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地静电接地装置(什么是静电接地装置)

鑫锐电气 2023-01-21 19:51 编辑:admin 264阅读

1. 什么是静电接地装置

接地的作用主要是防止人身遭受电击、设备和线路遭受损坏、预防火灾和防止雷击、防止静电损害和保障电力系统正常运行。

接地是为保证电工设备正常工作和人身安全而采取的一种用电安全措施,通过金属导线与接地装置连接来实现,常用的有保护接地、工作接地、防雷接地、屏蔽接地、防静电接地等。

接地装置将电工设备和其他生产设备上可能产生的漏电流、静电荷以及雷电电流等引入地下,从而避免人身触电和可能发生的火灾、爆炸等事故。

一、防止人身遭受电击

将电气设备在正常情况下不带电的金属部分与接地极之间作良好的金属连接来保护人体的安全。

对于有接地装置的电气设备,当绝缘损坏、外壳带电时,接地电流将同时沿着接地极和人体两条通路流过。流过每条通路的电流值将与其电阻的大小成反比,接地极电阻越小,流经人体的电流也就越小。

当接地电阻极小时,流经人体的电流趋近于零,人体因此避免触电的危险。因此,无论任何情况,都应保证接地电阻不大于设计或规程中规定的接地电阻值。

二、保障电气系统正常运行

电力系统接地一般为中性点接地,因此中性点与地间的电位接近于零。当相线碰壳或接地时,其他两相对地电压,在中性点绝缘系统中将升高为相电压的倍;在中性点接地的系统中则接近于相电压。由于有了中性点的接地线,可保证继电保护的可靠性。

通信系统中的直流供电一般采用正极接地,可防止杂音窜入和保证通信设备正常运行。

分类

一、低压系统

在将电力分配给最广泛的最终用户的低压网络中,接地系统设计的主要关注点是使用电器的消费者的安全性及其防触电保护。接地系统与保护装置(如保险丝和剩余电流装置)相结合,必须最终确保人与金属物体接触,该金属物体的电位相对于人的电位超过安全阈值,通常设置为约50 V 。

二、高压系统

在公众难以获得的高压网络(1 kV以上)中,接地系统设计的重点不是安全,而是供电的可靠性,保护的可靠性以及对存在以下问题的设备的影响短路。接地系统的选择仅会严重影响最常见的相接地短路的幅度,因为电流路径大多是通过大地闭合的。

配电变电站中的三相HV / MV电力变压器是配电网络的最常见电源,其中性点的接地类型决定了接地系统。

2. 接地和静电接地

防静电接地和设备的电网接地之间是不通的,但通过大地是可以连通的。在布线上,防静电接地系统与电网接地系统是独立布置,分别接地的。在正常情况下,由于大地是一个良导体,所以它们之间的阻抗也就几欧的范围。

3. 人员静电接地接地和设备接地

人员接地的方式有两种:腕带系统和地板-鞋束系统。腕带系统的人体电荷泄放通道。人体电荷经手腕、腕带、限流电阻、腕带插孔流入到公共接地点,保证了人体电荷的安全泄放。

人体上的电荷经过人所穿的袜子、防静电鞋(导电鞋)、防静电地板(导电地板)流入到公共接地点,实现安全泄放。

4. 静电接地与设备接地

首先回答你一个概念问题:现在都提倡共用接地体,意思是说所有接地共用一个接地体,这样不会产生电位差。 现在来一一回答你的问题: 设备地,防雷地的关系和区别是:设备地是不得这种提法,至于防雷地是指相关防雷设施的接地,主要是在雷击时泄电流的。 静电地和防雷地是否都是一个地桩出来的?

