褐煤粉尘的爆炸极限(褐煤粉尘爆炸浓度)

鑫锐电气 2023-01-17 02:05 编辑:admin 130阅读

1. 褐煤粉尘的爆炸极限

褐煤的视密度为1、05到1、30克每立方厘米,烟煤为1、15到1、50克每立方厘米,无烟煤为1、4到1、70克每立方厘米。

因此,如果是褐煤,1立方米是1、05到1、30吨,烟煤1立方米是1、15到1、50吨,无烟煤1立方米是1、4到1、70吨。

2. 褐煤粉尘爆炸浓度

并不是所有的煤炭产生的粉尘都具有爆炸性。

煤尘爆炸必须具备下列三个条件:

(1)煤尘本身具有爆炸性。煤尘的爆炸性与挥发分含量有关,同样情况下,挥发分含量高的煤,爆炸性强。

(2)煤尘必须悬浮于空气中并达到一定浓度。根据试验,我国煤尘的爆炸下限浓度:褐煤为45~55克/立方米;烟煤为110~335克/立方米。上限浓度一般为1500~2000克/立方米。

(3)有一个能点燃煤尘爆炸的高温热源。其引燃温度变化范围较大,一般为700~800℃,有时达1100℃。

3. 褐煤 烟煤

1.动力煤

简单来说,动力煤是指用于作为动力原料的煤炭,主要利用煤炭燃烧发热的性能用作燃料,如取暖、发电、建材制造,当然也可以作为现代煤化工的原料煤。

一般狭义上就是指用于火力发电的煤(这也是电煤的第一层含义)。但从广义上来讲,凡是以发电、机车推进、锅炉燃烧等为目的,产生动力而使用的煤炭都属于动力用煤,简称动力煤。

动力煤就前述国家标准类别来说,主要包括褐煤、长焰煤、不黏煤、贫煤、气煤以及少量的无烟煤。

2.炼焦煤、喷吹煤、无烟煤

而炼焦煤(烟煤中的贫瘦煤、瘦煤、焦煤、肥煤、1/3焦煤、气肥煤、气煤、1/2中黏煤都属于炼焦煤)主要用于焦炭,通常按用途分为冶金焦(包括高炉焦、铸造焦和铁合金焦等)、气化焦和电石用焦等。

无烟煤块煤主要应用是化肥(氮肥、合成氨)、陶瓷、制造锻造等行业,无烟粉煤主要应用在冶金行业用于高炉喷吹(高炉喷吹煤主要包括无烟煤、贫煤、瘦煤和气煤)。

4. 褐煤燃烧后的粉煤灰

一级灰低于95%,二级灰95%-105%;三级灰105%-115%。

粉煤灰需水量比试验方法中讲依据GB/T2149-2005分别测定试验样品和对比样品达到同一流动度130~140mm范围的加水量之比。

对比样品:硅酸盐水泥250g、标准砂750g、水125mL;试验样品:75g粉煤灰、175g硅酸盐水泥、750g标准砂,按流动度调整加水,直至流动度达到130~140mm为止。

扩展资料:

粉煤灰,是从煤燃烧后的烟气中收捕下来的细灰,粉煤灰是燃煤电厂排出的主要固体废物。我国火电厂粉煤灰的主要氧化物组成为:SiO2、Al2O3、FeO、Fe2O3、CaO、TiO2等。随着电力工业的发展,燃煤电厂的粉煤灰排放量逐年增加,成为我国当前排量较大的工业废渣之一。

大量的粉煤灰不加处理,就会产生扬尘,污染大气;若排入水系会造成河流淤塞,而其中的有毒化学物质还会对人体和生物造成危害。但粉煤灰可资源化利用,如作为混凝土的掺合料等。

粉煤灰外观类似水泥,颜色在乳白色到灰黑色之间变化。粉煤灰的颜色是一项重要的质量指标,可以反映含碳量的多少和差异。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反映粉煤灰的细度,颜色越深粉煤灰粒度越细,含碳量越高。粉煤灰就有低钙粉煤灰和高钙粉煤灰之分。

通常高钙粉煤灰的颜色偏黄,低钙粉煤灰的颜色偏灰。粉煤灰颗粒呈多孔型蜂窝状组织,比表面积较大,具有较高的吸附活性,颗粒的粒径范围为0.5~300μm。并且珠壁具有多孔结构,孔隙率高达50%—80%,有很强的吸水性。

我国火电厂粉煤灰的主要氧化物组成为:SiO2、Al2O3、FeO、Fe2O3、CaO、TiO2、MgO、K2O、Na2O、SO3、MnO2等,此外还有P2O5等。其中氧化硅、氧化钛来自黏土,岩页;氧化铁主要来自黄铁矿;氧化镁和氧化钙来自与其相应的碳酸盐和硫酸盐。

