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性点直接接地系统如电气设备发生一相碰壳(中

鑫锐电气 2023-01-24 20:54 编辑:admin 281阅读

1. 中性点接地的供电系统中,用电设备的金属外壳应采用

IT接地系统,适用于380V/220V的供电系统。

第一个字母I表示供电电源的中性点不接地或有一点经阻抗接地,第二个字母T,表示电气设备的外露可导电部分(金属外壳)直接接地,此接地点在电气上独立于供电电源端的的接地点。

IT系统有以下三种接线方式:

①供电电源的中性点对地绝缘的不接地系统,电气设备

的外露可导电部分(金属外壳)采取直接接地;

②供电电源的中性点经1000欧的电阻接地,电气设备

的外露可导电部分(金属外壳)采取独立接地;

③供电电源的中性点经1000欧的电阻接地,电气设备的外露可导电部分(金属外壳)与供电电源的中性点的1000欧电阻或阻抗共用一个接地极;电气设备的外露可导电部分(金属外壳)的接地,分为单独接地和共同接地两种。

2. 中性点接地的供电系统中,每台设备

中性点直接接地的优敛点及应用范围:

1.优缺点

优点:绝缘方面减少了投资;因为在发生单相接地时,中性点电压为零,非故障相电压不升高,设备和线路的对地电压可以按相电压设计,从而降低了造价,减少了投资。

缺点:

 (1)供电可靠性较低:因为中性点直接接地系统发生单相接地时,短路电流很大,须断开故障线路,中断对用户的供电。故供电可靠性较低。为了提高供电的可靠性,在中性点直接接地系统的线路上,广泛装设自动重合闸装置,当发生单相短路时,继电保护将电路断开,经一段时间后,自动重合闸装置将电路重新合上。如果单相短路是暂时性的,线路接通后对用户恢复供电。如果单相短路是永久性的,继电保护将再一次断开电路。据统计,有70%以上的短路是暂时性的,因此,重合闸的成功率在70%以上。

 (2)单相短路电流很大:中性点直接接地系统发生单相接地时,相当于将电源的正负极直接短路,故短路电流很大。有可能须选用大容量的开关。

  (3)中性点直接接地系统发生单相接地时,很大的单相电流只在一相内流过,在三相导线附近产生较强的单相磁场,这个单相磁场,会在附近的通讯线路上感应电势,产生电磁干扰,故在设计电力线路时要考虑与通讯线路保持一定的距离,避免与通讯线路平行,以减少电磁干扰。

 2.适用范围

   110KV及以上的电力系统。

根据电气设备外露导电部分与系统连接的不同方式又可分三类:即TN-C系统、TN-S系统、TN-C-S系统。

TNC系统

其特点是:电源变压器中性点接地,保护零线(PE)与工作零线(N)共用。

(1)它是利用中性点接地系统的中性线(零线)作为故障电流的回流导线,当电气设备相线碰壳,故障电流经零线回到中点,由于短路电流大,因此可采用过电流保护器切断电源。

(2)TN-C系统适用于三相负荷基本平衡场合,如果三相负荷不平衡,则PEN线中有不平衡电流,再加一些负荷设备引起的谐波电流也会注入PEN,从而中性线N带电,且极有可能高于50V,它不但使设备机壳带电,对人身造成不安全,而且还无法取得稳定的基准电位;

(3)TN-C系统应将PEN线重复接地,其作用是当接零的设备发生相与外壳接触时,可以有效地降低零线对地电压。

TN-C系统存在以下缺陷:

(1)当三相负载不平衡时,在零线上出现不平衡电流,零线对地呈现电压。当三相负载严重不平衡时,触及零线可能导致触电事故。

(2)通过漏电保护开关的零线,只能作为工作零线,不能作为电气设备的保护零线,这是由于漏电开关的工作原理所决定的。

(3)对接有二极漏电保护开关的单相用电设备,如用于TN-C系统中其金属外壳的保护零线,严禁与该电路的工作零线相连接,也不允许接在漏电保护开关前面的PEN线上,但在使用中极易发生误接。