静电接地是相关电器设备的防止静电用的。避免设备带电对人造成伤害;因为现在供电基本上都是TN-C系统,所以说都是从配电房一根线出来的。

电源插座是两相三线制,最上面那根就是接地线,也是从配电房一根线出来的。

基本上你所说的接地都是从配电房一根线(接地线)出来。

地桩的规格没有固定,一般用得多是∠50×5,长度宜为2.5m,间距5m,埋深0.8m,用-40×4连接o

5. 接地静电接地装置图

一、 静电接地安装基本要求

有静电接地要求的管道,各段管子间应导电.当每对法兰或螺纹接头间电阻值超过0.03Ω时,应设导线跨接。

管道系统的对地电阻值超过100Ω时,应设两处接地引线。接地引线宜采用焊接形式。

有静电接地连接的钛管道及不锈钢管道,导线跨接获接地引线不得与钛管道及不锈钢管道直接连接,应采用钛板或不锈钢板过渡。

用作静电接地的材料或零件,安装前不得涂漆。导电接触面必须除锈病紧密连接。

静电接地安装完毕后,必须进行测试,电阻值超过规定时,应进行检查与调整。

二、 防静电接地系统自建网

设备、机组、贮罐、管道等的防静电接地线,应单独与接地体(自然接地体或建筑钢筋环梁)或接地干线相连、连接螺栓不应小于M10,并应有防松装置并涂电力复合脂。当采用焊接端子连接时不得降低损伤管道强度。

当金属法兰采用金属螺栓或卡子相紧固时,可不另装跨接线。在腐蚀条件下安装前,应有两个及两个以上螺栓和卡子之间的接触面去锈和除油污,并应加装防松螺母。

当爆炸危险区内的非金属构架上平行安装的金属管道相互之间的净距离小于100mm时,宜每隔20m用金属线跨接;金属管道相互交叉的净距离小于100mm时,应采用金属线跨接。

容量为50m3及以上的贮罐,其接地点不应少于两处,且接地点的间距不应大于30m,并应在罐体底部,并应在罐体底部周围对称与接地体连接,接地体应连成环形的闭合回路。

管道在进出装置区、分岔处进行接地。长距离五分支管道应每隔100m接地一次

防静电接地系统应自成网络,可以共用防雷、电气保护、防静电和防杂散电流等接地干线系统。

除兼有雷电引流作用的金属设备本体外,静电接地支线与雷电引流支线不相连接。

6. 电气设备静电接地

具体要求

工厂及车间的氧气、乙炔等管道必须连接成一个整体,并且接地。其他所有可能产生静电的管道和设备,如油料输送设备、空气压缩机、通风装置和空气管道,特别是局部排风的空气管道,都必须连接成整体并予以接地。

车间内每个系统的有关设备与管道应连接可靠,接头处的接触电阻不应超过0.03Ω;在两个螺栓正常扭紧情况下或者使用金属跨接线时至少应有两处接地。

车间内或栈桥上等处的平行管道,若相距10cm时,每隔20m长要相互连接一次;相距不到10cm或者是相交的管道,则应在交叉处连接;管道与金属构架相距10cm处也应互相连接。

凡输气管道干线两端及分子管线处都应接地;管道栈桥两端应与其上管道连接,且每隔200m~300m要与管道连接一次;栈桥本体还应作专门接地。

贮存易燃气体、液化气体、液态碳氢化合物或其他有火灾危险的贮罐等容器,都应实施可靠接地;容积大于50m3的贮藏,应沿着其直径方向布设接地且不得少于2处。使用中应避免防静电接地线及接地装置意外碰伤、断线;管道的法兰处要求具有较良好的导电性。

凡注油漏斗、浮动罐顶、工作站台、磅秤、金属检尺等辅助设备或工具均应实行良好的接地;油壶或油桶装油时应与注油设备跨接起来并且接地。

汽车油槽应带金属链条,链条一端和油槽底盘固定相连,另一端下垂于大地活动接触。油槽车在装油卸油之前,应与贮油的设备跨接并接地;装卸完毕应先拆除油管,方可拆除跨接线和接地线。

所有装卸油的设备都要遵守“先接地,后接油管”,“先拆油管,后拆地线”的原则。可能产生和积累静电的固体和粉体作业中,压延机、上光机及各种辊轴、磨、筛、混合器等工艺设备均应该接地。

7. 设备接地和静电接地

1、工作接地

2、保护接地

3、防雷接地。

4、防静电接地

特点:

1。保护接地 :使电工设备的金属外壳接地的措施。可防止在绝缘损坏或意外情况下金属外壳带电时强电流通过人体,以保证人身安全。

2。工作接地:为了电路或设备达到运行要求的接地,如变压器低压中性点的接地。

交流工作接地将电力系统中的某一点,直接或经特殊设备与大地作金属连接。

3。 为了防止电磁干扰,在屏蔽体与地或干扰源的金属壳体之间所做的永久良好的电气连接称为屏蔽接地。所以屏蔽接地算保护接地。

4。 防静电接地:静电主要由不同物质相互摩擦而产生,在电子厂房生产过程中,静电所造成的危害是多方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