褐煤的工业分析(褐煤成分分析)

鑫锐电气 2023-01-17 04:51 编辑:admin 64阅读

1. 褐煤成分分析

煤中有机质是复杂的高分子有机化合物,主要由碳、氢、氧、氮、硫和磷等元素组成,而碳、氢、氧三者总和约占有机质的95%以上;煤中的无机质也含有少量的碳、氢、氧、硫等元素。碳是煤中最重要的组分,其含量随煤化程度的加深而增高。泥炭中碳含量为50%~60%,褐煤为60%~70%,烟煤为74%~92%,无烟煤为 90%~98%。煤中硫是最有害的化学成分。煤燃烧时,其中硫生成SO2,腐蚀金属设备,污染环境。煤中硫的含量可分为 5 级:高硫煤,大于4%;富硫煤,为2.5%~4%;中硫煤,为1.5%~2.5%;低硫煤,为1.0%~1.5%;特低硫煤 ,小于或等于1%。煤中硫又可分为有机硫和无机硫两大类。

2. 褐煤工业分析

一、组成变化不同

1、泥炭化作用阶段:使碳含量增加,氧和氢含量减少,转变成泥炭。

2、煤化作用阶段:转变为腐泥褐煤、腐泥烟煤、腐泥无烟煤。

二、性质不同

1、泥炭化作用阶段:泥炭化作用是一个复杂的物理、化学变化过程。

2、煤化作用阶段:以物理化学作用为主。

三、影响因素不同

1、泥炭化作用阶段:在泥炭化阶段,氧是植物分解转化的必要条件,而缺氧的还原性则是泥炭得以保存的环境。

2、煤化作用阶段:温度、压力、时间等。

3. 褐煤的工业分析和元素分析

新公式有两种计算方法,一是利用元素分析结果计算各种煤的低位发热量,二是利用煤的工业分析结果计算烟煤、无烟煤、褐煤低位发热量。

4. 褐煤成分分析图

1,烟煤与褐煤,前者燃烧热值大于后者.

2,烟煤与褐煤,前者埋藏年代长于后者烟煤:该种煤含碳量为75%~90%,不含游离的腐殖酸。大多数具有粘结性;发热量较高。燃烧时火焰长而多烟。多数能结焦。密度约1.2-1.5。挥发物约10%-40%。相对密度1.25~1.35,热值约27170-37200千焦/千克(6500-8900千卡/公斤)。挥发分含量中等的称做中烟煤;较低的称做次烟煤。可用于作燃料、燃料电池、催化剂或载体、土壤改良剂、过滤剂、建筑材料、吸附剂处理废水等。

褐煤,又名柴煤,是煤化程度最低的矿产煤。一种介于泥炭与沥青煤之间的棕黑色、无光泽的低级煤。由于它富含挥发份,所以易于燃烧并冒烟。剖面上可以清楚地看出原来木质的痕迹。含有可溶于碱液内的腐殖酸。含碳量60%~77%,密度约为1.1-1.2,挥发成分大于40%。无胶质层厚度。热值约为23.0-27.2兆焦/公斤(5500-6500千卡/公斤)。多呈褐色或褐黑色。主要用于发电厂的燃料,也可作化工原料、催化剂载体、吸附剂、净化污水和回收金属等。无烟煤,俗称白煤或红煤。是煤化程度最大的煤。

5. 褐煤成分分析报告

是的,褐煤含有可溶于碱液内的腐殖酸,由于它富含挥发份,所以易于燃烧并冒烟。

剖面上可以清楚地看出原来木质的痕迹(由裸子植物形成)。

含有可溶于碱液内的腐殖酸。

含碳量60%~77%,密度约为1.1-1.2,挥发成分大于40%。

无胶质层厚度。

6. 褐煤元素分析

褐煤的密度一般为1.05~1.30g/cm3。

煤主要是由碳构成,连同由不同数量的其它元素构成,主要是氢,硫,氧和氮。岩石是由一种或几种矿物和天然玻璃组成的,具有稳定外形的固态集合体。由一种矿物组成的岩石称作单矿岩,如大理岩由方解石组成,石英岩由石英组成等;由数种矿物组成的岩石称作复矿岩,如花岗岩由石英、长石和云母等矿物组成,辉长岩由基性斜长石和辉石组成等等。

7. 褐煤化学成分

煤的主要成分有:碳、氢、氧、氮和硫等,此外,还有极少量的磷、氟、氯和砷等元素。

特性

煤炭燃烧时,氮不产生热量,在高温下转变成氮氧化合物和氨,以游离状态析出。硫、磷、氟、氯和砷等是煤炭中的有害成分,其中以硫最为重要。煤炭燃烧时绝大部分的硫被氧化成二氧化硫(SO2),随烟气排放,污染大气,危害动、植物生长及人类健康,腐蚀金属设备;当含硫多的煤用于冶金炼焦时,还影响焦炭和钢铁的质量。所以,“硫分”含量是评价煤质的重要指标之一。 煤中的有机质在一定温度和条件下,受热分解后产生的可燃性气体,被称为“挥发分”,它是由各种碳氢化合物、氢气、一氧化碳等化合物组成的混合气体。挥发分也是主要的煤质指标,在确定煤炭的加工利用途径和工艺条件时,挥发分有重要的参考作用。煤化程度低的煤,挥发分较多。如果燃烧条件不适当,挥发分高的煤燃烧时易产生未燃尽的碳粒,俗称“黑烟”;并产生更多的一氧化碳、多环芳烃类、醛类等污染物,热效率降低。因此,要根据煤的挥发分选择适当的燃烧条件和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