段呀?”
乙 噢,还没准儿哪?我说你想准了唱行吗?
甲 行啊!
乙 (行弦)冬楞嘣冬嘣楞楞冬楞嘣冬啊!
甲 (唱)“我唱段儿啥玩意儿你也得听啊!”
乙 多新鲜!(行弦)冬嘣楞冬楞嘣楞冬楞嘣冬啊!
甲 (唱)“爱听文来,爱听武啊?爱听奸来你老爱听忠啊?爱听文的是俺不会,爱听武的我是没学成,半文半武我也唱不了,苦辣酸甜俺也不中啊……”
乙 干脆咱散了吧,噢,你什么都不会呀?你这不是废话吗!
甲 废话呀!打这儿往后听,句句都是废话。
乙 那是怎么回事?
甲 离开废话我没词儿了。
乙 噢,离开废话就没词儿!哈哈哈,受点儿累吧您哪!
甲 干吗呀?
乙 多唱点儿废话吧!(行弦)冬嘣楞冬楞嘣楞冬楞嘣冬啊!
甲 (唱)“适刚才唱的本是《响马传》哪。”
乙 (行弦)冬嘣楞冬楞嘣楞冬楞嘣冬啊!
甲 (唱)“还有半段儿我没唱清啊。”
乙 (行弦)冬嘣楞冬楞嘣楞冬楞嘣冬啊!
甲 (唱)“适刚才表的哪家何人等?表表八爷叫罗成,表表八爷叫罗成!”
乙 (行弦)冬嘣楞冬楞嘣楞冬楞嘣冬,冬嘣楞冬楞嘣楞冬楞嘣冬啊!
甲 (唱)“爷俩迈开八条腿……”
乙 啊……嘿!爷俩四条腿。
甲 (白)你听着。
乙 (行弦)冬嘣楞冬楞嘣楞冬楞嘣冬啊!
甲 (唱)“后边跟着一匹马走龙啊!”
乙 噢,凑腿哪!(行弦)冬嘣楞冬楞嘣楞冬楞嘣楞嘣冬啊!
甲 (唱)“连人带马把城上……”
乙 啊……马怎么上去啦?
甲 听着!
乙 (行弦)冬嘣楞冬嘣楞冬嘣楞嘣冬啊。
甲 (唱)“若问马?咿啊,咿呀,咿呀咿——”
乙 (小声行弦)冬嘣楞冬嘣冬……吃饱了撑的!
甲 (唱)“这人能驾云马腾空啊!”
乙 好,全上去了!(行弦)冬嘣楞冬嘣楞冬嘣楞嘣冬啊!
甲 (唱)“左手拉着一个掏灰耙,右手拿着一个‘勃郎宁’啊……”
乙 这叫什么武器?(行弦)冬嘣楞冬嘣楞冬嘣楞嘣冬啊!
甲 (唱)“这位将官哪……”
乙 (行弦)冬嘣楞冬!
甲 (唱)“手使掏灰耙子他朝下打!”
乙 怎么又打呀?
甲、乙 武坠子嘛!
2. 避雷针是干什么用的?
一、民房避雷针的安装方法
(一)避雷针的安装组成
1、接收器
避雷针的接收器是指避雷针顶端的金属针头接受器的位置,一般来讲需要高出被保护的建筑。
2、引下线
引下线是避雷针的中间部分,是用来连接雷电接收器和接地体的接地部分,引下线的截面积不但应根据雷电流通过时发热情况计算,使其不会因过热而融化,而且还有足够的机械强度,接地体是整个避雷针最底下的部分。
3、接地体
这是在做避雷针里最重要的一个步骤,也是最底下的成分。它的作用不仅安全地把雷电流由此引入地中,而且还要进一步使雷电流流入大地时均匀分散。
避雷针的工作原理实质就是引雷,利用自身高空的位置,当雷电积云运动到避雷针的上方时,把雷电引上自身发生闪击放电,通过良好的接地网导入大地分散开去。从而保护周围比其矮小的建筑物或者设备免受雷击。
(二)民房避雷针的安装方法
1、做基础时,安装接地极:结构施工时利用结构内钢筋(或专用型钢)做引下线,与接地极连接,并预留与避雷带的连接点;装修完成的同时,敷设避雷带(或避雷针)。
2、避雷针规格必须符合GB标准,每一个防雷类别需要的避雷针高度规格都不一样。避雷带一般是用直径不少于8毫米的镀锌圆钢或截面不少于48平方毫米的扁钢做成,其尺寸不应小于下列的数值。
3、引下线安装应达到如下3个要求:
A、圆钢直径为12毫米。
B、引下线是连接避雷针或避雷带和接地装置的导线,一般应高出屋面的0。
C、引下线在地面以上2~2.2米。
4、引下线至少应有2根,单支避雷针的保护半径为避雷针高度的1。
5、引下线应沿建筑物外墙铺设,可根据房屋的长宽来确定避雷针的高度,沿着屋顶四周铺设5米。
二、什么情况不能安装避雷针
1、35kV及以下高压配电装置构架及房顶上不宜装设避雷针,装在构架上的避雷针应与接地网相连,并装设集中接地装置。
2、独立避雷针与被保护物之间应有不小于5m距离,以免雷击避雷针时出现反击。独立避雷针宜设独立的接地装置,与接地网间地中距离不小于三米。
3、严禁将架空照明线、电话线、广播线、天线等装在避雷针或构架上。
4、避雷针及接地装置距道路及出口距离应大于三米,否则应铺碎石或沥青面五到八厘米厚,以保人身不受跨步电压危害。变压器的门型构架上不应安装避雷针
3. 避雷针是干啥的?
