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地装置分类(接地装置型式)

鑫锐电气 2023-02-03 11:49 编辑:admin 293阅读

1. 接地装置型式

1.接地装置的安装要求有两点:

(1)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必须小于4欧姆。

(2)接地极一般不能少于二根。

2.接地装置的种类有两种:

(1)自然接地在可以达到接地电阻小于4欧姆的前提下,为节省材料、减少工作量,可优先考虑自然接地。自然接地是把地下的给水、排水或其他金属管道(不包含可燃液体,可燃、可爆气体的金属管道和包有绝缘物质的金属管道)、有金属外皮的电缆,金属井管,建筑物金属结构,钢筋混凝土建筑物的基础等作为自然接地体。

(2)人工接地 一般用钢材作接地极,长度大于2.2米,挖好1米深的坑后,竖直打入坑底,埋入深度不小于2米(距地面3米)。在土壤电阻率较高或埋入深度不够的情况下,应在接地极周围放置长效降阻剂。接地线一般用裸导线(包括扁钢、圆钢),或绝缘导线(铜或铝芯),建议不用铝芯线。连接接地线时,所用的导线不能有断痕,不能有接头,以防机械强度减小,电阻增大。接地线地下部分禁用铝导线。接地线与接地极的连接一般采用焊接或压接等可靠的连接方式。

2. 什么叫接地装置

接地装置就是用导体把设备金属外壳与大地相连!使金属外壳的电势与大地保持一致(0电势)。 主要用于防静电!连接大地后能及时的导走电荷,防止电荷的积累而放电造成危险!比如三角插座的中金属脚。油车拖在地上的铁链!

3. 接地装置型式有哪些

10kV系统的接地方式有:

1、中性点不接地方式。优点是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系统可运行两小时,在两个小时内可查找故障线路并切除,保证电网系统的连续性。缺点是非故障相电压升高为正常电压的1.732倍,对系统的绝缘是一种考验。

2、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方式。此方式适用于星形接法的变压器,若三角形接法,因为没有星点,需要配套接地变压器产生星点。本接地方式的优点是采用消弧线圈的电感预补偿,使接地点的电弧很小,对接地点的损伤很小,对电网的影响小。

3、中性点经电阻接地方式。

4、经消弧消谐接地方式。这种方式是当发生单相接地时,消弧消谐装置直接将故障相接地,消除接地点的电弧,以防止电弧引发的故障扩大。

个人经验,仅供参考。

4. 接地装置型式图片

可视化接地管理系统用于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段、停车场、正线等作业区域的接触网停电检修时的验电、接地。可视化接地管理系统由设置在股道旁的可视化接地装置、设置在车站控制室或变电所的监控主机以及设置在OCC控制中心的监控主站等组成。 可视化接地管理系统采用分层设计、分散部署、集中管理的架构形式;控制模式可分为:OCC控制中心远程控制、车站控制室或变电所或DCC的集中控制和可视化接地装置本地控制。

可视化接地装置还与所连接馈线回路的隔离开关、断路器等设备电气联锁、逻辑闭锁,以达到安全、可靠控制的目的。

5. 接地装置型式主要有

三类设备防间接接触电击,根据不同环境条件采用特低电压供电,使发生接地故障时或人体直接接触带电导体时,接触电压值小于接触电压限值。此种设备称为兼防间接接触电击和直接接触电击的设备。

(一)为保证人身和设备安全,各种电气设备均应根据国家标准GB14050《系统接地的形式及安全技术要求》进行保护接地。保护接地线除用以实现规定的工作接地或保护接地的要求外,不应作其他用途。

(二)不同用途和不同电压的电气设备,除有特殊要求外,一般应使用一个总的接地体,按等电位连接要求,应将建筑物金属构件、金属管道(输送易燃易爆物的金属管道除外)与总接地体相连接。