粉煤灰的元素组成(质量分数)为:O47.83%,Si11.48%~31.14%,Al6.40%~22.91%,Fe1.90%~18.51%,Ca0.30%~25.10%,K0.22%~3.10%,Mg0.05%~1.92%,Ti0.40%~1.80%,S0.03%~4.75%,Na0.05%~1.40%,P0.00%~0.90%,Cl0.00%~0.12%,其他0.50%~29.12%。

由于煤的灰量变化范围很广,而且这一变化不仅发生在来自世界各地或同一地区不同煤层的煤中,甚至也发生在同一煤矿不同的部分的煤中。因此,构成粉煤灰的具体化学成分含量,也就因煤的产地、煤的燃烧方式和程度等不同而有所不同。GQ-3B粉煤灰分析仪主要检测粉煤灰中二氧化硅、三氧化二铝、三氧化二铁、氧化钙、氧化铁、二氧化钛等元素。

煤是一种可燃的黑色或棕黑色沉积岩,这样的沉积岩通常是发生在被称为煤床或煤层的岩石地层中或矿脉中。因为后来暴露于升高的温度和压力下,较硬的形式的煤可以被认为是变质岩,例如无烟煤。煤主要是由碳构成,连同由不同数量的其它元素构成,主要是氢,硫,氧和氮。

在历史上,煤被用作能源资源,主要是燃烧用于生产电力和/或热,并且也可用于工业用途,例如精炼金属,或生产化肥和许多化工产品。作为一种化石燃料,煤的形成是古代植物在腐败分解之前就被埋在地底,转化成泥炭,然后转化成褐煤,然后为次烟煤,之后烟煤,最后是无烟煤。

煤产生之碳氢化合物经过地壳运动空气的压力和温度条件下作用,产生的碳化化石矿物,亦即,煤炭就是植物化石。这涉及了很长时期的生物和地质过程。

根据其碳化程度不同分类,可以依次分为泥炭、褐煤(棕褐煤、黑赫煤)、烟煤(生煤)、无烟煤、亚煤(褐煤的一种,是日本的特有分类)。无烟煤碳化程度最高,泥炭碳化程度最低。

根据其岩石结构不同分类,可以分为烛煤、丝炭、暗煤、亮煤和镜煤。含有95%以上镜质体的为镜煤,煤表面光亮,结构坚实,含有镜质体和亮质体的为亮煤,含粗粒体的为暗煤,含丝质体的为丝炭,由许多小孢子形成的微粒体组成的为烛煤。

根据煤中含有的挥发性成分多少来分类,可以分为贫煤(无烟煤,含挥发分低于12%)、瘦煤(含挥发分为12-18%)、焦煤(含挥发分为18-26%)、肥煤(含挥发分为26-35%)、气煤(含挥发分为35-44%)和长焰煤(含挥发分超过42%)。其中焦煤和肥煤最适合用于炼焦碳,挥发分过低不粘结,过高会膨胀都无法用于炼焦,但一般炼焦要将多种煤配合。

焦煤和焦炭利用

焦碳作为炼铁的重要原料,对生铁的质量有关键的作用,如果含硫和磷高,会严重降低生铁质量,灰分高会降低热值。因此用于炼焦的煤必须经过洗选,以降低其灰分和硫含量。炼出的焦碳必须选大块坚实的,不能在高炉中被压碎,以便可以通风。选出的碎焦只能做燃料,碎焦做燃料发热量大,不冒烟,是很好的燃料。

煤的气化

煤气化可用于产生合成气,这是一种一氧化碳(CO)和氢气(H2)气体的混合物。通常合成气被用于燃烧于燃气轮机产生电力,但是,通过费托合成工艺,合成气的通用性也允许它被转换成运输燃料如汽油和柴油。煤气化联合费托技术被南非的萨索尔化学公司使用,从煤和天然气生产汽车用的燃料。

煤的液化

煤液化被用来从煤生产液体合成燃料: 甲烷,和石油化工产品。煤液化分为直接液化和间接液化两种。直接液化意味着碳化和氢化。间接液化就是先把煤进行气化,生成水煤气,再合成乙烷、乙醇等燃料,也可以进一步合成燃油。

5. 褐煤粉尘是什么

煤炭燃烧后,会产生大量的粉尘,与大气中的悬浮物、水汽等相结合,容易导致雾霾。

6. 褐煤的灰分

第三纪是最后一个成煤期,由于经历的时间最短,所以煤的碳化程度普遍较低.煤种范围从褐煤到气煤,在已探明的第三纪煤储量中,褐煤占90%,长焰煤和气煤占10%。

石炭二叠纪煤含灰量在10%-20%的占34%,含灰量在20%-30%的占64%,含灰量在30%以上的占2%。

晚二叠纪煤含灰量在10%-20%占47%,含灰量在20%-30%的占45%,含灰量在30%以上的占8%。

侏罗纪煤含灰量在10%以下的占44%,含灰量在10%-20%的占55%,含灰量在20%以上的占1%。

白垩纪煤含灰量在10-20%的占65%,含灰量在20-30%占34%,含灰量在30%以上的占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