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雷接地装置安装(防雷接地装置安装设计)

鑫锐电气 2023-02-04 01:04 编辑:admin 286阅读

1. 防雷接地装置安装设计

防雷接地测试点,一般采用镀锌扁钢或直径不小于12毫米的镀锌圆钢作为测试点引出结构面,安装高度距离室外地面0.5米,并做好明显标识。

2. 防雷接地装置安装设计要求

一、防雷接地标准规范

不同建筑物应根据其重要性、使用性质、发生雷电事故的可能性和后果,按防雷要求分为三类,即我们常说的第一类防雷建筑物、第二类防雷建筑物和第三类防雷建筑物。

第一类防雷建筑物:

1、凡制造、使用或贮存炸药、火药、起爆药、火工品等大量爆炸物质的建筑物,因电火花而引起爆炸,会造成巨大破坏和人身伤亡者。

2、具有0区或10区爆炸危险环境的建筑物。

3、具有1区爆炸危险环境的建筑物,因电火花而引起爆炸,会造成巨大破坏和人身伤亡者。

第二类防香建筑物:

1、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的建筑物。

2、国家级的会堂、办公建筑物、大型展览和博览建筑物、大型火车站、国宾馆、国家级档案馆、大型城市的重要给水水泵房等特别重要的建筑物。

3、国家级计算中心、国际通讯枢纽等对国民经济有重要意义且装有大量电子设备的建筑物。

4、制造、使用或贮存爆炸物质的建筑物,且电火花不易引起爆炸或不致造成巨大破坏和人身伤亡者。

5、具有1区爆炸危险环境的建筑物,且电火花不易引起爆炸或不致造成巨大破坏和人身伤亡者。

6、具有2区或11区爆炸危险环境的建筑物。

7、工业企业内有爆炸危险的露天钢质封闭气罐。

8、预计雷击次数大于0.06次1a的部、省级办公建筑物及其它重要或人员密集的公共建筑物。

9、预计雷击次数大于0.3次/a的住宅、办公楼等一-般性民用建筑物。

防雷接地标准规范及对应防雷措施

第三类防雷建筑物:

1、省级重点文物保护的建筑物及省级档案馆。

2、预计雷击次数大于或等于0.012次/a,且小于或等于0.3。

3、预计雷击次数大于或等于0.06次/a,且小于或等于0.3次/a的住宅、办公楼等一般性民用建筑物。

4、预计雷击次数大于或等于0.06次/a的一般性工业建筑物。

5、根据雷击后对工业生产的影响及产生的后果,并结合当地气象、地形、地质及周围环境等因素,确定需要防雷的21区、22区、23区火灾危险环境。

6、在平均雷暴8大于15d/a的地区,高度在15m及以上的烟囱、水塔等孤立的高耸建筑物;在平均雷暴日小于或等于15d/a的地区,高度在20m及以上的烟囱、水塔等孤立的高耸建筑物。

3. 防雷及接地装置制作

防雷接地通常有几种方法:

(1)利用管桩内的主筋为接地体;

(2)利用承台的底筋和插筋为接地体;

(3)是采用人工接地体。一般认为,以管桩内的预应力主筋作为接地体,这种做法接地电阻值最低,最稳定,成本最低。但在具体的防雷施工实践中,管桩不宜利用桩主筋作为防雷接地体,否则可能危及到建筑结构安全:一是防雷施工困难,为了有足够的焊接长度需凿桩以露出桩筋,但管桩是预应力预制桩,混凝土强度搞,凿桩施工相当困难,很容易由于操作不当对桩顶造成各种的破坏;二是防雷施工可能危及单桩竖向承载力,管桩的单桩竖向承载力要求很高,任何破坏都可能是致命的。

4. 防雷接地装置施工

基础预埋防雷接地极一般都是借用基础桩内钢筋作为接地极,把接地极与基础内2根不小于16毫米的钢筋或则基础梁内2根不小于16毫米的钢筋连成整体,再将基础梁钢筋与结构柱内2根不小于16毫米的钢筋连成一体,并引至屋面作为避雷接地装置。

5. 防雷接地装置安装设计标准

防雷接地规范要求:

1、接地装置的埋设深度其顶部距地面不应小于 0.6M ,接地极应垂直安装。

2、垂直接地极的长度不应小于 2.5M ,其相互之间的间距当设计无要求 时,不应小于 5M 。

3、接地装置与建筑物的距离不应小于 1.5M 。

4、接地干线的连接应采用焊接, 焊接处焊缝应饱满, 不得有夹渣、 咬肉、 虚焊、气孔等缺陷,焊接处应做防腐处理。

5、接地线在穿越墙壁、 楼板和地坪处应加套管保护, 采用金属套管时应 对套管接地。

6、接地干线沿建筑物墙壁水平敷设时,距地面应为 250~ 300mm;接地 线与建筑物的间隙为 10~15mm;支持件间距在水平直线部分为 0.5~ 1.5m, 转弯部分为 0.3~ 0.5m,同一室内支持件间距应一致。

7、在接地线跨越伸缩缝、沉降缝处时,应设置补偿器,可用接地线弯成 弧状作补偿器。

8、屋面避雷带安装的支持件距离应均匀设置, 在每一直线段的间距水平 宜为 0.5~1.5m,垂直谊教育界 1.5~2.5m,在转弯处应对称,一般为 0.3~ 0.5m。

9、避雷带的安装高度为 150mm,并设在女儿墙中心,当女儿墙宽度大 于 300mm 时,避雷带距女儿墙外侧宜为 100mm。

10、明敷避雷引下线在易受机械损坏和危及人员安全处, 在距地 1.7m 至 地下 0.3m 的一段引下线应加保护措施。

6. 防雷及接地安装

答:一、防雷接地焊接的长度

1、扁钢与扁钢搭接为扁钢宽度的2倍,不少于三面施焊;

2、圆钢与圆钢搭接为圆钢直径的6倍,双面施焊;

3、圆钢与扁钢搭接为圆钢直径的6倍,双面施焊;

4、扁钢与钢管,扁钢与角钢焊接,紧贴角钢外侧两面,或紧贴3/4钢管表面,上下两侧施焊;

5、除埋设在混凝土中的焊接接头外,有防腐措施。

二、防雷接地焊接的规范要求

1、建筑结构内防雷钢筋的焊接必须对钢筋大小、焊接长度、焊缝的密实等严格实施,并密切配合土建施工。钢筋用圆钢双面焊接,焊接长度不得小于6倍D。

2、防雷带、支架、避雷针等焊接处做好防腐,遇到伸缩缝的做煨弯处理。

3、屋面防雷带(女儿墙上防雷带必须做在抹灰层内)施工与土建密切配合,不得影响防水等其它项施工,做好屋顶引下线及测试点。

4、等电位联结线缆的大小:最小截面积必须满足主干线16mm2,支线6mm2。

5、等电位盒安装位置准确,平直稳固,盒内接线端牢固可靠,盒体清洁无污物。

6、接地电阻测试隐蔽记录、试验记录、施工记录、自检记录,记录及时。

7. 防雷接地系统设计

做防雷接地在标准层方法。1、防雷接地的焊接采用搭接焊,搭接长度应符合国家规定。2、防雷接地在接地体上的接地点与其他接地在接地体上的接地点的距离应大于10m。3、避雷针的设置规律一般是:最高点与突出点,如屋脊、檐角。

        1、防雷接地的焊接采用搭接焊,搭接长度应符合国家规定。如使用圆钢,那么圆钢与圆钢搭接长度不应小于其圆钢直径的6倍。

        2、使用扁钢,就要将扁钢与扁钢搭接为扁钢不应小于其宽度的2倍,不少于三面施焊。

8. 防雷保护和接地装置的设计

1Ω。

根据《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 JGJ/T 16-92》的第12.6.1.3条规定:

1、机房建筑的防雷装置,应符合本章第12.3.2条及第12.3.7条的要求。当建筑物不是钢筋混凝土结构时,应围绕机房敷设闭合环形接地体,引下线不得少于四组。非钢筋混凝土楼板的地面,应在地面构造内敷设不大于1.5m×1.5m的均压网,与闭合环形接地连成一体。

2、专用接地或直流接地宜采用一点接地,在室内不应与其他接地相连,此时距其他接地装置的地下距离不应小于20m,地上距防雷装置的距离应满足公式2.3.6-1或12.3.6-3的要求。

3、当不能满足上述要求时,应与防雷接地和保护接地连在一起,其冲击接地电阻不应大于1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