(三)人工总接地体不宜设在建筑物内,总接地体的接地电阻应满足各种接地中zui小的接地电阻要求。

6. 接地装置型式有哪几种

单独接地 PLC接地采用第3种接地方式:单独接地。

近年来,很多国内外的标准不主张信息设备采用独立的接地装置,推荐采用共用接地系统。例如,2000版的GB50057-94《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中明确指出:“每幢建筑物本身应采用共用接地系统”即将建筑物内的各种接地都统一接到建筑物的基础上,或室外的接地装置上。当该建筑物遭受雷击时,电力系统的电压和电子设备工作接地的电压同时上升,保持了设备的工作电压不变,使电子设备在雷击时可正常工作。共用接地系统通常利用建筑物的基础做接地极,其接地电阻一般在1欧姆以下,如有设备对接地电阻的要求更低,应取其最小值。接地就是让已经纳入防雷系统的闪电能量泄放入大地,良好的接地才能有效地降低引下线上的电压,避免发生反击。过去有些规范要求电子设备单独接地,目的是防止电网中杂散电流或暂态电流干扰设备的正常工作。90年代以前,部队的通信导航装备以电子管器件为主,采用模拟通信方式,模拟通信对干扰特别敏感,为了抗干扰,所以都采取电源与通信接地分开的办法。现在,防雷工程领域不提倡单独接地。在IEC标准和ITU相关标准中都不提倡单独接地,美国标准IEEEStd1100-1992更尖锐地指出:不建议采用任何一种所谓分开的、独立的、计算机的、电子的或其它这类不正确的大地接地体作为设备接地导体的一个连接点。接地是防雷系统中最基础的环节。接地不好,所有防雷措施的防雷效果都不能发挥出来。防雷接地是地面通信台站安装验收规范中最基本的安全要求。PLC的接地属于低压电器设备的单点接地方式。低压电器设备的单点接地方式可分为:串联式单点接地、并联式单点接地、多分支单点接地。串联式单点接地:也就是第1种接地方式。接地方法:将多个低压电气设备的接地端子在设备的就近处与同一根接地线连接上,然后通过这根接地线与接地装置连接。这种接地方式的好处在于:节省人力、物力;而坏处在于:当公用的接地线出现断路时,如果接地系统中有一台设备漏电,就会引起其它设备的外壳上均出现电压,对人员安全造成威胁。备的接地端子都引出一根接地线,然后将这若干条线同时接到接地装置上。这种接地方式的好处在于:当接地系统中的其中一台设备接地线出现断路时,不会造成其它设备外壳出现电压,对保障人身安全有好处。而这种接地方式的不完美之处在于:如果是电子设备或其它对高频干扰高度敏感的电气设备,来自于其它设备的高频干扰(例如变频器、中频炉等晶闸管变流器件)将会从共地点串入,造成设备工作不正常。多分支单点接地:也就是第3种接地方式。接地方法:将每个设备的接地端子单独接到接地装置上。接地方法和第2种接地的区别在于:设备具有单独的接地体(或者变通一下:直接接到离接地体最近的接地装置上(或者接地源处),每个设备在电气接地回路上的距离是比较远的(例如超过50米))。这有效的避免了设备之间的相互电磁干扰。但这种接地方式费时、费力而且单独接地源不一定好取。在平常施工中,实际上PLC的接地方式一般采用第2种接地方式,至于电磁干扰方面:如果柜内有多个大功率的变频器,可以在PLC电源的前端加装一个单相电源滤波器就可以了。一般设计时在变频器附近的PLC前端都加装了电源滤波器。这样处理以后,和防雷方面也就没有什么冲突了。那直流和交流的接地问题怎么处理是分开好些还是接在同一点,在有数字地和模拟地是否可以是同一点,记得再学校时老师好象说要分开的 对于受干扰影响不大的直流和交流设备,可以接在一起——即使直流和交流电路因为某种原因连通了,因为他们不是同一个回路(接地可不是回路中的一部分),也不会造成设备损坏。曾有人将AC220V的电源与DC24V回路连上了,但设备工作仍然正常。数字地和模拟地建议分开(除非你的低压电气设备电源电压只有几十伏),因为数字电路属于正负5V、12V、24V级别的,很容易受干扰,而且一旦外部异常电压一旦串入将很大可能性的造成设备损坏。我刚上班时工厂里有一台1000吨的萨克米压砖机,因为其它设备和数字地的原因导致其电子设施几次烧毁,最后意大利派过来的技师(才毕业的中专生)更换设备后,指挥人在就地挖了个坑,埋了一根接地铜管和接地填料,搞成了单独接地。最后再也没有出现过类似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