碳化硅是非常坚硬的合成晶体,它的化学式是SiC。自19世纪末以来,碳化硅一直是砂纸、砂轮和切割工具的重要材料。最近,它已经在工业炉的耐火衬里和加热元件、泵和火箭发动机的耐磨部件以及发光二极管的半导体衬底中得到应用。
碳化硅(SiC)陶瓷是通过一种称为反应结合的工艺制造的。
碳化硅是由美国发明家爱德华·乔治·艾奇逊1891年发现的。当艾奇逊试图生产人造钻石时,他将粘土和焦粉的混合物用坩埚加热,坩埚和普通碳弧灯作为电极。他发现亮绿色晶体附着在碳电极上,并认为他已经从粘土中制备了一些碳和氧化铝的新化合物。他称新的化合物为碳化硅,因为氧化铝的天然矿物形式被称为刚玉。发现晶体的硬度接近钻石,艾奇逊立即意识到他的发现的重要性,申请了美国专利。他早期的产品最初是用于宝石抛光的,售价与天然钻石粉尘相当。这种新化合物可从廉价原料中获得,产量很高,很快成为一种重要的工业产品。
大约在艾奇逊发现的同时,法国亨利·穆瓦桑用石英和碳的混合物生产了一种类似的化合物,但是在1903年的一份出版物中,穆瓦桑把最初的发现归功于艾奇逊。
直到1929年发明了碳化硼,碳化硅是最坚硬的已知合成材料。它的莫氏硬度评级为9,接近钻石。除了硬度之外,碳化硅晶体还具有断裂特性,这使得它们在砂轮、砂纸和布料产品中非常有用。它的高导热性,连同它的高温强度,低热膨胀和耐化学反应性,使得碳化硅在高温砖和其他耐火材料的制造中有价值。它也被归类为半导体具有介于金属和绝缘材料之间的导电性。这一特性,再加上它的热特性,使得碳化硅在高温应用中成为传统半导体(如硅)的有希望的替代品。
4. 避雷针是什么?
避雷针的原理:
在雷雨天气,高楼上空出现带电云层时,避雷针和高楼顶部都被感应上大量电荷,由于避雷针针头是尖的,所以静电感应时,导体尖端总是聚集了最多的电荷。这样,避雷针就聚集了大部分电荷。避雷针又与这些带电云层形成了一个电容器,由于它较尖,即这个电容器的两极板正对面积很小,电容也就很小,也就是说它所能容纳的电荷很少。而它又聚集了大部分电荷,所以,当云层上电荷较多时,避雷针与云层之间的空气就很容易被击穿,成为导体。这样,带电云层与避雷针形成通路,而避雷针又是接地的,避雷针就可以把云层上的电荷导入大地,使其不对高层建筑构成危险,保证了它的安全。
避雷针:
避雷针,又名防雷针,是用来保护建筑物、高大树木等避免雷击的装置。
避雷针由接闪器、接地引下线和接地体 3部分组成。接闪器通常采用直径为 15~20mm、长度为1~2m的圆钢或钢管,固定于支柱上端经接地引下线与接地体连接。 当雷云对地放电通道发展到临近地面时,由于避雷针尖端突出地面并有良好接地,在针尖附近的电场强度提高,聚积相反极性的电荷,引导放电向避雷针方向发展,最终击中避雷针,把雷击能量有效地引入大地。
5. 避雷针干什么有什么作用
建筑物和种种重要设施的行之有效的避雷措施——避雷针是美国科学家富兰克林发明的。他用科学实验证明了闪电就是静电高压放电,之后避雷针防雷的技术也就
有了科学的基础。
200年来人们的长期实践,进一步证明了避雷针是可靠的。
在世界各地,处处可见避雷针的踪迹。楼层、厂房、烟囱、火箭航天器发射塔、卫星天线等的顶部高高地耸立着一根,甚至几根金属杆,那就是避雷针。 我国古建筑物中的宝塔,有些用铁链从塔顶引下,末端埋入水井中,这样的宝塔很少被雷击毁。中世纪,欧洲许多教堂的尖顶由于高耸于云端,常
常是雷击的目标。但也有个别的高大建筑却能幸存下来。如有一座大教堂,以镀金的金属覆盖了教堂的圆顶,圆顶四周又竖起了一些尖头长铁棒。金属圆顶通过泄水
有人认为,避雷针在雷雨云的感应下产生尖端放电,能中和掉雷雨云中所带的电荷,从而避免发生雷击。也有人认为,避雷针是吸引闪电电流,并把它导入地下。我们必须弄清楚哪一种说法是正确的,才能设计避雷针,有效地避免雷击。
