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场中导体接地(用带电体靠近接地的导体)

鑫锐电气 2023-01-26 22:23 编辑:admin 297阅读

1. 用带电体靠近接地的导体

一般来说,导体接地后,确实会使得电荷流入地下。

但是:1若被感应的导体,一端接地,另一端的被感应状态没有解除,那么,没有解除的一端,仍然有电荷。这就是楼主所说的情况。2若一个导体,左侧被正的带电体感应,另一端被一个负的带电体感应,而接地之处是被感应导体的中部,那么两端的正负感应电荷会依然存在。

导体接地后电荷的变化:

负电荷在电场力的作用下沿导线运动到大地,先断开导线再移开使金属感应的源电场,金属表面将显电“+”。

2. 用带电体靠近接地的导体是

导体接地是否一定不带电?不是。

一般人直观认为,大地电压是为零的,导体接地后,也应该为零。但是实际上却不是这样的。原因如下:

导体接地时,是有一定电阻的,这时导体所带电压除这个电阻,是有数值的,这个数值便是流入大地的电流,而电流乘电阻是导体上所存在的电压。这个电压是很高的。因为导体的偶然接地时电阻是很大的。

即使这导体良好的接地了,其接地电阻充其量与电路自身接地的阻值相当(因为电路的接地都是钢带入地,且连接若干深深的接地桩头做的很好的)。这时可将线路接地电阻与导体接地电阻看成是通过大地而串联的电阻分压电路,若导体原为二百二十伏现在便是一百一十伏电压!远超安全电压。仍旧很危险,能伤人的!

3. 导体接地带什么电

这是因为等电位飘移产生的现象。

4. 带电体a接近接地的导体b

对于交流电压的最小安全距离:

10KV及以下—— 0.70米

20、35KV ——1.00米

220KV ——3.00米

330KV ——4.00米

500KV ——5.00米

750kV——6.0米

1000KV ——7.00米

电气设备分为高压和低压两种,高压—设备对地电压在250V以上;低压—设备对地电压在250V及以下。

在各种工况条件下,带电导体与附近接地的物体、地面、不同相带电导体、以及工作人员之间,必须保持的最小距离或最小空气间隙。

应保证最大工作电压或过电压的作用下,不发生闪络放电,还应保证工作人员在对设备进行维护检查、操作和检修时的绝对安全,而且身体健康也不受影响。

5. 带负电的导体接地

放电的原因是由于通路部分有电场,电荷在电场中受到电场力的作用面发生定向移动.带正电的导体和带负电的导体之间存在电场,正负电荷都要受到对方的吸引作用,当接触时,就会产生电荷定向移动,正负电荷发生中和.这时候形成的电流是瞬时的,这个放电电路不是回路.刚才那个放电电流如果想能够持续下去,就要在电路中增加一个持续的电压---就是在有电源,电源的电流的通路连接后形成闭合回路,只有这样才能形成持续有电流.

这就是放电电路和电流回路的区别.

单独一个带正电的导体接地后,由于正电荷和地之间有电场线,它们之间在电场,一旦接触,电荷在这个电场中受力,就会定向移动,形成放电电流.

电源有正极、负极.把电源的正极接地,没有电流形成.是因为原来的电源的正极和负极之间形成电场,电场线多正极指向负极.电场线不指向地球.所以指正极接地后不会形成放电.此时一般作为取0 电势参考点之用.

6. 用带电体靠近接地的导体有哪些

带电体的性质:带电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

使物体带电的三种方法:

1、摩擦起电,实质是电子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

2、感应起电,实质是物体中的电荷重新排列;

3、接触起电,实质是电子通过直接接触发生转移。

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正电荷,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负电荷。

7. 用带电体靠近接地的导体叫什么

地线与避雷线完全是两个概念,避雷线一定要接地,通往各家各户的地线是绝对不可以与避雷线连在一起用,楼房的地线出土后就分二路,一路送往各家各户起保护作用,另一路与避雷线接通,保护大楼不被雷击。供电系统接有地线的话,对于用电安全会比较有保障,一个作用是与断路器及漏电开关配合使用时能及时断开漏电电流,避免触电,另一个作用是地线能对一些精密电器,如电脑,洗衣机,电视等起一个屏蔽干扰的作用,延长使用寿命。如果没装熔断器的话,地线最好要比相线线径要大,因为谁也无法保证断路器和漏电保护器时刻处于良好状态。家里有地线更安全,所以最好有。地线的起点端其实和零线是接在一起的,区别是地线进户时候又做了重复接地,不参与用电回路。而零线是需要接在工作回路里的,因为不平衡等原因会带有一定电位的,所以家里都是靠地线做保护的,所以一定要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