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电站接地系统(变电站接地系统设计的工作基础

54 2023-01-26 04:03

1. 变电站接地系统设计的工作基础及条件

大电流接地系统的接地电阻应符合R≤2000 / I Ω,当I>4000A时可取R≤0.5Ω。

小电流接地系统当用于1000V以下设备时,接地电阻应符合R≤125 / I Ω,当用于1000V以上设备时,接地电阻R≤250 / I Ω电阻,任何情况下不应大于10欧。

1、交流工作接地时,接地电阻不应大于4Ω;

2、安全工作接地时,接地电阻不应大于4Ω;

3、直流工作接地,接地电阻应按系统的要求确定;

4、防雷保护地的接地电阻不应大于10Ω;

5、对于屏蔽系统,接地电阻不应大于1Ω。

2. 变电站接地施工方案

变电所变压器接地要求:

1)变压器接地电阻值不应大于 4 欧姆,水平接地极不满足时,应增加垂直接地极。

2)接地装置埋设深度不小于 1 米,以满足跨步电压的安全要求。

3)所有电气设备外売和底座均应与接地装置可靠连接。

4)变压器底座、箱变底座应与接地装置直接连接,连接点均不少于 2 处(可在底座两端设置),以使得其可靠接地。

3. 变电站接地装置规范

110kv变电站接地电阻要求小于0.5欧姆。

根据规范《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DT/T621-1997,有各种高压场所的接地电阻的要求和计算110kV以上变电站均为大接地短路电流系统,在一般的电阻率地区工频接地电阻允许值不大于2000/I(I为计算用的流经接地装置的入地短路电流)欧,或者不大于0.5欧。

4. 变电站接地及接地设计

1 在配电房周围的地下铺设接地网和接地极,使得接地网的接地电阻达到设计值;

2 用两根以上的扁钢将接地网引入配电房内;

3 在配电房内距地面100mm高度,沿墙设置一圈扁钢接地带;

4 所有要求接地的电气设备,都从这个接地带上用扁钢或者圆钢引接接地。

5. 变电所的接地装置如何敷设

变电所接地工程相关标准和要求 为进一步规范变电站接地工程设计、施工及验收标准,统一基建、生产对变电站接地工程的要求,经研究,就相关标准和要求明确如下:

一、设备接地

1.对钢质地网,主变压器箱体及中性点设备、高抗、互感器、断路器、隔离开关、接地开关、避雷器必须采用双接地引下线实现双接地。其他设备和主设备配套的机构箱、端子箱、电源箱、控制箱等采用单根接地线引下。

2.对铜质地网,主变压器箱体及中性点设备采用双接地引下线外,其他设备采用单根接地线引下。

3.设备支架、基座三相之间独立时,每相均须按上述要求实现双接地或单接地,设备支架、基座三相之间为联合一体时,则可在A、C相各用1根接地引下线实现双接地。

二、避雷针和构架接地

1.避雷针必须双接地;独立避雷针必须采用两根接地引下线对称连接后实现双接地,安装有避雷针的构架(含悬挂避雷线的构架)应在最近的两根立柱上分别设置接地引下线实现双接地,其他A型构架要求每品采用单根接地线引下。

2.

避雷针应设置独立的集中接地装置,构架避雷针的集中接地装置应保持与主地网连接,独立避雷针应设置集中接地装置与主电网方便连接和打开的接地井。

 

 

6. 变电所接地设计

1.安装前对准备工作的检查

  在安装前,应检查进场道路是否畅通,必要时应修建简易运输通道与各安装点连接,施工场地布置应满足安全文明施工的要求。同时还应检查施工机具状况,确保机具状态良好。高压设备到达现场前,配电室、电缆沟、基础槽钢应已完全竣工。

  1)、配电室

  配电室:土建单位已经完成配电室的施工,室内装饰装修已全部完工,室内电缆沟已按设计要求全部完工,配电室符合移交条件。

  2)、基础:槽钢安放位置要与配电室预留的设备风道相对应,设备离墙的最小距离必须满足规范和设计的要求。

  设备到达现场:

  3) 、若配电室、基础未建好,设备要有临时存放的位置,且必须做好防雨措施。

  2.安装

  2.1各配电房门窗须严密,房内清洁。

  2.2配电盘安装稳固。盘内设备与各构件间连接牢固。

  2.3盘、柜的接地应牢固良好。装有电器的可开启的盘、柜门,应以软导线与接地的金属构架可靠连接。

  2.4端子箱安装应牢固,封闭良好,安装位置应便于检查,成列安装时,应排列整齐。

  2.5配电盘内布线要横平竖直,螺丝不能有松动,线头接触良好。

  2.6盘内各元件固定可靠无松动,触头无氧化,无毛刺。

  2.7二次回路的连接件均应采用铜质制品。接线的具体要求:

  2.7.1电气回路的连接(螺栓连接、插接、焊接等)应牢固可靠。

  2.7.2电缆芯线和所配导线的端部均应标明其回路编号;编号应正确,字迹清晰且不易脱色。

  2.7.3配线整齐、清晰、美观;导线绝缘良好,无损伤。

  2.7.4盘、柜内的导线不应有接头。

  2.7.5每个端子板的每侧接线一般为一根,不得超过两根。

  2.8 400伏及以下的二次回路的带电体之间或带电体与接地间,其电气间隙应符合规范和设计要求。

  2.9使用于连接可动部位(门上电器、控制台板等)的导线尚应符合下列要求:

  2.9.1应采用多股软导线,敷设时应有适当余度。

  2.9.2线束应有加强绝缘层(如外套塑料管等)。

  2.9.3与电器连接时,端部应绞紧,不得松散,断股。

  2.9.4在可动部位两端,应用卡子固定。

  2.10引进盘、柜内的控制电缆及其芯线应符合下列要求:

  2.10.1引进盘、柜的电缆应排列整齐,避免交叉,并应固定牢固,不使所接的端子板受到机械应力。

  2.10.2铠装电缆的钢带不应进入盘、柜内;铠装钢带切断处的端部应扎紧;

  2.10.3用于晶体管保护、控制等逻辑回路的控制电缆,当采用屏蔽电缆时,其屏蔽层应予接地;如不采用屏蔽电缆时,则其备用芯线应有一根接地;

  2.10.4橡胶绝缘芯线应有外套绝缘管保护;

  2.10.5盘、柜内的电缆芯线,应按垂直或水平有规律地配置,不得任意歪斜交叉连接;备用芯应留有适当余度。

  2.11在绝缘导线可能遭到油类污蚀的地方,应采用耐油的绝缘导线,或采取防油措施。

  2.12配电柜的安全技术要求:

  2.12.1 两路及以上电源供电时,各路电源与联络开关之间应装设联锁装置(受供电部门调度者除外)。

  2.12.2 10千伏室内成套设备的隔离开关和相应的断路器之间应装有联锁装置。

  2.12.3 配电装置的相色排列应符合下列规定:

  (1)同一配电装置内各回路相色排列应一致。

  (2)硬母线应涂色,其色别为:a 相黄色;b相绿色;c 相红色;零线黑色。

  (3)软母线应标明相别。

  (4)配电装置间隔内的导线应留有悬挂临时接地线的位置,此处不应涂相色漆。

  2.13端子板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要求:

  2.13.1端子板应无损坏,固定牢靠,绝缘良好。

  2.13.2端子板应便于更换且接线方便。

  2.13.3回路电压超过400伏时,端子板应有足够的绝缘并涂以红色标志。

7. 变电站接地系统设计的工作基础及条件有哪些

首先你要明白什么是接地,简单的说,把电气设备用接地线和接地体相连就叫接地。

在变电站,有很多这样的包括接地体和接地线的接地装置,分为保护接地、防雷接地、工作接地。变电站地面不同设备间场强是不同的。当线路发生接地故障,如果正好你在线路旁边离故障点很近的话,那你就拜拜了,大概20m之外的话会比较安全一点,但也要防止跨步电压对人体的伤害,所以你还是赶紧跑开吧。这时你要是在变电站,是不用担心的,地底下早埋好了和接地线相连接地体,整个接地网是经过严格计算和设计的,不然谁敢在里面上班那,是不是。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相关评论
我要评论
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