实验测量表明,避雷针在雷雨云的电场作用下所释放的电量是微不足道的。一根避雷针的尖端放电电流一般只有几个微安,而一次中等的雷
击能释放大约25~30库仓的电量。这相当于几千根避雷针在几十分钟内放电的总电量。 富兰克林指出,避雷针在雷暴期间的放电电流太小了,它的作用是把闪电引向自身,并沿着它流入大地,不让闪电电流窜到建筑物的各部分去。 避雷装置一般地由接闪器、引下线和接地体三部分组成。避雷针只是接闪器的一种形式,是吸引闪电电流的金属导体,然后通过引下线把闪电电流
引到接地体上。接地体是埋设在地下的导体,它可把闪电电流泄放到大地中去。 避雷针对于保护建筑物是很有益的,从安全角度看,最好对所有建筑物都进行防雷。高大的建筑物较易受雷击,然而,据国外一份资料统计,低矮
民房受雷击的事例还是不少的,美国每年平均有2000多户民房遭雷击。为此,对一般居民来说普及有关防雷的知识还是很必要的。 安装避雷装置,要遵守下列主要原则。避雷针必须高于一切被它保护的建筑物。装置的各部分连接要牢靠,应采用电焊或气焊,不许采用绑接和锡
焊。如果避雷装置接地下不好或安装不合规格,那么被它吸引的闪电电流就可能流窜到建筑物的其它部分,从而造成破坏。现代建筑就采用一种新的既经济又安全的
防雷设施,称之为"暗装笼式避雷网"
。把建筑物中的金属结构沿钢筋连成一整体,构成一个大型金属网笼。这种笼式避雷网既起屏蔽作用,又充当引下线,是一种
更加经济、美观的安全的防雷方式。你到大街上转一转,可看到很多新楼的屋顶上不再有高耸的金属杆和引下线了,那就是因为它们已用上笼式避雷网了。屋顶的各
种金属物都用导体连到笼式避雷网上。在屋顶四周还应布设一条金属带,称避雷带,把它与避雷网接上。 安装了避雷装置的建筑物是否就万无一失不遭雷击了呢?那不一定。有些高大建筑物虽安装了避雷装置,但因接地线断裂等原因而"有形无用"了。可见要确保避雷装置发挥效能,不但要正确设计、正确安装,还要经常保养,使它经常处于良好状态,这样一般就可免受雷害了。这里我们对读者提出一个忠告:一定要重视科学,不要轻视避雷技术各种环节的科学原理。更不可自以为是地自行安装避雷针,那是危险的,弄不好,反而会"引雷入室"
,反倒遭了雷击灾
祸,这种事例不少。科学是马虎不得的,对雷电不能存侥幸心里。黄岛特大火灾就是一具惨痛教训。
6. 避雷针是用来干嘛的
避雷针的原理:
在雷雨天气,高楼上空出现带电云层时,避雷针和高楼顶部都被感应上大量电荷,由于避雷针针头是尖的,所以静电感应时,导体尖端总是聚集了最多的电荷。这样,避雷针就聚集了大部分电荷。避雷针又与这些带电云层形成了一个电容器,由于它较尖,即这个电容器的两极板正对面积很小,电容也就很小,也就是说它所能容纳的电荷很少。而它又聚集了大部分电荷,所以,当云层上电荷较多时,避雷针与云层之间的空气就很容易被击穿,成为导体。这样,带电云层与避雷针形成通路,而避雷针又是接地的,避雷针就可以把云层上的电荷导入大地,使其不对高层建筑构成危险,保证了它的安全。
避雷针:
避雷针,又名防雷针,是用来保护建筑物、高大树木等避免雷击的装置。
避雷针由接闪器、接地引下线和接地体 3部分组成。接闪器通常采用直径为 15~20mm、长度为1~2m的圆钢或钢管,固定于支柱上端经接地引下线与接地体连接。 当雷云对地放电通道发展到临近地面时,由于避雷针尖端突出地面并有良好接地,在针尖附近的电场强度提高,聚积相反极性的电荷,引导放电向避雷针方向发展,最终击中避雷针,把雷击能量有效地引入大地。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