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情况下应该采用中性点直接接地系统(中性点

鑫锐电气 2023-01-24 17:50 编辑:admin 270阅读

1. 中性点直接接地系统与不直接接地系统

答:

1,中性点接地后,可以利用中性点接地装置和重复接地装置,保障建筑物内的三相相电压在发生零线断线时保持基本不变。而中性点不接地,当发生零线断线故障时,建筑物内的三相电将按照各相的负载不同,各相相电压发生较大变化。甚至会发生某相因电压过高造成烧坏用电器的事故。

2,变压器低压侧中性点接地后,当变压器高,低压侧之间发生绝缘击穿造成高压串入低压时,因低压侧中性点接地,可以降低损害程度。中性点不接地,将增大损害。

2. 为什么采用中性点直接接地系统

中性点直接接地方式的优点是系统的过电压水平和输变电设备所需的绝缘水平较低。系统的动态电压升高不超过系统额定电压的80%,高压电网中采用这种接地方式降低设备和线路造价,经济效益显著。

        中性点直接接地方式的缺点是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单相接地电流很大,必然引起断路器的跳闸,降低了供电的连续性,因而供电可靠性较差。此外,单相接地电流有时会超过三相短路电流,影响断路器遮断能力的选择,并有对通信线路产生干扰的危险。

3. 中性点不直接接地系统发生单相接地

要真的明白这个道理就必须知道中性点接地与不接地的区别,中性点接地,相电压就是对地(中性点)的电压,无论怎么其他相接地,他都不会变化,因为中性地点不会产生偏移,但是中性点不接地系统相电压是对中性点的电压,当单相接地的时候,中性点会产生位移,即将接地相变为0电位点,所以导致当中性点不接地系统单相接地时,其他正常相对地电压上升为线电压。

4. 中性点接地系统和不接地系统

中性点接地系统,当设备外壳漏电时,直接造成单相接地短路,电源开关跳闸;不接地系统,设备外壳漏电时,不会单相短路,这时系统未接地相电压上升为线电压,可以继续运行一段时间,应立即排除故障。

5. 中性点非直接接地系统与中性点直接接地

中性点直接接地与不接地的区别如下:

1、中性点直接接地的系统属于较大电流接地系统,一般通过接地点的电流较大,可能会烧坏电气设备。发生故障后,继电保护会立即动作,使开关跳闸,消除故障。目前我国110kV以上系统大都采用中性点直接接地。

2、配电系统的三点共同接地。为防止电网遭受过电压的危害,通常将变压器的中性点,变压器的外壳,以及避雷器的接地引下线共同于一个接地装置相连接,又称三点共同接地。这样可以保障变压器的安全运行。

3、在中性点不接地的三相系统中,当一相发生接地时:一是未接地两相的对地电压升高到√3倍,即等于线电压,所以,这种系统中,相对地的绝缘水平应根据线电压来设计。二是各相间的电压大小和相位仍然不变,三相系统的平衡没有遭到破坏,因此可继续运行一段时间,这是这种系统的最大优点。

中性点直接接地系统,也称大接地电流系统。这种系统中一相接地时,出现除中性点以外的另一个接地点,构成了短路回路,接地故障相电流很大,为了防止设备损坏,必须迅速切断电源,因而供电可靠性低,易发生停电事故。

但这种系统上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由于系统中性点的钳位作用,使非故障相的对地电压不会有明显的上升,因而对系统绝缘是有利的。

6. 中性点直接接地系统与不直接接地系统的区别

1、变压器中性点接地和不接地的区别就是零线直接接地和不接地的意思。

2、变压器中性点的中性点是指三相电力系统中绕组或线圈采用星形连接的电力设备(如发电机、变压器等)各相的连接对称点和电压平衡点,其对地电位在电力系统正常运行时为零或接近于零。电力系统中性点接地是一种工作接地,保证电力设备和整个电力系统在正常及故障状态下具有适当的运行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