(4)重复接地装置的连接线,严禁与通过漏电开关的工作零线相连接。

TN-S供电系统,将工作零线与保护零线完全分开,从而克服了TN-C供电系统的缺陷,所以施工现场已经不再使用TN-C系统。

TNS系统

整个系统的中性线(N)与保护线(PE)是分开的。

(1)当电气设备相线碰壳,直接短路,可采用过电流保护器切断电源;

(2)当N线断开,如三相负荷不平衡,中性点电位升高,但外壳无电位,PE线也无电位;

(3)TN-S系统PE线首末端应做重复接地,以减少PE线断线造成的危险。

(4)TN-S系统适用于工业企业、大型民用建筑。

单独使用独一变压器供电的或变配电所距施工现场较近的工地基本上都采用了TN-S系统,与逐级漏电保护相配合,确实起到了保障施工用电安全的作用,但TN-S系统必须注意几个问题:

(1)保护零线绝对不允许断开。否则在接零设备发生带电部分碰壳或是漏电时,就构不成单相回路,电源就不会自动切断,就会产生两个后果:一是使接零设备失去安全保护;二是使后面的其他完好的接零设备外壳带电,引起大范围的电气设备外壳带电,造成可怕的触电威胁。因此在《JGJ46-88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规定专用保护线必须在首末端做重复接地。

(2)同一用电系统中的电器设备绝对不允许部分接地部分接零。否则当保护接地的设备发生漏电时,会使中性点接地线电位升高,造成所有采用保护接零的设备外壳带电。

(3)保护接零PE线的材料及连接要求:保护零线的截面应不小于工作零线的截面,并使用黄/绿双色线。与电气设备连接的保护零线应为截面不少于2.5mm2的绝缘多股铜线。保护零线与电气设备连接应采用铜鼻子等可靠连接,不得采用铰接;电气设备接线柱应镀锌或涂防腐油脂,保护零线在配电箱中应通过端子板连接,在其他地方不得有接头出现。

3. 在中性点接地系统中用电设备的外壳应采用

常见的保护接地两种方式:保护接零和保护接地。保护接零:适用于三相四线制中性点接地的配电系统中,将用电设备外壳与零线连接,当外壳与某相火线接触时,该相将有很大的短路电流通过,使保护电器动作,切断电源。广泛应用于低压动力、照明、及小容量控制设备的配电系统中,应注意零线与保护地线分开配置。

接地保护形式有哪几种 保护接地分为三种

  保护接地:适用于三相四线制中性点不直接接地或不接地的配电系统中,将用电设备外壳与大地连接,如中性点不接地的供电变压器或独立的发配电系统,必须有接地监视器。该方式干扰影响小,适于控制设备采用。同一配电系统只能采用一种接地保护方式。

接地保护形式有哪几种 保护接地分为三种

  接地保护又被称作保护接地,保护接地是当前我国低压电力网中的一种行之有效的安全保护措施。如果家用电器未采用接地保护,当某一部分的绝缘损坏或某一相线碰及外壳时,家用电器的外壳将带电,人体万一触及到该绝缘损坏的电器设备外壳(构架)时,就会有触电的危险。

接地保护形式有哪几种 保护接地分为三种

  相反,若将电器设备做了接地保护,单相接地短路电流就会沿接地装置和人体这两条并联支路分别流过。一般地说,人体的电阻大于1000欧,接地体的电阻按规定不能大于4欧,所以流经人体的电流就很小,而流经接地装置的电流很大。这样就减小了电器设备漏电后人体触电的危险。

4. 在中性点直接接地的低压配电系统中,宜采用

电力系统中性点运行方式有不接地、经电阻接地、经消弧线圈接地或直接接地等多种。

中国电力系统目前所采用的中性点接地方式主要有三种:即不接地、经消弧线圈接地和直接接地。

小电阻接地系统在国外应用较为广泛,中国开始部分应用,并在风电及光伏系统逐步推广。

5. 中性点不接地的系统中将设备不带电的金属部分接地属于

是保护接零,简称为接零,就是将电气设备在正常情况下不带电的金属部分(外壳),用导线与低压配电网的零线(中性线)直接连接,以保护人身安全,防止发生触电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