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离子接地装置(电力接地装置)

鑫锐电气 2023-01-30 05:36 编辑:admin 294阅读

1. 电力接地装置

接地桩装置应符合下列要求:

一、能与地构成闭合回路且经常流过电流的接地线应沿绝缘垫板敷设,不得与金属管道、建筑物和设备的构件有金属的连接。

二、在土壤中含有在电解时能产生腐蚀性物质的地方,不宜敷设按地装置,必要时可采取外引式接地装置或改良土壤的措施。

三、直流电力回路专用的中性线和直流两线制正极的接地体、接地线不得与自然接地体有金属连接;当无绝缘隔离装置时,相互间的距离不应小于1m。

四、三线制直流回路的中性线宜直接接地。

2. 电力接地装置图片

为了把电流泄放入地,需要将电气设备的某个部位用金属导体与大地牢靠地连接起来,这就叫接地。

接地装置按其作用可分为以下四种:

(1)工作接地。工作接地是在电力系统中,店里设备为运行需要而设置的接地。

(2)保护接地。保护接地是将电力设备的金属外壳与接地装置连接。以防设备绝缘损坏而使外壳带电危及人身安全和设备的安全而设置。

(3)防雷接地。防雷接地是为雷电保护装置向大地泄放电流而放置接地。

(4)防静电接地。防静电接地是为放置静电对易燃油、天然气储罐和管道等产生危险作用而设置的接地,用来释放静电电荷。

觉得有用点个赞吧

3. 电力接地装置的形式

工作接地、保护接地、防雷接地、防静电接地。

工作接地是根据电力系统正常运行方式的需要而将网络的某一点接地。例如将三相系统的中性点接地,其作用为稳定电网对地电位,从而可使对地绝缘降低,还可以使对地绝缘闪络或击穿时容易查出,以及有利于实施继电保护措施。

4. 电力系统接地技术

1、设于空旷地区的各种型式架空通信线路的下列电杆应设置避雷针及其接地:

  一、终端杆、引入杆及与其毗邻的五根电杆;

  二、分线杆、试线杆、飞线跨越杆、超过12米的高杆、位于高处的电杆以及角深大于1米的角杆;

  三、装有放电器、避雷器、放电间隙的电杆;

  四、与1千伏及以上的电力线路交越时两侧的电杆;

  五、在雷电活动频繁的地区,每隔5-10根电杆;

  六、遭受过雷击的电杆。

  2、与终端杆、引入杆毗邻的五根电杆规定需设置避雷针的钢筋混凝土电杆、宜将避雷针引接到电杆顶部的钢筋作为避雷针接地。

  3、装有放电器、避雷器、放电间隙的电杆的避雷针可利用其接地装置作为避雷针接地。有拉线的电杆可利用拉线装置作为避雷针接地。

 4、与1千伏及以上的电力线路交叉跨越时两侧的木电杆及与110千伏及以上的电力线路平行受到危险影响的木电杆的避雷针的接地线应在离地面2米处留有5厘米间隙

  5、电杆的避雷针接地线可沿杆敷设至底端作为接地。

6、空旷地区的架空明线进入电信站或中间电缆处的电杆应设置避雷器及接地,并应从该杆向外约2千米范围内设置分级保护接地。

7、位于空旷地区的电信站引入杆或进站、介入电缆终端杆附近的200~250米长度的线路,以及重复雷击地段可装设架空地线。架空地线应接地,接地间隔不应大于100米。在引入杆、终端杆及装有分级保护放电间隙的电杆处,架空地线不应接地。

  8、接至空旷地区电缆或明线线路的用户终端设备应设置保护装置,其避雷器应接地

5. 电气接地装置

GB50057-2010《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中:4.3.5利用建筑物的钢筋作为防雷装置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建筑物宜利用钢筋混凝土屋顶、梁、柱、基础内的钢筋作为引下线。

5.3.5建筑物的钢梁、钢柱、消防梯等金属构件以及幕墙的金属立柱宜作为引下线,但其各部件之间均应连成电气贯通,可采用铜锌合金焊、熔焊、卷边压接、缝接、螺钉或螺栓连接;其截面应按本规范表 

5.2.1的规定取值;各金属构件可被覆有绝缘材料。

 5.3.8第二类防雷建筑物或第三类防雷建筑物为钢结构或钢筋混凝土建筑物时,在其钢构件或钢筋之间的连接满足本规范规定并利用其作为引下线的条件下,当其垂直支柱均起到引下线的作用时,可不要求满足专设引下线之间的间距。

6. 电力接地装置敷设图

1 在配电房周围的地下铺设接地网和接地极,使得接地网的接地电阻达到设计值;

2 用两根以上的扁钢将接地网引入配电房内;

3 在配电房内距地面100mm高度,沿墙设置一圈扁钢接地带;

4 所有要求接地的电气设备,都从这个接地带上用扁钢或者圆钢引接接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