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spd防雷器怎么接线
电源线路SPD
由于雷击的能量是非常巨大的,需要通过分级泄放的方法,将雷击能量逐步泄放到大地。在直击雷非防护区(LPZ0A)或在直击雷防护区(LPZ0B)与第一防护区(LPZ1)交界处,安装通过Ⅰ级分类试验的浪涌保护器或限压型浪涌保护器作为第一级保护,对直击雷电流进行泄放,或者当电源传输线路遭受直接雷击时,将传导的巨大能量进行泄放。在第一防护区之后的各分区(包含LPZ1区)交界处安装限压型浪涌保护器,作为二、三级或更高等级保护。第二级保护器是针对前级保护器的残余电压以及区内感应雷击的防护设备,在前级发生较大雷击能量吸收时,仍有一部分对设备或第三级保护器而言是相当巨大的能量,会传导过来,需要第二级保护器进一步吸收。同时,经过第一级防雷器的传输线路也会感应雷击电磁脉冲辐射。当线路足够长时,感应雷的能量就变得足够大,需要第二级保护器进一步对雷击能量实施泄放。第三级保护器对通过第二级保护器的残余雷击能量进行保护。根据被保护设备的耐压等级,假如两级防雷就可以做到限制电压低于设备的耐压水平,就只需要做两级保护;假如设备的耐压水平较低,可能需要四级甚至更多级的保护。
选择SPD,首先需要了解一些参数及其工作原理。
⑴ 10/350μs波是模拟直击雷的波形,波形能量大; 8/20μs波是模拟雷电感应和雷电传导的波形。
⑵标称放电电流In是指流过SPD、8/20μs电流波的峰值电流。
⑶最大放电电流Imax又称为最大通流量,指使用8/20μs电流波冲击SPD一次能承受的最大放电电流。
⑷最大持续耐压Uc(rms)指可连续施加在SPD上的最大交流电压有效值或直流电压。
⑸残压Ur指在额定放电电流In下的残压值。
⑹保护电压Up表征SPD限制接线端子间的电压特性参数,其值可从优选值的列表中选取,应大于限制电压的最高值。
⑺电压开关型SPD主要泄放的是10/350μs电流波,限压型SPD主要泄放的是8/20μs电流波。
2. spd防雷器原理
信号防雷器:要求大于2.5mm2 ;当长度超过0.5米时要求大于4mm2。根据YD/T5098-1998。
电源防雷器:相线截面积S≤16mm2 时,地线用S ;相线截面积16mm2≤S≤35mm2 时,地线用16mm2 ;相线截面积S≥35mm2时,地线要求S/2 ;
3. spd防雷器原理及作用
在IEC标准中好像没有区分什么防雷器还是防雷箱,而是都叫做SPD。
只有在中国的标准中才出现了箱式SPD的概念。如YD5098-2005《通信局(站)防雷与接地工程设计规范》中的第9.2.8条:电源用第一级箱式SPD应具有劣化指示、损坏告警、热熔保护、过流保护、保险跳闸告警、遥信等功能,并可根据需要选择雷电计数功能。
第9.3.19条:小型无线通信基站SPD的选取应符合以下要求:1)应采用交流、信号线一体化的混合型防雷箱;2)从居民配电箱(箱内有漏电开关)取电时,应使用隔离式防雷箱;
第9.4.4条:使用箱式SPD时,引接线和接地线长度均应小于1.5m。
什么是箱式SPD呢?标准中并没有给出一个确切的定义。按照我们的理解来说就是把SPD装入到一个箱子中就形成了一个最简单的箱式SPD,当然通常还会增加其他的一些除防雷外的额外功能如:电压显示、故障告警、雷击计数、雷电流记录等等。
其实模块式SPD和箱式SPD从本质上来说并没有什么区别,其核心的作用都是防雷击造成用户的损失。有额外的功能当然好了,但是也意味着用户需要拿出更多的钱。所以要不要箱式SPD还是要用户根据自己的需求去决定。
在这里想说的是在YD5098-2005《通信局(站)防雷与接地工程设计规范》中对于箱式SPD和模块式SPD的安装竟然有着不同的要求:
第9.4.3条:使用模块式SPD时,引接线长度应小于1m,SPD接地线的长度应小于1.5m。
第9.4.4条:使用箱式SPD时,引接线和接地线长度均应小于1.5m。
箱式SPD的引接线的长度比模块式SPD的引接线的长度可以多0.5m!
我们知道SPD的连接线的长度在做防雷工程中是一个至关重要的指标,国际IEC标准中要求的是SPD的连接线(包括这里所说的引接线和接地线)的长度之和不超过0.5m,国标GB50343-2004中的第5.4.1条里也规定了防雷器的连接线长度不宜大于0.5m。而我们的行业标准竟可以把这个要求放宽到2.5m(模块式)甚至是3m(箱式)!
