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褐煤(什么是褐煤?)

鑫锐电气 2023-01-16 23:20 编辑:admin 189阅读

1. 什么是褐煤?

褐煤是一种缩合多环芳香族有机化合物(包括腐植酸、腐黑物),有较多的活性官能团、共轭基团和弱化学键,在某些引发剂存在下,很容易与有机高聚物的单体(如乙烯、丙烯、丙烯腈、丙烯酰胺等)发生聚合或缩聚反应,形成大分子有机高聚物,一般称为“褐煤树脂”,主要用于抗高温石油钻井液降滤失剂、重金属吸附树脂、吸水树脂等。不过目前还没有很成熟的合成技术和品牌,多年处于试验和小规模生产阶段。

2. 什么是褐煤中没有用的部分

原煤是指从地上或地下采掘出的毛煤经筛选加工去掉矸石、黄铁矿等后的煤。煤矿生产出来的未经洗选、未经加工的毛煤也叫原煤。包括天然焦及劣质煤,不包括低热值煤等。按其炭化程度可划分为泥煤、褐煤、烟煤、无烟煤。原煤主要作动力用,也有一部分作工业原料和民用原料。把原煤过筛,筛出来的大小不等的块,就是块煤。混煤就是将若干种不同种类、不同性质的煤按照一定比例掺配加工而成的混合煤。(如:把发热量不同的煤,按一定比例参配,就产生发热量不等的,不同用途的原料煤)

3. 什么是褐煤,什么是原煤

1、性质不同。

原煤:是煤矿生产出来的未经洗选、筛选加工而只经人工拣矸和杂物的产品。煤炭:是古代植物埋藏在地下经历了复杂的生物化学和物理化学变化逐渐形成的固体可燃性矿物;

2、构成不同。

原煤:包括天然焦及劣质煤,不包括低热值煤(如石煤、泥炭、油页岩等);原煤按其成因可分为腐植煤、腐泥煤和腐植腐泥煤三大类;按其碳化程度可分为泥煤、褐煤、烟煤、无烟煤。煤炭:构成煤炭有机质的元素主要有碳、氢、氧、氮和硫等,此外,还有极少量的磷、氟、氯和砷等元素;

3、特点不同。

原煤:煤暴露于大气中,即使在常温下也会慢慢地同氧反应而变质,导致结焦性变坏,发热量降低。这种现象称为氧化变质。

4. 什么是褐煤,什么是烟煤

褐煤是一种年轻煤,而腐植酸是褐煤中可溶于碱性溶液的一个组分。煤是几十万年前由植物生成的,随年代由远到近,煤炭分为无烟煤、烟煤、褐煤和泥煤4大类。其中褐煤和泥煤含有腐植酸,另两种不含腐植酸。当然,如果无烟煤和烟煤在长期暴露在空气中(露头煤)时,也会逐渐产生腐植酸,被称做“再生腐植酸”。 改性褐煤和改性腐植酸也不完全是一个概念。改性腐植酸是指经过化学处理(如氧化、磺化、降解、卤化、硝化、缩聚、氨化、酰胺化等)的各种来源的腐植酸(一般要事先将腐植酸提取出来再改性),而改性褐煤则是对褐煤的整体化学处理(其中的腐植酸也同时被改性),改性方法同上,只是不必事先提取出腐植酸。

