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中性点接地系统(中性点接地系统与中性点

213 2023-01-25 23:13

1. 中性点接地系统与中性点不接地系统的区别

中性点不接地方式: 最大的优点是发生单相接地时,系统电压仍然保持平衡,且故障电流比较小,系统可运行1~2小时,不影响对用户的连续供电,适用于网点多、面广、用户复杂的地方,故可大大提高供电的可靠性; 主要缺点是内部过电压对相电压倍数较高。

中性点接地方式: 优点是内部过电压对相电压的倍数较低,缺点是单相接地短路电流很大,甚至超过三相短路电流,可能使用电设备损坏,而且在发生故障时会引起短路电流波形畸变,使继电保护复杂化。

2. 中性点不接地系统通常用

中性点不接地系统又称为小电流接地系统,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零序电流非常小,一般的保护装置是感应不到的,故也不设置零序电流保护,但零序电压会有明显变化,装设零序电压保护就是来反映单相接地故障或pt自身熔断器故障的。

单相接地时,零序电压等于故障相电压,但方向相反。零序电压是通过矢量和计算出来的,不存在那块高或那块低的问题,倒是零序电流是故障点最高。

如果发生单相接地故障,零序电流会超前正常故障相电压90°,故障时,零序电压刚好跟故障相反响,以此推,应是零序电流滞后零序电压90°。

3. 中性点不接地系统有哪些

10kV侧中性点不接地系统,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线电压保持不变,非故障相电压升高根号3倍,故变压器高压侧供电电压仍然正常,低压侧电压保持正常。需注意单相接地故障不能发展为两相接地短路故障,所以单相接地状态不能长期运行,允许短时(1-2h)运行。

4. 中性点接地系统比中性点不接地系统可靠性

1、作用不同:

间隙保护是使变压器中性点在工频、操作和雷电过电压下都可对变压器进行保护。而接地保护是将正常情况下不带电,而在绝缘材料损坏后或其他情况下可能带电的电器金属部分,即与带电部分相绝缘的金属结构部分,用导线与接地体可靠连接起来的一种保护接线方式。

2、特点不同:

间隙保护的特点是结构简单、可靠、运行维护量小,在工频、操作和雷电过电压下都可对变压器进行保护。接地保护的特点是使电工设备的金属外壳接地的措施,可防止在绝缘损坏或意外情况下金属外壳带电时强电流通过人体,以保证人身安全。

3、用途不同:

间隙保护主要用于110KV和220KV变压器中性点过电压保护。保护接地适用于不接地电网。这种电网中,凡由于绝缘破坏或其他原因而可能呈现危险电压的金属部分,除另有规定外,均应接地。

5. 中性点接地系统比不接地系统供电

区别是:

1、接地方式不同。

(1)中性点经电阻接地就是在电网中性点与地之间串联接入某一电阻器。

(2)中性点直接接地系统,也称大接地电流系统。直接与大地接触。

2、接地方式不同。单相接的时候,对设备的绝缘要求会更低。

(1)采用中性点经直接接地的方式,在系统故障时,利用消弧线圈的电感电流对接地电容电流进行补偿,使流过接地点电流减小到自行熄灭的范围,可带故障运行2小时。

(2)在中性点经电阻接地方式中,电阻值一般较小,在系统单相接地时,控制流过接地点的电流在500A左右,可有的控制在100A左右,通过接地电流来启动零序保护动作,切出故障线路。

6. 为什么中性点接地的系统比中性点不接地危害更大

由于单相用电落地电流很大,容易造成安全事故,因而限制了单相接地。

变压器中性接地:便不会影响另二相电压,且保护装置能及时运作。但会干忧通信设置及对保护设施造成一定伤害。

变压器中性不接地:当某相落地吋,由于限制了落地电流,对通迅干忧小,亦不影响另两相持续供电。但会影响另两相电压升高,容易击穿变压绝缘。

7. 中性点接地系统和中性点不接地系统

因为直接接地的短路电流很大。而不接地系统,发生单相接地时,通常只有电容电流产生,电流比较小。如果电流不超过产生持续电弧的可能,一般保护都只报警而不动作。通常不接地系统安装绝缘监察装置用于报警。比如220V 系统,很多重要设备如ups采用经隔离变压器后不接地,目的就是提高可靠性,防止出现单点接地时影响设备运行。不接地6KV系统通常接地电流超过5A时保护才动作。而直接接地系统因为一旦接地就会和大地形成回路即单相短路,所以电流会很大。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相关评论
我要评论
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