这里放宽国标的依据有没有呢?当然没有,只是考虑实际上通常要做到国标、国际标准所要求的0.5m不是很容易,因此就写出了2.5m、3m这样的数据。
那么为什么箱式SPD的接线又可以比模块式SPD的接线长0.5m呢?难道是前者的残压比后者低,所以放长线也可以达到相同的保护水平?显然也不是的。原因还是考虑实际安装时
4. spd保护器接地线要求
在计算SPD对后续设备的保护电压时,包括SPD本身的电压以及连接该SPD的导线电压,加在SPD以及连接线路上的电压,就是加在后续设备上的电压。所以,对后续设备保护的电压越低,就要连接线越短。采用凯文接线法,就没有连接线的电压了! 接地线,和连接线越长,阻抗就越高;所产生的残压也就随之增加;残压过高易引发后端设备损坏。所以连接线和接地线是越短越好。
5. 防雷SPD
不可以
1. 防雷器串联在被保护设备与信号通道之间。
2. 防雷器的输入端(IN)与信号通道相连,输出端(OUT)与被保护设备相连并紧靠被保护设备安装,
不能接反。
3. 把防雷器的接地线与防雷系统接地排可靠连接,接线越短越好,zui长不能超过1m。
4. 本产品无需特别维护。应定期对防雷器进行检查,特别是在雷雨季节前及整个雷雨期。
5. 当系统工作出现故障怀疑防雷器时,可拆除防雷器后再检查,若还原到使用前的状态后系统
6. 防雷接地spd是什么意思
变频器在雷雨季节,这类电子设备会因雷电浪涌入侵及雷电波感应过电压而遭受雷电危害。防雷的具体措施如下。 做好配电线路的防雷,以油田目前最常用的10KV线路为例,可采取以下防雷措施: 1、安装避雷线,此种方法避雷效果最好,但可行性和难度大,成本高。 2、提高线路绝缘子耐压水平,将10kV绝缘子换为防雷绝缘子,将大大提高防雷水平。 3、在多雷区或者按照一定档距安装线路避雷器,减少雷击断线事故。 4、延长闪烁路径,导致电弧容易熄灭,局部增加绝缘强度,如在导线与绝缘子相连处加强绝缘,以及采用长闪烁路径游雷器等。 5、局部剥离绝缘导线,使之局部成为裸导级,从而电弧能在剥离部分滑动,而不是固定在某一点烧蚀,同时也可为以后施工提供一个挂地线点。 在变频器中,一般都设有雷电吸收网络.主要防止瞬间的雷电侵入,使变频器损坏。但在实际工作中,特别是电源线架空引入的情况下,单靠变频器的吸收网络是不能满足要求的。在雷电活跃地区,一问题尤为重要,如果电源是架空进线,在进线处装设变频专用避雷器(选件),或有按规范要求在离变频器20m的远处预埋钢管做专用接地保护。如果电源是电绳引入,则应做好控制室的防雷系统,以防雷电窜入破坏设备。实践表明,这一方法基本上能够有效解决雷击问题。 对变频器设备防雷比较好的做法是在变频柜的电源控侧单元增加浪涌保护器(Surge Arrester)。浪涌保护器,又名电涌保护器、防雷器、避雷器,英文简写为SPD。它用于保护用电设备免遭雷电电磁脉冲或操作过电压破坏,是电子设备雷电防护中不可块少的一种装置。当电气回路或者通信线路中因为外界的干扰突然产生尖峰电流或者电压时,浪涌保护器能在极短的时间内导通分流,从而避免浪涌对回路中其他设备的损害。浪涌保护器的类型和结构按不同的用途有所不同,但它至少应包含一个非线性电压限制元件。用于电涌保护器的基本元器件有:放电间隙、充气放电管、压敏电阻、抑制二极管和扼流线圈等。 可根据实际雷击强度(参考当地气象部门的报告)选择相应功率的浪涌保护器。因为其价格和功率成正比,而且大功率的浪涌保护器价格不菲。浪涌保护器接人方法是,其控制端与机柜总电源瑞连接,接地端与大地导通,并确保整个机柜与大地与浪涌保护器的接地端导通即可。 此外,浪涌保护器由于内部浪涌引起的过压也有保护作用,内部浪涌发生的原因同供电系统内部的设备启停和供电网络运行的故障有关,供电系统内部由于大功率设备的启停、线路故障、投切动作和变频设备的运行等原因,都会带来内部浪涌,给用电设备带来不利形响。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在变频器输出端不能加装避雷器。这是因为周围雷击时,在电统上产生感应过电压,避雷器动作导通,确实发挥了吸收浪涌过电压的作用。但是,因为它的动作导通,瞬时使变频器输出端遭受严重的短路,不但起不到防雷保护作用,严重时还将使变频器输出部份的功率模块过流烧坏开裂。 正确做法是将变绷器粗出端加装屏蔽电缆,并做好屏蔽层的接地。这种屏蔽层对留电感应起到了有效地屏蔽作用,使屏蔽层内部三相导线上感应的雷电电磁脉冲过电压大幅度降低,真正达到保护目的。 需要说明的是:雷击是不可避免的,即使是避雷针也并没有真的避雷,只是引雷入大地而已,只可能把雷击的损失减到最小。对于防雷接地,主要是通过将雷电产生的雷击电流通过接地网这一有效途径引入大地,从而对建筑物起到保护作用。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