5. 什么是褐煤中没有用的成分

煤的主要成分  煤的组成以有机质为主体,构成有机高分子的主要是碳、氢、氧、氮等元素。煤中存在的元素有数十种之多,但通常所指的煤的元素组成主要是五种元素、即碳、氢、氧、氮和硫。在煤中含量很少,种类繁多的其他元素,一般不作为煤的元素组成,而只当作煤中伴生元素或微量元素。   一、煤中的碳   一般认为,煤是由带脂肪侧链的大芳环和稠环所组成的。这些稠环的骨架是由碳元素构成的。因此,碳元素是组成煤的有机高分子的最主要元素。同时,煤中还存在着少量的无机碳,主要来自碳酸盐类矿物,如石灰岩和方解石等。碳含量随煤化度的升高而增加。在我国泥炭中干燥无灰基碳含量为55~62%;成为褐煤以后碳含量就增加到60~76.5%;烟煤的碳含量为77~92.7%;一直到高变质的无烟煤,碳含量为88.98%。个别煤化度更高的无烟煤,其碳含量多在90%以上,如北京、四望峰等地的无烟煤,碳含量高达95~98%。因此,整个成煤过程,也可以说是增碳过程。   二、煤中的氢   氢是煤中第二个重要的组成元素。除有机氢外,在煤的矿物质中也含有少量的无机氢。它主要存在于矿物质的结晶水中,如高岭土(Al203·2Si02·2H2O)、石膏(CaS04·2H20 )等都含有结晶水。在煤的整个变质过程中,随着煤化度的加深,氢含量逐渐减少,煤化度低的煤,氢含量大;煤化度高的煤,氢含量小。总的规律是氢含量随碳含量的增加而降低。尤其在无烟煤阶段就尤为明显。当碳含量由92%增至98%时,氢含量则由2.1%降到1%以下。通常是碳含量在80~86%之间时,氢含量最高。即在烟煤的气煤、气肥煤段,氢含量能高达6.5%。在碳含量为65~80%的褐煤和长焰煤段,氢含量多数小于6%。但变化趋势仍是随着碳含量的增大而氢含量减小。   三、煤中的氧   氧是煤中第三个重要的组成元素。它以有机和无机两种状态存在。有机氧主要存在于含氧官能团,如羧基(--COOH),羟基(--OH)和甲氧基(--OCH3)等中;无机氧主要存在于煤中水分、硅酸盐、碳酸盐、硫酸盐和氧化物中等。煤中有机氧随煤化度的加深而减少,甚至趋于消失。褐煤在干燥无灰基碳含量小于70%时,其氧含量可高达20%以上。烟煤碳含量在85%附近时,氧含量几乎都小于10%。当无烟煤碳含量在92%以上时,其氧含量都降至5%以下。   四、煤中的氮   煤中的氮含量比较少,一般约为0.5~3.0%。氮是煤中唯一的完全以有机状态存在的元素。煤中有机氯化物被认为是比较稳定的杂环和复杂的非环结构的化合物,其原生物可能是动、植物脂肪。植物中的植物碱、叶绿素和其他组织的环状结构中都含有氮,而且相当稳定,在煤化过程中不发生变化,成为煤中保留的氮化物。以蛋白质形态存在的氮,仅在泥炭和褐煤中发现,在烟煤很少,几乎没有发现。煤中氮含量随煤的变质程度的加深而减少。它与氢含量的关系是,随氢含量的增高而增大。   五、煤中的硫   煤中的硫分是有害杂质,它能使钢铁热脆、设备腐蚀、燃烧时生成的二氧化硫(SO2)污染大气,危害动、植物生长及人类健康。所以,硫分含量是评价煤质的重要指标之一。煤中含硫量的多少,似与煤化度的深浅没有明显的关系,无论是变质程度高的煤或变质程度低的煤,都存在着有机硫或多或少的煤。 煤中硫分的多少与成煤时的古地理环境有密切的关系。在内陆环境或滨海三角训平原环境下形成的和在海陆相交替沉积的煤层或浅海相沉积的煤层,煤中的硫含量就比较高,且大部分为有机硫。 根据煤中硫的赋存形态,一般分为有机硫和无机硫两大类。各种形态的硫分的总和称为全硫分。所谓有机硫,是指与煤的有机结构相结合的硫。有机硫主要来自成煤植物中的蛋白质和微生物的蛋白质。煤中无机硫主要来自矿物质中各种含硫化合物,一般又分为硫化物硫和硫酸盐硫两种,有时也有微量的单质硫。硫化物硫主要以黄铁矿为主,其次为白铁矿、磁铁矿((Fe3O4)、闪锌矿(ZnS)、方铅矿(PbS)等。硫酸盐硫主要以石膏(CaSO4·2H20)为主,也有少量的绿矾 (FeSO4·7H 20 )等

6. 什么是褐煤中没有用的一种成分

是的,褐煤含有可溶于碱液内的腐殖酸,由于它富含挥发份,所以易于燃烧并冒烟。

剖面上可以清楚地看出原来木质的痕迹(由裸子植物形成)。

含有可溶于碱液内的腐殖酸。

含碳量60%~77%,密度约为1.1-1.2,挥发成分大于40%。

无胶质层厚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