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炭外水(煤内水比外水高是什么原因?)

331 2023-02-13 21:37

一、煤炭外水

煤炭的内水不能降低、外水可以降低来提高煤炭的发热量! 想降低煤炭内水来提高煤炭发热量可以换一下煤种试下!也可以用变质程度较大的煤炭。内水是由植物变成煤时所含的水分,一般来讲,煤的变质程度越大,内在水分越低。褐煤、长焰煤内在水分普通较高,贫煤、无烟煤内在水分较低。

二、煤内水比外水高是什么原因?

煤炭化验内水高的原因是变质程度比较低的煤,煤的内水是指存在于煤的毛细管内的水,一般在空气中是无法干燥的,必须要在110℃以上的温度才能干燥,变质程度较低的煤,由于形成的年代不长,煤中毛细管的水分没有排出来,像褐煤的内水一般都在10%以上。

三、精煤化验指标详解?

精煤化验指标包括:

一、水分

煤的水分分为两种,一是内在水分,是由植物变成煤时所含的水分;二是外水,是在开采、运输等过程中附在煤表面和裂隙中的水分,全水分是煤的外在水分和内在水分总和。

二、灰分

煤在彻底燃烧后所剩下的残渣。

三、挥发分

煤在高温和隔绝空气的条件下加热时,所排出的气体和液体状态的产物。

四、固定碳含量

固定碳含量是指除去水分、灰分和挥发分的残留物,它是确定煤炭用途的重要指标。

五、发热量

发热量是指单位质量的煤完全的燃烧时所产生的热量,主要分为高位发热量和低位发热量。

六、胶质层最大厚度

烟煤在加热到一定温度后,所形成的胶质层最大厚度是烟煤胶质层指数测定中利用探针测出的胶质体上、F 层面差的最大值。它是煤炭分类的重要标准之一。

七、粘结指数

在规定条件下以烟煤在加热后粘结专用无烟煤的能力,它是煤炭分类的重要标准之一,是冶炼精煤的重要指标。

八、煤灰熔融性温度

在规定条件下得到的随加热温度而变化的煤灰熔融性变形温度、软化温度、流动温度,常用软化温度来表示。

九、哈氏可磨指数

哈氏可磨指数是反映煤的可磨性的重要指标。

十、吉氏流动度

煤的流动度是表征煤在干馏时形成的胶质体的粘度,是煤的塑性指标之一。

十一、增锅膨胀序数

增塌膨胀序数是在规定条件下以煤在增祸中加热所得焦块膨胀程序的序号表征煤的膨胀性和塑性指标。

四、水分计算方法公式?

Wf=G1/G*100。

煤的内水:

是相对于在测全水的过程中,测完外在水后,将样品破碎到3mm测试水分,温度105-110度,烟煤干燥1.5小时,具体请看标准GB/T211-2007煤的全水分测定方法。

煤样达到空气干燥状态后,经破碎过筛,粒度达到0.3mm后,准确称量1克(精确至0,.0002)左右煤样并打开称量瓶盖放入鼓风干燥箱中,于105℃±5℃下进行烘干,烟煤约1.5小时,无烟煤2小时,盖上称量瓶盖取出冷却至室温后置于干燥皿中约10分钟,称量后,计算内水。

煤的外水:

煤的外在水分又称自由水分或表面水分。它是指附着于煤粒表面的水膜和存在于直径大于10的-5次方的毛细孔中的水分。外在水分的测定是在基本上不破坏煤中毛细孔的前提下进行的。试样通过风干和在45-50℃温度下干燥一段时间后,进行称量和减重计算,得到外在水分的量,记为Mf(%)。

将粒度小于13mm的煤样(1kg左右)导入已称量的白铁皮浅盘中(长×宽×高为280mm×230mm×30mm)。在工业天平(精度0.1g)上准确称量,记下质量m(g)。摊平试样并放入45-50℃的烘箱内,干燥8h取出冷至室温,称量。放置8h自然干燥后,再称量。直至两次称量之差不大于0.3%为止。煤的水分是评价煤炭经济价值最基本的指标。因为煤中水分含量越多,煤的无用成分也就越多。

常见的煤中水分测定的工况:

1、MS-580 煤粉近红外水分仪和MS-590煤粉和原煤微波水分仪,专门型煤厂型煤配比水分检测量身定制,特别适合无钢丝的皮带上测量煤炭、及其配比原料的含水量。

2、MS-101(102)系列接触式煤粉微波水分仪 ,专门为型煤厂型煤配比水分检测量身定制,特别适合在料仓内、下料口、斗内对煤粉进行在线水分测量。

五、煤炭一个点水分是多少?

一吨煤的水份大概有15%左右。煤的水分分为两种,一是内在水分(Minh),是由植物变成煤时所含的水分;二是外水(Mf),是在开采、运输等过程中附在煤表面和裂隙中的水分.全水分是煤的外在水分和内在水分总和。

  一般来讲,煤的变质程度越大,内在水分越低。褐煤、长焰煤内在水分普通较高,贫煤、无烟煤内在水分较低。 水分的存在对煤的利用极其不利,它不仅浪费了大量的运输资源,而且当煤作为燃料时,煤中水分会成为蒸汽,在蒸发时消耗热量;另外,精煤的水分对炼焦也产生一定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相关评论
我要评论
点击我更换图片